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苗木失水以及电阻值对成活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对紫穗槐、红柳、柠条的1年生苗木进行晾晒,测定不同晾晒时间下苗木含水量、电阻值及栽植成活率,分析它们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含水量减小、失水率增大、电阻值增大、苗木栽植成活率显著下降。本试验所用紫穗槐、红柳、柠条的1年生苗木栽植成活率为40%时的苗木含水量与电阻值分别为2.82 g、8.45 g、0.44 g和32.75 MΩ、1.86 MΩ、19.82 MΩ。  相似文献   

2.
不同晾晒处理对枣苗水分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分对苗木移栽成活率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其对枣苗移栽的影响,以一年生灰枣嫁接苗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晾晒处理进行了移植栽培,结果表明晾晒使苗木失水,失水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苗木体内的含水量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晾晒时间不宜超过1.5天,如果超过,苗木就会大量死亡,其成活率也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3.
桃树有别于其它树种,栽植方法不当成活率很低,如何提高桃树苗木的成活率,现将其栽植要点介绍如下:1苗木的选择根系完好,主根2~3条以上,长度约20cm,并且侧根丰满,根皮老化成熟,用指甲尖轻刮呈白色,并有水分溢出,苗高在80cm以上,芽眼饱满,无机械伤,无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4.
1.夏季栽植柑橘容器苗全年可以栽植,效果以秋、春最佳。近年来一些柑橘产区开始夏季栽植柑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夏季气温高,柑橘根系生长快,只要水分跟得上,就有较高的成活率,且苗木栽植后的缓苗期也可缩短。夏季栽植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是:  相似文献   

5.
园林绿化工程中,能否掌握树木栽植的要领,是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栽植要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冠根修剪 树木栽植前,树冠必须经过不同程度的修剪,以减少树体水分的散发,保证树势平衡以利苗木成活,修剪量依不同树种及景观要求有所不同。 对于较大的落叶乔木,尤其是生长势较强、容易抽出新枝的树木,如杨、柳、槐等,可进行强修剪,树冠可减少至1/2以上,这样既可减轻根  相似文献   

6.
新邮购来的月季苗,由于起苗时必然伤根,再加邮运途中较长时间失水,使苗木本身消耗了大量的养分,所以初栽阶段应从以下三方面慎加保养: 1.适当修剪。凡损折和坏死的根系要剪掉,并蘸些硫磺粉或草木灰消毒,以防根系进一步感病。枝条也应剪掉一部分,以减少蒸发,利于调整好植株体内的水分代谢平衡。 2.缓和滋润。修剪处理后,可用泥浆浸蘸裹根,在半阴环境中放置4~5天,每天淋水3~5次,使水分慢慢地缓和滋润植株,以初步复原其机体的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7.
南疆发展红枣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我团于2002~2003年开始栽种枣树,枣树成活率较低。2004年改进栽植方法,35.2hm2枣成活率达到90%以上,枣苗当年生长高度50cm以上,取得枣树当年定植的良好效果。1苗木质量1.1枣苗质量是定植成活率主要因素一定要选择品种优良、品质纯正、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的1级苗木。优质枣苗,其营养物质贮存多、发芽快、缓苗时间短、定植成活率高。1.2植株选择植株粗壮,茎干挺直,地径粗度1cm以上,主侧根4条以上,须根多、损伤小;体内营养物质贮存多的无病虫苗木。1.3根系活力枣苗根毛是吸收营养及水分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8.
苗木栽植后的水分和养分管理是保证栽植成活率的关键。为保证新栽植苗木能健康、正常地生长,必须根据园林树木的生长特性、环境条件等,合理安排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化学控根在容器育苗中的作用,总结了化学控根的研究进展、原理、技术与方法,分析了化学控根的目的是防止栽培于容器中的苗木根系产生畸形。指出化学控根剂可以防止根系缠绕和生长畸形,进而提高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并促进后期生长。目前常用的化学控根试剂主要是铜(Cu)试剂和锌(Zn)试剂,还有氟乐灵、乙烯磷以及生长调节剂等。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化学控根主要应用于木本植物的容器育苗,木本植物主根较为发达,化学控根是有效控制木本植物容器苗根系发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提高苗木质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磷能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发育,还可以诱根下扎,且有利于加快吸水吸肥。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利用磷肥蘸根栽树,大大提高了树苗成活率,尤其对于不能及时栽的,进行蘸根处理,效果更为显著。其配  相似文献   

11.
吸湿-回干处理对干制辣椒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复干旱存活法研究了吸湿-回干处理对干制辣椒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筛选可有效提高干制辣椒幼苗抗旱性的最佳吸湿-回干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吸湿-回干处理可有效提高干制辣椒幼苗的抗旱性,处理组的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显著高于未处理对照,处理次数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吸湿时间对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吸湿6 h处理的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最高,显著优于吸湿24 h的处理;此外,6 h吸湿-回干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提高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认为,6 h吸湿-回干处理可有效提高干制辣椒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A_3和6-BA处理美女樱种子,研究其对美女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生理生化活性、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幼苗干鲜重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女樱种子经过GA_3和6-B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提高,种子TTC还原力增强,POD酶活性提高,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降低,根系长度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多,种子活力高于对照.各指标提高的效果均表现为6-BA好于GA_3,6-BA的处理最佳使用浓度为10 mg/L,种子的发芽率为89.6%,GA_3的处理最佳使用浓度为300 mg/L,种子的发芽率为87.5%.  相似文献   

