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遗传因素对河北省玉米新品种推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主要玉米品种推广分析,以及对代表性玉米种植户的调查研究,探讨了遗传因素对河北省玉米新品种推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品种自身的优良遗传性状对玉米新品种的推广起决定作用;推广潜力大的新品种应具备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和较长的生育期等特点,其中抗逆性和适应性是决定品种推广范围和推广寿命的关键因素,株型不是影响品种推广的主要因素;遗传因素作为决定品种优劣的内在因素,决定着品种的推广成效。研究结果为河北省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良种推广模式对农民选用的引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三省八县市250多户农民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不同推广模式下农户对小麦良种的选用行为。研究发现,良种推广中订单农业推广和项目推广存在一定局限性,示范推广模式最具潜力,此外,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建立健全也有利于良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国外农业推广组织特色及借鉴意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美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日本公务员与农协并行,英国发展咨询式,法国农业发展式,德国综合咨询式,丹麦咨询服务式,印度培训与访问体系等农业推广组织产生的背景和特色.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农业推广机构改革必须明确职能,科学定位农业推广组织,自下而上开展推广工作.农业推广组织要创新推广方式和方法,同时要用国际惯例改革我国的农业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经过试验和示范的原则。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实践中,违反因地制宜、经过试验和示范原则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未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的农业技术造成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一起盲目推广农业技术的典型案件进行分析,以期增强人们遵循因地制宜、经过试验和示范原则推广农业技术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5.
《种子世界》2011,(1):53-53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在江西九江召开。农业部提出,全面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进程,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聘用制度、推广责任制度、人员考评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和多元推广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农技推广运行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管理规范、运转协调、充满活力、服务到位、农民满意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增强农技推广服务实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种子经营方式的变化对良种推广工作的影响,针对良种推广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通过强化品种管理,加强和改进良种推广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业技术推广对粮食产量的提升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推广的过程中,重视沟通能够提高推广的效率,可以说农业推广中始终贯穿推广技巧和沟通。主要阐述了沟通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农技推广沟通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正>1现状1.1多元化良种推广体系,壮大了良种推广力量1.1.1公益性良种推广体系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种子管理站相继从种子公司分离出来,建立起以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站组成的良种推广体系,承担起了种子管理和良种推广公益职能。各级种子管理站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强化了国家对良种推广工作的指导作用。1.1.2企业良种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是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中的重要环节和保障体系。为使现代种业发展进程和国内外形势相适应,通过对我国传统良种繁育体系及其优缺点的分析,提出我国旧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构建新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完善和改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着力改进农技推广现状,建立多元化公益性服务推广体系。从阐述贵州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国内外先进的基层农技推广模式,总结分析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调研、参加座谈会、发放调查统计表的形式收集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意见和改进措施,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市良种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种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种推广与品种研究、技术服务相结合,共同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市良种推广工作发展很快,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出台后,良种推广多元化,给我市的良种推广工作注入无穷的活力.但是,推广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找准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其成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我市的良种推广工作才能健康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现行农技推广机构的利弊,提出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思路及其运行机制,并探讨了该体系实现的措施。新型农技推广机构是以农业部为最高管理机构,加设专家顾问团,负责研究全国各地重大农业问题,从而为其决策提供参考;以农业大学、农科院和农校组成的教研联合体为实施机构,上直对农业部,下直面农业生产第一线,并组建和依托各级农业科技园,重组原地、县、乡镇各级推广机构,开展科研、教学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加强新品种推广体系建设提高良种的贡献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总结分析了山西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现状和问题,认为只有加强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体系建设,提高良种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贡献率,才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此,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品种推广体制,落实新品种推广的政策、经费和保障措施,加大农作物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力度,提高广大农民认识使用新品种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移动GIS的品种县域精确推广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品种推广的效率和精确性,减轻品种推广人员的工作负担,研究提出了一种品种和县域环境的简单适宜性匹配规则,结合移动GIS技术,开发了基于移动GIS的品种县域精确推广支持系统.该系统运行在操作系统是Windows Mobile5.0及以上的智能手机上,以品种适宜性匹配模块为核心,同时包括了品种信息、环境信息和病害信息等一系列辅助模块.进行了多个手机平台的测试及种子公司品种推广人员的试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简单实用,符合品种推广人员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的工作特点,能够有效地帮助品种推广人员因地制宜地推广品种,同时也能满足种子公司及时搜集市场和环境等数据的需要,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中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发展水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即推广体系的职能不完善,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基层推广机构萎缩,推广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推广体系的整体优势发挥不明显。结合现代渔业的特点,提出加强中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7个方面的意见,即加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强化推广机构的公益职能,增强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建立一套适合不同渔民层次的推广方法,加强和发展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加大技术推广经费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农业发展必须依靠高科技,现有很多农业适用技术推广还远没有到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出发,指出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农业发展必须依靠高科技,现有很多农业适用技术推广还远没有到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出发,指出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是农业科技和种子部门的一项主要业务 ,新品种的应用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 ,一个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取决于推广者和应用者。由于推广者在政治素质、推广能力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差异 ,以及应用者在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种田水平方面的差别 ,在新品种推广应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下面 ,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 推广者的误区1.1 违法推广行为。违法推广者主要出于两种心态 ,一是事业心强 ,对所从事的农业科技工作急于求成 ;二是受利益驱动 ,企图通过推广某个新品种而获…  相似文献   

19.
<正>1农业推广体系简介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目前全世界约有农业推广人员154.2万人。其中:非洲约59万人,亚太地区约39万人,欧洲15万人,拉丁美洲约33万人,北美约15万人。农业推广活动是随着农业生产活动而发生、发展起  相似文献   

20.
耐密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推广种植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 《中国种业》2012,(4):41-43
玉米品种的推广主要取决于其在当地种植的产量,产量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决定。通过在辽宁省各地区种植高密品种,系统比较了高密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差异,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高密品种在阜新和铁岭地区产量优势显著,适宜推广;在宽甸、丹东和沈阳地区无产量优势,不宜推广;在其他地区产量无明显优劣势,可适度推广。各生态区光照、积温和降水量的不同是造成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推广种植高密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因子及品种对其的适应性。高密品种在辽宁省内的推广是有区域限制的,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品种优势是实现辽宁省玉米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