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22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香味浓、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株叶型适中等特点,适宜我国南方稻区种植.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称号,2003年申请国家品种权(公告号:CNA000778E),2004年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杂交香稻宜香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9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亚种间重穗型优质恢复系宜恢9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8。适宜我国南方稻区的平坝、丘陵区及汕优63种植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3.
宜香2308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230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不育系宜香1A是用D44A作母本,宜香1B作父本,经多年连续回交转育而成;其保持系宜香1B由长江流域的优质保持系D44B与云南地方浓香型粳糯稻材料经辐射育成的浓香型粳糯稻N542杂交育成.该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是一个具有浓郁爆米花香、品质优、产量较高、适应性广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宜香10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重穗优质恢复系宜恢10号作父本组配而成,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02年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奖,米质全部指标达国颁二级标准。2003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0776E),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  相似文献   

5.
千乡优 4245 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使用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 4245 与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水稻三系不育系千乡955A 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于 2022 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 20222051 )。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稻米品质达到 NY/T 593 — 2013 《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介绍了千乡优 4245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宜香4106是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优质重穗型恢复系宜恢410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6079)。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22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其农艺性状优、香味浓、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称号,2004年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宜香2084是宜宾市农科院用自育浓香型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新组合,2006年通过陕西省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稻2006002),2007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07010)。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及其相关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其农艺性状优、香味浓、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称号,2004年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运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宜优99(原名裕香2号)系四川省眉山裕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种研究所用不育系宜香1A与该所自育恢复系R99E-37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福安市种子管理站于2004年引进宜优99在我省作晚稻种植,2004年、2005年参加福建省晚稻优质组区试.2006参加全省生产试验.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卢品龙 《种子科技》2006,24(2):61-62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宜香IA与宜恢2292配制而成的优质香型杂交晚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1)。  相似文献   

12.
正杂交水稻品种川优837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自育不育系川358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77组配育成,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2012)的国标优质一级米中籼品种。2013年周嘉镇均田村参与杂交水稻良种引进试验示范表现好,2014年在垫江县现代化种业园区平均产量10 311kg/hm~2。2015年在垫江县周嘉镇均田村平均产量达到10 592kg/hm~2的产量,种植实践表现出高产稳  相似文献   

13.
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强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的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2006年2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陕审稻2006002),2007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7010)。  相似文献   

14.
泰优9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籼型不育系D62A与自育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345组配的优质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6年4月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余文进  余巧凤  杨金梅 《种子》2005,24(6):84-84
宜香3003是四川宜宾农科所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3003组配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穗大粒重,产量高,适应性广,耐寒性强,生育期适中,抗性好,米质优,香味浓等特点.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4013).中种集团拥有全部品种权.  相似文献   

16.
<正>德优472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德香074A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成恢727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19。该品种在垫江县示范种植2年来,  相似文献   

17.
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川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科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并由宜宾市农科所控股组建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公司业主宜宾市农科所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超级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课题。选育开发的宜香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已申请品种权保护的宜香品种达10余个,成为我国杂交稻育种大户。以宜香1577为代表的宜香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18.
川康优61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不育系川康606A作母本、自育恢复系成恢3018为父本组配出的优质、高产和抗稻瘟病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22年通过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20055。2023年通过华南感光晚籼组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33260。  相似文献   

19.
宜香9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以自育重穗型恢复系宜恢9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香型杂交水稻。2003—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m^2产8.77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19%。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8.17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09%。  相似文献   

20.
宜香10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优质香型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10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香型杂交稻。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奖:2003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0776E);200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B组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574.36kg;2004年续试平均产量593.01kg.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3.69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