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季节杏李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为干旱区杏李的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5~8月测定不同杏李品种的光合生理参数,分析不同生长季节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品种间的光合作用特性和规律.[结果]杏李不同季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出现在10:00,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6:00.‘风味皇后’,‘恐龙蛋’,‘味厚’,‘味王’和‘味帝’均Pn日变化表现为7月份最大,分别为达13.75,14.76,12.96,13.3,11.9μmol/(m2·s),8月份Pn日变化最小,分别是9.78,10.71,12.02,10.43 μmol/(m2·s).‘恐龙蛋’的Pn总平均值最高,达12.65 mol/(m2·s),‘味王’的Pn总平均值最低,仅有11.31 μmol/(m2·s),其他品种居中.杏李的Pn值与Gs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杏李不同季节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型,有明显地光合“午休”现象.7月份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强,8月份最弱,5、6月份居中.‘恐龙蛋’表现出较强的光合能力,‘味厚’次之,‘味王’的光合能力较弱,其他品种居中.杏李的Pn值与气孔导度(Gs)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光合能力,为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品种的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恐龙蛋’与‘风味皇后’、‘味王’的光合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恐龙蛋"的光合速率最高,达14.76μmol/(m~2·s)。当光照强度达到1 800μmol/(m~2·s)时,‘恐龙蛋’净光合速率最大值达27.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也最大。‘恐龙蛋’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光饱和点达697.684μmol/(m~2·s),光补偿点仅有43.069μmol/(m~2·s)。‘味王’的CO_2补偿点最低,仅有68.264μmol/mol,羧化效率最高,达0.072μmol/(m~2·s)。[结论]‘恐龙蛋’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强。‘味王’对低CO_2浓度利用率最高,‘风味皇后’和‘恐龙蛋’次之。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绿肥品种茶肥1号(Cassia sophera L.)产量高特性,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光合日变化规律、光响应曲线以及CO_2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茶肥1号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无"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动态趋势与Pn相似。茶肥1号的光饱和点为1 947.06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0.88μmol/(m~2·s),光补偿点为52.2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3。而其CO_2的补偿点、CO_2饱和点和羧化效率分别为93.35 mol/(m~2·s)、1 233.57 mol/(m~2·s)和0.168,表明茶肥1号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茶肥1号Pn回归方程为:Pn=-14.020-7.338VPDA+0.006PAR+1.079Ta。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水汽压亏缺(VPDA)和空气温度(Ta)是影响绿肥品种茶肥1号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大叶黄杨秋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年生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和光合指标响应.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现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Pn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着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日最大Pn为3.54μmol/(m2·s),Ci为400.00μmol/mol时,叶片光饱和点为1 225.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85μmol/(m2·s).大叶黄杨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为典型的阳性耐阴植物.  相似文献   

5.
3个荔枝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不同荔枝Litchi chinensis品种盛花期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光合特性,为荔枝开花期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妃子笑’、‘桂味’和‘糯米糍’3个主栽荔枝品种盛花期的光合作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10:30,次峰出现在13:30,午休现象明显。‘糯米糍’的Pn日均值(3.76μmol·m~(-2)·s~(-1))显著高于‘妃子笑’(2.38μmol·m~(-2)·s~(-1))和‘桂味’(2.41μmol·m~(-2)·s~(-1))。3个荔枝品种的Pn都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正相关,‘桂味’的Pn与气温(θa)呈显著正相关,‘糯米糍’的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AR是影响3个荔枝品种Pn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他因子对荔枝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牡丹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测定了6个牡丹品种盛花期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空气相对湿度(RH)、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指标,并对0~400μmol/(m2·s)低光照强度下的Pn对PAR的响应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银红巧对、卷叶红、迎日红、雪塔4个牡丹品种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且无明显的"午休"现象,银红巧对的日均Pn最大,为4.28μmol/(m2·s),迎日红的日均Pn最小,为3.72μmol/(m2·s);玛瑙镶翠、白鹤2个牡丹品种的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15:00,且有明显的"午休"现象。6个牡丹品种叶片的Pn与PAR呈正相关,白鹤的光饱和点(LSP)最高,为621.74μmol/(m2·s),光补偿点(LCP)最低,为7.47μmol/(m2·s)。综上,6个牡丹品种的日均Pn差异较大,白鹤光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西走廊早酥和红早酥梨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差异,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早酥和红早酥梨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早酥的Pn均值为5.07μmol/(m~2·s),大于红早酥的Pn均值[4.91μmol/(m~2·s)];早酥和红早酥梨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早酥的Tr小于红早酥梨;早酥和红早酥梨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原因主要为气孔限制因素。早酥和红早酥梨的日均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不大,分别为2.05、2.02μmol/mmol,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趋势呈相同规律。  相似文献   

8.
