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毒死蜱、乐果在大棚和露地青菜上的降解动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毒死蜱和乐果在大棚青菜和露地青菜上分别进行了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大棚青菜上的降解速度明显慢于在露地青菜上的降解,其半衰期分别为7.88d和3.93d,乐果在大棚和露地上的降解动态无明显差异,其半衰期分别为3.92d和3.97d.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效气相色谱法研究了40%毒死蜱乳油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75 mL/hm2下,其降解半衰期为2.49 d;在加倍剂量150 mL/hm2下,降解半衰期为2.55 d,药后7 d的残留量为0.200 0 mg/kg,符合我国对毒死蜱在番茄上残留≤0.5 mg/kg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两种毒死蜱乳油制剂有效成分在水中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2种毒死蜱制剂有效成分在水中的降解,结果显示当初始设计浓度分别为100.00,10.00,1.00 mg/L时,40%毒死蜱乳油中有效成分在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56.50 d,110.47 d与44.31 d;而48%乐斯本乳油中有效成分的半衰期分别为328.58 d,297.45 d与78.69 d。表明有效成分浓度、助剂种类与数量等影响毒死蜱在水中的降解速度。通过筛选合适的助剂及选择合理的助剂用量可望成为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和减少农药残留污染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4.
毒死蜱在设施青菜上的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毒死蜱在设施栽培青菜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毒死蜱在青菜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并以残留分析结果为依据,调整实际生产中的用药模式,探索最适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毒死蜱在青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1.161~1.438 d;设施栽培青菜中毒死蜱残留风险与田间用药剂量正相关,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消解速度减慢,残留量增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按常规使用剂量及施药方法,施药1次的情况下,毒死蜱在青菜上采收安全间隔期应延长至14 d,产品质量水平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MRL要求。建议蔬菜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毒死蜱使用用量及停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似文献   

5.
毒死蜱在油菜叶面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灭菌和不灭菌处理毒死蜱在油菜叶面上的降解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环境因子温度与叶面上毒死蜱降解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油菜叶面的残留量均随着取样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农药在施用初期降解较快,后期降解速度缓慢;其对应灭菌处理的半衰期均小于不灭菌处理的半衰期;在温度20~34℃范围内,温度越高,叶面上农药毒死蜱的半衰期越短。  相似文献   

