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透刺针法是用同一根针刺入某一穴位后,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作用于2个或2个以上的多个穴位,从而达到治病目的一种针刺方法,临床上应用已有多年;药物透穴注射法是将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2.
跛痛症是猪的常见病之一,为了探索针刺穴位对跛痛的治疗效果,笔者从1995-2000年采用注射针头针刺(含水针)相关穴位,医治猪的跛痛症106头,其中43头针刺1次治愈;52头针刺穴位配合注射药3~5次治愈;7头无效;4头针刺后术部感染、肿胀,经用药治疗后治愈。1穴位主穴为寸子、涌泉、八字;配穴有百会、耳尖、抢风、后三里。2针法针刺患肢寸子(两侧)、涌泉、八字(两侧),以针刺出血为度。前肢加刺抢风,后肢加刺后三里。①风湿跛痛:针刺上述相应穴位后再用30%安乃近2~6mL(按猪大小定量)注入百会穴,每3天1次;②热毒跛痛(含菌毒性的,如链球菌、猪丹毒等)…  相似文献   

3.
探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治疗幼畜高热惊厥的疗效。针刺犊穴位人中、角根、天门,驹穴位降温、天门、风池,并针对病因治疗,内服清热熄风中药柴石双根汤。结果:90%的患畜能在1~2分钟内停止惊厥,96%的患畜不同程度的控制了惊厥的发作。结论:快速针刺穴位是制止惊厥的最快方法,内服清热熄风中药柴石双根汤可减少惊厥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针刺仔猪后海穴前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变化。结果:针刺后海穴后仔猪血浆中NE、E立即上升(P≤0.05);非经穴针刺后也能引起血浆NE、E的水平变化,但引起变化的时间较针刺穴位组迟。初步证明了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过程是神经兴奋作用下完成的,提示穴位针刺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猫的针灸穴位在中兽医古籍中没有记载。因临床需要,人们参照人体及其他家畜的穴位,在猫体上厘定了一些针灸穴位。如《兽医针灸手册》《中国兽医针灸学》《中国针灸汇萃·兽医针灸卷》等,内容和文字基本相同。其中,若干穴位的定位、针刺方法及针刺深度等均有明显不妥之处,难以付诸实际。为此,我们对照上述书籍中的记载,在成年猫体上进行了穴位的定位、针刺方向及针刺深度的实际体验。结果发现上述书籍中的内容有以下几个问题:①有些穴位的定位描述不确切,难以作定位依据;②因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穴位针刺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弱毒疫苗经与胃肠道疾病相关的足阳明胃经6个穴位和督脉经后海穴位共7个穴位的穴位免疫筛选试验,证明后海穴接种为3/3保护,是首选的接种穴位。以后海穴取代TGE苗原鼻内途径的第二次接种,免疫4头妊娠母猪,对所产仔猪的保护数为37/41。以小剂量0.1ml及0.2ml后海穴接种3日龄仔猪,保护率分别为60.53%及100%,而口服0.1ml只保护6.67%。针刺1.5cm及3.  相似文献   

