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出生后1~2周内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占整个仔猪阶段的的65%,而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又占一生死亡率的70%,由此可见仔猪阶段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死亡一直是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仔猪的生理特点.从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一些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平刚 《农技服务》2005,(12):44-44
一般仔猪生下后,每周3天,每天喂1次2.5毫升EM原液,可有效防治仔猪拉稀和黄白痢。当仔猪发生黄白痢时,每天用20~30毫升EM原液喂服,连喂3天,用量根据仔猪大小和病情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仔猪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使用EM原液,可有效防治仔猪拉稀和肠胃细菌性病害,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死亡率。减少生病治病的兽药投入。  相似文献   

4.
养猪业管理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初生仔猪的饲养与管理尤为显得重要,因为它是关系到猪场或农户是否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哺乳仔猪出生后7天内死亡头数占整个哺乳期死亡总数的80%左右。要避免仔猪的死亡.就要加强周龄仔猪的饲养管理,应采取以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断奶前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及提高其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仔猪哺乳期死亡是影响整个养猪生产猪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哺乳期死亡仔猪的统计分析,指出了死亡原因及基与初生质量,死亡日龄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哺乳仔猪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的哺乳期一般为28~56天,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哺乳仔猪的饲养对于整个养猪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养好哺奶仔猪目的是为今后养成商品肉猪或种猪打下好的基础.因此,抓好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需要从很多环节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仔猪断奶前后是仔猪疾病高发期,养殖户养殖过程中需要科学有效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才能保证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程度,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猪的整个养殖过程中,仔猪断奶前后是养殖的关键时期,文章从断奶前的饲养管理入手,探讨整个断奶前后的饲养技术,力争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侯永清 《饲料博览》2001,(10):14-16
仔猪断奶后通常会出现生长阻滞和腹泻等反应,导致这些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减缓断奶生长阻滞和克服腹泻,适宜的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至关重要。1 日粮组分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1.1 乳清粉及其它奶制品 Rodriguez和Young(1981)、Graham等(1981)、Mahan等(1993b)报道,在1-4周龄断奶仔猪饲粮中使用乳清粉或脱脂奶粉,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Tokach等(1995)则研究指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奶制品不仅影响仔猪培育期生产性能而且影响整个生长育肥期的生长性能。Go…  相似文献   

9.
针对仔猪拉稀的发生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防治:搞好猪舍卫生,防寒保暖。初生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0~35℃,以后逐渐降低,在3周龄时维持舍温24℃。对整个哺乳期和离乳后的保育期而言,采取保温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对预防仔猪拉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勤换垫草,勤添水,勤换水。勤换垫草可以保持猪舍干燥、干净,添水能使仔猪喝到足够的水,勤换水可以避免仔猪饮水污水,防止拉稀。提早补料,增强胃肠机能。提早训练仔猪吃料是增强消化机能、增加体质、抵抗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但补料宜从诱饲训练做起,如5~7日龄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的应用效果,试验采用28日龄断奶、体重和膘情差异不大、出生时间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抗生素组、微生态制剂组,测定并分析仔猪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组、抗生素组在促生长、提高仔猪免疫力方面及整个试验期经济效益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微生态制剂组与抗生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微生态制剂乳菌宝可以替代抗生素应用在仔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养好仔猪是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行仔猪早期断奶可提高母猪的繁殖利用率,降低仔猪生产成本,控制疾病,从而可推动整个养猪业的发展。1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和饲喂仔猪早期断奶要求在4周左右,而断奶仔猪的日粮成分直接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仔猪的营养需要不同于传统断奶猪,要求有多种原料配比而成的复杂日粮,如含玉米、豆粕、鱼粉、脂肪等,仔猪断奶时蛋白质含量在20%~22%,以后控制在18%~20%,另外饲料中赖氨酸含量应在1.5%~1.6%,蛋氨酸在0.5%左右。2提高断奶前仔猪的生长速度2.1泌乳母猪饲料的营养如果泌乳母猪的营养跟不上,…  相似文献   

12.
周明飞 《农技服务》2005,(10):38-38
母猪产仔从第1头仔猪产出落地到胎衣落地的整个产仔过程简称产程。母猪正常的产程时间一般为2~3小时.当第1头仔猪产出后每隔10~20分钟产出1头,有的接连产出2~3头。产完仔猪约半小时左右排出完整的胎衣,产程即结束。但在生产实践中,有部分母猪由于某种原因产程过长,一般母猪妊娠期(平均114天)和产程时间超长,死胎越多,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崽从第一头仔猪产出落地到胎衣排出的整个产崽过程,简称产程。母猪正常的产程一般为2~3小时,当第一头仔猪产出后,约每隔10~20分钟产出1头,有的接连产出2~3头,产完崽后约30分钟左右,排出完整的胎衣,产程即告结束。  相似文献   

14.
仔猪下痢,是规模化养猪场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养猪业的一大难题。该病往往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病猪常因体质衰弱影响生长成为僵猪,严重者死亡。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整个育仔期死亡率的半数以上。造成仔猪下痢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气侯、环境卫生、饲料、仔猪本身的消化生理特点,母体健康状况、品种、疫病防治等诸方面。长江以北规模最大现代化养猪场——京安集团也被该问题所困扰,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现结合本场情况介绍如下:1哺乳仔猪下痢的预防1.1产前严格消毒临产母猪上产床前要对…  相似文献   

15.
<正>哺乳仔猪一般是指从出生至断奶前的仔猪。在养殖过程中,哺乳仔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育肥的各项指标,对整个养猪同期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及较大的断奶体重是饲养哺乳仔猪的首要目标,但很多养殖户没有充分了解哺乳仔猪特殊的生理特点,断奶后饲养管理不当,成活率不高,后期生产性能受阻,从而影响整个养猪周期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一些养殖实践,对哺乳仔猪生理特点、在饲养管理中需注意的一些关键因素等进行阐  相似文献   

16.
在仔猪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仔猪痢疾,尤其是1个月之内的仔猪体质弱小,最容易感染本病,仔猪发病后消化系统受到严重影响、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迟缓、均匀度下降,给整个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临床经验简述仔猪痢疾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基础阶段,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饲养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仔猪成活率低和生长慢是目前养猪中的主要问题。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是成功养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断奶仔猪阶段是整个生猪养殖过程中技术要求水平比较高的阶段,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为后续生猪的育肥带来帮助,进而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断奶仔猪的饲养首先要注意饲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母乳是仔猪出生后的主要营养物质,母乳质量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为保证仔猪正常发育,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母猪在整个泌乳期内有较高的泌乳力,并延长泌乳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仔猪出生后1周内和断奶后1~2周内两个时段,是仔猪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前者由于护理不当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死亡占整个仔猪阶段死亡的60%以上;后者由于断奶受到环境和营养应激的影响,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腹泻和抵抗力下降,从而成为仔猪死亡的又一高峰期.因此,加强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