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茂县位于川西北高原岷江、涪江上游。境内植物丰富,种类繁多,从4月初到9月底都有蜜粉源植物开花。全县21个乡镇都有中蜂养殖,主要分布在凤仪、东兴、富顺3个乡镇。截止2018年末,全县中蜂养殖规模量达21388群,其中活框养殖13886群,传统养殖7502桶。我县养殖户历来有养殖中蜂的习惯,但养殖技术水平较低,在饲养过程中易出现分蜂、飞逃现象。根据笔者多年中蜂养殖经验总结出以下原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蜜源丰富,素有"西北大蜜库之称",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蜜源面积大幅度增加,全省蜜源植物有650多种,主要蜜源植物有30多种,面积230万hm2,载蜂量已超过100万群。甘肃中蜂属北方中蜂和阿坝中蜂类型,被誉为中华蜜蜂之良种,是甘肃山区定地饲养的当家蜂种,以定地养殖为主的中蜂在天水、陇南、庆阳、临夏、定西、甘南等州(市)的部分重点县已成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境内蜜源植物丰富,很适合中蜂的饲养。在调查的康县、成县境内中蜂饲养已成规模,而且中蜂资源丰富。1.礼县中蜂养殖概况礼县地处陇南的东南部山区,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养蜂基础条件差,中蜂养殖规模较小。本地养蜂户少,过境养蜂户较多。中蜂养殖户大多沿袭旧法饲养。据调查,全县中蜂以分散饲养为主,大多蜂农饲养7~8群,20~30群成规模饲养的很少。接近武山县的部分蜂农虽然采用活框饲养,但是饲养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4.
龚文广 《中国蜂业》2007,58(2):26-27
在赣南,中蜂蜂种数量逐渐在减少,分布区域在缩小。以致于有危及植物多样性的趋势。究其原因,意蜂盗入中蜂群是中西蜂混养区中蜂饲养最大的问题,西方蜜蜂侵入中蜂巢内后,盗取蜂蜜、蜂王被害、使蜂巢失守、蜂群因缺蜜受冻而死。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俗名土蜂),是我国特有的优良蜂种,如同中华文明一样,中华蜜蜂在我国已有数万年的历史。蜜蜂饲养好坏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产优质成熟蜜的数量,这与"蜜源植物分布情况、蜜蜂群势大小、适宜的气候温度"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1发展中蜂养殖业的误区近年来由于优质的蜂蜜价格居高,政府政策的扶持,中蜂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发展中蜂养殖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误区,主要有像意蜂一样大规模养  相似文献   

6.
正中蜂养殖是"龙泉-昭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项目之一,通过近三年的发展,成效明显。1中蜂养殖现状1.1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中蜂养殖项目的开展,昭化区中蜂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区养殖中蜂18 879群,比项目推广前的12 367群增加189.9%。全区养蜂户1 258户,有行业协会1个,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15个,50群以上的中蜂养殖大户22户,中蜂二级种蜂场1个,蜂蜜灌装厂1家。2020年年产优质成熟蜜300吨,年产值0.3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葫芦岛地区蜜粉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零星的蜜粉源;在大山深处还有土生土长的中蜂,而且品种还比较多,主要分布在建昌、绥中两县的西部深山区。2003年辽宁省种蜂场有关领导及专家对建昌、绥中两县的西部深山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对这些地方的中蜂做了极好的保护工作。两县中蜂的分布区域:建昌县中蜂主要分布在大黑山深处,以黑山林场为中心的各个森林茂密的山沟里面;绥中县的中蜂主要分布在永安乡西部山区的深山里面。两县中蜂的体色均为:工蜂黑花色,雄蜂黑势壮,最大群势维持15~16框;分蜂性弱,性情温顺,冬季特别节省饲料,且十分耐寒;采蜜量特…  相似文献   

8.
凤县位于秦岭南麓,有蜜源植物500多种,素有"南北生物物种库"和"中华蜜库"之美誉,农民养殖中蜂历史悠久,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和全国生态示范县。通过政府引导,产业培训,新法技术推广,养蜂模式探索,凤县中蜂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凤县中蜂养殖仍然存在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标准化程度不高,养殖新技术推广面小,配套服务缺位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凤县中蜂养殖的现状,指出了凤县中蜂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中蜂产业的好处,最后提出了发展中蜂产业的建议,以期确保凤县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倪洪权 《蜜蜂杂志》2020,40(7):40-41
辽宁省抚顺市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地貌特征“八山一水一分田”,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760~790 mm,无霜期150 d左右,年均气温5~7℃。森林覆盖率达67.92%,野生植物133科970种以上,主要蜜源植物有椴树、槐树、杏条等,还有人参、细辛等药用蜜源植物。抚顺市中蜂养殖主要以抚顺、清原、新宾3县为主,而且历史悠久,现已初具规模。近几年,随着国家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蜂产业体系工作的开展,农民养殖积极性普遍高涨,抚顺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全市中蜂产业蓬勃发展,由最初的2000群余发展到近2万群,每年创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澳大利亚国土辽阔,蜜源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无蜂螨危害的国家,每年约生产蜂蜜3.1万t,加上所生产的蜂蜡、蜂花粉、蜂胶等产品,蜂产业年产值约3 420万澳元。据统计,目前澳大利亚约有1万名注册蜂农,养殖57.6万群蜂,养殖专业化程度高,专业蜂农养殖规模较大,70%的蜂农养蜂群数超过200群,大部分蜂场规模在300~600群,也有一些大型蜂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省荆门市极其丰富的蜜源植物、多样化的中蜂养殖模式(各式传统养殖和活框养殖方式),堪称我国中蜂养殖的博物馆。在养蜂专家徐祖荫老师的力荐下,开化县农业农村局、开化县老促会和开化县养蜂协会组成考察团,于2023年8月24~26日专程赴荆门市考察学习。2天里,考察团成员实地考察该市所属2个区、县的5个规模中蜂养殖场,  相似文献   

