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后肢风湿瘫痪症是兽医临床可见的疾病之一。对该病习惯以症为病的称呼。古籍医著则统称为痹症。如《内经、素问》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元亨疗马全集》亦有记载:“冷拖后脚恰如椽,腰曲头低行步难,髓寒骨冷筋挛痛,肝风邪湿转筋翻”。对风湿瘫痪症(痹症)的治疗方法颇多,近几年在运用现  相似文献   

2.
猪风湿热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风湿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本病属于祖国兽医学中“痹症”的一种证型。痹证是指风寒湿邪侵袭畜体,引起患畜生理机能紊乱,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致使患部肌肉疼痛、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甚至出现卧地不起、食欲减退或废绝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给养殖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病因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邪的侵袭和畜体自身正气的虚弱有关:1.1外邪入侵引起风湿热的外邪主要为风寒湿热诸邪侵入肌肤、经络,流注关节,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因而产生肌肉关节红肿疼痛发热…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肌肉风湿症是奶牛常发的全身性疾病,特别是怀孕期的奶牛或产后奶牛更易发病。1辨证施治1.1风寒湿热辨证临床可分为风痹症、寒痹症、湿痹症、热痹症等。风痹症患牛四肢疼痛,跛行,痛无定处;寒痹症患牛关节无热、疼痛,天冷疼痛加剧;湿痹症患牛关节疼痛,能站不能走;热痹症患牛突发关节疼痛、热肿,其行走困难。对风寒湿热引起的发病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治则。1.1.1风痹症宜服防风汤加减,即:防风45 g,羌  相似文献   

4.
前言“关节炎”为现代医学名称,于祖国医学属“痹症”范畴,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现将其临床表现分述如下:1.风湿性关节炎:一般表现为发病快,多见于青少年,常在较大关节呈现病变特征,游走性。急性期伴有红肿热痛、发作时常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呼吸道感染、亦可影响心脏,病理检查有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血中免疫球蛋白增高。2.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缓慢,多见于青壮年关节损害为对称性,多数从小关节或骶部起始,逐渐发展,早期可呈游走性,病久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风湿热痹症耕牛风湿热痹症,多发生于夏季。由于夏季属暑湿季节,如长期在潮湿地域放牧,或劳役过度,以致风湿热邪侵于肌肤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遂成此症;或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里热为外邪所郁,湿热壅滞,气血不宣,而成此症...  相似文献   

6.
<正>1痹证《黄帝内经》云:"痹者,闭也。"即经络筋脉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故痹证多痛。常累及筋肉、关节和经络。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作用于经络关节而为  相似文献   

7.
一、痹证 《黄帝内经》云:“痹者,闭也。”即经络筋脉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故痹证多痛。常累及筋肉、关节和经络。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作用于经络关节而为病。常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瘀痹,痰痹,热痹等。不同的痹证病因不同。行痹又称风痹,痛无定处,游走不定,多为风邪所致。痛痹又有称寒痹,痛处固定,得温则减,得寒则剧,为寒邪所致。着痹又称湿痹,痛处重着,身体困重,缠绵难愈,为湿邪所致。瘀痹痛处固定不移,且多为刺痛,关节僵硬,为体内瘀血过多而致。  相似文献   

8.
饶乃华 《广东蚕业》2003,37(3):17-18,50
骨质增生症,又称老年性骨质退变,骨质关节炎,也有人将它称为骨刺。中医属“骨痛”、“骨痹”之症。骨质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于人们长期慢性劳损和风寒邪湿的影响,使人们气血凝滞和痰瘀郁结。尤其是肾脏  相似文献   

9.
廖子俊 《蜜蜂杂志》2012,32(2):38-3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属医学中的"腰痛"、"腰腿痛"和"痹症"的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腰痛伴随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障碍、肌力减退、肌萎缩和腰部畸形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同时外感伤寒湿邪,  相似文献   

10.
痹是闭塞不通之意,痹症是畜体受风寒湿侵袭,致使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肢体身躯出现以麻木不遂为主的病症。主症:患畜卧多立少,行动时肢体不遂,移步困难,摇摆不稳,患肢感觉迟钝,以麻  相似文献   

11.
猪的风湿热证是一种全身性胶原组织疾病 ,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的一种症型。主要引起患畜生理机能紊乱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 ,气血运行不畅 ,肌肉关节疼痛 ,致使肢体麻木 ,关节肿胀变形 ,甚至卧地不起 ,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痹证多因畜体卫气不固 ,风寒湿邪入侵 ,诸如气温的突变或冷水、阴雨的酷淋 ;久卧湿地寒风侵袭等。正如《内经·痹论》所述“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盛者为行痹 ;寒气盛者为痛痹 ,湿气盛者为着痹也 ,……病久日深 ,营卫之行涩…… ,阳气…  相似文献   

12.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与阴阳五行、脏象、病因病理等学说共同构成了祖国医学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针灸、药物等临床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经络的概念与组成1.1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机体运?..  相似文献   

13.
耕牛风湿热痹症,多发生于夏季。由于夏季属暑湿季节,如长期在潮湿地域放牧,或劳役过度,以致风湿热邪侵于肌肤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逐成此症;或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里热为外邪所郁,湿热壅滞,气血不宣,而成此症。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本症数十例,均获良效。1 主要症状 病畜发病较急,精神不振,食欲反刍时好时差;行走跛行,卧多立少;有的一肢或四肢关节发生肿胀疼痛,多见于系关节和蹄关节,痛处有灼热感,同时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风湿病是由A型溶血性链球菌在风、寒、湿等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引起的变态性疾病。病变部位大多在肌肉结缔组织、肌和腱的结合部分,故大多表现为肌肉或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风湿症属中兽医痹症的范畴,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致为痹”。故《元亨辽马集》指出“皆因外感风寒。内伤阴冷,外感内伤,伤之血气”,畜体阳虚,卫阳不固,肌凑空疏.风寒邪气得以入畜体,流走经络,致使气血凝滞,运行不畅而成本症。此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15.
痹症是家畜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失常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等的一种疾患,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我们通过对几例痹症患畜的诊治,得到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痹症是由于家畜机体受风、寒、湿侵袭,致使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引起肌肉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病症。 2000年以来,笔者诊治15例痹症患病耕牛,全部是水牛,其中母牛11例,公牛4例。最大的7岁,最小的2岁,病程最长的3个月,最短的5天。属风寒湿痹12例,风湿热痹3例。治疗中除改善饲养管理外,采用中兽医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治愈13例,好转2例。  相似文献   

17.
试论黑龙江省马属动物痹症与马爬窝病的类症浅析佟成田(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镇畜牧兽医站·154800马属动物的痹症是我国东北地区秋、冬季节最易发生的疾病。多因气候寒冷,厩舍潮湿,加之上感风寒湿邪致使机体经络凝滞、气血迟滞不畅而成病。痹症即古籍书中所载:低...  相似文献   

18.
<正>马属动物的痹症是秋、冬季节最易发生的疾病,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更高。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畜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古文献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马属动物痹症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以及体质的盛衰、厩舍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痹证是指畜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失常,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疼痛、肿大、屈伸不利等的一种疾患,为中兽医内科杂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病证。痹证一般分为风寒湿痹和热痹两类。正如《素问.痹论》中所说:"风寒湿三  相似文献   

20.
<正>马属动物的痹症是秋、冬季节最易发生的疾病,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更高。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畜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古文献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马属动物痹症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以及体质的盛衰、厩舍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