‘热研4号’王草和五节芒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生产生物能源的优质原料.【方法】在田间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canum cv.Reyan No.4和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净光合速率(Pn)与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和结论】‘热研4号’王草和五节芒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且‘热研4号’王草日均Pn(25.45μmol·m-2·s-1)略高于五节芒(25.08μmol·m-2·s-1).2种草的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率(LUE)和气孔导度(Gs)与Pn一样,最大值均出现在13:00时左右,且‘热研4号’王草的Tr、LUE和Gs也都略高于五节芒,只有WUE略低于五节芒.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呈正钟型,在11:00时左右达最高值(均为0.86μmol·m-2·s-1),早晚最低,而胞间CO2摩尔分数(xi)日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此外,‘热研4号’王草和五节芒的Pn均与大气CO2摩尔分数(x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分别与空气相对湿度(RH)和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说明‘热研4号’王草的光合能力比五节芒强.  相似文献   

9.
采用Li—6200光合分析仪对沙地一年生植物种沙米的Pn进行了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测试,结果表明:沙米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其Pn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分别为13.38μmol/(m2·s)和9.428μmol/(m2·s)。沙米Pn在季节变化中平均高峰值在7月份为7.3428μmol/(m2·s)。沙米的光补偿点较低为127.3μmol/(m2·s)。在生长季节中沙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平均值为0.5707,最大平均值出现在6月份为0.7145。经对沙米Pn及其多项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得出:沙米Pn与其因子QNTM、EAIR、TRA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与CINT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得出沙米Pn及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丰富旱砂籽瓜及西瓜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探索2种瓜类的栽培技术措施及旱砂地种植模式.【方法】以靖远旱砂地主栽籽瓜品种‘靖远大板’和主栽西瓜品种‘金花’为试材,测定分析了2种瓜类光合速率日变化的7项指标、光响应曲线、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等光合生理特征.【结果】‘金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值大于‘靖远大板’2.97μmol/(m2·s),无明显光合"午休"现象,而‘靖远大板’则有明显的光合午休;‘金花’的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较‘靖远大板’高242.43μmol/(m2·s)、14.45μmol/(m2·s);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是决定2种瓜类光合能力的关键因子.【结论】‘金花’在光合能力优于‘靖远大板’,但其蒸腾作用也更强烈,对水分的需求更大,相较之下‘靖远大板’虽光合能力较弱但抗旱保水性能更好,更适于干旱少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室外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北美引种的红花槭Acer rubrum‘Red Sunset'和‘October Glory'两个品种以及挪威槭A.platanoides‘Crimson Sentry'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红花槭的两个品种的光补偿点相似,为20~50μmol/(m~2·s),挪威槭‘Crimson Sentry'较低为0~20μmol/(m~2·s);红花槭2个品种的光饱和点相同,为1 500μmol/(m~2·s),挪威槭‘Crimson Sentry'的光饱和点为900μmol/(m~2·s);3种槭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是不对称的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和16:00左右;红花槭‘Red Sunset'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一致;红花槭‘October Glory'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相近,峰值出现时间稍有不同,分别是9:00和16:00左右;挪威槭‘Crimson Sentry'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与红花槭‘October glory'的表现相似;红花槭‘Red Sunset'蒸腾速率基本呈现单峰曲线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新疆阿克苏地区4个引种杏李品种(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帝、味厚)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并分析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与外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风味皇后在该区域内的生长情况较好,抗逆性较强;4个杏李品种的生长量与Pn、Gs呈现正相关关系,恐龙蛋的Pn、Gs、Tr均比其他3个品种高,但是其WUE最小。影响味厚的Pn的主要因子有RH(空气相对湿度)、空气H2O浓度,影响Tr的因子有Gs、Ci、Tair(气温)、空气CO2浓度。影响味帝的Pn的内外因子有Gs、RH、Tair及空气CO2、H2O浓度,影响Tr的因子有Gs、RH、Tair以及空气CO2、H2O浓度。影响风味皇后Pn的内外因子有Gs、RH、Tair以及空气CO2、H2O浓度,影响Tr的因子有Gs、Ci、RH及空气CO2、H2O浓度。对于恐龙蛋Pn各个内外因子影响并不明显,影响其Tr的因子有Gs、Ci、RH、Tair、空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13.
