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搞好种子认证提高种子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 《种子科技》2002,20(6):321-322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制胜战略将是新世纪的必然抉择。同其他产品一样 ,种子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为以质量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全方位的竞争。因此 ,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已成当务之急。为了满足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应对加入 WTO的挑战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 ,推行种子认证制度。1 种子认证概述种子认证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一种制度 ,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 ,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种子认证主要是通过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来确认种…  相似文献   

2.
种子认证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生产出来的种子称为认证种子。  相似文献   

3.
种子质量认证是2016年新修订的《种子法》中设立的一项新制度,为贯彻落实《种子法》,探索完善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农业农村部2016年启动研究设计种子认证方案,201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子认证试点示范。湖北是种子认证制度设计的参与者,更是最早承担油菜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省份,经过5年的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已成为全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一张名片、高质量油菜种子的一个标杆。本文总结了种子认证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提出了加快实施种子认证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种子质量认证是迄今为止国际种子贸易中被认可的种子质量控制和营销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种子产业所推行的最成功的质量控制制度.因此,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对于种子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波  王平 《种子世界》2002,(10):48-49
本文对我国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的条件、时机进行较为充分的论述后,进一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对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贸易与国际接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确立了自愿性种子认证制度。总结了我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工作经验,借鉴国外种子认证的做法,探讨了我国种子认证的运行机制、实施程序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英国种子产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晓亮  施文娟 《种子》1999,(2):45-46
英国在18世纪初开始流行农作,中期开始了种子的生产和贸易。1969年首先在谷物上开始了自愿的种子认证制度.到1976年种子认证就成为法制性的了。目前英国种子市场的年经营量在67万吨左右,年经营额大约为17亿英镑。其种子产业依据比较完善的一整套法律、条例,通过品种登记和种子认证计划等管理措施规范运作。1组织机构1.1管理部门国家农渔食品部(MAFF)在苏格兰、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及威尔土设立了三个独立的种子认证机构,他们负责在所管辖的区域内施行种子法规。这王个机构又分别委托当地的一些科研院所进行有关技术和管理工作。比如…  相似文献   

8.
总结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试点示范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积累的实践经验,提出进一步做好种子认证试点示范的思考和建议,对推进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出台、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上通行的质量管理与保证模式。很多国内种子企业为了应对国外种业的挑战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社会公信度,于20世纪90年代末,纷纷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但由于受固有质量管理理念的影响以及部分认证机构监管力度不够,有相当数量的认证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热点聚焦     
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这个办法,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以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认证是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碳排放量值符合相关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新西兰种子质量控制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宗华  华芳 《种子》2000,(1):76-78
按照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种子商业化项目的计划安排 ,种子质量控制考察团一行 6人 ,于 1999年 12月 11日至 12月 2 5日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访问。在澳期间 ,我们访问了南澳初级产业部 (农业部 )官方种子检验、认证中心 ,参观了官方种子检验室并详细了解了澳大利亚种子认证、检验的程序和要求 ;还考察了著名的澳大利亚种子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seedco.)和一家规模较大的种子出口仓贮中心、参观了阿德雷德大学作物研究中心的田间小区纯度种植鉴定田 ,原种繁殖场、原种加工厂、种子仓库等单位。在新期间 ,访问了官方的种子检验和认证机构新西兰农产品…  相似文献   

12.
王万双 《种子科技》2005,23(5):269-270
认证认可是国际上通行的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认证"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我国从1996年开始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通过第三方机构对种子质量进行公证、客观、正确的评价,提供了完全可以信赖的质量信息.种子质量认证是一项新的种子质量管理工作,是贯穿于种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控,代表着未来种子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对于全面提高种子质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种子企业自身发展,推动种子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浚县种子公司自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小麦种子质量认证试点单位”以来,严格按照农业部种子质量认证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对种子质量实行程序化、文件化、制度化控制,全面提高种子质量管理水平。2002年生产的“丰黎”牌小麦原种1000多万千克,种子质量全部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产品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远销到安徽、江苏、河北、山西、山东等省的14个地市105个县,深受当地用户的好评。在种子认证工作中,我们有以下体会:1高度重视,组织得力,完善认证工作的保障措施种子质量认证是现代化种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  相似文献   

