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晓燕  李仲惺 《蔬菜》2011,(7):39-41
发展高山蔬菜是21世纪的大势所趋。一是因为高山蔬菜生长在水质洁净、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没有污染,质量好,市民喜欢;二是发展高山蔬菜,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三是高山蔬菜的发展可有效利用山区的土地资源。就此,对永嘉县张溪乡如何发展高山蔬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山蔬菜经过20年的发展,已逐步发展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高山蔬菜在山区致富一方百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总结交流全国高山蔬菜发展的经验,研讨高山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山蔬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7月18~20日首届全国高山蔬菜研讨会在素有“高山蔬菜第一县”之称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高山蔬菜主产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高山蔬菜对帮助德宏州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和缓解德宏州夏秋季蔬菜淡季供应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高山蔬菜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对德宏州高山蔬菜的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了:立足于本州市场,在保护高山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从过去的数量型发展转变为安全绿色质量型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各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山蔬菜发展的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山蔬菜栽培是在一定海拔高度(500~1 800 m)的山区进行蔬菜生产,实现蔬菜反季节生产的方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高山蔬菜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蔬菜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安徽、江西、浙江、重庆等省市的高山蔬菜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高山蔬菜,是指利用高山与平原的气候差异,即高山温度的垂直分布,生产平原当时难以生产的商品蔬菜。浙江省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山区,大多数可耕地位于海拔500~1000m之间,自1995年起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到2002年,开成以四季豆、辣椒、萝卜、茭白等为主1600公顷的高山蔬菜基地,产值5000余万元,已成为山区调整种植结构,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实践证明,高山蔬菜的开发,有利于山区资源的综合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使城镇蔬菜供应淡季趋向缓和,并促进山区经济的振兴,现将几年来对高山蔬菜生产中一些问题的认识作一个介绍,以便与同行…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高山蔬菜生产起步较早,1982年首先在桐庐县狮子山种植番茄成功。1985年由杭州市农业局牵头,成立推广协作组,高山蔬莱迅速推广到临安、建德、桐庐、富阳、淳安、余杭等6个县(市),面积达2066亩,总产量2584吨,产值65万元。对丰富城市“菜篮子”,促进山区农民致富起到积极作用。进入90年代,高山蔬菜又有了新的进展。临安市1996年种植面积达3803亩,比10年前增加了4.3倍,总产量达6260吨。但就整个杭州市来说,高山蔬菜生产发展不平衡,也出现不少困难和问题。 然而,我市发展高山蔬菜的资源优势是明显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和10余年的实践证明,在杭州地区的6县(市),至少有三四万亩山区耕地可以开发高山蔬菜。分析这些地区的开发前景,主要优势有二:一是具有适宜的高山气候。本市地处浙江西北部,山区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为发展高山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高山蔬菜的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仅临安市的上溪、临目、东  相似文献   

