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杂交石斛类原球茎为材料,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NO的供体,研究了60Coγ辐照和SNP复合处理对石斛悬浮培养类原球茎的生长和生物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和SNP单独或复合处理都能促进类原球茎生物碱的合成,且复合处理对石斛类原球茎生物碱的合成有一定的累加效应,但类原球茎生长减缓.适宜的复合处理组合为0.1mmol/L SNP+10Gy60Coγ辐照,此时类原球茎生物碱含量高达0.0676%,与各因素单独处理差异显著,单位培养基生物碱产量为对照组的6.35倍.NO抑制剂L-NAME和cPTIO均能抑制各处理组合对类原球茎生物碱合成的促进作用.复合处理影响类原球茎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从而调控石斛类原球茎生长和生物碱合成.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性同位素 ̄3H-胸腺嘧啶核苷渗入法,研究Fe ̄(1+)注入与 ̄(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早期种胚内DNA的合成动态,以非按期DNA合成为标志,比较重离子束与γ射线作用下DNA损伤、修复程度的差异。同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法(SCE-EDAX)对造成这种差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后,种胚内存在典型的非按期DNA合成,但在重离子注入条件下,这一现象并未表现出来。因此重离子的作用过程和诱变机理与γ射线的作用有所不同。重离子对种子的诱变是一种间接的作用,因为SCE-EDAX的结果证明离子注入种子的深度为14μm,并未真正到达小麦种胚内部。  相似文献   

3.
软X射线对柑桔愈伤组织和原生质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软X射线对丹西红桔愈伤组织和原生质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1h和1.5h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愈伤组织的生长,辐照1.5h表现更为明显;原生质体经辐照1.5h后分裂的很少,在培养过程中发生质壁分离,辐射1h的原生质体受抑制的作用不一些。  相似文献   

4.
刘颖  魏敏  杨平华  严庆海 《核农学报》2016,(8):1607-1613
为了合成绿色环保农林保水剂,解决农林保水剂功能单一的问题,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富里酸为添加剂,通过~(60)Co-γ射线引发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富里酸[P(AA-co-AM)/FA]高吸水性材料,探讨了辐照剂量、FA添加量对保水剂吸水倍率、吸盐倍率的影响,保水剂的反复吸水性能以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水剂中富里酸(FA)含量为15 wt%,辐照剂量为6 kGy时,吸水倍率和吸0.9%NaCl溶液倍率分别为437倍和61倍;30 min达到溶胀平衡,重复吸水10次后,保水剂溶胀倍率为199倍,下降54%;自制保水剂的施用明显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促进了玉米生长。该方法提高了保水剂的吸水保水性能,克服了传统合成方法污染大、能耗高等问题,同时具有多功能性,合成的高吸水性材料适合制作农林保水剂,为植酸类保水剂合成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γ辐照对水中四环素(TC)的降解作用,探讨了TC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联合H2O2、CH3OH对其辐照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γ辐照可有效降解水中TC。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TC降解效果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pH=9时TC去除率最高。添加H2O2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C的γ辐照降解率;而添加CH3OH则明显抑制TC的γ辐照降解。通过量化计算和液质联用(LC-MS)分析发现,γ辐照降解水中TC主要是基于.OH自由基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用多极板赝火花放电室产生的55KeV纳秒强脉冲电子束与Ar^+离子束及HIR-FL装置上加速的7MeV^16O^6+离子束辐照枸杞种子,测定种子萌发早期种胚细胞中的非按期DNA合成过程,比较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辐照效果,结果发现,3种处理种子中,虽然都有非按期DNA合成过程,但是,脉冲电子束及Ar^+离子束辐照所造成的DNA损伤程度大于^16O^6+离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辐照过程中所选用的束  相似文献   