14.
自本世纪初,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先后推行了种子认证制度,即由第三方对种子质量进行监控、评价。其实践证明,推行种子认证制度是提高种子质量,保护用种者利益,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我国推行种子认证制度在目前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下面就此问题谈谈一点看法。1在我国推行种子认证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何利于学习国际种子质量控制技术与信息;1.2加强国家对种子质量的监督;1.3节约大量社会种子检验费用;1.4指导农民购买良种,保护用种者利益;1.5增加育种人员积极性,促进育种单位选育出在抗性、品质、丰产性等综合性状上表现更加优良的品种;1.6促进种子生产单位完善生产条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7有利于“种于工程”的实施1.8提高种子质量在国内外的信誉,增加出口。2我国推行种子认证制度的条件正逐步具备,时机日趋成熟2.1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2.1.1目前我国种子管理机构正日趋健全,管理队伍的威信正逐步提高,力量也在不断壮大,部分省级种子管理站与公司已经分设,各省都成立了品种审定委员会,省、地、县都建立了种子质检站,有些质检站已经通过双认证。2.1.2当前为保证‘种子工程”顺利实施,各级政府都准备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专门力量,为...  相似文献   

15.
金伟栋  沈雪林 《种子科技》2002,20(5):256-257
种子质量监督是种子管理部门一项重要职能,切实加强这项工作对维护良好的种子市场秩序和农业安全生产意义深远。加快推进种子检验室认证制度是与国际种子市场接轨,规范自身行为,建立种子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权威的有效手段,符合法律要求和实际需要。但是由于工作经费不足,思想认识偏差,不知如何认证等原因,导致此项工作明显滞后。为此,各级应在资金和导向上大力支持,同时种子管理部门也要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为强化种子质量监督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建立种子质量认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浪  林波 《种子》2005,24(7):89-9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在<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种子行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我国加入WTO,种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种子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作为WTO缔约国,适应国际种子贸易规则就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我国从1996年已经开始实行种子认证制度的试点工作.通过借鉴国外种业的做法,根据我国的国情,种子质量认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编写了<农作物种子认证管理试行办法>、<农作物种子认证试行方案>、<农作物种子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管理试行办法>、<农作物种子认证实施认可的管理指南>和<农作物种子认证文件化管理指南>等文件,对探索和规范种子质量认证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组建了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已正式开展工作。该机构将遵循国际惯例,严格按照国家认证认可规定,依据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利用绿色食品工作体系的优势,相对独立地开展认证工作。中心提出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工作系统的整体优势,借鉴绿色食品认证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依托国际认证合作的基础,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有竞争力、有权威性的认证机构,力争在“十五”期末,形成…  相似文献   

18.
作物种子质量是决定该品种推广的关键。从国家实施种子审定绿色通道制度以来,我国以玉米为代表的作物品种呈逐年井喷式发展,而种源狭窄导致育成品种同质化严重,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企业竞争力不足。此外,由于转基因作物在抗虫、抗病性等方面较普通种具有优势,且近年来受灾害性极端气候环境影响,外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种子认证制度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发达国家在种业发展这条道路上较为成功的制度和经验。我国种子认证工作起步较晚,转基因作物品种的推广蓄势待发,需要未雨绸缪,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来保证转基因种子的安全性。研究转基因种子认证体系,应当做到全程可溯源,全程质量可控,并从根本上避免常见的种子质量问题。就转基因农作物获得安全证书及产业化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从回交转育到转基因种子生产、销售及应用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建立全面切实可行的转基因种子认证方案提供指导,为转基因种子产业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hinaOrganicFoodCertificationCenter,简称COFCO)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国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是农业部为了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战略部署。该中心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筹建完成,各地绿色食品办公室将积极参与有机食品的认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和组织认证检查,开展宣传、咨询、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工作。(茶农)有机茶认证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种子质量监督的必要性和山西省种子质量监督的运行现状 ,并针对质量监督中存在的认识不够、标准不全、体制不顺等问题 ,提出加强质量监督的措施是进一步健全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网络 ,加快推行认证制度 ,重视检验新技术研究应用和狠抓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