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种质资源自花和自然坐果率及分级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332份李种质资源的自花坐果率和328份李种质资源的自然坐果率进行了调查及统计分析,提出了新的分级标准和参照品种,为我国李种质资源结实性状描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枇杷种质资源坐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资源圃内239份枇杷种质的坐果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显示,枇杷种质资源坐果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种质类型的枇杷坐果遗传多样性较大,野生枇杷种质坐果达29.5个,大于其他枇杷种质类型,不同国家间枇杷种质坐果遗传多样性不大,但中国13个省(区)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源自云南的种质坐果46.1个,源自台湾的种质坐果仅为9.2个。枇杷种质坐果分布广,种质问差异大,坐果最高的为63.8个,最低的仅为3.8个,平均15.1个,以坐果在6~15个的枇杷种质最多,达150份,占62.8%:高于33个的枇杷种质11份;低于6个的有5份。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枇杷种质坐果的分级标准。为了解枇杷种质坐果的影响因素,对6个质量性状因子各自不同水平下坐果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枇杷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坐果有极显著差异;枇杷种质不同果实排列紧密度间的坐果以及源自云南的枇杷种质与其他省(区)枇杷的坐果均有极显著差异;6个国家(中国、日本、西班牙、新西兰、美国和南非)间、不同果实着生姿态间和果肉颜色间的枇杷种质坐果的差异均不显著。对9个数量性状因子与坐果的相关分析表明,果穗长度和花序支轴数对枇杷种质坐果有极显著影响;花冠直径和侧枝数对坐果有显著影响;其他性状(叶片宽度、总叶片数、叶片长度、中心枝长度和中心枝粗度)对坐果没有影响。本文为枇杷种质资源的坐果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苹果树开花多坐果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宋开平(山东省临沭县临沭镇林业站276700)自1985年以来,我镇不少果园苹果树开花多、坐果率低的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于1987年重点调查,分析了本镇李篙科村果园,并采取了相应的矫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风味皇后和恐龙蛋2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大石早生、黑宝石、小黄李和蓝宝石4个李品种花粉对其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皇后和恐龙蛋2个杏李品种的自花授粉坐果率均为0,说明2品种自花不实,属异花结实果树。用大石早生和黑宝石的花粉为风味皇后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3.33%和5.83%,均极显著地高于风味皇后自花授粉的坐果率,且均能达到生产上要求的产量,认为上述2个李品种均可作为风味皇后的授粉树。而以小黄李和蓝宝石2个李品种为风味皇后授粉及该研究的4个李品种为恐龙蛋授粉,坐果率均为0,认为小黄李和蓝宝石2个李品种不能作为风味皇后的授粉树;而该研究的4个李品种不能作为恐龙蛋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5.
以6年生大石早生李为试材,进行了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试验。结果表明,异花授粉可明显提高大石早生李的坐果率,在盛花期采取环割、环剥及在花芽萌芽前至花后喷施赤霉素及磷酸二氢钾等营养液的措施,均可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安哥诺李结果晚,坐果率低.为此,笔者进行了提高坐果率的试验,使5年生树平均株产25~35kg,最高株产达50kg.  相似文献   

7.
黄鹏 《西北园艺》2003,(2):9-11
通过授粉、环割、叶面喷肥等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试验证明,大石早生李的最佳授粉品种是美丽李和跃进李;花期环害、环剥、绞缢以及叶面喷肥均能提高大石早生李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黄鹏 《西北园艺》2003,(1):9-11
通过授粉、环割、叶面喷肥等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试验证明,大石早生李的最佳授粉品种是美丽李和跃进李;花期环割、环剥、绞缢以及叶面喷肥均能提高大石早生李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授粉、环割、叶面喷肥等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试验证明,大石早生李的最佳授粉品种是美丽李和跃进李;花期环割、环剥、纹缢以及叶面喷肥均能提高大石早生李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油桃盛花期不同辅助授粉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元光自花蜂群授粉、鸡毛授粉和人工点授的坐果率,分别为45.7%、44.8%和50.7%,3种授粉方式间差异不显著,但与不授粉(坐果率9.1%)比较,差异极显著。以光华光为授粉品种给艳光异花授粉,坐果率为68.2%,艳光自花授粉坐果率为57.4%,异花授粉与自花授粉比较,坐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枣树坐果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果树之一。但在生产上枣树常大量开花而坐果率很低。据调查,自然坐果率仅为开花总数的1%(不同品种坐果率有差异,晋枣1.39%,金丝小枣0.4%~1.6%)。主要原因是我国北方枣产区很多枣园建在瘠薄地上,土质较差。另外,枣树根系活动晚(一般在5月开始生。长,6~7月份形成高峰,秋季停止生长),地上部分萌芽生  相似文献   

12.
刘勇 《河北果树》1997,(2):34-34
提高枣树坐果率的综合技术刘勇(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066600)枣树是花量大的树种,通常情况下,落花落果严重,产量较低。如何提高坐果率是枣树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提高枣树坐果率,必须实施综合技术,使树体健壮,光照良好,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相似文献   

13.
朱砂李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绥棱 1号、绥棱 3号、玉皇李、小核李、美丽李 5个品种作为朱砂李的授粉品种进行授粉试验 ,美丽李、绥棱 3号和玉皇李三品种授粉坐果率较高 ,分别达 1 5 .9%、1 4.4%、1 2 .4%。初步认为朱砂李较适宜的授粉品种为美丽李、玉皇李和绥棱 3号。  相似文献   

14.
大棚油桃在自然状态下坐果率很低,为了探讨提高其坐果率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5.
枣树是多花树种,但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据调查,枣树自然坐果率仅为0.4%~1.6%,即使产量较高的丰产树和坐果率较高的品种,坐果率也仅为2%左右。花量大、花期养分供应不足、高温干旱天气多,是枣花授粉受精不良以致坐果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枣树花期管理,提高其坐果率是确保枣树产量的关键所在。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设施内杏梅、李及杏等3种核果类果树为试材,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母本的不同花期授粉,坐果率差异很大,铃铛花期授粉坐果率显著地高于初花期授粉坐果率.②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显著,在同一母本(杏梅)的杂交组合中,以金太阳杏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最高,为23.8%.以平顶香李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最低,为7.1%.③杏(♂)×李(♀)组合虽然杂交亲和性较高,但杂种败育率也很高.杏(♂)×杏梅(♀)组合虽然杂交亲和性较低,但杂种败育率也很低.  相似文献   

17.
冬枣和一般枣树相比,花量大、坐果率低的特点非常突出。由于枣农对其坐果规律和特点了解较少,坐果难已成为目前冬枣生产中的主要问题。笔者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促进冬枣坐果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授粉、增肥、环剥、修剪等提高安梨坐果率试验证明 ,改善树体营养水平和授粉条件能提高安梨坐果率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加 《北方果树》1995,(4):19-19,28
提高大石早生李坐果率的技术措施张加延(辽宁省果树所熊岳115214)大石早生李是日本的主栽品种,在日本丰产(3年生树,株产2-3kg,10年生树株产100kg左右)质优。我国于1981年引进这一良种(代号A11403),并在全国各地布点区试,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几种化学物质对杏树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杏树叶面喷施GA、BA、青霉素、硫酸锰、钼酸钠和稀土等化学物质,结果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均不同程度地促进杏树坐果,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