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福克羊(Suffolk)以其体型大,早期生长快,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繁殖性能好,产肉多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著称于世,是世界上优良肉用绵羊品种之一。萨福克羊引进我国后,适应了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并能保持其原有的优良性状。利用萨福克羊早熟、体大、肌肉发育良好的特点,与我国多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可提高杂交后代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和产肉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羔羊肉型巴什拜羊羔羊的产肉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87只羔羊的平均草原活重、宰前空腹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及骨肉比等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品种的羔羊肉用体型突出,早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肉质好,晃大有羔羊肉开发潜力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萨福克羊与青海藏羊杂交改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福克羊是世界著名的肉羊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好等优良特点.青海藏羊虽然适应性强,但个体小、生长发育缓慢,农户养羊的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本地绵羊的产肉性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自2005年湟中县畜牧兽医站引进萨福克羊在本县拦隆口镇麻子营村进行杂交改良地方品种,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场放牧条件下,对其杂一代羔羊生长发育进行测定,为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萨福克羊是世界著名的肉羊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好等优良特点。青海藏系羊虽然适应性强,但个体小、生长发育缓慢,农户养羊的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本地绵羊的产肉性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2007年湟中县畜牧兽医站引进萨福克羊,并在本县多巴镇  相似文献   

5.
萨福克肉羊产于英国英格兰东南的萨福克、诺福克、剑桥和艾赛克斯等地。该品种体大,骨骼坚强,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母羊母性好,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发育丰满,成年羊的头、耳及四肢均为黑色,被毛含有色纤  相似文献   

6.
陶赛特羊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胴体品质好、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和耐粗饲等特点,是肉羊生产的理想品种之一。我国自1974年从澳大利亚引入以来,目前已经推广到北京、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区,与本地羊杂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萨福克羊骨骼坚强、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母羊母性好,是英国、美国用作肥羔生产的终端产品。2004年以来,青海省湟中县通过实施肉羊养殖基地、良种肉羊杂交改良、良种肉羊扩繁场等项目,引进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等优良种公羊,  相似文献   

7.
<正>宁夏先后引进黑头萨福克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萨尔羊等肉用绵羊。黑头萨福克羊原产于英国,具有性早熟、产肉性能高、生长发育快等特点,但产羔率较低;小尾寒羊是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早熟、多胎、多羔、生长快、体格大、遗传性稳定等特点,但肉用体型欠佳,肉用性能比较差。利用黑头萨福克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肉羊具有产羔率、产肉率双高的优势。王金文等[1]报道,利用引进国外优秀肉用种羊为父本与小尾寒羊进  相似文献   

8.
萨福克羊骨骼坚强,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母羊母性好,在英国、美国用作肥羔生产的终端产品。为有效增加养羊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也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农区肉羊养殖产业化发展模式,湟中县畜牧局于2004年实施了《湟中县土门关乡肉羊养殖建设项目》,项目引进萨福克种公羊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澳洲美利奴羊、邦德羊、无角陶赛特羊、白萨福克羊、特克塞尔羊、南非美利奴羊等国外优良品种为父本,开展杂交组合试验,研究6个杂交组合F1的产羔率、羔羊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结果表明:在高寒牧区自然放牧条件下,6个杂交组合杂交效果均十分明显,尤其是特×甘F1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其羔羊初生重、断奶重、胴体重、净肉重均高于其他杂交组合,分别比甘细羔羊高0.92、5.07和4.50kg(P〈0.01),屠宰率、净肉率也分别比甘细羔羊提高了4.62个百分点和4.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阜康市本地土种羊的生产性能,用世界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萨福克羊进行改良。对萨福克羊与本地羊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一代羔羊体格粗壮,具有明显的父本肉用体型特征,胸深宽,肋骨较开张,背宽,后躯较丰满,生长快,毛色混杂等特点。杂一代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羔羊(P<0.01),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试验组F1的初生重比对照组F1高39.80%,断奶重比对照组高65.70%,10月龄体重比对照组F1高出50.66%,胴体重比对照组高6.70 kg。说明阜康市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改良当地绵羊品种生产性能,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肉羊生产,推广羔羊育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6,(4):60-62
选择3月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一代断奶公羔,经60 d舍饲方式育肥后,与4只同月龄、体重为组内均重的阿勒泰羊公羔一并进行屠宰试验,比较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萨阿杂交一代公羔活重、胴体重、一级肉率、去尾脂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指标均高于阿勒泰羊公羔,且尾脂率由原来的15.75%下降到2.80%,杂交羔羊胴体外观评级达到"一级"标准。说明使用萨福克公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母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符合人们对"低脂肪、高蛋白"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以及杜泊羊和延安地区湖羊进行杂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羔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和湖羊杂交羔羊在宰前活重、胴体重、眼肌面积、失水率和剪切力、肉品嫩度和风味、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及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上要优于纯湖羊后代;杜泊羊和湖羊杂交一代在产肉性能和肉品嫩度上逊于纯湖羊后代,但在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构成比例上优于纯湖羊后代。试验表明,利用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和湖羊杂交可提高湖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利用杜泊羊和湖羊杂交可以提高湖羊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甘南藏羊作为优良地方品种,其羔羊耐粗饲,生长发育快,肉质鲜美,无膻味,无污染,深受大众喜爱。为了更好的研究甘南藏羊的产肉性能及胴体品质等特点,现对甘南藏羊羔羊进行屠宰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萨福克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福克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试验张廷华,雅文海,雷良煜(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前言萨福克羊具有早熟、体大、肌肉发育良好的特点。本试验旨在利用这些特点,通过与青海半细毛母羊杂交,提高后代羔羊生长发育速度和产肉力。试验地区的自然概况青海省海...  相似文献   

