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对贵州黔南山区68份大豆地方品种的脂肪氧化酶进行了测定,发现了17份Lox-3缺失体。通过脂肪氧化酶漂白胡萝卜素试验,发现这17份材料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均较低,其中荔波二月豆等4份材料与日本、美国的同类材料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2.
谷子新品系抗病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育抗病谷子新品种提供材料,于1995-1996年对24份优良稳定的谷子新品系进行了抗病鉴定。经过两年的田间接种试验,已评选出8份对白发病,黑穗病,锈病、谷瘟病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系。  相似文献   

3.
豇豆优异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和1993年在北京、安徽、河南等地、对“六五”和“七五”期间鉴定筛选出的230份豇豆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筛选出204份较好的资源。其中矮生37份,早熟42份,大粒38份,多英54份,高蛋白与高抗性材料33份。  相似文献   

4.
谷子及其近缘种的蛋白质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36份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谷子材料和24份谷子的野生近缘种(10个种)的蛋白质变异,电泳方法采用Laemmli的SDS-PAGE不连续缓冲系统。结果表明谷子种内的蛋白质变异较小,青狗尾草和金黄狗尾草的种内变异较大,总的来看,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研究说明在谷子育种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理远缘的谷子种质资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谷子的野生近缘种材料。  相似文献   

5.
谷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谷子耐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很好的抗灾作物。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品种的改良,谷子的产量不断提高,大量高产纪录否定了“谷子低产”的错误认识。目前,在葫芦岛地区很多山区乡镇已经把谷子生产作为了主导产业,为了提高谷子的产量,下面对谷子的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川陕黔桂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5年,对大巴山及川西南和黔南桂西山区62个县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共搜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14689份,并入库入圃短期保存。发现了水生薏苡,长圆苎麻两个新分布种,幼果三角形的野生荔枝,微型南瓜,小金瓜等11个新类型和野生山龙眼,荆豆等20余个省(区)内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
谷子主要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增富 《杂粮作物》2002,22(5):257-258
对朝阳市267份谷子农家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对谷子主要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生育期与小米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千粒重与小米蛋白质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8.
旱地谷子田水分状况与调控技术刘东海(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农业局756200)谷子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主要产区在北纬32~48°之间,东经108~128°之间。谷子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历年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谷子为耐旱作物,平均制造1g...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吕梁市谷子产业现状与技术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的前期工作一生产调研,谷子产业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2009年2月份对山西省吕梁市的谷子生产现状及技术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谷子产业区建设及提升产业效益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魏玲 《杂粮作物》2010,30(6):426-428
连山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西走廊,属于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8.9℃.大于10℃活动积温3524℃,年平均降水632.3mm,全年日照2760h,无霜期167d左右。全区现有耕地面积4.18万hm2,山地面积1.47万hm2左右。由于气候温和,山区面积大,适于发展谷子生产,历年谷子播种面积0.33万hm2左右,是辽西地区谷子生产主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黔南山区苏子类型、农艺性状及特征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紫苏为主,短穗性,生育期较长,植株较高,分枝较多,千粒重较小,短日性强,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高。发现了六棱茎新类型,鉴定出了苗期超抗旱品种丹江野苏。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从国内不同谷子种植生态区引进种质资源220份,对引进的谷子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鏊定分析与评价,包括农艺性状、抗逆性、籽粒品质等方面,建立谷子种质资源电子文件数据库,在鉴定评价基础上筛选出一些适合于辽西生态区种植的优异谷子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夏谷亲本材料的创新研究籍贵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石家庄050031)建国初期谷子育种主要是以农家种为基础材料进行系统选育,虽然选出了一批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产量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病虫害及倒伏严重。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60日”的引进并作为...  相似文献   