6.
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GLC-FPD)分析技术测定了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喷施40%雷丹乳油(有效成分,720g·hm-2)测出甘蓝和土壤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82mg·kg-1和2.12mg·kg-1,半衰期为0.4d和1.4d,对甘蓝施药3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7d,测得甘蓝上残留量为0.02mg·kg-1。甲基毒死蜱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啶虫脒在青菜上的降解规律,开展了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在上海浦东地区青菜上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青菜植株上施用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21.5 g/hm2,啶虫脒的消解半衰期为2.53 d,消解迅速;施药次数对啶虫脒最终残留量的影响远高于施药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0.3%印楝素乳油﹥溴虫腈﹥5%锐劲特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48%毒死蜱乳油。测定结果可以为合理选择杀虫剂及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配置μ-ECD和F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露地青菜中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敌敌畏和毒死蜱等5种农药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青菜中的降解速度有很大差异,其残留量随用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不同农药使用量对农药残留量影响较大.5种农药的主要成分达到国家限量标准的施药后时间分别为:4.5%氯氰菊酯,<4 d;30%乙酰甲胺磷,12~15 d;20%氰戊菊酯,ll~19 d;8%敌敌畏,ll d左右;15%阿维毒乳油中的毒死蜱<4 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螺旋粉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500、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0%噻嗪酮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以及清水和空白对照处理;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进行喷药试验。【结果】 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药后1、7、35 d对螺旋粉虱的防效分别为100.00%、93.83%、和86.70%;药后2、7、14 d观察,未见番石榴树出现药害现象。【结论】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番石榴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螺旋粉虱的防治药剂在番石榴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使用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浓度、灭菌和不灭菌处理,毒死蜱在油菜叶面上降解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分析了施药浓度与叶面上毒死蜱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油菜叶面的残留量均随着取样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农药在施用初期降解较快,后期降解速率缓慢;其对应灭菌处理的半衰期均小于不灭菌处理的半衰期;不同施药浓度300×、600×和900×对叶面毒死蜱半衰期影响较大:农药浓度越高,其半衰期越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葡萄沟顶叶甲在南宁市的发生规律,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为有效防治葡萄沟顶叶甲危害,提高葡萄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东盟(南宁)现代农业园区内的葡萄树为观察对象,记录2009~2011年葡萄沟顶叶甲的发生时间、发生特点及为害部位等,并选用80%敌敌畏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5%氰戊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90%晶体敌百虫和2.5%功夫乳油进行葡萄沟顶叶甲药剂防治试验,统计防治效果.[结果]葡萄沟顶叶甲在南宁市1年发生1代,为害时间为3~6月,主要为害展叶期葡萄的嫩叶、嫩梢和花梗,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葡萄根际半径15 cm、深5 cm土层内.在成虫出土前采取根际覆土、盖膜等措施,可减少葡萄沟顶叶甲对葡萄的危害.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对葡萄沟顶叶甲成虫的防效达100.0%,2.5%功夫乳油、5%氰戊菊酯乳油的防效达90.0%以上,80%敌敌畏乳油、90%晶体敌百虫、2.5%溴氰菊脂乳油对葡萄沟顶叶甲的防效为79.3%~87.1%.[防治措施]采取人工振落捕杀葡萄沟顶叶甲成虫及幼虫,在成虫出土前于葡萄根际覆土、盖膜,在葡萄叶片伸展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2.5%功夫乳油和5%氰戊菊酯乳油等,均可有效轻减和控制葡萄沟顶叶甲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以水稻品种宁粳3号和镇稻11号为试材,进行了40%仲威·毒死蜱乳油、30%唑磷·毒死蜱乳油、36%敌百·三唑磷乳油和40%丙溴·毒死蜱乳油田间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仲威·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较好。同时进行了不同使用剂量的40%仲威·毒死蜱乳油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卵孵高峰期施药,40%仲威·毒死蜱乳油1 800 mL/hm2处理的杀虫效果较好,防效达95.9%,保叶效果为92.4%,与对照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以及50%稻丰散1 800 mL/hm2和2 250 mL/hm2的防治效果相当。40%仲威·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安全,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比较了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5%氰戊菊酯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对玉米粘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试验药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玉米粘虫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7天防效均大于87%,可以用来防治玉米粘虫。5%氰戊菊酯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有较好的持效性,施药7天后防治效果接近90%,可以与其他药剂的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15.
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779mg.kg-1,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标准规定;停药后14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046mg.kg-1,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气相色谱法,以毒死蜱浸泡青菜后残留量为1.26mg/kg和2.52mg/kg的2种浓度,比较了搅拌清洗和浸泡清洗以及炒、汆2种烹饪方法,对青菜中毒死蜱残留量降解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26mg/kg、2.52mg/kg浓度毒死蜱残留的青菜在搅拌清洗和浸泡清洗的降解率分别为42.235%、43.618%和43.632%、45.782%,炒制和汆制的降解率分别为29.531%、33.532%和49.531%、52.032%,高浓度的降解率略高于低浓度的,汆制的降解率高于炒制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779mg.kg-1,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标准规定;停药后14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046mg.kg-1,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20%吡蚜酮悬浮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毒死蜱乳油、25%氰戊乐果乳油防治小麦穗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以20%吡蚜酮悬浮剂300 g/hm2效果最好,40%毒死蜱乳油1 500 mL/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g/hm2次之,其他一般。  相似文献   

19.
为挖掘毒死蜱降解内生菌资源、强化功能内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微生物梯度驯化技术,从农药池周边生长的水稻根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的降解内生菌CP40,研究了该菌株的毒死蜱降解特性及对作物中残留毒死蜱降解的影响。基于16S rRNA和细菌形态学特征,将菌株CP40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CP40)。菌株CP40含有机磷降解酶基因opd,异源表达该基因后毒死蜱的降解率达58.4%。降解条件优化实验表明,毒死蜱初始浓度为10 mg·L-1、温度为30℃、pH为7时,菌株CP40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最佳。此外,发现菌株CP40具有促生能力,接种菌株CP40可显著促进水稻生长,并能将水稻体内毒死蜱含量降低30.9%。研究表明,功能内生菌在调控水稻体内毒死蜱的降解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4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上使用后的安全性状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别对甘蓝植株和土壤样品中的甲维盐及毒死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田间试验对药中甲维盐和毒死蜱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毒死蜱在甘蓝和土壤中均消解较快,甲维盐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7.68和40.52 h;毒死蜱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4~4.68 d和4.13~15.40d。这说明4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属较易降解农药,对甘蓝植株及土壤均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