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123-2128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H-1R弱毒株在仔猪体内的增殖及其诱导抗体产生的规律。本试验将PRRSV CH-1R弱毒株肌肉注射免疫9头45日龄健康仔猪,于免疫后0,7,14,28,35和42 d通过前腔静脉采取新鲜血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RRSV在猪体内的增殖,ELISA方法检测抗PRRSV抗体,并利用基于PAM细胞建立的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果显示:PRRSV CH-1R弱毒株免疫仔猪后7 d病毒在100%仔猪体内开始复制,免疫后7~14 d时100%仔猪出现病毒血症,且病毒拷贝数达到最高,28~35 d时56%仔猪病毒血症消失,42 d时67%仔猪病毒血症消失;ELISA检测发现免疫后7~14 d仔猪均未产生抗PRRSV抗体,28 d时44%仔猪开始产生抗PRRSV抗体,42 d时78%仔猪抗PRRSV抗体水平达到最高,有2头猪在0~42 d一直未检测到抗PRRSV抗体;利用基于PAM细胞上建立的检测中和抗体的方法检测,免疫后7~14 d均未产生中和抗体,28 d时仅有22%仔猪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35 d时78%仔猪产生中和抗体,且在42 d时其中和抗体水平达到最高。结果表明,PRRSV CH-1R弱毒株免疫仔猪后病毒血症在7~14 d达到高峰,免疫接种后28~42 d大部分仔猪病毒血症逐渐消失,即病毒增殖随时间呈递减趋势;抗PRRSV抗体及中和抗体均在免疫接种后28 d开始出现且在42 d抗体水平达到顶峰,即抗体水平随时间呈递增趋势。抗PRRSV的ELISA抗体与中和抗体水平呈正相关,而抗PRRSV中和抗体水平与病毒增殖呈负相关,但是有33%仔猪体内一直存在病毒,表明PRRSV CH-1R弱毒株免疫仔猪后,可诱导较低水平的抗体免疫保护反应,同时也可引起较低水平的病毒血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云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毒株对猪部分细胞因子的影响,试验用Marc-145细胞培养云南地方株YN-2011PRRSV毒株,攻毒组仔猪通过口服和腹腔注射方式感染毒株,对照组仔猪以相同方式用生理盐水进行处理,观察仔猪体温、临床状态,分别在感染后第3,7,14,20,30天采集仔猪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PRRSV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α(IFN-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PRRSV的病毒载量。结果表明:攻毒组仔猪出现精神沉郁、腹泻、耳朵发红、皮肤发绀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临床症状;血清中PRRSV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第20天极显著上升且达到抗体阳性临界值(P0. 01); TNF-α水平在感染后第3,7,14,20,30天高于对照组,除第14天外均差异极显著(P0. 01); IL-1β及IFN-α水平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 0. 01),二者在感染后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在感染后第7天攻毒组仔猪出现病毒血症,第14天病毒血症消失。说明云南地方株PRRSV YN-2011对仔猪有致病力,使仔猪PRRSV抗体及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α水平均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5,(7):1112-1118
采用新的试验方法制备出纯度较高的抗猪Sn的鼠纯化IgG,并证实此种抗体可以阻碍PRRSV感染PAM,为研究猪Sn各结构域的作用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研究PRRSV侵入宿主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试验分8个片段克隆猪Sn胞外区功能结构域(第2~17结构域),并分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BL21进行诱导表达。通过优化蛋白表达条件,制备其重组蛋白,将8种重组蛋白混匀后制成混合抗原(SnE)免疫小鼠以制备其多克隆抗体血清,用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高免血清的效价,分离并收集血清。采用硫酸铵盐析与DE-52离子交换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并纯化血清,得到纯度较高的鼠抗猪SnE抗体。无菌灌冲猪肺脏收集原代PAM至24孔培养板中,培养6h后,用抗Sn150(第1结构域)、SnE和Sn150+SnE等抗原的鼠纯化IgG以及鼠阴性IgG和PBS分别处理PAM,1h后用200CID50PRRSV感染PAM,分别在感染24、48h后用已建立的PRRS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感染细胞的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PRRSV感染24h和48h时后,鼠抗猪Sn150抗体组的PRRSV mRNA拷贝数与阴性IgG组相比较均差异较小(P0.05);而鼠抗猪SnE抗体和Sn150+SnE混合抗体组的PRRSV mRNA拷贝数均显著低于对应的阴性IgG组,且鼠抗猪SnE抗体组24h和48h时PRRSV mRNA拷贝数分别是阴性IgG组的0.75倍(P0.001)和0.74倍(P0.001),Sn150+SnE混合抗体组24h和48h时的PRRSV mRNA拷贝数分别是阴性IgG的0.83倍(P0.01)和0.76倍(P0.001)。结果表明,鼠抗猪SnE抗体和Sn150+SnE混合抗体封闭后PRRSV感染PAM的能力降低,且效果显著,提示PRRSV的吸附和内吞作用可能与pSn整个胞外区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诱导的抗体对II型不同亚群PRRSV的中和作用,本研究将10头PRRSV抗原、抗体阴性的6周龄仔猪,每头仔猪肌肉注射1头份疫苗(106.0TCID50/mL),每周采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该血清对II型PRRSV第1、2、4亚群的代表病毒株勃林格PRRSV活疫苗(VR-2332株)、PRRSV活疫苗(CH-1R株)和HP-PRRSV活疫苗(HuN4-F112株)的中和效价。实验结果显示,仔猪免疫3周后开始产生针对HuN4-F112的中和抗体,11周至22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持续至少25周,但只有少数免疫猪在几个时间点的血清对VR-2332和CH-1R疫苗株具有血清交叉中和作用,而且中和效价较低。  相似文献   

