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园林植物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材料;新品种是园林植物的生命线。为了推动园林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们举办"现代园林最具价值园林植物新品种"评选活动,让植物新品种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主办单位主办单位:《现代园林》编辑部支持单位:中国园艺学会命名登录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正园林植物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材料;新品种是园林植物的生命线。为了推动园林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们举办"现代园林最具价值园林植物新品种"评选活动,让植物新品种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主办单位主办单位:《现代园林》编辑部支持单位:中国园艺学会命名登录委员会二、评选范围1、获得国家林业局授权的园林植物新品种2、通过国家林业局或省级林木良种审定的良种。  相似文献   

3.
园林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文明观提出的,能使城市景观、城市生态和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具有显著的功能特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规划和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美学原理、景观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园林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营造城市生态文化氛围,采取市场运作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园林植物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材料;新品种是园林植物的生命线。为了推动园林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们举办"现代园林最具价值园林植物新品种"评选活动,让植物新品种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主办单位主办单位:《现代园林》编辑部支持单位:中国园艺学会命名登录委员会二、评选范围1、获得国家林业局授权的园林植物新品种2、通过国家林业局或省级林木良种审定的良种。3、在国内外进行了品种登录,或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或在正式期刊公开发表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园林专业学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是新时代园林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然而目前园林专业学生缺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景观规划设计的意识和能力。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念是构建生态和谐,与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一致,因此是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生态素养的主要载体。通过实践探索,可采取以下途径提高学生生态素养:首先,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自觉提高通过合理景观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其次,充分挖掘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依托典型生态问题增设专题内容;最后,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综合运用翻转课堂、主题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实现对生态文明的深刻理解,使学生将生态学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文明的核心是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分工合作,维持物质和能量的动态平衡。人类和社会参与以后,事实上是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图1)。显然,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只有增加作为生产者的植物。生态文明是个新概念,但对我们园林绿化工作者来说,已经实践了很多年。从当年的"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到"生态园林","城市大园林",都属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7.
针对鄂尔多斯市园林植物废弃物处置难及园林土壤生态功能薄弱的现状,提出将园林废弃物进行堆肥化处理后应用于园林土壤改良和园林植物栽培,并分析了园林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创办于1985年,是全国较早设置的园林学科之一。自学科组建以来,一直致力于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植物、园林建筑、景观生态等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近2000人。该学科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助教4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园林苗木市场低迷,苗木行业在寻求发展之路时,正逐步诞生新的"三化"繁育准则,即"精品化、乡土化、彩色化"。这是打算在此行业创业投资的朋友须了解的。一、精品化培育提升苗木品质把握市场需求,才能推动行业发展,而行业的发展,却离不开品质的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未来苗木市场只会越来越关注苗木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国内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探讨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园林专业中植物学系列课程设置及内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园林专业的定位为综合性园林,但是加重植物类课程的比重。植物类课程设置包括三大类:一是园林植物识别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分类基础、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综合实习、园林专业认知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二是园林植物应用类课程,包括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应用专题、立体绿化、盆景学、草坪与地被植物、植物专类园规划与设计、园林专业认知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三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同时,对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了定位;概述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传统园林的"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与"自然天成"风格。指出了现代园林造景存在的落后观念与问题:把植物景观设计简单理解为栽花种草、拼构图案效果、形成人工气息浓厚的植物群落或片面强调生态效应。重点探索了现代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色相、季相、综合功能及立体空间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园林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针对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生长生态属性、植物造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植物的应用特性,为我国现代园林中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江大学学报》2005,2(5):i001-i002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前身为原湖北农学院园艺系,始建于1985年。现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省级重点学科,果树学省级优质课程,以及园艺植物栽培学和园林树木学校级精品课程,其中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为在建硕士点。学院设有园林、园艺、茶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4个本科专业,包含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观赏园艺、  相似文献   

14.
季春歌  成晨 《北京农业》2011,(6):141-142
园林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景观,其选用和配置不仅影响到园林景观功能的发挥,而且影响到园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园林设计单位的声誉。根据植物特性以及园林应用,园林植物可分为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园林植物的选用实际上就是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的选用。因此,科学的选用园林植物和花卉才是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果蔬植物是园林植物的特色种类,随着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生活的意识普遍增强,果蔬植物愈来愈多被应用于园林中。文章在阐述果蔬植物园林应用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果蔬植物的园林用途,提出园林特定环境下果蔬植物养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园林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景观,其选用和配置不仅影响到园林景观功能的发挥,而且影响到园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园林设计单位的声誉。根据植物特性以及园林应用,园林植物可分为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园林植物的选用实际上就是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的选用。因此,科学的选用园林植物和花卉才是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针对现代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对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生态城市,并对这一概念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园林生态城市与以往的生态园林城市相比,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内涵上有本质的差别。园林生态城市首先是一个生态城市,同时具有饱含文化底蕴的园林,赋予生态城市以美感质量,使园林与生态有机地相结合。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实质上是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提高生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加快城市文明的建设,体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参18  相似文献   

18.
浅谈园林植物的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品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所以要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的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对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生态城市, 并对这一概念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园林生态城市与以往的生态园林城市相比, 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在内涵上有本质的差别。园林生态城市首先是一个生态城市, 同时具有饱含文化底蕴的园林, 赋予生态城市以美感质量, 使园林与生态有机地相结合。建设园林生态城市实质上是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 提高生产力, 发展绿色经济, 实现清洁生产, 控制环境污染, 加快城市文明的建设, 体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参18  相似文献   

20.
果蔬是园林植物的特色种类,随着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生活的意识普遍增强,愈来愈多的果蔬被应用于园林中.在阐述果蔬植物园林应用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果蔬植物的园林用途,提出园林特定环境下果蔬植物养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