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汽车悬架系统的混沌特性,建立双正弦激励下的单自由度1/4汽车悬架系统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出悬架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轨迹图形、Poincare截面、功率谱,理论上说明了悬架系统存在混沌现象。结合动态KC试验平台对某轿车进行整车振动实验,获取汽车轮心处的振动曲线,对该数据进行最大李亚普诺夫指数计算,验证了轿车悬架系统具有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GB/T7031-2005《机械振动道路路面谱测量数据报告》中标准,在MATLAB/Simulink建立随机路面作为激励输入,进行七自由度整车模型的仿真分析。并将随机路面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悬架动态仿真,分析悬架动态K&C特性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传统基于静态K&C特性分析的系统参数设计不足以满足复杂工况下整车对悬架的性能要求,而动态K&C试验具有更精确的响应结果更能反应悬架的实际使用状态。以MATLAB/Simulink建立的随机路面通过迭代得到试验台的驱动谱,在动态K&C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随机路面模型和整车模型的准确性,分析随机路面激励下的悬架动态K&C特性对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为以后悬架性能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某轿车多连杆后悬架为研究对象,通过ADAMS,Isight和MATLAB联合仿真,对影响悬架K特性的硬点坐标和影响悬架C特性的衬套进行灵敏度分析,然后选取对悬架KC特性影响较大的硬点坐标和衬套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悬架KC特性参数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II算法,对硬点坐标和衬套刚度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在车轮进行上下平行跳动过程中,多连杆悬架的前束角、外倾角、轮距、轴距变化的范围和最大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车轮在受到侧向力、纵向力、回正力矩时,车轮前束角、外倾角、轮距、轴距变化范围减小。  相似文献   

4.
以麦弗逊悬架为载体,通过制定衬套及减振器试验方案进行台架试验,将衬套刚度及减振器阻尼特性赋予悬架模型,探究影响汽车悬架性能的悬架自身结构参数。针对悬架性能中的不足,对悬架K&C性能的影响因素(关键硬点位置和衬套刚度)进行灵敏度分析,探索有效的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悬架系统优化设计体系,为研究整车与悬架的匹配关系,实现悬架高水平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车辆悬架系统试验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频域的分析处理方法。由于相位角分析法包含了悬架系统的阻尼特性,故运用最小轮荷利用率和最小相位角可客观地评价悬架系统性能。同时也提出了乘坐刚度和乘坐噪声隔离率两个悬架系统评价参数,用于评价悬架系统的乘坐性能和高频振动(噪声)传递特性,并就悬架系统参数、悬架结构型式、试验台特性等对悬架系统性能评价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某款商用车麦弗逊式前悬架为研究对象,运用ADAMS/Car建立麦弗逊式前悬架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平行轮跳工况下悬架KC特性的仿真分析。并结合工程经验,在ADAMS/Insight中以硬点坐标为设计变量,以悬架KC特性为目标变量,结合二水平分析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结果理想,改善了悬架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某型轻卡的操纵稳定性,在ADAMS/Car中根据该轻卡实测的质量特性参数、几何特性参数、衬套刚度、减震器阻尼等力学特性参数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其中前悬架为麦弗逊式悬架,后悬架为钢板弹簧式悬架。通过整车操稳性虚拟试验平台,进行各类虚拟试验,仿真得到车身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变化等操稳性相关数据曲线,与操纵稳定性评价的试验标准对比,在设计参数冻结前,校核了该轻卡操稳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悬架的KC特性是整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悬架K特性的硬点优化是底盘系统开发中的关键环节。根据特定的悬架特性判定方法,利用ADAMS对某型轿车前悬架硬点进行敏感度分析,并进行硬点优化及仿真验证,同时对比奥迪A6及江淮某C级车型台架试验结果确认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簧下质量对于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单轴动态KC(Kinematic and Compliance)试验台架,以白噪声信号作为激励,对某乘用车进行了垂向动态激励试验。通过建立四分之一悬架模型,以轮胎垂向位移和轮芯垂向位移分别作为悬架模型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提出了一种簧下质量估算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空间机构运动分析方法给出了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运动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采用该算法对实例中的导向机构的运动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利用该方法指导设计可改进导向机构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1.