7.
张维  李元英 《核农学通报》1995,16(3):180-182
用45和90Gy^60Coγ射线照射柑桔大实蝇幼虫,用发光光度法测定其唾腺及肠细胞的DN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4h后受损细胞的DNA含量明显下降,72h开始修复,2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其损伤与修复能力与不同细胞及照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γ射线辐照降解含抗生素废水的效应,选取磺胺甲恶唑(SMX)这种难以在废水中分解的磺胺类抗生素,研究不同溶剂对γ射线辐照降解废水中SMX效果的影响,以及羟基自由基(·OH)、水合电子(e_(aq)~-)和氢自由基(H·)在SMX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数量关系。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可有效降解水中的SMX,低浓度与酸性条件更有利于SMXγ射线辐照降解;γ射线辐照联合1、10和100mmol·L~(-1)H_2O_2均会促进SMX降解;自由基清除剂(叔丁醇和异丙醇)会抑制SMXγ射线辐照降解效果。SMX辐照降解过程中·OH、e_(aq)~-和H·的降解速率常数比例为14.6∶1.0∶3.0,表明SMX降解主要是以·OH氧化的途径完成。当辐照剂量达到6 000 Gy时,100 mg·L~(-1)SMX的降解率达88.88%,而总有机碳(TOC)的降解率仅为15.30%,表明SMX经γ射线辐照降解后矿化效果不佳。本研究结果为γ射线辐照降解含抗生素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秀清  冯建  潘海发  章铁 《核农学报》2010,24(2):325-328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引发淀粉接枝丙烯酸合成高吸水树脂,探讨糊化温度、丙烯酸中和度、辐照剂量、丙烯酸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树脂较好的工艺条件为:淀粉3g,初始加入蒸馏水21ml,90℃下糊化15min,丙烯酸中和度80%,丙烯酸与淀粉的比例(V/W)为3:1,0.9%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5ml,辐照处理3kGy,真空干燥温度60℃。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可吸蒸馏水766ml/g,吸自来水278ml/g,吸0.9%NaCl水溶液64ml/g。  相似文献   

