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目前高校特点、高校主体行为人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模式对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影响的分析研究,以高校景观环境设计要点为依据,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校本部景点改造入手,探讨如何塑造出具有文化性、实用性、艺术性、生态性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结合南京紫东实验学校校园景观改造案例,探讨中学校园景观改造的设计策略与方法。着重阐述如何塑造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能够满足师生全面需求的中学校园景观。强化校园景观教育功能,凸显环境育人的功效,为当前的中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该设计在保持原有环境与校园文化连续性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改造设计策略与方法,营建一个兼具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全体师生需求的具有归属感的全新场所;创造出一个景色优美、愉悦舒适、富有浓郁学习氛围的多元化校园景观,使师生在与校园景观的交流互动中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3.
为对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园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综合指数法,从景观设计原则出发,以功能性、生态性、美观性、文化性为4个准则层因子,并进一步细化出17个评价层因子,建立景观评价模型;并经过实地调查,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最后对校园总体景观进行舒适度得分评价和综合评价等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总体景观舒适度评价等级为Ⅲ级,景观舒适度一般;生态性所占权重为0.2963,在景观设计因素中最为重要;其次是功能性和文化性,权重依次为0.2649和0.2309;最低的是美观性,权重为0.2078。研究结果为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兰梦敏 《绿色科技》2019,(7):173-174
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杨林校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校园内现有植物的实地调研,对校园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基于遵循植物多样性、适地适树等设计原则,结合学校的地形地貌,长远考虑,既兼顾到景观的可持续性,考虑到校园植物景观的变化性,提出了文理学院杨林校区校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思路及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为例,从基地现状、功能需求和存在问题入手,基于党校文化、生态校园和人文校园设计理念,以因地制宜、可持续设计为原则,解决山地景观问题、激活消极空间及二次利用废弃构筑物的设计,以建造一个舒适、提出了活力和文化鲜明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6.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基于闽南文化视角下,依据以人为本、生态性、文化性、可持续性等景观构建原则,对校园的教学区景观、宿舍区景观、水体景观和植物景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构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植物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文化性、功能性和心理性5个方面对校园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校区园林植物共66种,隶属43科、59属,在植物种类组成方面,被子植物42科、58属、6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在生活型组成方面,乔木21种,灌木27种,草本15种,藤本3种;构建了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20个对象层,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指数为56.635%,属Ⅲ级,景观质量一般。总结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广东理工学院校园景观的提质改造和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城市交通方式多元化发展,铁路也慢慢退出了公众的视野,使得城市中有大量的废弃铁路存在,由废弃铁路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公共环境、城市风貌、社会和谐的问题。因此,将废弃铁路改造成具有生态型、美观性和文化性的景观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方向。对城市废弃铁路景观更新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且结合国内外的案例,提出了我国适用的铁路景观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不断地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剧增,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校园环境问题的产生。尤其是校园水体景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来营建校园水体景观,近年来备受重视。分析了校园景观水体研究与改造的重要性以及水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以南京林业大学水体设计为例从校园水体景观功能、亲水平台、驳岸、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进而归纳提出了校园水体景观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校园庭院是由校园建筑围合形成的室外处所,是师生们在课余休憩时的公共交往空间,基于“关爱设计”这一理念,运用现场调查法、行为观察法、资料分析法,首先对相关慨念进行了界定,接着探讨了校园老年人对植物景观的需求,最后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一个校园老年人活动庭院为例,总结了场地植物景观的优劣势,并提出了提质改造的相应策略和设计方案,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校园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下的子系统,其对现代校园景观设计有直接影响。对校园生态绿地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用于指导日后的校园绿地生态景观修复改造设计。通过文献资料查阅与实地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将造景的艺术与格局理论同实际中校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多方位对校园实际景观进行拍摄,重点选取校园生活区绿地斑块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校园中人工林的植物种类少,层次简单;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草本层大于灌木层大于乔木层。(2)生活区绿地斑块中植物的种类、色彩、形态、形式、构成空间等要素影响了绿地的景观性与生态价值。绿地系统完善的地块相较于植被分布养护不当的地块更具生态价值及景观性。研究结果能为校园生态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2.
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自然景观壮阔、历史人文丰富,以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为研究方法,目标层为郑西高速尧栾段景观评价,准则层选取公路沿线景观的美观性、公路沿线景观的自然性、公路沿线景观的文化性、公路沿线景观的功能性4个评价因子,指标因子选择路桥隧景观与周围的协调性、地形地貌的变化性等15个评价因子,构建了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景观评价体系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该条公路景观属良好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现状对郑西高速尧栾段旅游公路景观的优劣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策略,为今后河南省旅游公路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升与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南宁沛鸿民族中学(西校区)的景观环境用地现状、设计构架、校园环境空间结构、绿化种植设计、灯光照明设计等进行了阐述,该设计运用了众多传统壮民族的符号、元素,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基础上,以反映与民族中学相关的文化内容为特色,运用多种景观造园元素,形成校园环境的多元化空间,创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广州市广雅中学校园园林植物种类及其配置现状,共统计园林植物195种,隶属于77科150属,其中乔木类74种,占38%;灌木类71种,占36%;草本类48种,占25%,藤本类2种,占1%。对广雅校园内景观植物物种组成、应用频率、观赏特性及季相景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校园植物造景具精致性、多样性、地域性、文化性、主体性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校园景观的营造要与学校的类别和性质的联系,针对体现办学特色、育人性和场所性,校园各功能分区特点等,以武汉农业学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校园景观特色营造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校园景观对大学的教学、生活和人文素质培养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校园景观在服务教学、生态、教育、满足学生空间需求等方面的特点、人性化校园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和青岛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校园入口、校园设施尺寸、材料选择、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方面提出了青岛大学校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要求和策略,并以浮山校区东院为案例进行了人性化设计,包括下沉广场、文化空间景墙、道路、草坪等。  相似文献   

17.
乔程  于红立 《绿色科技》2013,(12):37-40
在简要分析了校园建设概况、校园绿地的功能和分区、校园绿地改造的原因后,提出了校园绿地改造的原则和步骤,分析了春花植物、秋色叶植物、新优品种、名花名木、岩生植物教学示范区的景观特点和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而详尽地阐述了校园种植景观的改造方案,总结出了设计过程中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校园绿地的改造和完善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乡村民宿"这一"事学"出发,以民宿景观设计生态学理念为指导,从消费者"人学"需求视角分析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整体性、需求性和文化性原则,提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民宿景观空间;因材施策,统筹民宿景观传统地域元素;利用植物,营造生态一体化民宿景观氛围等民宿生态景观设计策略,以期探索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个性化之路,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小游园是校园环境营造的重要组成板块,尺度虽小,却是师生课余活动的重要场所,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为师生的社会交往、休闲活动提供空间,更加是校园形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然而在时代发展中随着人们对景观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小游园设计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校园文化内涵的缺失,科教互动功能的削弱,校园绿地独特的景观价值也随之消失。如何对高校景观绿地进行创新设计,满足师生深度体验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校园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的研究,对高校小游园的校园文化与景观设计结合方式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现状对山东农业大学生科院前绿地进行了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为例,从校园景观现状分析入手,指出了广州大学校园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对校园主入口空间、户外开放空间、交通空间等重要景观节点进行了更新改造,并以此改造点为例对优质的大学校园景观进行了特性总结,以期营造人文与自然为一体的特色校园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