15.
选取乐至黑山羊等4个黑山羊品种(类群)共86只公羔集中育肥3个月。育肥期结束时,选择20只羊(每个品种5只)屠宰,测定胴体产肉性能和肉质指标。结果显示:在4个黑山羊品种(类群)间,乐至黑山羊公羔胴体产肉性能较自贡黑山羊、简阳大耳羊黑色群体和美姑黑山羊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自贡黑山羊公羔羊肉持水能力优于其他3个品种,肌内脂肪含量2.00%,显著高于美姑黑山羊和简阳大耳羊(P<0.05);4个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较丰富,但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德国美利奴羊做父本,巴音布鲁克羊做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并对德巴F1代羔羊的产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德巴F1代增重效果明显,采食好,生长速度快,上瞟快,肉质鲜嫩,无论是胴体重、净肉重,还是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巴音布鲁克羊,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对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父本)与本地绵羊二元杂交后代羔羊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以及多胎基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德×本F1杂交羔羊在当地的舍饲适应性、生长发育和产肉方面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尤其是2014年6月龄德×本F1平均体重达到44.24 kg,比对照组高7.02 kg,差异极显著(P0.01),且其瘦肉率高、羊肉品质好;经过短期育肥的6月龄杂种羔羊胴体重比对照组提高了6.28 kg,净肉率、屠宰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11%和6.92%,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杂交组合与世代5月龄羔羊产肉性能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月龄断奶的陶赛特羊×细毛羊、萨福克羊×阿勒泰羊、陶赛特羊×阿勒泰羊之杂交一、二代羔羊(DXF1、DXF2,SAF1、SAF2,DAF1、DAF2)与同龄的新疆细毛羊(XX)和阿勒泰羊(ALT)经60d的舍饲强度育肥后,选体重接近组内平均值者各5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产肉性能。结果表明:DAF1、SAF1、DAF2、SAF2育肥公羔的宰前活重、宰后1h胴体重、宰后48h胴体重与"无尾屠宰率"均明显高于ALT,证明引进纯种肉羊陶赛特羊、萨福克羊与本地肉羊杂交,具有明显改进胴体一级肉率,增加后腿肉重,提高净肉率、骨肉比,以及提高本地肉羊胴体眼肌面积、减小尾重的作用,且有随世代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其与XX杂交,除DXF1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外,有随杂交世代增加而降低产肉性能的趋势。此外,胴体熟化排酸过程(48h)对杂种肥羔和纯种肥羔的胴体重、屠宰率均有影响,分别下降0.5~2.2kg和0·03~6·0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产肉性能良好的陶赛特羊公羊、特克塞尔羊公羊、白头萨福克羊公羊及南非美利奴种公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为母本,所产F1母羊与小尾寒羊公羊进行三元杂交,观察其生产性能,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的三元杂交组合。结果表明:陶细寒、萨细寒、南细寒三元杂交羔羊初生重与断奶重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P0.05);特细寒三元杂交公羔与母羔的初生重分别比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高41.27%和36.45%,且均差异极显著(P0.01),断奶重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P0.05)。4组三元杂交羔羊6月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说明三元杂交羔羊生长发育快,屠宰成绩高,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甘肃西部地区杂交一代羊与湖羊纯繁组的生产性能及肉用性能,筛选适宜该区域生态条件的肉羊杂交组合模式。以杜泊羊、澳洲白、萨福克羊为父本,以湖羊为母本开展杂交试验,按照体重、年龄相近的原则,随机选择90只杂交羔羊,分成杜湖组(DHF1组)、澳湖组(AHF1组)和萨湖组(SHF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以30只湖羊纯繁(HHF1组)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结果显示,各试验组F1代羔羊的5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DHF1组最高。各试验组F1代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GR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DHF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羊肉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0%以上,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70%以上,均高于FAO/WHO的推荐值。综合比较,DHF1组肉用性能较好。研究表明,DHF1组羊生长发育快、屠宰性能高、肉品质相对较好,可作为甘肃西部地区商品肉羊生产的二元杂交模式优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