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茧丝绸事业的发展,蚕茧生产靠单一的蚕品种已很难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培育并推广高产、高效、优质的桑蚕新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桑蚕新品种的选育、鉴定、繁育及推广是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为了加快新品种繁育和推广,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工作则是这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和环节,因此,做好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桑蚕品种鉴定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促进我国桑蚕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华东蚕业研究所草拟了《家蚕品种工作细则》,经过几年的实践,于1955年修改制定了《家蚕新品种鉴定工作细则》草案,发给全国各育种单位参照执行,1958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组织江苏、四川、浙江、山东等省对30个品种共同鉴定,选出了苏16×苏17等品种,对桑蚕生产起了一定作  相似文献   

3.
桑蚕抗病育种是当前生产上迫切要求组织力量攻关的项目,八十年代初召开全国第一次桑蚕抗病育种座谈会以来,各地区、单位对于桑、柞蚕的抗性资源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和鉴定;对桑蚕抗病品种的遗传规律及抗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会议精神及桑蚕专业组确定的桑蚕新品种鉴定任务,我们按照《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的要求,尽量使鉴定工作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期获得参鉴桑蚕品种的饲养习性、生物学特点、经济性状及在山东地区的适应性。2006年  相似文献   

5.
按照《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蚕新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要求,山西省蚕桑研究所2009年春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2对桑蚕品种、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2对桑蚕品种及本所1对桑蚕品种,从虫质、茧质及丝质成绩三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初步鉴定的结果表明:5对家蚕品种具有上车率高、茧丝长长、解舒好特点,品种其它性状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桑蚕新品种鉴定由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组成,农村鉴定的数量只有1~2盒,时间一般只进行1年。这样的鉴定方法,虽然可以大致反映出一个品种的生产性能,但与农村大面极生产的实际成绩毕竟有一定的差异。近年来,随着育种工作的不断进展,通过鉴定的品种较多,品种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2001年至2002年对春秋用新蚕品种粤枫二号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室内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1999年至2000年对夏用品种华夏二号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室内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室内鉴定点设在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  相似文献   

9.
刘柏炎 《蚕桑通报》2000,31(1):54-55
桑蚕品种实验室鉴定是桑蚕育种工作的继续 ,是培育推广优良蚕品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人有幸参加了 1998年开始的新一期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工作。一年来 ,在各位前辈和同行的关心和指导下 ,本人对这项工作已开始熟悉 ,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1 实验室鉴定要确保试验的正确性 ,提高试验精确度1.1 对于鉴定人员的要求各实验室鉴定点应有专人负责 ,并保持相对稳定。鉴定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按《浙江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细则》中规定的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进行详细调查记载 ,实事求是地反映各品种客观情…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春季依照《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对4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主要从蚕期饲育观察、茧质调查、丝质鉴定三方面作对比分析,客观地反映这几对品种在陕西的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省蚕业集团和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的科学态度,严格执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农村鉴定工作细则(1999修订)》,尽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地进行新蚕品种的鉴定工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春,我所对参加北方蚕区联合鉴定的8对桑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调查项目、内容、时间和方法,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进行。通过蚕期饲养、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了解其主要成绩和饲育特点,并进行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春对参加北方蚕业协作区桑蚕新品种鉴定的8对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试验操作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规定进行,结合蚕期饲育观察,调查了各个品种饲育成绩及饲育特点,并对其进行了概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和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执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农村鉴定工作细则(1999修订)》,尽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 江苏如皋纺织厂工程技术人员利用绢纺落棉,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研制成功桑蚕OE丝,近日在如皋市通过了省级鉴定。桑蚕OE丝具有条干均匀、光洁、结杂少、强力高、柔软性和弹性好等特点。目前全国落棉积压较多,桑蚕OE丝生产不仅原料来源充足,而且产品是针织、机织、编织等的高档原料,如皋纺织厂目前已投入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蚕桑学会蚕种学组于1980年3月15日至19日在杭州召开了“桑蚕新品种选育学术讨论会”,总结交流我省桑蚕新品种选育和鉴定的有关学术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我省各育种单位、省农业局、省一轻局、省商业局、省科协、省科委、蚕品种生产鉴定单位的代表共38人,收到论文和有关资料9份。会议邀请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易文仲、徐孟奎两位同志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2021年4月8日的国家桑蚕品种试验总结会议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抗血液型脓病雄蚕新品种"华·湖×平30"获准参加国家桑蚕品种审定试验,从2021年秋期开始进行实验室鉴定与农村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8.
张培芬 《广西蚕业》2010,47(4):21-22
母蛾微粒子毒率是桑蚕原种合格与否的重要检测指标,随着桑蚕业规模的迅速扩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桑蚕原种生产中的防"微"形势也日趋严峻。本文根据微粒子在蚕体的传染特点并结合桑蚕原种生产一线的经验,阐述了目前原种生产防"微"的思路,为桑蚕原种的合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2011年度工作安排,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对2个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按《2011年国家桑蚕试验实验室鉴定实施方案》进行饲养成绩、茧丝质和综合经济性状调查,并对2个品种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依照《2012年国家桑蚕试验实验室鉴定实施方案》对1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调查了其饲养成绩、茧丝质和综合经济性状,结果表明:该对新品种孵化齐一、发育整齐,茧丝成绩和综合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