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昆明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动态与成灾原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信息素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从3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下旬下降,最高峰值出现在4~6月,冬季发生量小。大棚蔬菜作物幼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露地蔬菜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大棚切花作物上甜菜夜蛾幼虫周年发生,为害高峰期为6~9月。并根据种群动态分析得出,昆明地区甜菜夜蛾成灾原因除了甜菜夜蛾种群变化的扩散特点外,认为与昆明适宜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和作物布局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甜菜夜蛾是连云港地区夏秋季蔬菜上的主要害虫,自2002年以来发生程度均为中等偏重。甜菜夜蛾1年发生5~6代,常年第3~5代为主害代,重发时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由于甜菜夜蛾具有成虫产卵量大、卵期短、中高龄幼虫抗药性强的生物学特性,因而防治难度大。防治实践表明,要全面有效控制甜菜夜蛾的危害,做好甜菜夜蛾虫情监测是基础,准确掌握甜菜夜蛾成虫消长动态,对大面积防治  相似文献   

3.
王子强  杜立芝 《蔬菜》2002,(6):24-25
2001年高唐县甜菜夜蛾大暴发,特别是8月上旬后暴发成灾,对辣椒等作物为害严重,一般被害株率达40%~75%,被害叶率48%~100%,严重地块辣椒减产40%~60%,目前已上升为夏秋季节辣椒上的主要害虫。针对辣椒甜菜夜蛾在我县的发生危害特点,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特点1.发生规律 甜菜夜蛾在我县1年发生5代,某些气温偏高的年份有第6代发生。5月下旬始见越冬代成虫。成虫产卵期为3~5天,幼虫发育历期11~39天,蛹发育历期7~11天。一般说来,6月、7月、7月下旬~8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甜菜夜蛾是太仓市夏秋季蔬菜上的主要害虫,自2000年以来发生程度均在中等偏重.甜菜夜蛾一年发生5~6代,第3~5代为主害代,重发时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由于甜菜夜蛾具有成虫产卵量大、卵期短、中高龄幼虫抗药性强的生物学特性,因而防治难度大.  相似文献   

5.
对昆明地区食用玫瑰主要害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食用玫瑰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和甜菜夜蛾,害虫田间危害全年均有发生。有翅蚜危害初始在2月下旬,高峰为3月中旬~4月下旬。蓟马危害初始在3月中旬,高峰为4月上旬~6月上旬和8月中旬~9月下旬。甜菜夜蛾成虫田间发生在3月上旬,高峰为4月上旬~5月中旬,11月上旬后诱虫量为零。食用玫瑰虫害防治应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和气象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甜菜夜蛾田间种群虫源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分别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葫芦岛市连山区应用性诱剂监测了甜菜夜蛾全年发生动态,并对当地的主要作物的受害程度进行了调查。根据甜菜夜蛾越冬区划和越冬规律,结合当地越冬调查,明确了甜菜夜蛾在辽宁省田间不能越冬,其初始发生虫源性质属于外来迁飞虫源。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发生的甜菜夜蛾主要由我国黄海地区迁入。  相似文献   

7.
12种常用农药防治甜菜夜蛾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甜菜夜蛾(Lapygma exigua Hubner)在衡阳地区一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该虫1980年以前发生轻,近年来发生逐渐加重,尤其是7~9月高温期间为害十分突出,已上升为多种蔬菜的重要害虫,且难于防治,国内曾有零星记载[1],笔者(1990)也曾作过简要报道。1990年8~9月,进一步进行了12种常用农药的防治试验,并分析和讨论了我国目前使用的各主要类型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及应用前景。现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室内药效试验 将甜菜夜蛾三龄幼虫连同蕹菜叶一起,在供试药液内浸3~5秒钟,稍晾干后置于直径12cm的培养皿内,加盖。考虑到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8.
甜菜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杂食性害虫,为害多类作物,在南京地区常年发生4~5代,属夏秋多发型,但不同年度间歇发生,重发年份可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失。由于以甜菜夜蛾为主的夜蛾类害虫食性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抗药性上升快等原因,防治难度很大。2002年9月13日选用9种药剂开展了防治甜菜夜蛾试验,并将防治时间适当提前到甜菜夜蛾卵孵始盛期,以探索不同药剂对甜菜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防治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①10%除尽EC,德国巴斯夫公司产;②52.25%农地乐E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③20%米满SC,美国罗门哈斯公司产;④24%美满SC,美…  相似文献   

