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罗非鱼类以其味美、生长快、繁殖力强及能以摄食浮游植物饵料而转化为动物蛋白源等优点。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推广养殖.特别是尼罗罗非鱼,在日本企业化养殖也已获取成功,现在年产量可达3500吨。  相似文献   

2.
如何引种罗非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约有60种,目前世界上已进行养殖的种类有15种。我国目前主要有莫桑比克、尼罗和奥利亚三种罗非鱼。养殖规模正逐年扩大,南方、北方以至东北、西北地区,均有养殖,特别是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地区,罗非鱼已成为最主要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优质养殖鱼类。目前 ,世界上有 80多个国家养殖着 1 6种罗非鱼。罗非鱼由初期为渔 (农 )民解决廉价蛋白源和解困的“穷人的鱼” ,目前已被发展中国家的中层社会所接受 ,成为“三文鱼”和鳕鱼的最佳替代品。全世界罗非鱼消费市场正在崛起。据统计 ,  相似文献   

4.
廖国璋 《水产科技》1997,(2):28-32,34
自50年代以来,我国海峡两岸均从国外引进各种罗非鱼(台湾俗称吴郭鱼)进行淡水养殖。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罗非鱼(包括尼罗罗非鱼、莫桑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种)具有生长快,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和产量高的特点,深受水产养殖工作者的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国海峡两岸淡水养殖的主要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繁殖及养殖技术(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弘 《科学养鱼》2006,(1):16-17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齐利罗非鱼等。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品种。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极快。  相似文献   

6.
张水波 《齐鲁渔业》2007,24(8):21-24
近年来,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为进一步推广罗非鱼养殖,联合国ICLARM机构与菲律宾、挪威等国科研单位合作,通过从4个非洲原产地国(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与4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进行杂交并经综合逐代选育获得了优良品系——吉诺玛罗非鱼,目前,该品系已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引进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乐 《水产学报》2001,25(1):90-95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优良养殖鱼类,已成为世界笥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我国大陆罗非鱼养殖产量在淡水养殖产量中居第六位,在世界罗非鱼养殖产量中居第一位,罗非鱼类中的主要养殖种类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引入我国已二十余年,这是我国大陆引进鱼关中养殖最成功者。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类以其味美、生长快、繁殖力强及能以摄食浮游植物饵料而转化为动物蛋白源等优点,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推广养殖,特别是尼罗罗非鱼,在日本企业化养殖也已获取成功,现在年产量可达3500吨。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在水温24℃以上可终年进行产卵,而且雌鱼又有口腔哺育习性,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都很高,这样必然造成在同一水域内,  相似文献   

9.
17、尼罗罗非鱼(Qreochromisniloticus)选育单位:长江水产研究所。为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6-38C,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C。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杂、耐低氧、繁殖快等特点,养殖范围已遍及全国。遗传性状稳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尼罗罗非鱼既有作为食用鱼养殖的经济价值,更有杂交优势利用价值,奥尼鱼和福寿鱼均是以尼罗罗非鱼作为杂交亲本的。主要缺点是不耐低温、不易捕捞和自然繁殖太快等。我国大多数地区,尼罗罗非鱼的适宜生长期为4-s个月,养殖当年夏花鱼种,成鱼规格一般为150s左右。放养越冬鱼种或早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罗非鱼(Tilapia)已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为进一步推广罗非鱼养殖,联合国ICLARM机构与菲律宾、挪威等国科研单位合作,通过从四个非洲原产地国(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与四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进行杂交并经综合逐代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系———吉诺玛罗非鱼。目前,该品系已选育到第13代,世界各国的养殖试验显示,吉诺玛罗非鱼每向下选育一代,其生长速度加快6%~12%。该品种养殖的主要技术如下:1场地选择与鱼塘建造1.1场地选择建场前必须对该处…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罗非鱼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养殖。罗非鱼食性广泛,但目前鱼粉和豆粕还是其饲料中重要的蛋门源。近来,替代蛋白源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通过高脂肪提供能量以节约蛋白的策略在三文鱼饲料中已得到了应用。在罗非鱼上的研究也表明当饲料脂肪超过通常建议的6%-10%达到12%或18%时也会有一定的蛋白节约效应。  相似文献   

