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1病原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有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2.
吕惠序 《养猪》2012,(6):116-117
仔猪副伤寒(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大多发生于幼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3.
仔猪副伤寒,又称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该病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群,由于病程时间较长,以造成猪群机体免疫力低下而继发其他疾病的感染,给饲养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仔猪急性副伤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而其他细菌较少。沙门氏菌病是由于猪饲养和管理条件不良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2—3星期至4—6月龄的仔猪对沙门氏菌极为易感。成猪往往作为继发性疾病而在饲料中毒、猪瘟及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发生。沙门氏菌病呈地方流行形式发病,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果培育仔猪条件不合理,则可能诱发本病。仔猪沙门氏菌病的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6.
刘敏 《四川草原》2010,(5):45-46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  相似文献   

7.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人猪群.许多猪町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  相似文献   

8.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Swinesalmonellosis),病原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因此,正确的诊断与防治沙门氏菌病对养殖业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仔猪副伤寒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猪的一种败血性和坏死性肠炎为症状的传染病,本病遍发于世界各地,对猪的繁殖和仔猪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还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本病在猪群内发生后,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它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12.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的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炎症及肺炎。  相似文献   

13.
猪副伤寒即猪沙门氏菌病,其病原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目前发现其血清型有千余种,对猪危害较大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猪副伤寒是一种引起断奶仔猪顽固性下痢、伴有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及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等为特征的传染病[1-2]。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死亡率较高,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猪副伤寒     
《养猪》2007,(2):24-24
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2~4月龄仔猪多发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病,通常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通常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主要通过消化道食入被病原污染的  相似文献   

15.
猪副伤寒又叫沙门氏菌病,是由革兰氏阴性(G-)的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猪急性败血症、慢性者以坏死性肠炎等为主要特征的病例.本病已成为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本人结合在兽医工作中实践经验做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1流行病学本病又称猪沙门氏杆菌病,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仔猪,20天以内及6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所以又叫仔猪副伤寒。病菌常存在于猪的粪便、脏器以及被污染的土壤里,其病原体在污染的水中能生存4~12个月以上,往往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各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多雨季节发病较多,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病。仔猪副伤寒病,又称为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1~4月龄仔猪发生的传染病,各季均可发生,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与猪瘟混合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农村禽散养户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禽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总称,依病原体不同可分3种,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伤寒和以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为主的多种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副伤寒。其中鸡白痢为最常见,危害也最大,笔者曾深入农村,走访调查了许多养殖户,发现养殖环境卫生较差,此病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等三种疾病,其中以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较为常见,危害也最为严重[1-3]。仔猪沙门氏杆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属的猪霍乱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肠  相似文献   

20.
正1疾病概况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本病是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是仔猪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猪沙门氏菌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也称仔猪副伤寒。本病按发病急缓程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表现为慢性下痢,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病原体是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此外,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卑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