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UV-C处理对水蜜桃果实冷害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缓解水蜜桃果实采后冷藏保鲜对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Prunus persic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0.5 kJ·m-2、1.0kJ·m-2、1.5 kJ·m-2)UV-C在(3±1)℃低温条件下对水蜜桃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剂量UV-C处理均能有效减少水蜜桃果实的褐变,保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并明显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趋势,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效果差异;但1.5 kJ/m2处理的硬度值在5~20天之间均显著大于对照(P<0.05),表现出更好的抗软化能力;另外,UV-C处理易使果实相对电导率加速升高,该趋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单体敏  金鹏  许佳  李晓安  王雷  郑永华 《园艺学报》2015,42(11):2244-2252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 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浓度(5、10、20 mmol · L-1)外源GB 处理可有效抑制桃果肉褐变,减轻冷害症状,其中10 mmol · L-1 GB 处理效果最明显。外源GB 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 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 mmol · L-1 GB 处理还能够保持桃果实较高的果肉出汁率、可溶 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 含量,并且提高DPPH 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这说明外源GB 处理能减 轻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据《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3期《自发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水蜜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刚成诚等)报道,以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的凤凰水蜜桃(Prunuspersica)为材料,研究了在冷藏和室温条件下用自发气调包装(MAP)和乙烯吸收剂处理果实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常温(28~35℃)与(5±1)℃低温条件下,对硕锦1号、硕锦2号、硕锦3号等3个锦绣黄桃优良变异株系的贮藏果实品质变化与保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3个优变株系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含量及果实硬度、好果率、果实保水率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贮藏保鲜性能均略差于锦绣黄桃,贮藏期均以不超过6d为宜;在低温条件下,3个优变株系的各项贮藏保鲜性能指标变化趋势和表现与常温下相近,贮藏期均以不超过16d为宜。  相似文献   

5.
以‘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为材料,比较2,4-D不同浓度、不同施用时期对锦橙果实落果率和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2,4-D在柑橘果实留树保鲜中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在盛花后200 d(柑橘果实转黄期)施用20 mg • L-1的2,4-D,能显著降低柑橘果实留树越冬的落果率,且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果实能够留树保鲜50 d左右。研究还发现,2,4-D处理能延缓果蒂离层的形成,抑制细胞壁降解相关酶基因CX16、PG2、PME1、PME2的表达。综上所述,2,4-D能够用于锦橙果实留树保鲜,其主要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壁降解和离层形成。  相似文献   

6.
水蜜桃贮藏保鲜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后水蜜桃采用不同温度、不同包装处理进行贮藏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E发泡网包果将果实装入0.02mm厚的塑料(PE)袋中,在袋内放入PM保鲜剂(乙烯吸收剂),用纸箱作外包装进行冷藏(3-4℃)的贮藏方式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连作年限下辣椒的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晶霞  谢华 《北方园艺》2021,(19):48-53
以"巨丰1号"辣椒为试材,选取连作1、3、5、7年以及相邻玉米田的土壤为试验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对辣椒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研究辣椒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及对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第5年的辣椒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Fo、Fm、Fv和Fo/Fm最高,分别为65.17、693.9、2813、2118.9和0.249,第7年的Fv/Fm和CK的Fv/Fo最大,分别为0.760和3.214;CK的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为21.23 μmol·m-2·s-1,第7年的辣椒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最高,分别为5.98 mmol·m-2·s-1、1467.50mmol·m-2·s-1和345.03 μmol·mo1-1;第1年的辣椒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0.71%、1.18 g·(100g)-1,第7年的辣椒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为0.061 μg·g-1·min-1,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125.03 g·(100g)-1;第1年的辣椒叶片丙二醛含量最高为0.26 mmol·g-1,CK的辣椒叶片丙二醛最低为0.11 mmol·g-1;第3年的辣椒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0.86 g·(100g)-1,CK的辣椒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0.42 g·(100g)-1,处理1和处理4的最低为0.27 g.(100g)-1.综上所述,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辣椒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果实品质以及生理生化特性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据《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温明霞等)报道,为探讨钙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衰老的影响,为合理调控柑桔钙素营养、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以北碚447锦橙为试验材料,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草霉(FragariaananassaDuch)是一种有较高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且色香味俱佳的水果。草莓浆果含糖量为45%~12%,含酸量为0.6%~1.6%,含蛋白质0.4%~0.6%,维生素C50~120mg/100gFW,并含有丰富的P、K、Ca、Fe等矿物质。鲜果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尿止血的功效,对贫血症和肠胃病有疗效。由于草莓果实采后极易腐烂变质,所以浆果品质丧失很快。本文就草霉采后生理变化及其防腐保鲜略作综述,为延长草霉采后的品质保持提供理论依据。草霉果实采后的品质及生理变化1.1品质变化:草霉果实品质依采收期不同而有所变化。成熟…  相似文献   