5.
PRRSV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ATCC VR-2332株人工单独感染3头3周龄仔猪,并用PRRSV ATCC VR-2332株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联合感染2头3周龄仔猪,每日检查试验猪体温、采食情况及临床表现,并用HerdChek IDExx试剂盒测其血清抗体。PRRSV PCV2联合感染猪分别在感染后1、3周剖杀,PRRSV单独感染猪和健康对照猪分别在感染后1、2和3周剖杀,对全部试验猪的肺组织进行灌洗处理以获得肺泡巨噬细胞(PAM).用PAM进行抹片,同时用肺组织直接进行触片做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结果表明,用所获得的3株单克隆抗体均检测到人工感染猪肺组织中的PRRSV抗原。另外,用IIF检测7头临床疑似PRRS病猪的PAM抹片。其中沭阳县的2头猪呈现阳性反应;对这2头猪的肺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在盲传到第4代时Marc-145细胞上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进一步证实用所获得的3株单克隆抗体检测临床样品的结果准确而可靠,且获得的3株单克隆抗体均可通过IIF用于检测猪肺组织中的PRRSV抗原。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灭活疫苗、表达GP5蛋白的DNA重组质粒分别与表达IL-2和IL-4的重组质粒(pcDNA-IL-2和pcDNA-IL-4)联合免疫健康仔猪,经3次免疫后人工感染PRRSV HB-2株,检测仔猪体液免疫以及攻毒保护性反应。研究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I-GP5可诱导免疫猪产生抗GP5抗体,最高ELISA抗体效价可达1∶285。攻毒后组织中PRRSV核酸的检出率下降3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表达PRRSV GP5的DNA重组质粒pCI-GP5可诱导一定的免疫效力。pcDNA-IL-2与pCI-GP5联合免疫后,病毒血症的出现频率减少38.9%,PRRSV阳性组织检出率下降28.8%,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cDNA-IL-4与pCI-GP5联合免疫后,最高ELISA抗体效价可达1∶320,病毒血症的出现频率下降38.9%,PRRSV阳性组织检出率减少34.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表明,PRRS DNA重组质粒pCI-GP5对猪的免疫保护力是稳定的,真核表达的细胞因子pcDNA-IL-2与pcDNA-IL-4能够显著增强pCI-GP5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和M蛋白滴鼻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中和活性,研究以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GP5和M为抗原分别与霍乱毒素B亚基(CTB)佐剂按10∶1的比例混合制备成CTB黏膜佐剂疫苗,滴鼻免疫小鼠,于首次免疫后0,7,14,21,28,35,42 d收集唾液和血清样品,利用间接ELISA方法分别检测免疫小鼠唾液中特异性抗体IgA,结果均于28 d时S/N值达到最高,ELISA效价均为1∶2;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分别于21,28 d时S/N值达到最高,ELISA效价均为1∶800。通过本实验室建立的基于PAM细胞中和试验方法分别检测唾液中特异性抗体IgA和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中和滴度均1∶2,结果表明PRRSV GP5和M蛋白滴鼻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未达到免疫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PRRSV ATCC VR-2332株人工单独感染了3头3周龄仔猪,并用PRRSV ATCC VR-2332株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联合感染了2头3周龄仔猪,同时设立了3头健康对照猪.攻毒后每日记录试验猪体温、采食、临床表现等,并用HerdChek IDEXX Kit测其血清抗体.PRRSV+PCV2联合感染猪分别在感染后1周、3周剖杀,PRRSV单独感染猪和健康对照猪分别在感染后1周、2周和3周剖杀.对肺组织进行灌洗处理以获得肺泡巨噬细胞(PAM),用PAM进行抹片,同时用肺组织直接进行触片作IIF检测.IIF试验结果表明,用所获得的3株单抗均检测到了人工感染猪肺组织中的PRRSV抗原.另外,用IIF检测临床疑似PRRS的7头猪的PAM抹片,其中沭阳2头猪呈现阳性反应.对这2头猪的肺组织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在盲传到第四代时在Marc-145细胞上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进一步证实了所获得的3株单抗检测临床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证实了所获得的3株单抗均可通过IIF试验用于临床检测肺组织中的PRRSV抗原.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研究用PRRSV SY株和美洲型代表株VR2332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同时选用2种商品化PRRS油乳剂灭活疫苗(CH-1a株和SD1株),在曾发生过PRRS流行的某猪场进行4种疫苗的免疫试验.使用美国IDEXX公司的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PRRSV抗体效价,并用XCHeK软件系统处理数据.免疫试验结果显示,一免后第6组(CH1-a株)产生的抗体效价较其它组高;第3组和第4组(VR2332株)在二免后抗体效价较一免有小幅升高.