12.
尼罗罗非鱼(Snilotiea)属鲡科鱼类,自1981年引进我县开始,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肉味美,体色好等优点,1982年起就开始取代已养殖十多年历史的莫桑比克罗非鱼,至今已在池塘养殖了11年。在增产技术中,无论哪种养殖形式都充分显示了尼罗罗非鱼高产、优质、高效的特点,故我县人民称之为“增产鱼”。  相似文献   

13.
引言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自引入我国以来,由于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繁殖能力强、疾病少、耐低氧、产量高等优良特点,因此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一个重要品种。在坑塘养殖中尼罗罗非虽对饲料有较大可塑性,但仍迫切需要解决低质廉价能提高产量的人工颗粒饲料,尤其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则更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以利用非蛋白氮作为蛋白源进行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的养殖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常平  梁振昌 《水产科技》1999,(4):10-11,17
罗非鱼分类上属鲈形目(Pereiformes)鲡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罗非鱼自然群体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为非洲湖泊、江河中的主要经济鱼类,现地处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国家或地区都养殖罗非鱼。罗非鱼种类很多,目前养殖以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及其杂交种奥尼鱼为主,本文主要介绍罗非鱼的养殖概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王贺 《海洋与渔业》2012,(12):72-73
罗非鱼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10年我国罗非鱼产量达到133.2万吨,占世界罗非鱼产量的一半。罗非鱼为暖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因此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华南地区为罗非鱼主产区。由于罗非鱼不耐低温,越冬时节必须搭建温棚,此举提高了罗非鱼的养殖成本。近年来,极端天气时有发生,简易温棚内养殖的罗非鱼时有冻死,选育出耐寒能力强的罗非鱼品种显得较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多数池塘已被罗非鱼所占领,产品也已充斥市场,售价逐年下跌,养殖效益低微,加上以饲料为主的养殖成本的上升,养殖病害的增多,养殖效益有不断下降甚至亏损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渔农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罗非鱼的养殖效益已成为广大渔农及水产工作者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对此,笔者就技术和管理方面分析了六个关键因素,今整理成文,供罗非鱼养殖生产者们参考。一、选择优质鱼种目前市面上罗非鱼很杂,比较多的是药物制种的变性单雄性鱼种,因制种技术的差异,雄性…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性别三系配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非鱼(Tilapia)为热带鱼,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快、产量高、养殖周期短、肉质好、易于深加工和出口创汇等优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良种类之一.其养殖范围遍及85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国和出口国,2007年我国罗非鱼产量达到120×104t,出口量已达21×104 t,出口额达5亿美元.罗非鱼养殖业在我国现已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1].  相似文献   

18.
黄凯 《科学养鱼》1999,(7):32-32
众所周知,罗非鱼因其具有生长快、疾病少,肌间刺少,味道鲜美而倍受广大水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罗非鱼已成为全球性养殖对象。在我国,各地池塘、水库、山塘、江河等水域养殖罗非鱼已十分普遍。对于池塘、水库、山塘的罗非鱼养殖户来说,罗非鱼的捕捞生产往往...  相似文献   

19.
红罗非鱼(Red Tilapia)为鲈型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经生化遗传和细胞学方面的分析研究,证明是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的白变体与尼罗罗非鱼(T.nilotica)杂交的变异种,其体色性状不稳定,后代会产生分离。经过多年的选育和改良,红罗非鱼已显示出较优的经济性状,体表红色,腹膜洁白,生长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经济效益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淡水养殖优良品种,在太平洋地区有较大市场潜力,东南亚一带也颇受欢迎。我省红罗非鱼养殖发展迅猛,池塘混养、单养已成规模、网箱养殖不断扩大。红罗非鱼俗称为彩虹鲷,是一个十分具  相似文献   

20.
吉诺玛罗非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水波 《齐鲁渔业》2008,25(12):13-15
近年来,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为进一步推广罗非鱼养殖,联合国ICLARM机构与菲律宾、挪威等国科研单位合作,通过从4个非洲原产地国(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与4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进行杂交并经综合逐代选育获得了优良品系——吉诺玛罗非鱼。目前,该品系已选育到第13代,世界各国的养殖试验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