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DEA模型的重庆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笔者在分析重庆市建设用地现状及变化情况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对重庆市40个区县2000-2008年建设用地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利用效率值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建设用地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率水平在空间上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城镇体系发展格局具有一致性;在时间上,2000-2004年期间整体效率水平有所提升,但2004-2008年期间降低,与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和建设用地供需结构变化一致;各区县经济增长中建设用地和劳动力投入均存在纯超量投入松弛,要素间配置状况不佳。最后结合重庆市未来发展提出了促进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耕地保护的城市发展空间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关小克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252-258
针对城市边缘地带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优质农用地大量减少的矛盾,以驻马店为例,在充分考虑农田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了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系统和耕地自然生产潜力评价系统组成的生态适宜城区扩展用地评价方法,评价了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和农地的自然宜耕性,基于保护优质耕地的目标,划分了适宜性发展空间分区,将城市发展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个类型,结合宜居城市建设对不同分区内的耕地功能用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扩展用地时空配置的方法和途径。结果表明:驻马店市重点、优化、限制和禁止开发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05%、28.87%、17.75%、16.33%。该评价方法为城市边缘地带新增建设用地的时空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宜居城市的主成分分析与评价——以重庆市主城九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国内城市居民和政府都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重庆市主城九区的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环境状况、城市居住状况、城市保障状况以及生活便捷程度等方面对其宜居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找出各自适合的发展建设方向,从而为重庆市的宜居性建设提供一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建设用地变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城市化为角度对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和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1997~2002年间,广州市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由68.28增加到75.28,年平均增长的比率为1.92 %,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非常平稳,在6年间共增长了 796.67 hm2,年平均增长的比率为0.47 %。以上数据反映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广州的城市化是以自组织为主的城镇化,产业与居住的分散化决定了小城镇发展呈现均衡性特征。这样实质上把有限的农村空间割裂为多个不大的发展中心。这种多中心往往导致无中心,即建设无重点、发展无中心、各乡镇过度竞争,造成区域内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与低效率配置,影响资源向优势区位的流转,无法形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最终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当前对策主要是依托城市化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规划使其用地变化向规模减少、集约利用发展。广州市有农村居民点的各区(县级)市,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地理条件可以对上述区域进行分类,分别采用适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与经济建设要求相匹配的问题,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以呼和浩特市市区为例,结合2001—2016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变化特征,围绕经济-社会效益目标分别运用目标规划法和层次分析法对2030年用地需求方案进行模拟预测和择优,并通过CLUE-S模型对上述2种目标的优化方案进行空间模拟和最佳用地方案决策。结果表明:(1)2001—2016年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增率达到94.104%,其中增幅较大的2类用地为交通运输用地和住宅用地。(2)与现状城市用地结构变化趋势不同,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标的优化方案中,增幅最大的城市建设用地类分别为商服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且2种方案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均衡度比2016年现状值分别高出0.259、0.462,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构成趋于动态平衡的态势。(3)2种不同效益目标优化方案的城市建设用地预测总面积有所不同,经济效益方案比社会效益方案高出30.828 km2。社会效益优化方案在城市用地结构及布局的动态平衡度上优于经济效益方案,设定其为最佳城市用地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绩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剖析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结构方面存在的难题,从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的结构效益、经济效益和公平效益三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构建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2009—2013 年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绩效虽呈波动状态,但评分总体较好,土地供给侧政策实施效果整体良好。在供给结构调整方面,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工矿仓储用地占用比重较大,商服和住宅用地比重较小;在经济效益方面,保持着较高的土地供给率和土地市场公开出让率,但土地投资强度较低;在公平效益方面,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经适房比重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最后,为阜康市土地供给侧结构调整优化提出优化供地结构、注重存量土地内部挖潜、转变低效供地利用、以“三规合一”为导向等建议,以实现未来城市土地供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开展扶贫攻坚的重要政策,复垦是该政策的重要环节,复垦农民满不满意是衡量该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复垦阶段的政策与流程梳理,结合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乡镇的实地调研,构建了复垦农民满意度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策实施细则改变前后的满意度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政策进行调整后,复垦农民对“经济补偿”与“环境改善”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但在“政策宣导”、“复垦实施”、“政府服务”及“法律保障”等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间。最后从复垦农民满意度的角度出发,在补偿方式、权益保障等方面对增减挂钩政策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为了解决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问题,以河北省藁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河北省藁城市城乡建设用地的现状的基础上,从数量、布局、所占比重等方面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城镇规模偏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双重用地问题突出、城市化水平低、产业发展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是阻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重要因素,并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深化改革、加强土地管理、集约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等方面提出相应优化藁城市城乡用地结构,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决定了人类能源活动强度和碳源碳汇的增减量,为了实现低碳发展,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碳效应评价。[方法]以河北省为例,利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河北省经济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和定性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采用ARCGIS软件制图,对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碳源和碳汇进行了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对2006-2015年河北省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效应以及各市的碳排放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碳排放效应时空差异较大,碳排放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唐山市、石家庄市、邯郸市。[结论]通过研究河北省碳排放现状,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布局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提出河北省低碳可持续发展建议。研究成果对河北省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摘要:本文结合现阶段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后结合GIS技术分析了重庆全市1999-2007年及全市各区县2007年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99-2007年间,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先降后升,总体处于低度利用状态;空间上,靠近一小时经济圈的地区集约利用水平高,渝东北和渝东南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最后文章针对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情况提出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萍  谭静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364-367