13.
绿豆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鉴定筛选苗期抗旱绿豆种质,对改良绿豆品种抗旱性、促进绿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绿豆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方法和信息支撑。本研究以70份绿豆种质为材料,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测定幼苗存活率、萎蔫指数、株高、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叶片含水量、生物量和胁迫指数等指标,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第1次旱胁迫后的幼苗存活率与第2次旱胁迫后的幼苗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萎蔫指数、株高与幼苗存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故遴选出第1次旱胁迫幼苗存活率、萎蔫指数和株高为绿豆苗期抗旱性评价的适宜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划级,获得高抗旱种质16份、抗旱种质20份,中抗种质23份、敏感种质8份和极敏感种质3份。以第1次旱胁迫幼苗存活率、萎蔫指数和胁迫株高分别评价绿豆的抗旱性并与综合评价结果相比较,一致率分别为70.0%、58.6%和51.4%。认为第1次旱胁迫幼苗存活率可以作为大规模绿豆种质苗期抗旱筛选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普通菜豆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不同来源的普通菜豆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正常供水和反复干旱2种处理,测定11项生理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进行苗期抗旱性指标筛选,通过加权抗旱指数(weighted drought-resistance index,WDI值)和抗旱度量值D(drought resista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s,D值)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划分抗旱等级。结果表明,不同指标与综合抗旱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7726)、PSII最大量子产量(0.7607)、叶绿素含量(0.7435)、反复干旱存活率(0.7341)、生物量(0.7329)、茎叶干重(0.7314)、根干重(0.7192)、气孔导度(0.7159)、根冠比(0.7092)、株高(0.7086)、叶面积(0.6910)。基于加权抗旱指数和抗旱度量值D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同材料的抗旱性排序大体一致。根据抗旱度量值D将供试材料分为高抗、中抗、敏感和高敏感4个级别,各占总数的10%、6%、58%和26%。综上所述,叶片相对含水量、PSII最大量子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等10项指标可用于普通菜豆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加权抗旱指数与抗旱度量值D两种综合指标相结合能够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50个参试普通菜豆品种中,白金德利豆、跃进豆、兔子腿、圆白菜豆和260205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了解查榅桲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品种划分,搜集新疆喀什、新疆阿克苏、陕西西安、山东曲阜、福建明溪、北京和智利9个不同种源的榅桲果实,取其种子进行层积、育苗,对所得实生苗的生长动态、抗寒性和AFLP遗传多样性进行初步探讨,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榅桲实生苗生长可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其中处于速生阶段苗木的株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达到全年总量的70%。(2)不同产地榅桲枝条的细胞伤害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但智利榅桲枝条的相对电导度(4℃时高达63.31%)显著高于其他产地榅桲,抗寒性最差;新疆阿克苏2种类型的榅桲(苹果型和梗瘤型)的相对电导度(-16℃时分别是27.03%和47.17%)低于其他地区的榅桲,抗寒性较好。(3)应用AFLP技术筛选出的10对分辨率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10个总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210个,多态位点比率达69.41%,说明其分子遗传水平上的多态性丰富度不高。以相似系数值0.328作为划分标准,可将9种榅桲资源划分为2类。(4)根据NTSYSpc2.10分析,9份榅桲种质之间相似性系数在0.10~0.50,以相似系数值0.328作为划分标准,可将9种榅桲资源划分为2类。  相似文献   

16.
D-精氨酸对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多胺含量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以 ‘湘早籼32号’和 ‘旱116’为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外源D-Arg对水稻幼苗多胺含量和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外源D-Arg明显抑制水稻幼苗相对干重增长率和根系中Put、Spd和Spm含量的升高,而对株高相对增长率影响不明显。外源D-Arg+Put明显促进幼苗相对干重增长率和根系中Put、Spd和Spm含量的升高,且促进株高相对增长率的增加。表明,外源D-Arg不利于水稻幼苗抗旱性的提高,且Put能逆转D-Arg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西伯利亚冰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和胚芽长及三叶期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渗透势PEG溶液(-0.2,-0.4 MPa)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在-0.4 MPa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峰值.2)高渗透势PEG溶液(-0.2,-0.4,-0.6 MPa)对胚根伸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4 MPa最大,但对胚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3)随着渗透势的降低,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和胚芽长不断下降,胚根/胚芽的比值持续上升.4)3叶期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胁迫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除了-0.4 MPa,1d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各处理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这3个指标均可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南部小麦抗寒性比较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鉴定小麦抗寒性的指标,于大田条件下对12个品种小麦的死苗死蘖率、枯叶率、叶片数、叶片长宽、植株直立性、SPAD值、电导率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麦的死苗死蘖率是可靠的抗寒性鉴定方法,小麦的枯叶率、直立性、电导率与其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64、0.595和0.609,抗寒性好的品种枯叶率较低、匍匐性强、电导率低,可作为小麦抗寒鉴定的指标,具有冬前叶片数少、叶片SPAD值高的小麦虽然也表现出抗寒性好的品种的特点,但其相关不显著,而不同叶位叶片长宽与小麦的抗寒性关系差异不稳定,因此,该三项指标作为小麦抗寒性鉴定的直接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低温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新陆中88为试验材料,采用纸培和砂培的方式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将棉花种子的发芽温度设置为5℃、10℃和15℃不同的低温,低温持续时间分别为1 d、2 d、3 d、4 d、5 d。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低温持续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高度、主根长度、叶面积、电导率均有所影响,持续时间越久抑制越严重;同一持续时间下温度越低导致发芽率越低、幼苗高度越矮、主根长度越短、叶面积越小。因此,适当推迟棉花播期,可以预防棉花苗期的冻害,有效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并且有利于棉花出苗整齐、长势健壮,提高幼苗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