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6~2015年长沙市郊一蔬菜种植区进行定位监测,并测定灌溉水样、土壤和农区蔬菜品质各项指标。研究表明:2006~2015年,该监测点水质基本处于安全状态;土壤中Pb、As、Hg、Cr含量均处于安全范围,但Cd除2008年外均超过标准限量,说明该监测点土壤已经受到Cd污染;白菜样中的Pb、Cd、Hg含量有少数年份超标,2014~2015年白菜中4种重金属检测值均未超过标准限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市中工业活动、汽车尾气排放等原因,城市屋顶菜园生产的蔬菜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食用是否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对杭州市3个屋顶菜园的蔬菜中Hg,As,Pb,Cd和Cr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与国家蔬菜重金属污染限量指标和杭州市区主要蔬菜基地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比较,评估城市屋顶种植蔬菜重金属风险。结果表明,屋顶种植蔬菜中Hg,As,Pb,Cd和Cr含量均远低于国家蔬菜重金属污染限量指标,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城市屋顶种植蔬菜是安全的。屋顶种植蔬菜的栽培基质、肥料与水源的安全性比陆地蔬菜基地更高,而城市空气污染对屋顶种植蔬菜重金属污染风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2):121-126
以连云港市5个蔬菜基地土壤、水和蔬菜为研究对像,对基地土壤、水和蔬菜中Hg、As、Pb、Cr、Cd含量进行测定,评估居民经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伊山、李集镇蔬菜基地中土壤中As、Cd存在超标情况,水、蔬菜中各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蔬菜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率排序为:CdHgCrAsPb;儿童的THQ值普遍高于成人值,伊山镇儿童的Cd、Hg元素THQ值分别达到0.89、0.96。研究认为该地重金属Cd、Hg通过蔬菜途径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辣木老叶、成叶、嫩叶中5种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的含量,了解辣木叶作为蔬菜食品的安全性,采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了辣木老叶、成叶、嫩叶中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检测结果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辣木叶片中重金属元素As、Hg、 Pb、 Cd、 Cr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限量值,重金属元素As、 Hg、 Pb、 Cd、 Cr含量总体呈现成叶老叶嫩叶的趋势,老叶、成叶、嫩叶之间重金属元素Hg、 Pb、 Cd、 Cr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论:辣木叶重金属污染小,安全性高,能够作为一种生态、无公害的优质绿色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蔬菜大棚土壤及蔬菜中重金属累积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河北省大棚菜地的重金属累积情况,以蔬菜产区的土壤和蔬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邯郸市永年县、保定市定州县、沧州市青县、石家庄市藁城区共64个大棚土壤以及对应蔬菜样品,测定其Cr、Ni、Cd、Pb、As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利用目标危害系数法分析了蔬菜摄入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相比,四个蔬菜产区大棚土壤中Cr、Cd、Ni、Pb、As含量均值未超标;但与河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相比,大棚土壤中Cd和Cr累积普遍,分别是背景值的1.99倍和1.10倍,超标率为100%和40.6%。Pb、As局部点位有累积现象,Ni含量均低于背景值。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除Cd为轻度-中等累积污染外,其他元素均为无累积污染。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相比,除15.63%的蔬菜样品中Cr超标外,所调查的蔬菜中Ni、Cd、Pb、As含量均不超标。菠菜、大葱、蒜苗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相对较大,不同类型蔬菜对5种重金属富集能力均为叶菜类 > 根茎类 > 球茎类 > 果菜类,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为Cd > Ni > Cr > As > Pb。河北省大棚蔬菜重金属总体不存在明显的人体健康风险,但是藁城蔬菜Cr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鱼台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选择性种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山东省鱼台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1种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r、As、Pb、Cd、Hg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Cr、As、Pb、Cd、Hg在各类蔬菜中的平均含量偏高,且以Pb、Cr最为明显,平均蔬菜富集系数为3 173.241,有害产品比例96.55%。