对免疫试验的结果分析显示,接种灭活疫苗后抗体效价未达到预期的水平,其中具体的影响因素或工艺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IDEXX公司的PRRSV试剂盒不能区分野毒抗体和疫苗毒抗体,这也可能是影响测定实际抗体效价的凶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ⅡF)检测PRRSV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RRSV ATCC VR-2332株人工单独感染了3头3周龄仔猪,并用PRRSV ATCC VR-2332株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联合感染了2头3周龄仔猪,同时设立了3头健康对照猪。攻毒后每日记录试验猪体温、采食、临床表现等,并用HerdChek IDEXX Kit测其血清抗体。PRRSV PCV2联合感染猪分别在感染后1周、3周剖杀,PRRSV单独感染猪和健康对照猪分别在感染后1周、2周和3周剖杀。对肺组织进行灌洗处理以获得肺泡巨噬细胞(PAM),用PAM进行抹片,同时用肺组织直接进行触片作ⅡF检测。ⅡF试验结果表明,用所获得的3株单抗均检测到了人工感染猪肺组织中的PRRSV抗原。另外,用ⅡF检测临床疑似PRRS的7头猪的PAM抹片,其中沭阳2头猪呈现阳性反应。对这2头猪的肺组织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在盲传到第四代时在Marc-145细胞上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进一步证实了所获得的3株单抗检测临床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证实了所获得的3株单抗均可通过ⅡF试验用于临床检测肺组织中的PRRSV抗原。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锰源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壳颜色的影响。试验1在基础日粮(不含锰)中分别添加60、80、100、125 mg/kg硫酸锰(以锰计),125 mg/kg硫酸锰组蛋鸡蛋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00、125 mg/kg组蛋壳颜色指数显著好于60、80 mg/kg组;试验2(基于试验1的试验结果),在基础日粮中,试验组分别添加125 mg/kg硫酸锰、100 mg/kg硫酸锰+25 mg/kg甘氨酸锰、80 mg/kg硫酸锰+45 mg/kg甘氨酸锰(以锰计)。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锰组合对改善产蛋鸡后期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蛋壳颜色指数也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提高蛋壳颜色指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贵州威宁地区栽培草地的建植常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e)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主,通过在建植均匀的草地上进行分群分区放牧,研究了不同羊群的放牧强度对人工栽培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放牧利用下的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而低度和中度放牧处理下的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均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放牧利用降低了鸭茅和白三叶的频度和盖度;放牧利用对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在高放牧压力处理中,10~30cm土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处理平均升高32%;放牧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草产量和草地恢复能力分析,贵州威宁地区的栽培草地最适载畜量应该在17~23SU/hm^2。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安徽江淮地区种植的优势品种,对来自美国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田间引种比较试验,利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了不同苜蓿品种连续种植3年的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鲜干草产量,正道440表现最好,均值分别为2.61kg/m^2和0.61kg/m^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表现较好,均值分别为42%和32.5%。但其粗蛋白含量较低,仅为16.5%;正道656,354和903等品种在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品质较好,其中,354的鲜干草产量表现也很突出,正道656次之。经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后,正道656最接近理想品种,其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均值分别为:鲜草产量2.1kg/m^2、干草产量0.47kg/m^2、粗蛋白20.4%、中性洗涤纤维35.0%、酸性洗涤纤维26.3%,其次较突出的品种依次是正道440、354、525、903,以上5个品种均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旨在揭示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分布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采集泌乳中期(分娩后3~4个月)和静止期(断乳后1个月)各5头健康牦牛的乳腺组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检测ERα和ERβ在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的分布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乳腺组织内的ERα和ERβ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多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少部分分布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脂肪细胞的细胞核、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静止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量分布于结缔组织中脂肪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少数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泌乳中期ERβ大多分布于乳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及脂肪细胞的细胞核中,但着色较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浅。