可调阻尼阀参数对油气悬架阻尼特性的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设计了一种阻尼可调的油气悬架,在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悬架非线性阻尼数学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分析了可调阻尼阀各结构参数对油气悬架阻尼特性的影响,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串并联节流孔大小、单向阀最大开度以及单向阀弹簧预压缩量等阻尼阀结构参数,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油气悬架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2.
油气分离式单气室悬架刚度与阻尼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分析油气分离式单气室悬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悬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油气悬架的系统性能作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油气悬架的性能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还研究了油气悬架的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以及主要结构参数对油气悬架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油气悬架兼有非线性刚度特性和非线性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时不断承受来自路面的高频激励作用,在搭建悬架模型时,传统的线性衬套模型不能充分反应悬架在随机载荷冲击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因此,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衬套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生成柔性体衬套模型并搭建样车悬架模型。将试车场采集得到的路面载荷谱作为激励,进行动态仿真及台架试验。分析二者结果可知,该建模方法对于研究悬架动态K&C特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悬架的动态特性对汽车操纵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基于MATLAB采用滤波白噪声法建立了随机路面激励时域模型,并通过路面高度历程分布特征对路面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借助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了前麦弗逊悬架动态模型,通过动态台架试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重点分析了不同车速和路面等级下悬架动态响应,以轮胎动载荷作为悬架垂...  相似文献   

15.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运动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 ADAMS软件平台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车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悬架构件的柔性对悬架运动中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与实测值相比 ,采用多柔体模型对悬架运动特性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的精度比采用多刚体模型的精度高得多。柔性多体悬架动力学仿真模型 ,为车辆设计阶段准确预测计及悬架影响因素时的汽车操纵稳定性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气体溶解与油液可压缩性的油气悬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体溶解效应和油液可压缩性建立了矿用自卸车使用的混合式油气悬架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求解非线性数学模型方程组,分析了油气悬架中气体溶解和油液可压缩性对系统内部压力变化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油气悬架的输出力特性,而且气体溶解效应和油液可压缩性在油气悬架设计研究过程中不可忽略.同时,压缩行程中气体溶解和油液可压缩性对油气悬架特性的影响大于伸张行程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基于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曲线设计的座椅悬架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提出了上滚轮下曲面板的配合方式,运用三维设计软件对几何尺寸进行了设计。运用静态加载试验修正了关键部件曲面板的曲线轮廓.通过动态道路试验,对座椅悬架的减振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座椅悬架动态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非线性座椅悬架的一种动态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方向法对动态参数进行了优化 ,并编制优化程序 ,最后将计算结果在EQ10 6 0F汽车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根据优化结果设计的座椅悬架 ,其乘坐舒适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拖拉机前桥半主动悬架特性参数匹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拖拉机减振性能差的问题,以定位阀输入电压与磁流变减振器励磁电流作为半主动悬架特性参数,进行了参数匹配台架试验。基于匹配试验结果,提出频域快速控制策略,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以PCI6024E型数据采集卡为核心设计了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定位阀输入电压与磁流变减振器励磁电流的合理匹配,可明显衰减悬架动态特性响应;所设计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能有效抑制簧载质量的垂向振动,改善拖拉机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20.
汽车悬架阻尼匹配研究及减振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车辆满足平顺性要求,对车辆悬架系统阻尼匹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最佳阻尼比设计方法及减振器速度特性分段线性数学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减振器阎系参数设计数学模型,并对阀系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设计减振器进行了特性试验和整车振动试验,并与原车裁减振器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车辆悬架系统阻尼匹配合理,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方法正确,设计参数值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