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该文针对沿海风口和基干林带木麻黄造林历来存在着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根据惠安县的沿海自然条件,分析影响木麻黄造林成活率的因素,总结不同造林地段、不同造林方式的造林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探索切实可行的生物、工程、技术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2.
在海岸带风口沙地开展木麻黄不同品系和不同造林方式试验,在木麻黄前沿林带选择木麻黄和湿地松两种树种实生苗按1∶2和2∶1两种比例进行林带更新,并按客土量分别为30kg/穴、15kg/穴和0kg/穴试验.结果表明,惠安1号和澳C38木麻黄无性苗在风口造林中成活率高、抗风力强;以惠安1号木麻黄无性苗为种植材料,采用行状、篱式及丛状造林其成活率都较高;林带更新树种木麻黄和湿地松随客土量增加其生长量增大,更新树种比例不同对树种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困难地造林是一个长期困扰山区绿化的难题,从立地条件特点、整地、树种选择、造林等方面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困难地造林技术,以期为济源市山区困难地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强  代燕 《农村科技》2011,(7):64-65
克拉玛依市全境大部分地区为戈壁荒漠,从南到北,土质低劣,遍地砂砾,不少地方土壤含盐量高。因缺雨水冲刷,盐分板结在土壤表层上,形成严重的土壤盐碱化,给造林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在立地条件差的盐碱地,要保证造林效果,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采用适宜于盐碱地的造林技术和模式,以提高造林效率。  相似文献   

5.
辽西北地区造林成效很低究其根源,概括起来,困难立地造林主要问题也不少。  相似文献   

6.
在风口干旱沙地,选用木麻黄惠安1#和澳C38两种无性系容器苗为种植材料,采取挖大穴整地、下客土、雨天行状造林,并设立风障,木麻黄造林保存率可达80%以上,年高生长量超过50cm,而且受风害较为轻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蓟县一直致力于研究困难地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在渔阳、穿芳峪、五百户等镇乡实施困难地造林,本文就困难地造林树种的选择、苗木运输时注意事项、土地整理和栽植技术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甘丽  史明昌  黎昭咏  郑国柱  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34-11636
为了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在分析造林规划设计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造林规划设计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为造林设计人员提供造林地分析、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典型造林模式选择等功能服务,提高造林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为林业管理人员提供造林信息查询服务,便于了解某一时间段内造林数目及其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同时,对造林活动引起的森林资源的更新采用了时间切片数据库设计方法。在造林地分析中解决了非林地的造林地立地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介绍了辽西半干旱地区文冠果造林的成功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提高困难立地条件下文冠果造林成活率的新方法。为文冠果业内同行开展造林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运动,如退耕还林。部分地区的土地较为干旱,给造林运动带来了一些难题,而造林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本文总结了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技术,包括精细整地、树种选择、苗木选择、造林、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中东部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成林困难。如何增加、保持土壤及苗木水分,提高造林成活率仍是当前和今后干旱造林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通过长期造林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宜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经验和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省属于季风气候,有着适合农林牧渔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水源。但同时部分地区属于困难地,地处偏僻山区,土质较差,岩石较多,不利于种植林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当地政府部门出台了文件,启动实施山区困难地造林计划,以豫南山区为例,部分地方造林难度大,水源不足,林木成活率低,当地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尽心造林,改善现状,经过过多年的努力研究,造林技术有了一定得总结,豫南山  相似文献   

13.
朝阳地区春季、雨季、秋季等三季的造林工程,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在困难立地条件下提高了造林的存活率,为实现绿水青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飞播造林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本文从试验、推广、发展、科技生产4个阶段,阐述了云南省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0余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充分肯定了飞播造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促进云南林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云南省飞播造林规划,展望了今后飞播造林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干旱山地造林极为困难,受气候及立地条件影响,造林极为困难,成活率差,保存率低,一次造林需多次补栽,且生长十分缓慢。而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却能有效拓宽干旱地区造林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由春季造林向春、夏、秋三季造林转变,且造林后不缓苗、生长健壮、成活率高,造林成果当年即可见效,是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一项非常先进适用的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干旱山地造林极为困难,受气候及立地条件影响,造林极为困难,成活率差,保存率低,一次造林需多次补栽,且生长十分缓慢。而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却能有效拓宽干旱地区造林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由春季造林向春、夏、秋三季造林转变,且造林后不缓苗、生长健壮、成活率高,造林成果当年即可见效,是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一项非常先进适用的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海县石灰岩裸露山地造林困难的问题,拟定石灰岩裸露山地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规程,包括规划设计、树种选择、结构配置、造林方法、抚育管理、检查验收和建立档案等内容,以为提高同等立地条件的造林成活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造林对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跃志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1):61-62,74
通过在北票市、凌源市设立对比试验,对困难立地造林后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造林后林地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增加;降雨量相同时,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随着造林时间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侯雄  刘众志  白子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168-170,172
榆阳区是榆林沙区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县之一,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1a来的发展历程,从试验、中试、示范推广、大面积生产4个阶段,具体阐述了榆阳区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展望了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绝大部分地区多为沙漠、戈壁、荒原等地貌,干旱缺水,风沙严重,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西部地区的风沙区范围十分广阔,广阔的风沙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西部地区整体发展。随着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针对西部风沙区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为改善西部风沙区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为了确保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应用效果得以最大化发挥,本文针对西部风沙区植松治沙造林技术的应用做了必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