静止期ERβ广泛分布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小叶间结缔组织内间质细胞的细胞核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也有表达,但较泌乳中期阳性细胞数少。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静止期显著高于泌乳中期(P<0.05);静止期与泌乳中期乳腺组织内ER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不同发育期牦牛乳腺组织内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牦牛乳腺发育及泌乳生物学中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呼伦贝尔天然羊草草原退化打草场为研究对象,分析蚯蚓粪和菌渣有机肥对退化草地的响应机制,研究不同处理对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蚯蚓粪45 t·hm-2,30 t·hm-2,15 t·hm-2,菌渣45 t·hm-2,30 t·hm-2,15 t·hm-2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和蚯蚓粪45 t·hm-2时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盖度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有机肥对天然草地的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其中菌渣和蚯蚓粪45 t·hm-2施肥量时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三丁酸酯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10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空白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的葡萄糖三丁酸酯。试验期32 d。结果显示:1)15~42日龄时,低、中和高剂量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2)28日龄时,高剂量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2日龄时,低、中和高剂量组腿肌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3)28日龄时,中和高剂量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42日龄时,中和高剂量组血清TP和ALB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4)高剂量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中、高剂量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高剂量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中和高剂量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高剂量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低和高剂量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盲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中剂量组盲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葡萄糖三丁酸酯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并改善肠道黏膜形态,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是在国家"粮改饲"的大背景下,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清和肝脏抗氧化以及空肠ghrelin分布和表达的影响。选取胎次、体质量相近(33.16±3.49)kg的生长育肥猪(杜×长×大)3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对照组(SC0)饲喂基础饲粮,营养水平参照NY/T65-2004瘦肉型猪标准供给,20~60 kg生长猪试验组分别为20%(ESC20),30%(ESC30),40%(ESC40)发酵青贮全株玉米饲粮,使干物质基础上的营养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98%、96%,94%,使4个处理的粗纤维水平分别为3.0%,3.5%,4.0%,4.5%。60~100 kg育肥猪试验组分别为40%(LSC40),50%(LSC50),60%(LSC60)发酵青贮全株玉米饲粮,使干物质基础上营养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97%,94%,91%,使4个处理的粗纤维水平分别为3.0%,4.0%,5.0%,5.5%,各处理饲粮干物质基础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预饲期7 d,正式期98 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全株玉米比例的增加,生长育肥猪的末质量、平均日增质量(ADG)、血清铜蓝蛋白(CER)、空肠ghrelin阳性反应累积光密度(IOD)和空肠ghrel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线性降低(P<0.05),而新鲜基础采食量(ADFI)、日粗纤维采食量(ADCFI)、干物质采食量(ADDFI)和料质量比均呈线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ESC20/LSC40和ESC30/LSC50全株玉米处理组的生产性能、血清和肝脏抗氧化以及空肠ghrelin的表达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ESC40/LSC60全株玉米处理组的末质量、ADG、CER、空肠ghrelin阳性反应累积光密度和空肠ghrel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新鲜全株玉米可用作生长育肥猪的低营养水平饲粮配制,并能保障生产性能,改善猪的健康状况。