12.
<正>太湖流域中蜂简约式养殖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售蜂授粉,蜂农在完成枇杷蜜生产后组织授粉群出售给草莓大棚授粉,发挥中蜂耐低温、出勤时间长、授粉效率高等优势,提高草莓质量和产量,增加蜂农和果农的收入。太湖流域中蜂资源丰富,仅苏州市吴中区枇杷花期通常有近3万群中蜂,利用中蜂为大棚草莓授粉发展潜力巨大,而授粉群的组织管理是确保授粉质量的关键。本期将着重介绍有关授粉蜂群的组织和进棚前后授粉蜂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山地和丘陵面积较大,约占全省的75%,山花野花种类数量较多,零星蜜粉源丰富,适合饲养中蜂。2016年全省饲养意蜂110.5万群,中蜂17.5万群,其中80%的意蜂出省转地饲养。浙江虽然没有大片的蜜源植物,但小面积的蜜粉源植物如油菜、柑橘、枇杷等分布较多。由于中蜂怕震动,蜂群受到轻微震动,工蜂就会出现离脾,甚至涌出巢门,中蜂的这一习性给中蜂转地带  相似文献   

14.
<正>中蜂喜欢新王新巢所以爱分蜂,一旦发生分蜂养蜂人只好抬眼观望欢送。为了省事,减轻劳累,自然分出的蜂群很难收回,分出蜂群总量的50%。自然分蜂是自然现象,要想群蜂逐年发展,养蜂人应总结经验,顺应中蜂繁殖的自然规律来进行人工分蜂。活框养殖春季繁殖一定要有发展空间,避免产生人为的分蜂热,这是养强群的第一决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黔东南州中蜂活框饲养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管理技术上的不同,在蜂场选择、蜂群选购和蜂具准备的基础上加强对中蜂的四季养殖管理,防止分蜂和盗蜂的发生,同时对中蜂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甘孜州中蜂养殖户达4 100余户,中蜂饲养量达3.5万群,生产优质中蜂蜜其中中蜂160余吨,产值3 200万元,养蜂户仅蜂蜜一项收人平达5 000余元,养蜂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养蜂成为了全州农牧民脱贫增收奔康的好项目。1优越的自然资源奠定蜂业发展基础1.1自然条件优越蜜粉源植物及中蜂资源丰富,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州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随高差呈明显的垂直分  相似文献   

17.
正春季蜜蜂繁殖期间,极易发生盗蜂,尤其会给规模化养殖的蜂场带来较大的损失。近年来,蜂农们根据中蜂与意蜂的个体大小差异,发明一系列隔蜂装置来阻止意蜂作盗中蜂,成效较为显著。但对于最为常见的中蜂间盗蜂却研究较少。因中蜂灵敏,对气味敏感,中蜂间盗蜂发生机率远大于意蜂盗中蜂机会,防范也难于意蜂作盗,中蜂群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湖北省通山县中蜂养殖现状:蜜源植物丰富,养殖群体较大,养殖方式多样;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蜜源植物面积逐减,养殖区域保护不足,合作示范带动不力,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提出了发展建议:扩大蜜源植物面积,建立中蜂自然保护区,提升蜂蜜产品附加值,推广科学饲养中蜂。  相似文献   

19.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原产于我国的优良蜜蜂品种。湖北省的中蜂资源约8万~10万群.集中分布在鄂西山区.恩施自治州约有5万-6万群;其余分布在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和宜昌市、襄樊市、成宁市的山区县。全省活框饲养的中蜂约有5万群,其中恩施自治州2万群.鄂东南的中蜂已全部实行活框饲养。中蜂是我省山区蜂农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出生于1941年6月,1968年开始养中蜂,现在有中蜂生产群60群、育王群20群,意蜂9群。中蜂养成大群强群上规模标准化,产量高,是养中蜂蜂友梦寐以求的事。笔者居住在河南省北中部的新密市(郑州的一个县级市),有平地,也有沟,属于丘陵地区,大部分中蜂每群都能达到6~7脾蜂,也有一部分会达到8脾蜂。像这样群势中蜂进行规模饲养,达到优质高产目的,必须实现双王加继箱,才能有13~14脾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