解决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了测度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协调程度,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测算地级城市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分别得到四川省18个城市1998至2008年的协调度,同时对不同地级城市、不同年份的计算结果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动态地分析与考察,结果表明四川省地级城市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程度虽然逐步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不高,只有发展经济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举,才能改进协调度,从而为政府实施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与无限性的要求表达与土地资源固有有限性形成强烈地客观矛盾,充分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笔者基于研究区社会、经济、生态特点和地类结构实际情况,结合中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对中江县县域的地类结构进行多目标导向的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效益主导的发展目标,通过配置地类结构,可以获得不同的GDP总值。在进行中江县土地类结构配置时,能够实现目标年的生态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效益的“双赢”。研究结果能够保障一定时期内当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可为当地土地资源管理等政府部门进行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衡量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益,揭示土地利用问题,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角度构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前大兴区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度较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最快,其次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于土地利用效益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实施内部挖潜,集约用地促使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升,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采用功效系数和协调度模型,能有效揭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的考量土地资源配置情况,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从土地自然属性、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障碍度分析,指出南川区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其科学用地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3年间南川区土地利用绩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利用效益起到主要作用,自然条件对土地利用绩效的提升的约束作用有增大的趋势;南川城市土地利用中应注重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实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2)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既要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特征,又要注意到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尤其土地的自然条件等。  相似文献   

15.
As far as the urban land structure is mentioned, it means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land among the different industries of the city. The problem of urban land structure is referred as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urban land caused by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decision making mechanism of old economy and urban development policies. Different from using Fractal theory, Entropy theory and Functional theory, in this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one dynamic, systematic and historical optimization model of Max f(J_i, X_i) with two parameters of J_i and X_i will mainly be set up. This model can be used for analyzing the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optimization of urban lan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6.
Districts of Chongqing i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which has a rapid rate of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pressure. The fundamental data of this study is the remote images and urban planning images of Chongqing city in 1988, 1993, 2000 and 2007. After data processing by RS and GIS, model calibration is applied to obtain the best parameters for the SLEUTH model. Then, the SLEUTH model is us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urban growth over the past 20 years. On the basis, the SLEUTH model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situation of urban expansion of the region in the next 10 yea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ibrated model has a higher simulated precision for the urban expansion of study area, and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relatively rapid in the study area, which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rrent land planning, roa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olicy.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流动加之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城镇人口对于城镇用地的需求十分强烈;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致使城镇各业用地需求旺盛。因此城镇的扩张与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政府对城镇的投资是密不可分的。本文试图通过引用系统工程理念中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导致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机制,并构建了测算建设用地需求模型。基于黔江区2004-2008年的数据,测得黔江区合理的城镇扩张规模,避免城镇粗放型的扩张。测得黔江区建设用地增量380.92 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掌握德州市城镇土地质量和利用状况,为政府土地利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以德州市城区作为定级区域,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和因子权重,应用MapGIS 6.7进行单因子层量化,确定各因子层的衰减方式、要素级别、各级别的功能分和服务半径;在此基础上,基于MapGIS地价系统,输入专家信息、因素因子体系和权重以及因素因子信息,设定单元格大小和障碍物通行点、通行线,进行因素因子分值计算;根据生成的单元总分值频率直方图并经过检验和修正,确定最终土地级别界线。结果表明,德州市城区一、二、三、四、五级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82%、11.08%、15.70%、31.93%和38.47%,土地级别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级降低的趋势,京沪铁路、岔河、京福高速公路和减河成为各级别划分的主要界线。与上一轮商服用地定级结果相比,一级和二级商服用地的面积明显增加,土地质量有较大提高;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对经济开发区投入加强,进行了商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