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猪感染非洲猪瘟后基本都会死亡,非洲猪瘟病毒发病率、死亡率极高,传播迅速,因此,要做好非洲猪瘟流行与防控研究,才能尽量降低损失。1非洲猪瘟简谈1.1病原学研究非洲猪瘟病毒仅仅会感染猪,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后会在猪体内快速扩散,直至猪死亡。该病毒主要利用空气、粪便进行传播,而且大量的非洲猪瘟毒株能通过猪白细胞、骨髓细胞、肾细  相似文献   

2.
无害化处理餐厨废弃物,防控非洲猪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8年8月份以来,在中国境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多起。追根溯源,其传播途径之一——餐厨废弃物(泔水)可以引起非洲猪瘟流行。用餐厨废弃物饲喂生猪,非洲猪瘟病毒可能存在其中,加之未进行高温处理,导致健康猪食用后感染发病。为防控非洲猪瘟,保障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笔者总结国内外用餐厨废弃物饲喂生猪引发非洲猪瘟疫情的实例,提出解决餐厨废弃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主导地位,已成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非洲猪瘟(ASF)是一种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猪和野猪,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生猪养殖从业人员只能通过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将病毒阻挡在外,以进行非洲猪瘟的预防。自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危害尤为严重,非洲猪瘟导致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也使得2018年的生猪价格降低。详细分析了非洲猪瘟的特点、危害、疫苗研发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养殖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流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是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发生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只感染猪和野猪,但软蜱虫带毒传播。该病的致死率可达到100%。正常猪与病猪或其排泄物的接触是导致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缺乏相应的疫苗及药物进行预防与治疗。从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首次出现在辽宁省之后,对我国的生猪增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传染性、出血性疾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其发病率、致死率达100%。自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沈阳发生后,据官方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81起,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疫苗研发进展、预防ASF传入和蔓延的措施、生物安全防范等进行分析,为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病毒的侵害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感染猪的传染病,也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疾病。2007年5月,东欧地区发生了这一疾病。本文分析了以往非洲猪瘟的流行地区与历史、病毒的感染特性、非洲猪瘟病毒的多样性、流行的原因、以及国外非洲猪瘟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中,重大疫病的流行可造成产业巨大经济损失,包括2006年暴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11年底开始的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伪狂犬病,特别是自2018年8月以来,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非洲猪瘟疫情使我国养猪业遭受重创。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在环境中可长时间存活,难以清除,且目前无疫苗用于预防,因此,非洲猪瘟病毒将与其他疫病一起继续威胁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其传播速度非常快。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地区生猪受到该病毒的侵袭,为防止病毒扩散,需对该病毒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切实保障我国生猪的安全,为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保障。1流行特点非洲猪瘟于1921年首发于非洲的肯尼亚,2018年8月3日首次传入我国的沈阳市,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报道了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报道称,携带非洲猪瘟的野猪、软蜱及野鸟,还有非洲猪瘟病猪、带毒猪、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车辆、人以及环境等都可能是该病的传染源。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感染部位是消化道,如果生猪食用了受到污染的食物以及水源,病毒便很快到达其消化道,引起生猪产生一系列病症,如果在养殖场猪的数量较多,会快速扩散,造成大批猪只死亡。  相似文献   

9.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19,36(10):34-36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自1921年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现以来,这一猪界"第一杀手"已在全球范围内游荡了近百年,非洲、欧洲、亚洲很多国家的生猪产业都未曾幸免,对非洲猪瘟防控已成为国际性难题。文章分析了非洲猪瘟国际流行状况、非洲猪瘟国际防控状况与经验以及目前非洲猪瘟防控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非洲猪瘟也称东非猪瘟、疣猪病、Montgomery氏病。资料报道表明,非洲猪瘟病毒可感染家猪和野猪,没有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报道。Montgomery最先在肯尼亚报道了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最先仅在非洲流行,1957年在葡萄牙发现发病病例,1959年在西班牙、1964年在法国等先后发现非洲猪瘟。1971年该病传至古巴,1981年该病在中南美、巴西也有发生。2007年非洲猪瘟传入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正非洲猪瘟病毒是引发非洲猪瘟的致病原,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发病率较高,一旦生猪发病,几乎都会死亡。并且此种病毒会长期存活,无法进行有效消除,其虽不会感染人,但会影响生猪及猪产品的交易,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1流行病学圈养猪与野猪都会感染此病,且对其他动物没有传染性。非洲疣猪及野猪是此病病毒的携带者与传播者,直接或  相似文献   

12.
自2018年8月辽宁省沈北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我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0余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1非洲猪瘟的历史肯尼亚在1921年首次发现非洲猪瘟,1957年传入至西欧和拉美国家,多数被及时扑灭,但在一些地方仍有流行,2007年后,非洲猪瘟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2017年3月,俄罗斯发生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3.
陈开斌 《兽医导刊》2022,(3):144-145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热性、急性、高传染性等特点,已被国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且感染疫病的猪病死后,非洲猪瘟病毒仍可在病死猪血液、组织液、内脏中长期存在并进行大规模传播,从而引发疫情大范围暴发和流行,且感染非洲猪瘟的猪肉食品一旦流向市场,会给生猪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从而造成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非洲猪瘟爆发情况分析,该病症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猪在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水肿、气喘、发热等症状,短时间内直接死亡,将会对养殖活动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养殖人员在猪养殖活动中要对该病症引起重视,及时发现猪生长发育时的异常现象,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控。该文主要论述有关非洲猪瘟的流行传播特点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摘 要:非洲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感染猪的病死率可达100%,能够导致猪只高热、出血、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后,给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对非洲猪瘟病毒功能基因组、晶体结构方面的深入研究,非洲猪瘟疫苗研发也有了一定的新进展。本文将从非洲猪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生物学、致病机制及疫苗研发等方面的科研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未来的非洲猪瘟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致命性比较强的病毒,一旦感染,猪群病死率高达100%,将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两年,非洲猪瘟在全国范围内爆发,造成大量生猪死亡,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统计工作,可以了解我国各地非洲猪瘟爆发情况,以及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为国家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非洲猪瘟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了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需要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对各地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家猪、野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动物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对热的耐受性不高,一般60℃即可将其杀灭,一般的消毒剂也能将非洲猪瘟病毒杀灭,非洲猪瘟感染的病猪临床表现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好识别,猪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最高可达100%。1流行病学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主要是发病或者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只,此外还有分泌物和排泄物,被非洲猪  相似文献   

18.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辽宁省首次发生以来,截至2018年12月14日,我国已在22省发生87起家猪和2起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疫情。而国内外尚无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这给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非洲猪瘟在国内扩散流行,将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阐释了相关防控措施在中小养猪场的具体应用,供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户)是我国生猪产业的主力军,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防疫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非洲猪瘟发生风险较高。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做好中小型养猪场(户)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团队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非洲猪瘟防控实际出发,梳理总结了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以期降低非洲猪瘟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ASF)最早在非洲发现,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过程短、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虽然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是ASF引起的猪只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给我国养猪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生猪产业遭受沉重打击.导致生猪养殖场停产停业,猪肉产品供需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