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了掌握河北省收获玉米质量情况,为承储企业收购粮食、加工企业选择优质玉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2014年~2019年河北省收获玉米质量进行调查。分别对容重、不完善粒含量、水分、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百粒重等指标从不同年份变化、不同城市间平均值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9年河北省新收获玉米质量均处于较好水平。2018年为玉米质量最好年份,容重最高,不完善粒含量和水分最低;13个市的玉米质量进行比较,容重、不完善粒均达到一等要求,水分均控制在安全水分以下。秦皇岛市、辛集市容重为各市最好,并且不完善粒和水分含量最低;而且,秦皇岛市新收获玉米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为各市最高,淀粉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了我国60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同工酶基因型, 并测定了AGP活性及总淀粉含量, 以明确小麦籽粒AGP同工酶基因型组成及其与AGP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AGP有AGPa、AGPb、AGPc和AGPd 4个等位基因位点, 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6.7%、80.0%、86.7%和16.7%; 共检测到5种基因型, 其中基因型AGPabc出现频率最高, 为46.7%。不同基因型的品种间AGP活性和总淀粉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具有基因型AGPabcd的品种酶活性及总淀粉含量最高, 表明小麦籽粒中不同AGP同工酶基因型对酶活性及淀粉含量有不同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3.
四个直接利用的稗子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稗子(Echinockloa cuisgallill)具有耐涝、抗旱、耐盐以及适口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其营养价值亦高,粗蛋白质含量7.74%,粗脂肪含量8.10%,种子淀粉含量45—52%,磨粉可当主食,也可酿酒制麦芽糖以及用作家畜的精料。茎叶纤维可作造纸原料和制纤维板用,稗草可作绿肥及饲料。通常7—8月间割取鲜草、切碎喂马、牛、羊  相似文献   

4.
赵博 《种子世界》2006,(12):28-30
本研究以目前河南省农业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了粗脂肪含量在8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粗脂肪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间粗脂肪含量变化范围为4.115%~8.175%,总平均值为4.672%。粗脂肪含量大于7.000%的品种有2个,为HE-1、HE-2。不同地点间粗脂肪含量变化范围为4.571%~4.801%,总平均值为4.672%,粗脂肪平均含量以洛阳点最高,商丘点次之,郑州点第三,显著高于其他地点。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产地和品种对小麦中营养组分含量的影响,对河南10个产地种植的4个品种的小麦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在不同产地的4个小麦品种,郑麦366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最高,为15.09%,且变异系数最小;脂肪含量平均值最高的是郑麦103,为1.88%,其变异系数也最高;淀粉含量平均值最高的是郑麦103,为72.63%,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西农979,为1.71%。北部产区种植的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南部产区,南部产区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相比较而言,种植在不同产地的郑麦366其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均最小,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最高,在河南各地具有较好的地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谷子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全省共有2,353份品种。为了适应当前育种工作的需要,特在各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品种79个,进行品质分析,分析项目为粗蛋白质、粗脂肪、赖氨酸和可溶糖。(一) 鉴定结果1.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长治红叶青,含量为14.21%,最低为吉县大长黄,含量为7.96%。含量在12.00%以上的品种共有10个,占12.7%;在10.00%—11.99%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编写《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志》的同时,我们对山西省小麦品种上志的品种,进行了品质分析(以风干样分析)。共分析品种96个,其中冬麦89个,春麦7个。这些品种中有农家种22个,育成种74个。分析项目为粗蛋白质和赖氨酸。一、分析结果:(一) 冬麦:1、粗蛋白质:含量在17.00%以上的8个,占8.99%;含量在14.00—16.99%的64个,占71.91%;含量在14.00  相似文献   

8.
