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肝鹅的填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鹅在身体生长基本完成以后,用高能量的饲料,经短时期的人工强制填饲,促其迅速肥育,并在肝脏内积贮大量营养物质,使重量和体积比原来增加5~10倍,称为肥肝。鹅肥肝营养丰富,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世界三大美味之一,长期食用,可滋补强身,提高智力。  相似文献   

2.
一、生产肥肝鹅的品种选择 品种是影响肥肝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鹅品种肥肝性能差异很大,不是所有鹅都能生产肥肝。比如我国的小型鹅种以产蛋为主而肥肝性能很差,不宜生产肥肝。可用于肥肝生产的有大型鹅种如狮头鹅,平均肥肝重600克,最大达1400克;中型鹅溆浦鹅平均肥肝重600克,最大达1330克;世界著名的肥肝专用种法国朗德鹅平均肥肝重836克,最大1780克;法国的图卢兹鹅又叫茜蒙鹅平均肥肝重1000~1200克,最大1800  相似文献   

3.
肥肝鹅饲料技术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肥肝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鹅产品,它是以特定的饲料和特定的技术在鹅体内培育的肥肝。这种肥肝质地细嫩,风味鲜美、浓腴、奇特,比原肝重增加5~10倍,除含有一般动物肝脏所具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具有低胆固醇的特点,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磷脂,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占脂肪的60%~70%),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有利于健康。因此,鹅肥肝一直是美、日、法等发达国家食品市场的抢手货,享有“世界绿色食品之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填饲能量相同条件下,大豆油和鱼油对樱桃谷肉鸭产肝性能和肥肝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60只体重一致的8周龄樱桃谷肉公鸭,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填饲期为21 d,第1~7天3个处理均填饲玉米饲粮,第8~21天处理1填饲玉米饲粮,处理2和处理3分别填饲在玉米饲粮中添加3%大豆油和3%鱼油的饲粮,各处理填饲能量相同.结果表明:产肝性能随填饲时间延长而提高(P<0.01);填饲3周后,鱼油组平均肝重301.89 g、料肝比37.25、肝体比5.15,均与玉米组和大豆油组差异极显著(P<0.01);鱼油组肥肝的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玉米组和大豆油组(P<0.01);肝脏组织切片表明,随着填饲时间增加,肝脏中脂肪滴增加,且鱼油组脂肪滴最多、最大,表现融合;鱼油组和大豆油组均可极显著降低肥肝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P<0.01),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1),特别是鱼油能提高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P<0.01),大豆油可提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P<0.01).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填饲能量相同条件下,填饲第8~21天添加鱼油可提高樱桃谷肉鸭的产肝性能和肥肝品质;添加大豆油对产肝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调控肝脏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5.
<正> 肥肝生产的饲养,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据报道,法国肥肝生产一般采用离地网养,而匈牙利有向笼养发展趋势。我国肥肝生产多采用地面平养,也有人建议笼养可能对产肝和肝的质量更为有益。为此,就地面平养和个体笼养的饲养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以观察其对产肝性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建昌公鸭与澳系狄高母鸭的杂交1代,地面平养至90日龄。选择健康、发育正常的青年鸭进行填饲。2.试验分组:试验按饲养方式分为地面平养和个体笼养2组。平养组填饲数69只,其中公鸭36只,母鸭33只;笼养组填饲数为80只,公母各半。3.日粮组成:两组填饲日粮均由煮玉米、食  相似文献   

6.
一些蹼足类动物(如鹅和鸭)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因适应性需要,肝脏具有沉积大量脂肪形成肥肝的遗传特性。生产上利用鹅和鸭的这种特殊遗传特性,进行短期人工强制超饲(填饲),形成营养因素所致的可逆的、获得性的脂肪变性,即鹅(鸭)肥肝。本文综述了肥肝形成的过程及可能的机制,同时提出了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鹅肥肝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黎洪  肖朝耿 《中国家禽》2003,25(22):51-52
青年鹅在身体生长基本完成以后,用高能量的饲料经人工强制填肥,在肝脏内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其肝脏重量和体积比原来增加5~10倍,称为肥肝。鹅肥肝号称世界十大美味食品之一,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鹅肥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整个脂肪酸含量的65%~68%,其中油酸61%~62%,亚油酸1%~2%,棕榈油  相似文献   

8.
试验测定了郎德鹅不同填饲期(16 d、21 d、26 d)的肥肝性能及相关血液指标。结果表明,以填饲21 d取肝效果最佳,平均肝重615.1±122.1 g,料肝比最低(22.46∶1),26 d取肝则肝重增加不大(P〉0.05),而料肝比增加13.62%(25.52∶1)。填饲后血液TG、CHO浓度增加,HDL-c、LDL-c提高,但TP提高较少,ALB、GLO及A/G变化较小;ALT、AST、LDH等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类则明显增加,MAO、CHE、GGT增加,ALP、ADA下降。HDL、LDL-c及TG、CHO等与16d肥肝重呈较强正相关,TBA、ALT、AST等与26d肥肝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不同填肥期对法国朗德鹅肥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鹅肥肝生产中,通常是以鹅肥肝的大小作为衡量肥肝生产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填肥期是影响鹅肝生产的重要阶段,填养时间短,肝内脂肪含量不多,所产肥肝不大,填养时间过长,虽能争取生产较大的肥肝,但易导致腹部和皮下脂肪积贮过度,既增加了经济成本,又会造成填鹅的伤残死亡。因此,为正确掌握填养期间肥肝生长的生理特点,探求最佳的填肥成熟期,以较少的饲料、人工、经济成本而生产出尽量多  相似文献   

10.
禽类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远比哺乳动物强,水禽在脂肪组织中合成的脂肪数量只占5%~10%,而在肝脏中合成的脂肪却占90%~95%,这是水禽肝脏能迅速肥大的主要原因。一般正常鸭肝约重50~70g,而肥肝可达500g以上。鸭肥肝的生产应掌握以下关键技术:1品种的选择和杂交鸭肥肝的性能存在着品种间的差异,遗传力高(一般为0.47~0.63)、配合力好的杂交鸭的肥肝性能明显优于纯种鸭。生产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