肖钰  杨浩  韩维栋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9):2045-2051
[目的]研究破布木冬、夏季光合速率和相关影响因子的日变化规律及测定其微量元素含量,为破布木的人工栽培和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Ci-SD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破布木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相关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孔导度(Gs)等]的日变化规律,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破布木一年生枝条、二年生枝条和叶片的Cu、Fe、Zn、Mn、Cr、Se和Co含量.[结果]破布木冬季的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10:00,分别为8.62μmol/(m2·s)和3.86 mmol/(m2·s);夏季的Pn和Tr最高峰均出现在上午10:00,分别为8.60μmol/(m2·s)和5.17 mmol/(m2·s),午间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次高峰出现在14:00,分别为5.31μmol/(m2·s)和3.68 mmol/(m2·s);冬季与夏季的PAR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2:00[1027和1685μmol/(m2·s)];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上午破布木的Gs明显高于下午,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破布木叶片冬、夏季的Pn与T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Tr与Gs和相对湿度(RH)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冬季的Pn与PAR、Gs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RH和大气CO2浓度(Ca)无显著相关性(P>0.05,下同);Tr与PAR、Gs和RH呈显著正相关;RH与PAR呈显著正相关.夏季的Pn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RH呈显著正相关,而PAR、Ci和Ca与Pn无显著相关性;Tr与Gs和RH呈显著正相关;RH与Gs呈显著正相关.破布木富含Fe、Zn和Mn元素,且在叶片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33.19、13.68和76.30 mg/kg,明显高于Cr、Se和Co元素,Cr、Se和Co含量均低于0.40 mg/kg;Fe、Zn、Mn、Cr、Se和Co元素的富集部位排序为叶片>一年生枝条>二年生枝条,而Cu的富集部位排序为一年生枝条>叶>二年生枝条.[结论]破布木冬季的Pn与Tr日变化呈单峰形曲线,其Tr、PAR和Gs是影响冬季Pn日变化的主要因素;夏季的Pn与Tr日变化呈双峰形曲线,其Tr、RH和Gs是影响夏季Pn日变化的主要因素.破布木的Fe、Mn和Zn等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具有与治疗风湿病常用中药一致的高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日光温室环境对不同郁金香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本试验以‘检阅’‘大王子’‘小王子’‘金检阅’和‘卡罗拉’5个郁金香品种为试材,对其日光温室内光合参数日变化、环境因子和光响应曲线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环境因子间及光合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郁金香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型,峰值均出现在11∶00和15∶00,‘检阅’的最高峰值和日平均值均最大,分别为7.66、2.07μmol/(m~2·s);气孔导度呈先升高再下降后逐渐平缓的趋势,11∶00达到峰值;胞间CO2浓度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双谷型,9∶00具有最大值;蒸腾速率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变化趋势较一致,均为双峰型,11∶00达到最大值。5个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平均为56.80μmol/(m~2·s),光饱和点(LSP)平均为717.21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平均为0.045,其中‘检阅’的LCP最小,LSP和AQY最大,对光照条件的适应范围更广,净光合速率也始终大于其它品种,适宜在温室内栽培。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温度与气温、水汽压与光合有效辐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64;光合日变化特征参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日光温室内需补充光照、水分,提高湿度,降低午间温度、适当提高早晚温度,从而提升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5.