9.
甜菜夜蛾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在上海地区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是一种间歇发生的暴食性害虫,幼虫抗药性强,防治难度较大。为了控制其危害,我们引进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5%普尊农药进行甜菜夜蛾田间防治药效试验。为今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0.
金华菜区甜菜夜蛾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甜菜夜蛾已成为我市夏秋季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由于甜菜夜蛾属迁飞性及间隙性大暴发的害虫,因此掌握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于2001年开始,连续4年,对甜菜夜蛾的田问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记载,基本摸清了甜菜夜蛾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加工番茄育种效率,取加工番茄授粉后14~30d的果实,剥离果胶取未成熟种子在不同培养基上诱导出芽,从而摸索培养条件和移栽方法。结果表明:在1/2B5或1/2MS培养基上诱导出芽,授粉后25d左右的未成熟种子发芽率较高,从培养未成熟种子到移栽需20d,移栽至营养钵到缓苗需15d,再移栽至大田。一般大田从授粉到收获需要60d左右,如组培每代可节省50~60d,可实现一年3~5代。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福建省茎用芥菜1年2代繁育技术,选择6个茎用芥菜品种,分别进行冬春季正常繁育和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2代繁育试验,并对比各品种2代繁育的生育期、株高、株幅和种子产量。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茎用芥菜品种只要通过打破种子休眠、衔接好2代繁育的播种期都能完成1周年2代繁育,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全生育期比冬春季正常繁育平均缩短约50 d;冬春季繁育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株高增加31.2%~132.9%,株幅增加1.5%~21.8%,所有参试品种冬春季繁育的种子产量都极显著高于相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种子产量增加17.8%~153.6%。  相似文献   

13.
君子兰杂交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系统垂直板电泳方法,对杂交亲本及其10个子代的君子兰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材间的酶谱有一定的差异,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12个试材分成4个组.其中有7个子代与父本聚为1组,母本自己聚为1组,其它3个子代分别聚为2组.  相似文献   

14.
以“甜查理”、“卡姆罗莎”、“红颜”和“天香”草莓的原种苗和一代苗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日光温室条件下各品种的畸形果率差异性.结果表明:“甜查理”、“卡姆罗莎”和“天香”草莓的原种苗作生产苗时畸形果率高,分别较一代苗的畸形果率高7.6、3.7和5.5倍,这3个品种选用一代苗作为生产苗较为适宜;“红颜”的一代苗的畸形果率高于原种苗.  相似文献   

15.
北方地区保护地专用茄子新品种航茄6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优茄02和早茄分别搭载第18颗返回式科学技术与试验卫星和神舟4号飞船进行空间诱变处理,经5代自交选育分别得到036-5-3和023-1-4-7两个自交系,以036-5-3为母本,023-1-4-7为父本育成茄子一代杂种航茄6号。早熟,生育期108 d(天),株型直立,茎秆绿色,果顶圆形,果实长卵形,平均果长28~35 cm,横径5~7 cm,单果质量300~350 g,果皮黑紫色,光泽度强;VB1含量0.1 mg•kg-1、葡萄糖11 g•kg-1、蛋白质20 g•kg-1、VC 58 mg•kg-1;耐低温弱光性强,田间调查表明对黄萎病和褐纹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精选早抗茄和牟尼卡;产量达5 000 kg•(667 m2-1左右,适宜北方地区冬季温室和早春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骄阳鸡冠花’是广东地方品种‘早水鸡冠花’种子经卫星搭载诱变后,经5代以上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株高35.3 cm,植株冠幅29.2 cm;叶片长卵形,深绿色;鸡冠形花序数8个,冠色紫红色;花期90 d左右。耐热性强,适合中国各地夏季和华南地区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7.
廖飞雄    刘晓荣  刘金梅  刘小飞  王代容  林益坚 《园艺学报》2015,42(11):2331-2332
‘荣华鸡冠花'是广东地方品种‘早水鸡冠花'种子经卫星搭载诱变后,经5代以上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株高26.32 cm,株幅30.92 cm;鸡冠形花序数9个,冠色猩红;叶片长卵形、黄绿色;属早花型,花期60 d以上。耐热性强,适合全国各地夏季和华南地区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8.
利用雌雄异花同株品系3-2-2和雄全同株品系TopMark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获得6世代群体(P1,P2,F1,F2,BC1P1,BC1P),调查定植后第1朵雌花开放到定植后60 d内的雌花率,通过主-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甜瓜雌雄异花同株植株杂交后代雌花率受到1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存在2对微效基因,主基因遗传率为83.33%,微效基因的遗传率为8.125%,同时讨论了利用雌花率分析雌雄异花同株遗传规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辣椒黄绿苗杂交一代果实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育黄绿苗辣椒标记性状的6个早熟辣椒为母本,3个甜椒为父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对杂交一代果实的杂种优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杂交组合在果实长、果肉厚、单株挂果数性状方面的优势超过高亲本性状,其数据依次为10.01%、8.15%、1.05%,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库尔勒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梨树,定点定株观察梨绵粉蚧在库尔勒香梨上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表明: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在树皮裂缝、翘皮下越冬。第1代生长发育整齐,卵高峰出现在5月中旬,1龄若虫活动高峰在6月上旬;2、3代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第3代卵孵化盛期在9月中、下旬。成虫产卵时有卵囊,卵块15~315粒/块,初孵若虫善于爬行;以若、成虫吸取皮层汁液影响树势,附着于果实萼洼处为害,并形成贮藏害虫,降低商品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