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羊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生产方向类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实践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及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方面入手,对《羊生产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通过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提高了《羊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培育适应现代养羊生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打下了教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动物科学专业发展和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任务。羊生产学作为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针对羊产业市场需求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通过对羊生产学课程教学内容拓展、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为培养适应现代羊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羊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与畜牧生产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使得当代大学生对羊及羊产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课程知识传授的挑战性。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充分考虑到该课程的实际应用性,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训练等方面入手,尝试对《羊生产学》课程中教学内容覆盖范围不合理、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等难题进行探究性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培育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牛生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之一,与《猪生产学》、《羊生产学》和《家禽生产学》并称动科专业“四大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转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传统认知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牛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课程教学,尝试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评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羊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专业课。针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需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力量薄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实践模式、教学方法、多媒体资源利用等方面对《羊生产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实践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制度及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入手,对《家禽生产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通过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家禽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家禽生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7.
《家禽生产学》是动科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分析西藏高校当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寻出了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出符合西藏地区需求的高素质畜牧专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是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用性、实践性强。目前存在学生忽视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出在教学内容方面选用新版教材、更新知识储备、构建知识模块、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实践性;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和内容等。  相似文献   

9.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动物生产专业教学内容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紧迫、重要的任务。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等方面对《羊生产学》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探讨,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动物微生物检验及免疫监测课程是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兽医和防检疫专业的主干课,是研究动物微生物与动物传染病关系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近几年,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作为该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突破口,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取四段式教学方式,探索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性、讨论性、综合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形成了适合当地羊生产学学科发展需求的、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自律管理的教学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全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都有所提高,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猪生产与管理》作为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可以为养猪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自非洲猪瘟在国内出现已有四年多时间,进入后非瘟时代,养猪企业依然面临很大的防疫压力,《猪生产与管理》课程相关实训内容需要的养猪实验场地无法在校内建设,课程教学急需改革,而虚拟仿真技术为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猪生产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综述了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历程,以期为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猪生产学》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洼地绵羊与四个羊种分子遗传标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APD技术,利用混合基因池(DNA pool)法,对洼地绵羊、小尾采羊、大尾寒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进行了遗洚相关分析。其中洼地绵羊与大尾寒羊间的遗传距离为0.0560,与小尾寒羊的遗传距离为00678,与滩羊的遗传距离为0.1266,而与鲁北白山羊的遗传距离为0.3607。可以认为洼地绵羊、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滩羊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均是由蒙古羊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时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根据遗传距离做出了它们之间的聚类图。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洼地绵羊、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和鲁北白山羊均出现了具有品种特征的特异性条带。可以作为各自的分子标记来进行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课程“猪生产技术”育人目标为出发点,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阐述“猪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实施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实施,将爱国情怀、生态保护、责任担当、职业素养、团队协作、食品安全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旨在探索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要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北北方学院南校区动物科技学院家禽生产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家禽生产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新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考核制度等方面,对家禽生产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作为指导思想,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家禽生产学实验教学课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革,以便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双创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