选择10个批次不同品质的小麦作为试验对象,经粉碎制成试验样品(小麦粉)后,进行了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测定,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小麦中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4种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千粒重、生活力、含水量)和种子主要内含物(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矿质元素)含量与发芽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活力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正相关,千粒重、含水量与发芽率、发芽指数负相关;粗蛋白、粗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含量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较小,淀粉含量与种子的发芽显著正相关,半纤维素与种子发芽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淀粉是烹调过程中常用的原材料之一,尤其在挂糊工艺中更是必不可少,不同种类的淀粉其用途也不相同。以绿豆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糯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淀粉对油炸挂糊绿茶鲜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制成的蛋清糊,析水率最大75.92%±0.95%,凝沉性适中11.33%±0.58%,挂糊率最高57.76%±1.13%;炸制后,含马铃薯淀粉的制品外壳水分含量最高30.02%±0.15%,成品a*值,b*值相对较大(0.79±0.03,9.68±0.31),色泽黄亮,制品感官评分最高85.44±2.09分。综合考虑蛋清糊的物理性质和油炸挂糊绿茶鲜叶的品质,用马铃薯淀粉制作的蛋清糊最适于油炸挂糊绿茶鲜叶的制作。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弱筋小麦子粒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降低,超过这个范围,随着密度的增加子粒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反而增加;在总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氮肥运筹比例的前移,弱筋小麦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对近2000份食用豆的蛋白质、总淀粉和粗脂肪含量的鉴定表明,食用豆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作物。平均蛋白质含量为22—23%,是一般谷类作物的2—3倍;淀粉含量中等,平均为39—48%;脂肪含量不高,平均为0.83—1.94%。通过几年田间观察和室内重复鉴定,从中选出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稳产以及外观品质好的品种32份,可直接用于科研、生产和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氮肥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的响应机制,明确氮肥缓解高温胁迫危害的生理机理及适宜运筹措施,本研究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山东济南、济阳试验基地进行,以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济麦44(耐热型)和新麦26(敏感型)为材料,设2个温度水平(对照:CK;花后10~16d高温:H)和3个施氮量(N1:180kg hm-2; N2:240kg hm-2; N3:300 kg hm-2),研究了施氮量对花后高温胁迫后粒重、灌浆特性、蔗糖与淀粉合成及其相关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花后高温显著缩短2个品种各施氮处理的灌浆天数,显著降低了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支/直比值。花后高温胁迫下,与180kghm-2和300 kghm-2处理相比,240kghm-2处理2个品种旗叶中蔗糖含量最高;同时籽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和粒重最高;籽粒中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I)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和淀粉分支酶(S...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氮素和水分含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为优化水肥管理实现优质高效栽培, 2014—2015和2015—2016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温县大田水氮长期定位试验地块, 以中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进行灌水与施氮两因子裂区试验。主区为灌水处理, 设全生育期不灌水(W0)、拔节期750 m 3 hm -2 (W1)和拔节期750 m 3 hm -2 +开花期750 m 3 hm -2 (W2) 3个水平, 副区为氮素处理, 设不施氮(N0)及总氮量180 (N1)、240 (N2)和300 kg hm -2 (N3) 4个水平。与W0处理相比, 2个灌水处理均显著降低耕层土壤(0~20 cm)中的硝态氮含量, 灌水处理的籽粒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均显著高于不灌水处理。灌水还增加了籽粒中小淀粉粒(粒径<5.0 μm)的体积百分比, 2014—2015年度增幅显著, W1、W2处理分别较W0处理增加3.4%和4.8%。施氮提高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 但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小淀粉粒体积百分比低于不施氮处理。在0~240 kg hm -2施氮量范围内, 籽粒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表明, 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拔节期灌1水、施氮量240 kg hm -2条件下, 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为19.64~20.55 mg kg -1, 小麦籽粒黏度值较高, 同时改善了淀粉品质。  相似文献   

15.
