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新野县属于南阳盆地平原麦区,处于黄淮麦区和长江流域麦区过渡地带,常年小麦播种面积6.3hm~2,是国家小麦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产粮大县。赤霉病是新野县小麦后期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病频率和危害程度呈加重趋势,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及越冬菌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新野县常年在赤霉病的预报防治方面主要参考依据是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尤其是扬花期)雨日多少。根据天气预报如果抽穗  相似文献   

2.
小麦腥黑穗病又称黑疸、乌麦、腥乌麦,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使麦粒及面粉的品质降低,小麦腥黑穗病有网腥黑穗病和光腥黑穗病两种,前者危害小麦和黑麦,在我国南,北麦区都有发生;后者仅危害小麦,以北方麦区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3.
豫南麦区小麦隐性灾害发生现状及防控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掌握豫南麦区小麦隐性灾害发生及危害情况,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组织团队成员及示范县技术骨干协同相关部门走村入户、调查走访、查阅资料,基本掌握了隐性灾害发生的种类和危害情况。就豫南麦区隐性灾害发生的种类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具体的防控与补救措施,以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更好地促进豫南小麦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麦区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个别年份病情较重,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被危害的小麦穗部呈粉红色,所以叫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  相似文献   

5.
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是世界性的小麦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国家。我国的小麦吸浆虫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小麦吸浆虫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麦红吸浆虫,另一种是小麦黄吸浆虫。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而小麦红吸浆虫发生于平原地区的渡河两岸。小麦红吸浆虫发生范围逐年扩大。由于虫源基数小,危害隐蔽,尚未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到2009年终于对小麦生产造成了危害,因此,小麦吸浆虫已到了必需防治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小麦麦蚜是河南麦区发病率高且常发性害虫之一,不利于河南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巨大威胁.结合河南地区小麦的种植及麦蚜发生情况,分析河南小麦麦蚜的类型和危害,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小麦麦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麦区小麦品种抗秆锈病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方麦区120个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系的秆锈病性的鉴定,分析了该区小麦品种的抗秆锈病现状,指出了寄主条件的大量存在是北方麦区小麦秆锈病流行危害的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我国不同生态区小麦秋冬季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结合2016年春夏季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制定我国不同产区秋冬季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根据我国今年冬小麦种植情况和历年病虫害发生规律,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治以黄淮海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南麦区和西北麦区为主。种植抗(耐)病虫品种黄淮南部条锈病  相似文献   

9.
谈2007年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淮麦区是我国的主产麦区,其地位十分重要,但该区也是多种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多发区,灾害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通过对气候变化和各种灾害发生区域及危害程度的分析,对2007年小麦品种合理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小麦生产和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3月25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针对《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开展了座谈和讨论。《2009年黄淮麦区小麦质量调查研究报告》是在2008年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产后加工研究室继  相似文献   

11.
1995年豫北地区小麦纹枯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柴冠卿,冷铝(浚县植保植检站,浚县456250)小麦纹枯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及黄淮平原麦区为常发病害,危害亦严重,在豫北麦区发生较轻。1995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豫北麦区严重发生,来势之猛,危害之重在豫...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共同发布了《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提出了小麦病虫害突出重点区域与防控对象。根据我国今年冬小麦种植情况和历年病虫害发生规律,秋冬季小麦病虫害防治以黄淮海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南麦区和  相似文献   

13.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俞孕珍刘武成田磊王学海徐燕(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邓长河刘哲军杨伟彬胡金忠(沈阳市新城子区植保站)(黑龙江八五二农场)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1980年以来,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蔓延,危害逐年加重。长期大量单...  相似文献   

14.
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和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小麦优质高效生产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南方麦区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法。近二十年来 ,中国南方麦区小麦生产的发展落后于北方麦区 ,主要原因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和北方麦区相比 ,表现为品质差、产量低和抗病性丧失快。本文批驳了南方麦区可以不种小麦的观点 ,指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小麦生产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南方小麦的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候因素 ,而是没有与南方生态条件相适应的优质品种。文中提出了培育南方麦区优质小麦品种的策略。本文指出 ,根据南方麦区的气候和生态特点 ,认真研究适应南方麦区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和高效栽培的方法 ,是使南方小麦生产走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豫西丘陵旱作生态类型麦区,是河南省十大生态类型麦区之一。干旱少雨是本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本区干旱危害与小麦减产出现的年份进行预测、预报,以期指导农业生产。结论:在2000年前本区干旱危害有两次,即1990年前后(1989——1991年)和1999年前后(1998——2000年)各一次。  相似文献   

17.
甘肃麦区干热风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热风是指高温、低湿并伴随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现象,干热风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历史上甘肃麦区比较严重的干热风灾害平均10 a就发生1~2次,每1次干热风年的危害区域都很广,常造成小麦茎叶提前干枯,穗部失水,千粒重和产量锐减,因此,针对干热风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地防御措施,对保障甘肃小麦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麦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麦叶蜂属。我国已知有4种:小麦叶蜂、大麦叶蜂、黄麦叶蜂、浙江麦叶蜂,其中以小麦叶蜂危害最重。可为害小麦、大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植物。分布广泛,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麦区,为害麦类作物及看麦娘等杂草。  相似文献   

19.
小麦叶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病害,随着栽培管理条件的变化及小麦品种的频繁更换,该病在各主产麦区危害日趋严重。通过从小麦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给合本县病害发生的调查和防治试验以及开展防治所取得的效果,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和措施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在河北省有回升趋势,2006年仅廊坊地区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就有2.9hm2,2010年廊坊北部麦区又大面积发生吸浆虫危害,给河北省小麦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