10.
2018—2021年连续4年对沃柑进行留树保鲜试验,在1—6月每月采集和分析其果实品质,调查统计温度、降雨、落果、枯水和浮皮等情况。结果显示:沃柑留树保鲜期间,春季温度回升导致果面褪红转黄,果实持续生长,6月中旬单果质量、横径和纵径分别比1月增加29.2%~40.4%、7.6%~9.8%和7.5%~11.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2—3月出现第1个高峰(13.03%~15.97%),4月新梢生长和开花阶段则下降,5月开始上升,6月中旬又超过2—3月水平;化渣性评分(0~100分)在80分以上,其中3月评分最高;可食率和出汁率无显著变化,但果皮硬度、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在留树保鲜期间下降,6月中旬比1月分别降低21.3%~23.9%、15.8%~45.1%、28.4%~53.2%和27.2%~45.4%;喷布杀菌剂可高效防治真菌感染落果,留果约1/2对翌年产量无显著影响。沃柑果实留树保鲜至6月中旬品质优良,可填补夏季优质柑橘市场空缺。  相似文献   

11.
杨旭  林清  黄丽  刘翠玉  徐阳  吴开云  龚榜初 《果树学报》2023,(11):2435-2445
【目的】探讨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对留树保鲜水柿的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及翌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柿果实留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在花后170~214 d每隔7~15 d分别喷施75%的GA_(3)50000倍液、0.01%2,4表芸薹素内酯2800倍液及可溶性叶面肥800倍液3次(处理Ⅰ)、4次(处理Ⅱ)和5次(处理Ⅲ),同时增施0.5%的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作为追肥,以成熟后自然挂果、不增加追肥量的植株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不同采摘时间果实的色泽、营养成分含量、果实质地及贮藏特性的影响,并探讨留树保鲜措施对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导致果实色泽转变和营养成分转化延迟,减缓水柿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的下降,且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期营养成分含量和质地的下降相比对照组更缓慢,其中喷施混合液3次(处理Ⅰ)的延缓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延迟采收后植株翌年的果实产量、果实大小和优质果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留树保鲜技术能有效延迟水柿果实的成熟,且不会对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和翌年的产量、品质造成影响。因此,在近成熟期喷施3次GA3、表芸薹素内酯和可溶性叶面肥是水柿留树保鲜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冰温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玉露’水蜜桃的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新型保鲜技术在南方软质型水蜜桃贮运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3~4℃)、(0±0.5℃)为对照,考察冰温及(冰温+1-MCP)对不同贮期、货架期水蜜桃硬度、可溶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维生素C、果肉明度(L*)、电导率、褐变率及感官评分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原始指标降维,从而使用1个综合指标评价各处理水蜜桃的品质保持效果。【结果】明确‘玉露’水蜜桃冰点温度在-1.5℃左右,其值与可溶性固形物显著负相关,并确定适宜的冰温库设定温度;因子分析提取2个因子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576%,较好地代替原始8个指标来评价不同处理水蜜桃的品质,综合比较结果为:保鲜效果(冰温+1-MCP)(冰温)(0±0.5℃)(3~4℃)。【结论】冰温可以显著降低桃果冷害,同时结合1-MCP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南方软质型水蜜桃贮藏品质,‘玉露’水蜜桃贮藏至40 d,品质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3.
臭氧处理对巨峰葡萄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臭氧气体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为臭氧在葡萄保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以21.04mg·m-3、44.62mg·m-3、81.41mg·m-3、131.14mg·m-3等不同浓度臭氧气体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下降;有效抑制PPO活性,减少单宁等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并能保持葡萄果实内较高的SOD、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进程。其中以81.41mg·m-3臭氧气体处理葡萄,即以250mg·h-1臭氧气体发生量通入气胀2min,并密闭保持1h,每周处理1次,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贮藏至98d后,好果率达85.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4.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4期报道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以成熟的丰水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常温条件贮藏过程中不同浓度溶菌酶涂膜处理对丰水梨果实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为溶菌酶在丰水梨常温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贮藏20天后,溶菌酶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的失重率、烂果率和呼吸强度,平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5%、19.8%和12.2%;溶菌酶处理能有效维持丰水梨果实的内在品质,经溶菌酶处理的丰水梨果实硬度、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高出O.47kg/cm。和3.5mg/kg,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平均比对照分别高6.6%和9.8%;溶菌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显著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避雨栽培对金柑留树保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朔金柑为试材,从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4月15日进行了盖膜避雨栽培处理,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阳朔金柑留树保鲜期间果实品质动态变化,以探讨避雨栽培对金柑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避雨栽培留树保鲜技术,可以延长果实采收期至翌年4月中旬,留在树上的好果率仍有98.9%,避雨栽培不但能缓解留树保鲜金柑果实硬度的降低,保持后期较高的VC含量,而且能有效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在整个留树保鲜过程中,盖膜处理的果实硬度比露地栽培的高10.08%~14.26%,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高2.12%~5.86%,可滴定酸比对照低13.64%~14.29%;盖膜处理的金柑果实可溶性糖、固酸比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留树保鲜的金柑果实VC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留树保鲜第2个月达到最大值,第2个月后金柑果实VC含量迅速下降,但盖膜处理的金柑果实VC含量比对照高8.69%~14.73%。  相似文献   