小麦籽粒总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淀粉含量较低的重庆面包麦(P1)与淀粉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宁麦9号(P2)配制了P1、P2、F1、F2、B1(F1/P1)和B2(F1/P2)6个世代,测定了每个世代单株籽粒混合样品中总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F2分离世代中,淀粉含量呈现3峰分布,支链淀粉含量呈现双峰分布;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受二对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支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取17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并对其籽粒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与总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RVA黏度的峰值和低谷黏度、Zeleny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及干面筋含量8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中与抗性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是直链淀粉含量(r=0.6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分别为峰值黏度(r=0.27)、膨胀势(r=0.28)和总淀粉含量(r=0.31);抗性淀粉含量与湿、干面筋含量间呈不显著负相关(r=-0.16,r=-0.03).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这八个品质性状中对小麦抗性淀粉含量影响较大的依次为直链淀粉的含量、总淀粉含量、高峰黏度及膨胀势,这一结果可以解释抗性淀粉42.2%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17.
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种子特征及其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春章  刘庆 《种子》2007,26(10):36-39
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是大熊猫天然采食的主要竹种之一,由于开花习性独特,对其种子的研究报道还很少见。对华西箭竹种子的基本特征及不同温度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西箭竹种子长为(5.01±0.43)mm、宽(1.99±0.18)mm、厚(1.72±0.13)mm、千粒重(11.51±0.07)g;风干种子的化学组成:水分含量为(10.22±0.36)%、淀粉(74.52±0.57)%、粗蛋白(7.54±0.32)%、粗脂肪(3.71±0.17)%、可溶性糖(2.94±0.21)%、其他成分仅占(1.04±0.01)%。其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20℃或高于25℃,种子的萌发率都会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芍药籽油与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评价其营养及保健功能。选取6个品种的芍药籽与6个品种的牡丹籽,采用GB/T 14772—2008提取法、GB/T 17377—2008气象色谱法对芍药籽和牡丹籽的粗脂肪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芍药籽油的主要组成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相对总含量在86.2%~90.9%,牡丹籽油的主要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总含量在88.4%~90.6%;芍药籽油的亚油酸含量在22.4%~33.0%,牡丹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介于19.6%~33.2%;牡丹籽油中的亚麻酸相对含量普遍高于芍药;芍药籽油中的油酸含量普遍高于牡丹。芍药籽油与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差异很小,其中芍药籽油的油酸、亚油酸平均值高于牡丹籽油,牡丹籽油的亚麻酸平均值高于芍药籽油,表明芍药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冬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利用莱阳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第26,36年产出的冬小麦籽粒,研究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及其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粗脂肪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上升,而淀粉和粗脂肪含量下降。与不施肥(CK)或单施有机肥(M1、M2)相比,有机无机配施(M1N1、M1N2、M2N1、M2N2)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5.2%~43.9%,10.4%~56.7%;谷氨酸在氨基酸组分中含量最高,脯氨酸受氮肥施用影响程度最大。在同一有机肥投入水平下,低量化学氮肥投入处理的淀粉、粗脂肪含量高于高量化学氮肥投入处理;在等氮量投入下,有机肥供氮比例越大越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淀粉、粗脂肪含量。研究表明,以提高蛋白质含量为生产目的时,应多施氮并提高化肥氮所占比例,而以淀粉和粗脂肪为目的时,应提高有机肥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19,(1)
为发掘利用高活力小麦种质材料,揭示不同小麦品种间(系)的种子活力差异及其内在生理原因,本研究以置于常温种子库老化6年的180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活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间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5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完全失活、不能发芽,种子活力最高的3个品种分别为豫麦18(92%),西农3517(76%)和浏虎98(72%);测定了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种子含水量和籽粒品质性状并与发芽率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发芽率与电导率和籽粒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籽粒总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进一步对种子活力高低差异显著的6个品种(系)进行了种子萌发关键激素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测定,发现3个高活力小麦品种(系)(豫麦18、西农3517、浏虎98)种子中GA3/ABA的比值均显著高于3个低活力品种(系)(西农2003、洛麦21和陕麦107)。本研究表明,种子活力性状在小麦种质资源中存在广泛变异,植物内源激素GA3和ABA的相对含量是影响种子活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