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目前广东省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粮食流通和产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广东省粮食质量安全现状分析、监测预警网络缺失分析和国外借鉴研究,分析和研究粮食质量安全监测预警的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储备则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近年来粮食仓储企业在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仓储管理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着库存粮食的数量、质量和安全。通过探讨粮食仓储企业的安全评价结构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量化模型计算,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用实例说明如何进行粮食仓储企业的风险目标管理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思路。在粮食安全观念创新上,要树立“大粮食”观念,逐步实现粮食的数量安全、经济安全和营养安全三级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与增收同步,并重点保障口粮安全,开放非口粮市场。在粮食安全的制度创新上,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耕地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粮食市场购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产购中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上,着重调整粮食产销的区域布局,推行多熟超高产生产技术,构建“大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3-2014)》近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部粮食安全评估报告。报告认为,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整体比较安全,大豆生产存在风险。报告从评估角度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分析,初步建立起了粮食安全评估体系,将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粮食安全"、"粮食比较安全"、"粮食不安全"和"粮食危机"。经评估,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整体状况为"比较安全",粮食流通、消费、宏观调控的等级也为"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四川省粮食数量安全状况,为政府决策粮食数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分析了四川省和21个市(州)耕地面积和粮食数量安全变化态势。结果表明:1978—2012年,四川省Smin呈下降趋势,但依赖于粮食单产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以及耕地供给小幅增加,使得K并未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粮食数量处于可控的安全态势,实现了“总量平衡,基本自给”的政策要求。在21个市(州)中,成都市、攀枝花、乐山市、雅安市、阿坝州、甘孜州的粮食数量安全存在较大压力,需通过动用库存或外调粮食以平衡市场供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压力下,成都市、攀枝花市的粮食数量安全将越加突出。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突破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科学防灾减灾;针对市域差异,实施有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6.
杨军 《粮食储藏》2016,(2):52-56
正粮食是人类的主食,也是食品加工和饲料行业的重要原料。但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害物质排放的增加、人工添加剂的滥用,使粮食在"农田到餐桌"的诸多环节,包括田间生产、收获、运输、储藏、加工和零售等环节中,面临各种潜在危害。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加强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质量监管必  相似文献   

7.
正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千方百计提高粮食总产量,也要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提升粮食收储供应保障水平;既要保证种粮卖得出,也要保证吃粮买得到。1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0年获得丰收,但是粮食仓储设施落后,物流通道不畅通,粮食产后损失巨大。据国家粮食局测算,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达到700亿斤。2013年我国启动实施了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简称"粮安工程"),着力全面提升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实施"粮安工程",就是要打通粮食物流通道,修复粮食仓储设施,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证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  相似文献   

8.
粮食储藏过程分为粮食入仓、粮食储藏和粮食出仓三个环节;分析了这三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辨识出粮食储藏过程中危险因素主要有粉尘爆炸、仓房坍塌、火灾、中毒和粮食掩埋窒息;提出了在粮食储藏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确保粮油储藏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粮食储藏过程中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储藏过程分为粮食入仓、粮食储藏和粮食出仓三个环节;分析了这三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辨识出粮食储藏过程中危险因素主要有粉尘爆炸、仓房坍塌、火灾、中毒和粮食掩埋窒息;提出了在粮食储藏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确保粮油储藏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麦角甾醇作为评价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可行性.对可以放心食用的这部分粮食进行了麦角甾醇含量调查分析;对真菌侵染程度差异较大的粮食进行了真菌毒素、带菌量与麦角甾醇相关性的分析,探讨了麦角甾醇在评价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日前就《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办法征求意见稿,我国拟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粮食召回制度。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库存粮食识别代码为载体,建立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的全程质量追溯制度,实现  相似文献   

12.
《种业导刊》2011,(11):11-11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议案中提出,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产业,建议制定粮食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和调控机制,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十来年国内粮食储藏技术研究进展和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当前粮食储藏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展望了储藏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健康发展,既实现粮食绿色安全储藏又保持粮食新鲜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粮食仓储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国务院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几年的全国粮食仓储工作,分析当前粮食仓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过去的三年,特别是1998年,全国粮食仓储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粮食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广大仓储职工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保证了库存粮油安全储存。1996年以来,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全国粮食总量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总库存和露天储粮都是历史最高水平,给安全储粮带来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15.
唐维民 《耕作与栽培》2009,(6):57-58,60
人增地减和居民粮食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粮食问题始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由于近年粮食生产出现结构性、区域性及阶段性过剩,生产农户增产不增收,生产效益大幅下滑,极大挫伤了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迫使农民减少生产投人及放松生产管理,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技术应用推广出现不良倾向和下滑趋势,粮食生产总量及平均单产徘徊不前,严重威胁粮食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众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粮食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由此人们对从生产到销售中无任何污染、安全的、营养的绿色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粮食储藏技术也成为目前粮食仓储业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粮食储备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该项目提出了粮食合理储备量以及合理分布;研究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的粮食储备安全生产技术;建立粮食储备安全生产数据库;研究主要储备粮种在不同水分、温度及O2与CO2浓度条件下经1年储藏期的品质变化规律,确定品质变化敏感特征指标;建立储备粮品质监测系  相似文献   

18.
粮食仓储行业HACCP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也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其储藏质量安全是食物营养链安全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粮食的质量品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逐步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随着四项储粮新技术在我国仓储行业的推广应用,我国的粮食储藏技术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对于粮食的危害分析与质量控制却相对薄弱,缺乏对相应的关键控制点的研究,不能适应现代储粮技术与食物营养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有必要在基于现代储粮技术与食物安全相结合的基础上,引入HACCP体系,对粮食在收获后的每一环节(入仓、储藏、出仓)进行全程危害分析与质量监控,建立一整套适用于我国粮食储藏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述了中国粮食仓储业粮库建设、安全储粮技术和流通设施的现状.指出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加强创新,集约化发展现代化国家粮食储备库,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动粮食流通现代化新模式,促进粮食仓储业适应21世纪粮食生产、消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粮食微生物的活动是影响粮食品质与安全储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密封储粮生态环境下,使用缓慢型呼吸抑制剂磷化氢,稻米能够安全储藏的原理,是由于磷化氢对稻米、仓虫、粮食微生物等有机体代谢、生命和酶活动起着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的结果。一九八二年,在分析储粮密封生态条件时,我们着重研究磷化氢对粮食霉菌作用方式、时机、作用效应及其相关性。为科学应用磷化氢、优质安全储藏稻米,提出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