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减轻豇豆白粉虱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化学农药呋虫胺、啶虫脒、吡蚜酮和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豇豆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 g、20%呋虫胺可溶粉剂(护瑞)40 g、5%啶虫脒WP 40 g、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0 g(对照药剂),5~8 d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 d、14 d、20 d,防治效果分别达90.9%、97.0%、88.0%、93.9%,97.4%、92.1%、84.2%、89.4%和95.6%、86.7%、82.2%、84.5%,且药后7 d呋虫胺、阿维菌素、吡蚜酮的防效极显著高于啶虫脒,阿维菌素与啶虫脒、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极显著高于啶虫脒,呋虫胺与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药后20 d,阿维菌素极显著高于呋虫胺、啶虫脒、吡蚜酮,呋虫胺与啶虫脒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同时,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药后7 d,防效稍低于化学农药呋虫胺;药后14 d,防效高于呋虫胺;药后20 d,防效极显著高于呋虫胺。这4种药剂尤其是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不仅可以作为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
为减轻豇豆白粉虱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化学农药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豇豆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用1.8%阿维菌素乳油375 g/hm~2、20%呋虫胺可溶粉剂(护瑞)600 g/hm~2、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600 g/h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照药剂),5~8 d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 d,防治效果分别达90.9%、97.0%、88.0%、93.9%,97.4%、92.1%、84.2%、89.5%和95.6%、86.7%、82.2%、84.5%,且药后7 d呋虫胺与阿维菌素和吡蚜酮,极显著高于啶虫脒,阿维菌素与啶虫脒和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呋虫胺与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药后20d,阿维菌素极显著高于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药后7 d,防效稍低于化学农药呋虫胺,药后14 d,防效高于呋虫胺,药后20 d,防效极显著高于呋虫胺。这4种药剂尤其是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不仅可以作为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为减轻豇豆白粉虱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化学农药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豇豆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每1.8%阿维菌素EC 375 g/hm2、20%呋虫胺SP(护瑞)600 g、5%啶虫脒WP 600 g、25%吡蚜酮WP 600 g(对照药剂),5~8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 d,防治效果分别达90.9%、97.0%、88.0%、93.9%,97.4%、92.1%、84.2%、89.4%和95.6%、86.7%、82.2%、84.5%,且药后7d呋虫胺与阿维菌素和吡蚜酮,极显著高于啶虫脒,阿维菌素与啶虫脒和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 d,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极显著高于啶虫脒,呋虫胺与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药后20d,阿维菌素极显著高于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呋虫胺与啶虫脒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同时,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药后7d,防效稍低于化学农药呋虫胺,药后14d,防效高于呋虫胺,药后20d,防效极显著高于呋虫胺.这4种药剂尤其是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不仅可以作为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4.
呋虫胺等几种新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与黑尾叶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呋虫胺等几种新药剂对稻田稻飞虱与黑尾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80%烯啶·吡蚜酮WDG 150 g/hm2、30%烯啶虫胺WDG 240 g/hm2+50%吡蚜酮WP 225 g/h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居前2位,在药后9~28 d,它们的校正防效达80.08%~96.23%;20%呋虫胺WDG 300~450 g/hm2、30%烯啶虫胺WDG 300 g/hm2、50%吡蚜酮150 g/hm2+20%呋虫胺WDG 300 g/hm2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效果较佳,在药后15~28 d,它们的校正防效达94.54%~100%。  相似文献   

5.