树木生长主要靠叶片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质,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是反映树木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探明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对掌握树木生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加拿大糖槭(Acer saccharum Marsh.)在不同光照时间条件下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光照时间条件下,将光合有效辐射(PAR)在0~1 200μmol/(m~2·s)范围内进行高—低—高的改变,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糖槭叶片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建立PAR-Pn和PAR-Gs响应曲线,并对三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在其他环境因子不变的情况下,温度为25~27℃时,糖槭叶片光合速率达到最高[4.3μmol/(m~2·s)]。从PAR-Pn响应曲线可以看出,光照时间为5 min以上时,光合速率达到稳定;光合有效辐射为900μmol/(m~2·s)以上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从PAR-Gs响应曲线可以看出,光照时间少于2 min时,气孔对外界光照变化尚未做出有效反应,气孔导度呈现不规律的变化;当光照时间为5 min以上时,气孔有足够的时间对光照变化做出响应,气孔导度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在光合有效辐射为600μmol/(m~2·s)时达到最大值[218 mmol/(m~2·s)]。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高灌蓝莓品种‘喜来’(Vaccinium corymbosum‘Sierra’)为试材,对设施高灌蓝莓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内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叶面温度(TL)分别于12∶00和13∶00达到最大值,高灌蓝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于早晨8∶00达到最大值,之后持续降低,在15∶00~16∶00有小量回升,之后再次降低。气孔导度(Gs)日变化与Pn变化趋势相同,而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高灌蓝莓叶片的光饱和点为6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62.6μmol/(m2·s),CO2补偿点为129.8μL/L,在温室高温弱光环境下,温度是Pn的主要限制因子,温度在28℃以上时高灌蓝莓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该抑制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白云质砂石山地区适生树种翅荚香槐的春季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光合生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翅荚香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分别在10:00和14:00达到峰值,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Pn)相反;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与Pn相同;气孔限制值(Ls)的日变化与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变化趋势相反;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日均值2.91μmol/mmol。(2)翅荚香槐的光饱和点(LSP)为984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18.46μmol/m~2·s、暗呼吸速率(Rd)为-1.39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α)为0.0445,光补偿点(LCP)为18.37μmol/m~2·s。(3)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环境因子对翅荚香槐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小为:GsPARTrCiRHCaT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坡位黄柳光合与蒸腾的日变化规律,明确不同坡位黄柳光合生产与蒸腾耗水的关系。[方法]以冀北沙荒坡地黄柳沙障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不同坡位黄柳光合、蒸腾及其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叶面温度的日变化,并以光合、蒸腾速率计算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数据。[结果]不同坡位黄柳光合速率(Pn)日变化有差异。下坡黄柳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中坡光合为下降曲线。上坡黄柳光合日变化呈现曲折下降趋势。下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340和0.220μmol/(m2·s);中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290和0.210μmol/(m2·s);上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350和0.220μmol/(m2·s)。[结论]研究结果为提高冀北沙漠化土地黄柳防风固沙功能及其黄柳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温室与露地条件下西瓜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兰州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西瓜品种‘宝冠’和‘新金兰’及露地‘宝冠’、‘新金兰’和‘西农8号’伸蔓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宝冠’、‘新金兰’2个西瓜品种在温室和露地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趋势,未见"光合午休"现象;‘西农8号’露地栽培条件下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峰值为14.6μmol.m-2.s-1;露地条件下,3个西瓜品种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显著相关;在温室条件下,‘新金兰’的净光合速率(Pn)明显高于‘宝冠’(Pn新金兰=9.86μmol.m-2.s-1Pn宝冠=8.73μmol.m-2.s-1);温室与露地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是造成西瓜光合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5个引种美国红枫品种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有效光辐射(PAR)和CO_2响应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兰地’和‘冷峻’Pn日变化曲线呈非典型双峰型,二者光合效率和蒸腾速率较高,说明它们在强光下光合效率较高;‘阿姆斯特朗’、‘夕阳红’和‘卓越’Pn日变化曲线呈典型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水分缺失影响美国红枫光合日变化,因此日常管护要注意及时灌溉补水。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白兰地’和‘冷峻’光饱和点(1 066.80、1 037.41μmol·m~(-2)·s~(-1))、CO_2饱和点(1 209.21、1 116.78μmol·m~(-2)·s~(-1))均高于其它三个品种,说明它们对强光的适应性好;‘阿姆斯特朗’和‘夕阳红’光呼吸(6.150 7、6.719 9μmol·m~(-2)·s~(-1))强于其它三个品种,是它们适应强光的一种保护机制。5个引种美国红枫品种中‘冷峻’、‘白兰地’对强光适应性好生长迅速,‘阿姆斯特朗’、‘夕阳红’和‘卓越’在栽培管护中应适当遮阴以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