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的春制秋用种、秋制春用种都是滞育卵冷藏浸酸种。即产卵后将蚕种置于23~25℃温度保护,待其变为固有色后才入库5℃冷藏,蚕卵一旦变为固有色,就必须给予一定时间的低温保护,满足其生理需要后才能打破其滞育成为活性卵,出库后再加以盐酸刺激才能孵化齐一,如果低温保护时间不足,尽管出库浸酸,也难以使之孵化齐一,这样用种计划难以改变,用种就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能使滞育冷藏卵随时出库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两广地区现行生产用桑蚕一代杂交种7.湘×9.芙的赤豆色蚕卵,入库冷藏15~120d后,比较不同冷藏时间、浸酸处理条件对蚕种解除滞育的效果。结果表明:赤豆色蚕卵入库冷藏15d后,按常规的人工孵化法浸酸18min,蚕卵的实用孵化率达91.93%;冷藏30~75d后,浸酸18min,实用孵化率约为91%~95%;冷藏期达到90d以后无需浸酸处理可直接出库催青,孵化良好。当冷藏期达到120d时出库催青,孵化正常,实用孵化率仍符合生产要求,即使作18min的浸酸处理,也不会影响其孵化率。  相似文献   

3.
家蚕滞育卵冷藏随时孵化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卵滞育后入库冷藏,若还未解除滞育前,难以中途出库应用于生产,使蚕种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家蚕滞育卵冷藏随时孵化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段高温人工孵化法可使滞育卵入库冷藏后10—60天随时出库利用,其实用孵化率均达90%以上,对幼虫的体质和茧质不但无不良影响,而且有提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正> 滞育卵冷藏浸酸法,也叫黑种冷藏浸酸法。是对已超过冷藏浸酸法施行适期的蚕种采取应急措施。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实用性。滞育卵浸酸后,冷藏时间多长能完全解除滞育,达到一定孵化率?我场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试验。采用浸酸后冷藏再浸  相似文献   

5.
将产后经过72h的9·芙、芙·9蚕卵入库冷藏,在冷藏经过15~60天期间,可依冷藏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浸酸时间让其孵化;冷藏15天的浸酸7~9min,冷藏45~60天的浸酸3~5min,实用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冷藏超过60天后,蚕种直接出库催青便可孵化。经过120~135天冷藏的蚕种,孵化率仍保持在95%以上,但冷藏期超过150天,孵化率开始下降并出现死卵。  相似文献   

6.
生产上通常将当年所生产的蚕种5℃温度冷藏,且冷藏期在30~40天内出库浸酸的蚕种,为短期冷藏浸酸种。经短期冷藏的蚕种因未完全解除滞育,在正常的加温冷藏浸酸标准下实行浸酸,往往是孵化率偏低,甚至达不到实用孵化率的要求。常温浸酸法不需要加温,盐酸浓度和浸渍时间的有效范围大,且操作简单较安全,用于冷藏浸酸种方面,在国内外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7.
冬季收蚁的滞育蚕卵孵化法实验徐厚镕(安徽农业大学轻工学院蚕桑系230036)春制滞育蚕种,需要在夏秋季使用时,生产上一般采用冷藏浸酸法,即:滞育卵从母蛾产下后在,25℃温度中保护3天左右,卵色变为赤豆色,入库冷藏。根据生产需要,可用卵色深浅不同、冷藏...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蚕种不同的入库前保护时间、冷藏时间及出库后分浸酸与不浸酸等处理后,调查932、7532原原种不同处理的实用孵化率。结果:浸酸处理的蚕种库外保护时间在50天以内,冷藏时间在120—140天内孵化成绩比较好,冷藏时间超过140天以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孵化率下降;不浸酸处理就催青的蚕种冷藏120—130天的孵化率稍偏低,而冷藏时间140—160天的蚕种的实用孵化率高,孵化成绩稳定。结论:932、7532原原种的库外保护时间最好控制在40天以内,最长不超过50天。冷藏时间在140天以内的,应当进行浸酸处理。而冷藏时间在140天以上的,蚕种出库前经过适当的中库调整3天后再出库,不需要经过浸酸处理,蚕种孵化率就可以达到生产要求.达到推迟用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4蚕种人工孵化技术要点为打破春制越年种进入滞育状态,以解决当年夏秋用种需要,在产卵后适当时间给予蚕种物理或化学刺激,并结合冷藏低温处理打破卵的滞育状态,恢复发育机能,直至正常孵化,这就是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法种类很多,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是盐酸孵化,依处理时期不同可分为即时浸酸、冷藏浸酸、随时冷藏浸酸孵化等,前两种用得较多。4.1即时浸酸4.1.1加温即时浸酸  相似文献   

10.
以家蚕两广二号秋制原种滞育卵为研究对象开展滞育卵不同冷藏时间的浸酸技术研究。试验设计入库前保护30 d后,在2.5~5.0℃的内库分别冷藏10 d、20 d、30 d、40 d、50 d、60 d、70 d、80 d、90 d后出库浸酸,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在3~28 min时间范围内,每个冷藏分20个不同浸酸时间处理,调查催青经过和实用孵化率。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表现出冷藏时间过短,蚕种实用孵化率偏低、成绩不稳定。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在适浸范围内,蚕种发育趋于整齐,孵化、催青经过逐步缩短,实用孵化率提高。同一冷藏时间内,浸酸刺激过量导致蚕种发育变慢,实用孵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冷藏10~20 d,中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着浸酸时间增加而增加,日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浸酸时间增加无明显变化。生产上如要提前出库用种,中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50 d以上,日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70 d以上。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中系原种的浸酸时间分别为:冷藏50 d,浸酸时间13~14 min;冷藏6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7~8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6~7 min。日系原种的浸酸时间为: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8~9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7~8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