5种重金属(非金属As的污染特性与重金属类似,故在此统称为重金属),在11种蔬菜中的平均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Pb〉Cr〉As〉Cd〉Hg。认为鱼台地区蔬菜重金属含量普遍偏高,其中,Pb是鱼台地区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根据各类蔬菜对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选择性吸收,提出选择性种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酸性矿山废水浇灌对土壤-蔬菜体系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迁移特征的影响,进而评估蔬菜摄入带来的健康风险,选取广东省大宝山农田8种蔬菜及其生长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地下部富集系数(BBCF)和转运系数(TF)分析蔬菜不同部位对Cu、Zn、Cr、As、Pb和Cd的吸收转运能力,使用重金属每日摄入量(EDI)和目标危险系数(THQ)方法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6种重金属超标占比分别为Cu 94.9%、Cd 89.5%、Pb 84.6%、As 69.2%、Cr 10.5%、Zn 10.3%。蔬菜地上部的6种元素含量都超过《食品中锌限量卫生标准》(GB 13106—1991)、《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GB 15199—1994)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其中Cr、Pb、Cd超标严重,蕹菜、小白菜、茄子积累重金属超标最严重。蔬菜的地下部对Cr和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存在Cd、Cr的复合污染风险,其中Cd较其他金属元素更容易从蔬菜地下部转运到地上部。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食用蔬菜造成的平均目标危险系数按大小为THQ_(As)THQ_(Cr)THQ_(Cd)THQ_(Pb)THQ_(Cu)THQ_(Zn),As、Cr、Cd总贡献超过87%;儿童摄食蔬菜的重金属健康风险高于成人。研究表明,当地污灌区农田重金属仍超标严重,蕹菜、茄子、小白菜是造成人体健康风险的主要蔬菜品种,建议食用其他低富集蔬菜以降低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10种稀特蔬菜食用部位硝酸盐和5种重金属元素(Pb、Cd、As、Hg、Cr)的含量,并进行了污染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稀特蔬菜对硝酸盐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其中红苋、绿苋、薄荷、蒲公英、野菊、景天三七和婆罗门参硝酸盐含量达重度污染级;稀特蔬菜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PbCrAsCdHg,其中红苋和绿苋重金属含量达轻度污染级,稀特蔬菜的重金属暴露风险指数均小于1,食用后不会引起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蔬菜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的】为系统了解并客观评价中国菜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状况,促进中国蔬菜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方法】系统收集了1989年以来中国蔬菜土壤重金属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利用相关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中国菜地土壤重金属中以Zn含量最高,其次是Cr,再次是Cu;而毒性较大的元素As、Hg、Cd的含量相对较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8.03、0.12、0.28 mg•kg-1。与国家土壤质量II级标准GB15618-1995(6.5<pH<7.5)相比,Cd含量超标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国约24.1%的菜地样本超标;Hg含量其次,样本超标率为10.3%;As的超标率为9.2%。各种重金属按含量超标率排序为:Cd>Hg>As>Zn>Cu>Cr>Pb。若按地区比较,则东部地区Cd含量超标较为严重, 其次是Hg和Zn;中部地区以As和Cd含量超标为主,亦存在少量的Hg、Zn、Cu超标;西部地区亦以As、Cd超标为主,并伴随有少量的Cu、Cr和Hg超标。不同类型菜地比较,工矿/污灌区菜地的As、Cd、Hg、Zn含量均最高,尤其是其Hg含量平均高达2.36 mg•kg-1,超出其它类型菜地含量的10.5~21.1倍;设施菜地的Cu、Cr含量在所有类型中是最高的,而城市郊区菜地则Pb含量相对较高。对全国各地的蔬菜基地进行单独分析,发现除Pb含量稍高外,其它几种重金属的含量均较低,全国普通菜地的整体质量状况较好。【结论】在中国当前菜地利用方式下,除工矿/污灌菜地、市郊菜地土壤中个别重金属含量超标外,中国菜地土壤、特别是蔬菜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上未超过国家标准,整体质量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0.
薄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93-6794
[目的]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蔬菜安全水平。[方法]对大同县青椒、茄子、西红柿、黄瓜、西葫芦5种蔬菜中Hg、Pb、Cd、Cr、As 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蔬菜质量分级标准评价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33个蔬菜样品中Hg、Pb、Cd、Cr、As重金属含量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供试蔬菜全部属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