生长猪适宜的全株青贮玉米使用比例为20%~30%,育肥猪适宜的使用比例为全株青贮玉米40%~50%。此结果为国家"粮改饲"政策的实施及全株保鲜玉米在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全棉籽比例对育肥荷斯坦公牛瘤胃发酵与微生物区系、甲烷排放及肝脏碳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44头体重相近、健康的育肥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头,各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Ⅰ(对照)、Ⅱ、Ⅲ和Ⅳ组公牛分别饲喂含有0、5%、10%和15%全棉籽的饲粮。各组饲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基本相同。试验期为90d。结果表明:1)在瘤胃发酵参数中,与Ⅰ组相比,Ⅳ组的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以及乙酸和丙酸比例分别提高了31.34%、40.00%、2.26%和15.20%(P<0.05),丁酸比例降低了4.46%(P<0.05),乙酸/丙酸和pH无显著变化(P>0.05)。2)从瘤胃细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Ⅳ组中普雷沃氏菌属-1、密螺旋体属-2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1);Ⅳ组的琥珀酸弧菌科UCG-002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理研菌科RC9肠道群、普雷沃氏菌科UCG003、瘤胃杆菌属、疣微菌科NK4A214群、纤维杆菌属、未识别的叶绿体和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从瘤胃产甲烷古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Ⅳ组甲烷短杆菌属、甲烷丝状菌属的相对丰度均为4组中最低,并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Absconditabacteria_unidentified_SR1的相对丰度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甲烷球形菌属、甲烷微球菌属、甲烷螺菌属的相对丰度各组间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4)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棉籽均降低了育肥荷斯坦公牛的甲烷排放量,其中Ⅳ组的甲烷排放量比Ⅰ组降低了22.68%(P<0.05)。5)相关分析发现,育肥荷斯坦公牛的平均日增重与甲烷排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甲烷短杆菌、甲烷丝状菌和琥珀酸弧菌科菌群的相对丰度与甲烷排放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6)饲粮中添加15%的全棉籽后,育肥荷斯坦公牛肝脏中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变位酶(MUT)、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的mRNA表达量均呈上调趋势,其中MUT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PEPCK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5%的全棉籽可有效调控荷斯坦公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显著降低甲烷排放量以及上调肝脏中碳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长春地区狐狸、貉和家兔养殖场的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基于十二指肠贾第虫GDH基因位点分别设计2对引物,对养殖场的120份狐狸粪便样品、60份貉粪便样品和148份家兔粪便样品十二指肠贾第虫进行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来自狐狸的粪便中检测出阳性样品44份,阳性率为36.7%,基因型均为基因亚型AI;6份貉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0.0%,基因型均为集聚体D;41份家兔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7.7%,其中4份是集聚体B,其他是集聚体A中的基因亚型AI。结果发现在长春地区貉感染贾第虫集聚体D,长春地区的狐狸感染人兽共患型的集聚体A,家兔感染人兽共患型的集聚体A和B。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十二指肠贾第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究金川牦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差异。[方法]试验选取成年的金川牦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进行屠宰性能比较分析。其测定指标包括:脂肪、水分、蛋白质、pH值、剪切力、蒸煮损失、压力失水率、肉色(L^*、a^*和b^*值)、氨基酸、脂肪酸。[结果]结果表明:金川牦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的辣椒条、外脊和小黄瓜条在脂肪、蛋白质、L^*值、a^*值、氨基酸、脂肪酸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水分、pH值、剪切力、蒸煮损失、b^*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川牦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牛肉品质相比具有较高的脂肪、蛋白质、必须氨基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L^*和b^*值,其营养价值更高、肉色更加鲜红易被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