药剂呋虫胺20%可湿性粉剂30g/亩、吡·噻35%水分散粒剂20g/亩、烯啶虫胺60%可湿性粉剂15g/亩防治小麦蚜虫,由试验结果表明,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防效达95%以上,持效期长达20d。其中呋虫胺、烯啶虫胺速效性好,药后3d防效达90%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药剂与目前常用药剂吡蚜酮进行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呋虫胺等几种新药剂对稻田稻飞虱与黑尾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80%烯啶·吡蚜酮WDG 150 g/hm2、30%烯啶虫胺WDG 240 g/hm2+50%吡蚜酮WP 225 g/h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居前2位,在药后928 d,它们的校正防效达80.08%28 d,它们的校正防效达80.08%96.23%;20%呋虫胺WDG 30096.23%;20%呋虫胺WDG 300450 g/hm2、30%烯啶虫胺WDG 300 g/hm2、50%吡蚜酮150 g/hm2+20%呋虫胺WDG 300 g/hm2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效果较佳,在药后15450 g/hm2、30%烯啶虫胺WDG 300 g/hm2、50%吡蚜酮150 g/hm2+20%呋虫胺WDG 300 g/hm2对黑尾叶蝉的防治效果较佳,在药后1528 d,它们的校正防效达94.54%28 d,它们的校正防效达94.54%100%。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的新型药剂及掌握其适宜施用量,以常规药剂25%吡蚜酮WP、60%烯啶虫胺SG为对照药剂,开展了新型杀虫剂50%氟啶虫酰胺WDG和40%吡蚜·呋虫胺WG防治稻飞虱的田间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40%吡蚜·呋虫胺WG 20 g和50%氟啶虫酰胺WDG 10 g对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用40%吡蚜·呋虫胺WG 20 g对稻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强,用药后3 d即可达到控制稻飞虱为害的效果,药效可维持15 d以上。  相似文献   

8.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寄主范围广,危害各种蔬菜、花卉及农作物达200多种。本研究针对重庆奉节烟草种植区大爆发的温室白粉虱,开展五种药剂对不同虫态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为烟田粉虱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于成虫和若虫,阿维菌素速效性较强,在施药后第3天能达到最高防效,若虫60.32%,成虫60.41%;烯啶虫胺和噻虫嗪持效性较长,在第10天达到最高防效,成虫防效分别为65.76%、63.64%,若虫防效分别为76.67%、83.86%;对于卵,噻嗪酮防效最好,第10天达到最高防效52.58%,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噻虫嗪在第10天防效分别为45.30%、45.30%、43.64%,吡蚜酮防治效果最低。阿维菌素、噻虫嗪、烯啶虫胺是防治烟田粉虱较为高效的药剂,噻嗪酮对卵有较好作用,可配合其他药剂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几种单剂及复配剂防治七(4)代水稻褐飞虱,调查药后1、5、10、15 d防效。调查结果表明,药后1 d和5 d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褐飞虱防效优于其他药剂,都在70%以上;药后10 d和15 d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效都在80%以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效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在连云港东辛农场用不同药剂及其组合进行对稻田褐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25%吡蚜酮、40%毒死蜱+25%呋虫胺速效性、持效性好,适用于发生量大、虫情复杂的环境;70%吡蚜·呋虫胺速效性不佳,但持效性好,最终防效好,60%烯啶·吡蚜酮在药后2、7、15 d防效一直处于中上游位置,吡蚜酮与呋虫胺复配后的增效作用明显大于烯啶虫胺与吡蚜酮的复配;50%呋虫胺、40%呋虫胺、25%呋虫胺、60%烯啶虫胺速效性不佳,单用效果不理想;10%醚菊酯速效性好、持效期短;50%吡蚜·异丙威速效性不佳,具有一定持效性;50%丙威·噻虫胺、30%噻虫·异丙威效果不好。药后7、15 d防效表明,对低龄若虫的防效均高于其他虫态,低龄若虫期是褐飞虱防治的最佳时期。千粒重测定结果表明,对褐飞虱防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稻谷千粒重的增减。  相似文献   

11.
烯啶虫胺、吡蚜酮及啶虫脒防治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比较了10%烯啶虫胺、5%吡蚜酮、25%啶虫脒等3种药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3种药剂对烟粉虱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10%烯啶虫胺水剂1500倍、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00倍、25%啶虫脒乳油3000倍处理防治效果最为明显,药后1d防效均达90%以上,药后12d防效仍有70%左右。建议这3种农药可以作为防治烟粉虱交替使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2.