14.
小杂粮在宁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夏小杂粮种类和分布 小杂粮是指生育期短,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面积较小,有特殊用途的小宗粮豆,包括豆类(豌、扁、蚕豆,草豌豆、芸豆、绿豆、红小豆),粟类(如糜子、谷子),麦类(大麦、莜麦、青稞、高粱等)和荞麦类(甜荞、苦荞)等数十种。宁夏山区主要有豌豆,蚕豆,扁豆,草豌豆,糜子,谷子,荞麦,莜麦8种,高粱原来银川平原种植,近年面积大幅度减小,山区种植以产草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国苎麻属植物野生种考察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84-1994年对苎麻属植物主要分布了广西、云南等10省(区)的部分山区进行苎麻属植物野生种考察,共收集到苎麻属17种7变种157份材料,其中活体保存于本所搜集圃有16种7变种123份。考察发现广西新记录种5种,云南新记录种1种,湖南新记录种2种;首次发现茎花苎麻与滇黔苎订、茎共麻和水苎麻的中间类型材料,收集到一批种内新变型材料,从而充实了苎麻属植物的特征特性。对咱群的生长习性、繁衍生死特点及  相似文献   

16.
为了高效利用麦糠覆盖还田技术,采用室内生物检测的方法比较了7份不同基因型麦糠材料对生菜、马齿苋、谷子和玉米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麦糠材料的化感作用与麦类作物的不同物种麦糠的化感作用平均表现均存在变异性和选择性。7份基因型麦糠对生菜、马齿苋、谷子和玉米幼苗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1.0%~82.0%、17.0%~56.0%、11.0%~31.0%和2.0%~30.0%。麦糠材料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野生一粒小麦>法国黑麦>栽培二粒小麦>陕160>栽培一粒小麦>宁冬一号>野生二粒小麦;其中生物测试受体对麦糠的敏感性顺序依次为生菜>马齿苋>谷子>玉米。麦类作物中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抑制作用趋同,而黑麦和普通小麦抑制作用相近,但二粒小麦和现代小麦麦糠覆盖分别能促进谷子和玉米幼苗的生长。4类麦类物种麦糖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黑麦>一粒小麦>二粒小麦>普通小麦。对生菜、马齿苋、谷子和玉米4种受体植物的麦糠化感生物评价进行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发现,各测试材料的麦糠化感作用的影响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4个测试生物受体对不同基因型麦糠材料的化感作用及其4类麦类作物物种的麦糠化感作用平均表现均能准确地得到评价。  相似文献   

17.
1984—1994年对苎麻属植物主要分布区广西、云南等10省(区)的部分山区进行苎麻属植物野生种考察,共收集到苎麻属17种7变种157份材料,其中活体保存于本所搜集圃有16种7变种123份。考察发现广西新记录种5种,云南新记录种1种,湖南新记录种2种;首次发现茎花苎麻与滇黔苎麻、茎花苎麻和水苎麻的中间类型材料。收集到一批种内新变型材料,从而充实了苎麻属植物的特征特性。对种群的生长习性、繁衍生殖特点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分类。  相似文献   

18.
对西双版纳山地逆温的考查结果表明;逆温顶层最高海拔上限达1800m,厚度600m-800m,最大逆温强度为3.7℃-3.8℃/100m,冬季逆温出现频率最高,在90%以上;逆温在山体坡面形成一个暖带,一般位于雾层顶部以上100m-200m范围内;越冬期间山区比坝区最低温度累计值高约700℃,日均温累计值高约230℃,日照在多4h-5h;西双版纳山区按垂直高度分为三个气候带,海拔800m以下为北热带  相似文献   

19.
谷子(Setaria italica Beauv.)胚乳的淀粉特性分为粳(不粘)和糯(粘)两类。关于谷子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Taira和Miyahara(1983)曾有报道。他指出31份粳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幅为21.9~32.3%,平均27.8%;23份糯型品种分两组,即(a)21份品种的变幅  相似文献   

20.
1994~1996年用5个条锈锣生理小种,4个叶锈锣优势小种及河北省白粉菌混合菌鉴定了多的保留下来的抗病资源材料223份,筛选出对条锈高抗至免疫材料96份,对叶锈高抗至免疫材料94份,对白粉病高抗至免疫材料115份和兼抗性材料82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