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武香粳14号(原名武香99-15)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育成的早熟晚粳香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在太湖、沿江及淮河以南地区推广,克服了苏南等太湖稻区原有香稻品种成熟偏迟、退化严重、产量偏低等不足,提高了太湖香米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武香粳671原名武671,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靖江市靖丰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培育,202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产量潜力高、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适宜在江苏沿江、苏南稻区和安徽单季晚粳稻区种植。该文介绍了武香粳671的选育经过、中间试验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种植人员对该品种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3.
“武育粳18号”是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育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晚粳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武香粳9号”/“秀水39”//“中花8号”///“秀水42”/“Z20”//“中花8号”.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5年通过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广陵香粳 (原名 97- 30 17)系扬州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中粳新品种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国家农业跨越计划项目产业化开发的核心品种 ,在江苏省首届优质稻谷评选中被省农林厅推荐为苏中地区加快产业化开发的新品种。1 广陵香粳的选育经过扬州大学农学院 1993年用武进氵鬲湖育种场的中粳品系K33(后定名为武育粳 4号 )为母本与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的中粳品系香粳 111杂交获得F1种子 ,1994~ 1997年通过系统选育获得 ,品系定名为97- 30 17。 199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中粳联合鉴定 ,1999~ 2 0 0 …  相似文献   

5.
南粳46(原名宁5047)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并结合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11月1日农业部《  相似文献   

6.
早香粳1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南粳46/武运粳21杂交选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粳稻类型新品种,2019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90023)。介绍优质粳稻早香粳1号的选育经过,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早香粳1号的栽培。  相似文献   

7.
“武香粳14号”属早熟晚粳稻新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和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京58∥248—5/254—13∥武香粳9号”杂交而成,于1999年成育,2002年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8.
南梗46(原名宁5047)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2007年破格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苏审稻200814)。  相似文献   

9.
苏种 《当代农业》2011,(12):24-25
一、宁粳5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111。来源与类型:原名"W013",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武香粳14×镇稻88,于2006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早香粳1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南粳46/武运粳21杂交选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粳稻类型新品种,2019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90023)。本文介绍了优质粳稻早香粳1号的选育经过,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早香粳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苏种 《农家致富》2011,(12):24-25
一、宁粳5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111。来源与类型:原名"W013",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武香粳14×镇稻88,于2006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武育粳18号为中熟晚粳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培育而成,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511),适宜在江苏省太湖稻区东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1主要特征特性武育粳18号全生育期162 d左右,5月20日左右落谷,9月5~8日抽穗;叶色淡绿,株型集散适中  相似文献   

13.
“武香粳14号”(原名99-15)系江苏省武进稻麦育种场以“京58///248—5//254-13/9325”复合杂交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我场2001年引进试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易栽培,已成为我场直播水稻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4.
淮香粳15号是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水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11、2012年江苏省水稻晚粳迟播区域试验资料,通过t检验、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分别对淮香粳15号及对照品种(南粳44、武运粳2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淮香粳15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明显地优于对照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高产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苏香粳 2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 88B2 2 5 S0 15配组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 ,原名香粳R10 9。该品种于 2 0 0 0、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区域试验 ,2 0 0 1年因米质特优破格提前参加生产试验 ,2 0 0 2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武香粳100’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19年—2021年在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性好、抗倒性强、综合抗性突出,且米质达国家三级优质米标准。为促进‘武香粳100’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和苏南稻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对‘武香粳100’的选育经过、种植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与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华粳2号”系江苏省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武育粳3号/香粳111//92-133”复合杂交配组,于2000年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原稻1号是原阳县农科所用鲁香粳1号作母本,新稻68-11作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年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粳香型水稻新品种.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扬粳糯l号”(原名“香粳糯041”)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泰州市种子公司联合以“香粳糯91-21”/“广陵香糯”杂交,于200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新品种展示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河南和上海等省市迟熟中粳稻区推广种植。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该品种表现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好、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是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糯稻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种植的水稻品种,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选取近年来审定的粳稻和糯稻新品种开展了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长农粳1号全生育期较长,不适宜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宁香粳9号及金单糯100综合表现较好,可进一步扩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