彭昌家 《农学学报》2016,6(5):23-27
为减轻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生物农药阿维菌素 赤.吲乙.芸苔(碧护)和苦参碱 碧护和生化复配制剂甲维盐 碧护防治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番茄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每hm2用1.8%阿维菌素EC375g 碧护600g、1.5%苦参碱SL4500mL 碧护600g和生化复配制剂5.7%甲维盐SG450g 碧护600g,7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4次,药后10天、17天、26天和35天,防治效果均在81%、83%、85%和81%以上,且药后10天和17天甲维盐 碧护与阿维菌素 碧护、阿维菌素 碧护与苦参碱 碧护差异不显著,甲维盐 碧护显著高于苦参碱 碧护。阿维菌素 碧护、苦参碱 碧护和甲维盐 碧护不仅可以作为防治设施番茄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飞虱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0%烯啶虫胺·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水稻飞虱药后3、7、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4%、88.3%、93.2%;表现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安全性好,是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对照药剂中,施药后3、7、14 d,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50 g/hm~2、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 m L/hm~2、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58.50%~68.60%、76.10%~81.50%%和73.80%~85.40%。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石榴生产中常用的6种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开展其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本文采用浸叶法48 h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20%啶虫脒对棉蚜毒力最大,25%吡蚜酮毒力最低,48 h LC50分别为36.6578 mg/L和352.2443 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使用安全无药害,对棉蚜均有一定的防效,70%吡虫啉速效性最好,第1d防效为87.48%,与其他药剂有显著性差异;25%吡蚜酮速效性较差,第1 d防效仅为32.98%;22%氟啶虫胺腈持效性最好,第14 d防效为98.73%,与其他药剂有极显著性差异;10%高效氯氟氰菊酯持效性较差,第14 d仅为42.22%。因此,生产中选用防治棉蚜药剂应兼具持效性和速效性,可选择啶虫脒或氟啶虫胺腈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吡蚜酮不建议作为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72-1174
为提高现有农药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降低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明确吡蚜酮和啶虫脒2种杀虫剂及其不同复配比例制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采用60%啶虫脒·吡蚜酮WG1#(5∶1),2#(1∶10)2种配方以及5%啶虫脒EC和50%吡蚜酮WG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啶虫脒·吡蚜酮2#药剂(60 g/hm2)在同等有效成分下,持效性优于对照药剂5%啶虫脒EC 720 g/hm2,防效达到78.95%,并且可以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与对照药剂50%吡蚜酮WG 150 g/hm2防效无显著差异,但能减少有效成分用量40%。如能通过添加助剂提高2#药剂对褐飞虱防治的速效性,该配方或可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对试验药剂80%吡蚜酮·烯啶虫胺WG和对照药剂25%噻嗪酮WP防治稻飞虱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吡蚜酮·烯啶虫胺WG对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安全.每667 m2用药量为12 g时,药后3d、7d、14d、21 d防效分别达84.97%、89.19%、91.26%、92.28%;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嗪酮WP,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几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7种含有不同有效成分的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啶虫脒微乳剂、25%速灭威WP、50%吡蚜酮WG和75%噻嗪酮WP在高、低2种用量下,防治效果都超过80%,其中防效最低的50%吡蚜酮WG在药后3d防效为83.49%。20%仲丁威微乳剂、600g/L吡虫啉悬浮剂和25%噻嗪酮·异丙威WP在高、低用量下,药后3~7d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其中以25%噻嗪酮·异丙威WP562.5g/hm2防效最高;且各药剂较高浓度的防效都极显著高于较低浓度的,特别是5%啶虫脒微乳剂36g/hm2药后的3~7d的防效比27g/hm2的高4.76和4.11个百分点。可见7种药剂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的安全性较好,在生产上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7种含有不同有效成分的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啶虫脒微乳剂、25%速灭威WP、50%吡蚜酮WG和75%噻嗪酮WP在高、低2种用量下,防治效果都超过80%,其中防效最低的50%吡蚜酮WG在药后3d防效为83.49%。20%仲丁威微乳剂、600g/L吡虫啉悬浮剂和25%噻嗪酮·异丙威WP在高、低用量下,药后3~7d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其中以25%噻嗪酮·异丙威WP562.5g/hm2防效最高;且各药剂较高浓度的防效都极显著高于较低浓度的,特别是5%啶虫脒微乳剂36g/hm2药后的3~7d的防效比27g/hm2的高4.76和4.11个百分点。可见7种药剂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的安全性较好,在生产上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选取25%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0.5%苦参碱、36%阿维菌素·吡蚜酮等环境友好农药,并与常用药剂70%啶虫脒、25%高效氯氟氰菊酯、30%噻虫嗪、1.8%阿维菌素和50%吡蚜酮进行对比,探讨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杀虫剂对蔬菜的安全性,寻求更为有效安全的甘蓝蚜虫防治药剂.结果表明:3种环境友好农药对甘蓝蚜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d防效均达90.43%以上,且对甘蓝生长安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防治褐飞虱的有效药剂,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笔者开展了褐飞虱防治药剂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烯啶·吡蚜酮WG、25%呋虫胺OD、25%吡蚜酮SC对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药效期较长。建议防治褐飞虱在卵孵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防治药剂选择80%烯啶·吡蚜酮WG150g/hm~2、25%呋虫胺OD480mL/hm~2、25%吡蚜酮SC450mL/hm~2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