7.
浅谈重庆高山蔬菜应用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蔬菜是选择海拔800~1500m之间的山区宜耕地进行规模化、商品化蔬菜栽培,于每年7~10月供应市场的产业模式。它既是缓解城市蔬菜“秋淡伏缺”的有效措施,又是贫困山区农民利用自然资源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广泛开展了高山蔬菜生产,如日本利用山地生产萝卜、缅甸利用山地生产甘蓝等。在我国,台湾利用高山生产番茄,内地也有10多个省市进行了高山蔬菜栽培,如湖北长阳地区、浙江天目山区、临安市、杭州市、文成县、安徽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等地区,不但面积发展较快,而且蔬菜品种也由单一的甘蓝、番茄、萝卜发展到7大类23个…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我国高山蔬菜发展现状及南方地区高山蔬菜的特点,从地理及地形优势、气候优势、农业资源优势、蔬菜经济收益优势、政策优势5个方面分析了韶关地区种植高山蔬菜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了发展高山蔬菜的限制因子,如水源、气象灾害(寒旱)、病虫害、地块平整度、交通、连作障碍、水土流失、劳动力成本高等,以期通过种植示范,带动企业发展高山蔬菜,向着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天目山高山蔬菜是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区生产的名优蔬菜。临安市地处浙江西北部,是长江三角洲距上海市最近的山区县(市),是东邻杭州,西毗黄山,境内天目山脉绵延200km。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是发展高山蔬菜的理想区域。这里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通过种植高山蔬菜,部分乡村已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10.
福建宁德市高山反季节蔬菜经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目前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主要集中在4~10月。而11月至翌年3月,由于气温低,多数山区基本上停止了蔬菜的生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冬闲田。近几年,有相当部分的山区利用大棚在冬季进行青花菜早春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武陵山区(重庆)高山蔬菜出口安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分析了武陵山区(重庆)特色农产品高山蔬菜出口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显示,武陵山区蔬菜优势突出,提出推广武隆高山蔬菜出口经验、开展特色农产品安全控制技术攻关、建立种植基地污染数据库、改善土壤安全状况、做好市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北是我国高山蔬菜主产省,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鄂西山区,该区域大都是海拔1 000 m 左右的山地,生态优良,日照充足,可耕地土层深厚肥沃,雨量充沛,夏季气候冷凉,发展高山蔬菜条件得天独厚。到2010 年全省高山蔬菜生产面积已达10.67 万hm2,总产近500 万t,产值已突破40 亿元,高山蔬菜产业为满足山下夏季鲜菜市场供应和山区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9,(7):76-77
豫西山区的高海拔地区夏季气温适宜高山蔬菜生长,笔者介绍了豫西山区嵩县高山夏秋季花椰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培育优质壮苗、适时移栽、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采收等生产环节管理,2018年实现667 m2单季产值约7 500元,经济效益较好,对推动当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促进豫西山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山蔬菜业的异军突起 ,既丰富了大中城市的蔬菜淡季市场供应 ,又成为发展山区特色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临安作为浙江省发展高山蔬菜最早的地区之一 ,在产业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以适应蔬菜产业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和多层次的需求。1 高山蔬菜的产销现状及存在问题1.1 产销现状临安高山蔬菜经历了 2个发展阶段 :1984~ 1995年为兴起阶段 ;1996年至今 (即“九五”期间 )为扩张阶段。前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生产区域狭窄 ,局限于高海拔区域的马啸、上溪和临目等乡镇 ;品…  相似文献   

15.
福建宁德市高山反季节蔬菜经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目前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主要集中在4~10月。而11月至翌年3月,由于气温低,多数山区基本上停止了蔬菜的生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冬闲田。近几年,有相当部分的山区利用大棚在冬季进行青花菜早春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微蓄微灌技术在高山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浙江省高山蔬菜发展迅速,并被列为 2003~2007年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发展重点,种植高山蔬菜已成为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门路。但是,高山菜地多数是靠天田,水利条件差,而高山蔬菜主要生产季节正值夏秋高温干旱时期,旱灾发生较为频繁,直接影响了高山蔬菜的产量与效益。特别是遇到如 2003年夏秋季的持续干旱天气,不少山区水库干涸、溪河断流,高山蔬菜产量和质量更受到了严重影响。在高山蔬菜产区推广应用适宜的灌溉技术,改变高山蔬菜遇旱易灾的被动局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质量,提升高山蔬…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市高山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越、蔬菜品种资源丰富,特别适宜发展高山蔬菜。截至2016年重庆市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2万hm2,常年播种面积超过4万hm2,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高山蔬菜是选择海拔800 m以上的山区宜耕地进行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并于7~10月供应市场的蔬菜生产模式。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015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高山蔬菜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生产现状浙江省高山蔬菜起步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已形成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当地特色的高山蔬菜基地 ,主要分布在浙东的天台、仙居一带 ,浙南的温州、丽水 ,浙北的临安、安吉 ,浙西的衢州一带。 1999年 ,全省高山蔬菜总面积达 10 0 67hm2(公顷 ) ,总产量 2 6 6万t(吨 ) ,总产值 4 5亿元 ,比上年均有大幅度增长。浙江高山蔬菜产品除供应本省市场外 ,还销往上海、江苏、福建等地 ,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发展高山蔬菜不仅改善了蔬菜秋淡市场供应 ,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同时为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农民开辟了一…  相似文献   

19.
福建宁德市高山反季节蔬菜经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目前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主要集中在4~10月.而11月至翌年3月,由于气温低,多数山区基本上停止了蔬菜的生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冬闲田.近几年,有相当部分的山区利用大棚在冬季进行青花菜早春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德明 《蔬菜》2004,(9):6-7
近年来,磐安县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已基本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的无公害生产格局,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是,随着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优质农产品认知程度的提高,加快我县高山蔬菜的品牌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建设高山蔬菜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品牌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发展高山蔬菜的重点工作。一、品牌建设的现有基础1.高山蔬菜发展初具规模全县高山蔬菜发展由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面积逐年稳步增长,现已形成了以菜豆、茭白、椒类3大品种为主导,多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