16.
贵州中部地区苹果的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贵州中部地区4年生‘红富士’和‘皇家嘎啦’苹果品种为试材,探索了树冠不同层次、部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影响光合速率(Pn)的主要环境因子及Pn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富士’的光合能力(14.87 μmol · m-2 · s-1)强于‘皇家嘎啦’(13.57 μmol · m-2 · s-1);两品种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出现午休现象,其主要成因为中午的高光强(PAR)及气孔导度(Gs)下降;Pn受PAR影响最大,叶温(Tl)次之,而大气相对湿度(RH)和空气CO2浓度影响不大;树冠的PAR及Pn对果实产量及外观有重大影响,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等品质指标与PAR及Pn呈显著正相关,而PAR及Pn对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1期《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的影响》(作者曾照旭等)报道,以软枣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中果实品质、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细胞壁成分含量和果胶分解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10、20 mmol·L~(-1))外源GB处理可有效抑制桃果肉褐变,减轻冷害症状,其中10 mmol·L~(-1)GB处理效果最明显。外源GB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 mmol·L~(-1)GB处理还能够保持桃果实较高的果肉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并且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这说明外源GB处理能减轻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百色乐业红心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MCP熏蒸对乐业红心猕猴桃保鲜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百色市乐业县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乐业红心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0.75~1.00μL·L-11-MCP熏蒸处理的乐业红心猕猴桃保鲜效果最佳,有效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速率,防止果实采后迅速软化,减缓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流失,延缓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降解,同时也抑制了脯氨酸和丙二醛的积累,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果实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采前药剂处理对荔枝果实病害控制及保鲜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秋高温季节 ,荔枝果实采后 2~ 3日内即变色变味。影响荔枝果实保鲜、运输的因素很多 ,其中采前病虫害的防治对荔枝果实采后防腐保鲜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对此 ,我们采用不同药剂进行采前处理 ,研究其对防治荔枝果实病害及保鲜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设在漳州市龙海县港尾镇 8年生荔枝园 ,品种为乌叶 ,树高 3 5~ 4 0m ,冠幅 3 5~ 4m。1 2 方法 采果前 2 0、10天 ,即于 1999年 7月 4、14日 ,用手摇高压喷雾器均匀喷洒药剂 ,以不聚滴为度。每处理以 3株为小区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A :4 5 %施保克乳油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