10.
60Co-γ射线辐照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60Co-γ射线辐照对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影响,用0(对照)、20、40、60、8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其萌发率、成苗率的影响及其M1部分表型变异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20和40 Gy60Co-γ射线辐照后,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8.33%和87.91%,显著高于对照(41.25%);60和80 Gy 60Co-γ射线辐照后,种子萌发后的成苗率分别为70.72%和68.37%,显著低于对照(96.29%),且存在显著的致死效应;60和80 Gy辐照剂量可显著缩短M1的叶长和叶宽,其中60Gy还可显著降低M1旗瓣宽度,提高旗瓣长宽比.综上,20 ~40 Gy辐照剂量可以改善德国鸢尾种子萌发率,60~ 80 Gy可以作为德国鸢尾杂交种子的诱变剂量.本研究结果为利用60Co-γ射线改善德国鸢尾杂交种子萌发率和开展辐照诱变育种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羟基脲抑制与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 ,在大麦种子的吸涨初期 ,种胚DNA合成主要是DNA非预定合成 ,一定剂量下6 0 Co γ辐射能刺激增强种胚的DNA非预定合成。辐射刺激效应随修复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50~ 40 0Gy的电子束辐射对大麦种胚的DNA非预定合成也有刺激作用。在半致死剂量附近有一峰值 ,在致死剂量附近出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2.
红豆草胚性细胞系和非胚性细胞系DNA代谢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豆草无菌苗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胚性细胞系”和“非胚性细胞系”。应用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这两种细胞系的DNA合成动态,結果表明:前者DNA合成十分活跃,且DNA合成只限于发生胚的单细胞和细胞群。这些细胞迅速分裂,分别发育形成不同阶段的体细胞胚,在这一过程中,DNA代谢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到球形胚时,DNA合成速率达到最高峰。体细胞胚中各细胞DNA合成速率的差异与体细胞胚形态学极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至于“非胚性细胞系”,在启动分裂和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也是以细胞DNA复制为基础的,但在该类细胞系中,无论是DNA合成速率还是~3H-胸苷标记的细胞频率都远低于胚性细胞系。DNA代谢动态在这两类细胞系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3H TdR标记小麦种胚 ,研究了质子处理的种胚萌发早期DNA合成动态 ,并与γ射线辐照进行对比。表明质子处理能引起肿胚DNA损伤修复合成 ,即DNA非按期合成 ,京 41 1与原冬 977的修复复制峰期分别出现在正常的DNA合成峰期前 4h与 2h。以京 41 1为例 ,比较质子处理与γ射线辐照的种胚DNA损伤修复特点的差异 ,质子的DNA非按期合成峰期出现时间早于γ射线处理的 2h ,正常的DNA合成峰期晚于γ射线处理的 4h ,且在DNA非按期合成峰期后的DNA合成量明显低于γ射线。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电子自旋 (ESR)波谱术研究了同步辐射辐照种子产生的自由基及其与辐射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辐照的种子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 ,其种类、性质不同于γ射线 ,短寿命自由基 (小于 48h)产额高于γ射线 ,长寿命自由基 (大于48h)的稳定性大于γ射线。同步辐射自由基产额与辐照剂量呈线性关系。用3H TdR掺入法研究了受辐照种胚萌发早期DNA的合成动态 ,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能够引起种胚DNA的损伤修复合成 ,其特点不同于γ射线。原冬 6号和北京41 1品种的DNA修复合成出现在种胚吸水后第一个正常的DNA合成峰之前 ,京冬8号品种出现在第一个小峰之后和 2个高峰之前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窄颖赖草为材料 ,研究了低剂量γ射线辐照花粉对远缘杂交的作用。结果表明 ,适宜低剂量 (5~ 9Gy)辐照花粉能克服杂交不亲和性提高杂交结实率 ,但同时也有一定损伤 ,种子胚胎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表现出低剂量辐射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用γ射线辐照中间偃麦草散粉期的穗,用其花粉授予普通小麦“J-11”和“中国春”,研究不同剂量辐照花粉对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结实率、杂交种子含胚率、杂种幼胚培养和杂种幼苗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9Gy低剂量γ射线略提高了中国春×中间偃麦草的结实率,表现出低剂量辐射的刺激效应,但对J-11×中间偃麦草却未表现出刺激效应。所有剂量的辐射对杂种幼胚均有伤害作用,杂交种子含胚率、杂种幼胚成苗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30Gy处理时有12.9%~14.5%的杂种幼胚发育成了植株,但该剂量应用到小麦中难以获得后代。在50~100Gy高剂量γ射线处理杂交种子胚发育不良,通过幼胚培养未能得到植株。将花粉辐照技术与幼胚拯救技术、花药培养技术有效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突变体,提高诱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大豆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差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玉春 《核农学报》1990,4(2):71-74
用60_Coγ射线辐照13个大豆品种的种子表明,不同品种大豆的辐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应用3~H-TdR掺入法研究受辐照种子浸种初期的DNA合成情况表明,受辐照的大豆种胚出现非S期DNA合成,即修复合成。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差异与DNA修复合成有关,辐射敏感性高的品种DNA修复合成能力弱,辐射敏感性低的品种DNA修复合成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快中子辐照对花生胚小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花生品种鲁花11号成熟干种子为试材,经快中子0、9.7、14.0和18.0Gy辐照后,取胚小叶外植体接种于添加10.0mg/L 2,4-D的MSB5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培养4周后,将其转移到添加4.0mg/L BAP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快中子辐照处理对胚小叶组织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有很大影响。未...  相似文献   

19.
辐照花粉对普通小麦×窄颖赖草杂种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普通小麦J 11( Triticu m aestivu m ) ×窄颖赖草( Ley m us angustus)( 花粉经9Gy γ射线辐照,以不辐照的为对照) 杂种幼胚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辐照花粉对其远缘杂种的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辐照花粉对其杂种表现出以下细胞学效应:①明显增加了杂种愈伤组织的染色体数目变异幅度,对照为43 ~64 条,而9Gy 辐照的为26 ~65 条;②使杂种愈伤组织染色体数目减少,平均每细胞减少4-9 条染色体;③促进了杂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照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为端着丝粒染色体,而辐照的除具有与其相近频率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外,还有与其相近频率的微小染色体;④增加了双着点染色体和环状染色体等的频率,表明辐照花粉促进了染色体易位和重组。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品种绵阳 2 6为材料 ,利用3 H TdR掺入法 ,研究了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烯效唑处理后 ,小麦种子萌发早期DNA合成加快 ,当浓度为 2 0mg kg时 ,DNA合成速率最快 ;同时 ,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烯效唑处理促进3 H 胸苷掺入可能反映了烯效唑有助于萌发中DNA修复和DNA复制 ,为种子萌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