7.
以3个不同品种的高丹草种子为材料,通过测定吸水率、电导率,四唑盐染色和荧光染色剂示踪等方法,研究了高丹草种子对物质渗漏的半透性差异,探讨了种子半透层的存在对电导率法测定种子活力的影响,为种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高丹草种皮对水分通透性良好,对四唑盐和电解质的通透性较差,完整高丹草种子的种胚四唑盐重度染色率较低[分别为5%(冀草2号)、0%(冀草8号)和2%(冀草008号)],不同发芽率种子电导率值无显著差异(P>0.05);刺破种皮后,种胚四唑盐重度染色率显著升高(3个品种均达100%),电导率与发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种高丹草种子对荧光染色剂的通透性不同,其中冀草8号和冀草008号种皮限制荧光素的渗入。采用硝酸镧示踪结合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证明高丹草种胚包被物中存在半透层,该组织是引起种皮半透性差异的因素之一,其对电解质渗漏的阻碍,限制了电导率法对高丹草种子活力评价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松萝酸体外透皮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简化体外透皮释放测定装置 ,初步研究了松萝酸在透皮促渗剂作用下的透皮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单一的透皮促进剂氮酮 ( Azone)及以氮酮为主的复合透皮促进剂 ( 2 % Azone 2 0 %丙二醇 ,2 % Azone 2 0 %二甲基亚砜 ,2 % Azone 2 0 %尿素 )对松萝酸的透皮吸收均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药物透皮吸收常用实验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疗畜禽疾病的传统给药方式主要是采用注射、口服或将药物投入饮水或饲料中。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 ,透皮制剂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透皮制剂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较 ,主要具有可产生持久、恒定及可控的血药浓度 ;避免肝脏对药物首过代谢的降解作用 ;给药方法简单、可减轻副作用、在发生问题时能及时停止给药 ;可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等优点。鉴于此 ,透皮制剂在兽医临床领域倍受关注。近年来 ,兽医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 ,已有许多兽用透皮制剂相继问世 ,使用最多的是杀虫剂。透皮实验法是研究透皮吸收药物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 ,笔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姜透皮贴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生姜透皮贴组和生理盐水灌肠例,生姜透皮贴组将生姜透皮贴贴在患者的脐部,灌肠组采用生理盐水800~1000ml不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的排便效果。结果:生姜透皮贴组通便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灌肠组(P<0.05)。结论:生姜透皮贴治疗便秘效果明显,它具有吸收快、药效释放持久、无副作用,是一种取材方便、经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通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叶片细胞膜透性是评价暖季型植物耐寒性强弱的有效生理指标.对A.pintoi与A.churanensis2个多年生花生品种进行不同低温处理后的膜透性研究表明A.churanensis在不同低温下质膜透性增加幅度明显小于A.pintoi;经低温锻炼后A.churonensis在0℃下质膜相对透性值增长率为35%,而A.pintoi达50%.初步判断A.churanensis具有比A.pintoi更强的抗低温胁迫能力与更好的低温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针灸疗法,主要包括针刺和艾灸疗法两大类。1针刺疗法包括白针疗法、血针疗法、水针疗法、埋线疗法和电针疗法等五种。1.1白针疗法即指使用圆利针和毫针,在穴位上(除血针穴位以外)施针,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1.1.1针具1.1.1.1圆利针用不锈钢制成,针尖较锐利,针体直径约2mm,针体长2~6cm。在小动物上施针,多用人用圆利针。1.1.1.2毫针采用不锈钢或合金制成,针体直径约1mm,针体长达10~15cm。它适用于深刺或透刺几个穴位。1.1.2针刺方法及步骤1.1.2.1将患病动物妥善保…  相似文献   

13.
叶片细胞膜透性是评价暖季型植物耐寒性强弱的有效生理指标。对A.pintoi与A.churanensis2个多年生花生品种进行不同低温处理后的膜透性研究表明:A.churanensis在不同低温下质膜透性增加幅度明显小于A.pintoi;经低温锻炼后A.churanensis在0℃下质膜相对透性值增长率为35%,而A.pintoi达50%。初步判断A.churanensis具有比A.pintoi更强的抗低温胁迫能力与更好的低温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草药透皮吸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透皮给药系统是药剂学中一个诱人而具有挑战性的新兴领域,硝酸甘油贴片自8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畅销的50种药物之一犤1犦,随着透皮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物有望制成透皮制剂。中草药作为祖国传统药物,与化学药品相比,具有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中草药透皮吸收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国内中草药透皮吸收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1传统医药透皮吸收治疗体系(transdermaltherapeuticsys-temTTS)理论属于近代新兴的研究理论,而祖国医学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15.
由于透皮吸收制剂有着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 ,并且可有效避免肝首过效应 ,维持平衡血药浓度 ,已引起药学人士的普遍关注。近年来 ,人们对药物的透皮吸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尤其在透皮吸收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1 透皮给药过程的动力学药物透皮吸收不同其它途径的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要经过一系列动态过程 ,因此其动力学描述也不同于一般给药途径。Guy等提出局部作用的多隔室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释了多剂量透皮吸收后尿药的变化 ,以此模型建立的数学公式为 :X尿 =FX0 K1K2 K4[1 /(K1αβ) -e-1K/…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是针刺和药物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疗法.在穴位注射药液,通过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双重作用来调整机体的机能和改变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犬病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少数传染病等多种疾病.该法操作简单,用药量少,疗效显著.论文根据临床实践对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和临床相关病例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疗法效果好农良干(广西省百色市农业学校533000)穴位注射疗法即新医水针疗法,是将用于治疗某种病证的药液注入穴位,从而达到针刺与药疗的双重作用,是针药并用的一种新疗法。为了探索穴位注射疗法的效果,自1985年以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医疗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单小室法,初步研究了呋喃妥因软膏体外透皮吸收情况。结果表明,0.5%的氨酮对呋喃肥因无透皮促进作用,含2%氮酮的呋喃肥因软膏在各时间下的透皮吸收量比不含氮酮者均提高1倍以上;含2%与1%呋喃妥因的软膏之间,含两种透皮促进剂与一种透皮促进剂的软膏之间,呋喃妥因的透皮吸收在数量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水针疗法也叫穴位注射法,是一种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新疗法.它是在穴位、痛点或肌肉起止点注射某些中西药物或生物制品,通过针刺、液压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来调整机体的机能和改变病理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采用Franz扩散池,研究了利福平(Rifampin)透皮溶液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透皮溶液中的药物能透过离体小白鼠皮肤,且透皮渗透促进剂能明显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