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发展,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已在南方各省大量推广使用。据统计,一九七四年南方十三省(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面积达337万亩,占该年总防治面积的35.4%,是目前生物防治林业害虫的一个重要部分。我省自一九七二年以来,进行试验和推广,实践证明:只要保证菌粉质量,掌握有利的气候条件,杀虫效果一般可达80%以上,是防治松毛虫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 应用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已成为我国当前防治森林害虫的重要生物防治手段。近年来,南方许多省区及北方部分省区,都在积极地推广应用白僵菌防治多种森林害虫。每年全国大约生产白僵菌粉300-500万斤,防治森林害虫面积大约800-1,000万亩。为了充分利用白僵菌的优良特性,扩大其防治对象,笔者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搜集到被白僵菌寄生的森林害虫120多种,这些害虫分别属于7目,45科。现将其寄主名录整理如下,供科研、教学及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一大主要害虫,目前,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主要防治手段。当前主要采用三级发酵培养法生产白僵菌。我区目前年产白僵菌粉70—80万斤。由于白僵菌原粉体积大,不易干燥,含水量10—15%,故有效保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如不及时使用就会造成浪费,而在生产实际上,目前既无法准确测报虫灾发生面积,又不能不生产足够数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属鳞翅Et、枯叶蛾科,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森林害虫。我国于上世纪中期就开展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到70年代,全国已发展到64个白僵菌厂,年生产球孢白僵菌2100多吨,年防治面积达50万公顷,约占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总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遍及南方各省(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广东、福建、广西和湖南等省(区)实践证明:白僵菌对松毛虫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并有持续和扩散效果。而且具有对人畜无害、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省工省钱等优点,是防治松毛虫行之有效的办法,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6.
国内从50年代中期开始白僵菌的研究利用工作,至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在我国南方几个省,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已成为一种主要手段,年防治面积达800万亩以上。使用方法,从地面喷粉发展到飞机超低容量喷洒白僵菌油剂、乳剂,应用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白僵菌生产技术上仍是采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白僵菌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僵菌是当前世界上防治害虫应用较广的一种虫生真菌,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致死作用,我省从70年代开始生产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本文根据多年来我省白僵菌的生产应用情况,对近年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研究应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其中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最多最广泛的一个病原真菌。据统计全国白僵菌的年产量达3,000t 以上,防治面积高的年分达2,000万亩,防治对象有60多种,其中主要对象在林业上是松毛虫(Dendrolimus spp.)、松毒蛾(Dasydira sp.)、木麻黄毒蛾(Lymantria xylina):农业上主要是玉米螟(Astrinia sp.)。防治效果在80%以上。我国系统的开展白僵菌防治害虫的研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是我国南方各省用于防治森林害虫的主要生物制剂,但由于各厂生产的菌剂质量不同,致使防效不稳定。为确保菌粉质量,研究并制定了广东省白僵菌粉剂的企业标准和检验方法,1984年由省标准计量管理局发布。通过三年组织实施标准,反复对各厂产品进行联合抽检及专人抽检,产品基本达到《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证明所颁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于1981年第一期发表了我所沈文生同志一九六四年对“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感染木薯蚕的毒效试验研究”一文,证明白僵菌只能侵染马尾松毛虫,不感染木薯蚕,由于近年来应用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面积逐步扩大,效果较好,对控制害虫的大发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蚕业部门则担心白僵菌对蚕业生产造成危害,提出不要在林间使用白僵菌防治害虫,因此,我所孙明雅、施仲美同志又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白僵菌对木茹蚕可以感病,但致病率很低,现发表此文。  相似文献   

11.
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由于使用方便、效果较好、对人畜和家委生产较安全,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目前,全国防治面积已达500余万亩,确是综合防治农林业害虫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本地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策略是主攻越冬代,几年来的防治时间多在3月上旬至4月初,即在松毛虫越冬后放菌。由于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从六十年代开始对林木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应用白僵菌、青虫菌和赤眼蜂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杨树桑天牛等林木害虫,取得明显效果。从1972到1984年,全省应用生物防治松毛虫面积达1050.98万亩。尤其是1975~1979年,全省每年生产白僵菌粉270~960吨,治虫59~130万亩,繁殖赤眼  相似文献   

13.
我县于1974年开始试制白僵菌,四年来共生产麦皮固体菌粉15583斤,防治木麻黄木毒蛾害虫已用去13933斤,防治面积达13万多亩,支援兄弟县1600斤。几年来生产和应用取得良好成果,深受群众欢迎。但是,生产白僵菌要用麦皮作原料,我县麦  相似文献   

14.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有特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马尾松毛虫多发生区域,全区平均每年发生面积300多万亩,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为了防治马尾松毛虫,广西推广应用白僵菌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的成灾和危害,减少了虫灾造成的林木损失。广西生产和使用白僵菌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初年代就开始了白鹰菌生产和用它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1970年后,随着林业部应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广西发展更快。从1971年到1995年、全区累计生产白僵菌原粉452万公斤,平均每年生产17.38万公斤,使用白僵菌防治…  相似文献   

15.
《湖北林业科技》2017,(6):46-47
<正>白僵菌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病原真菌之一,广泛应用于鳞翅目害虫防治,并在防治鞘翅目害虫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白僵菌的应用不仅大量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毒害和污染,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害虫的抗药性,可以很好地维护防治区的生态安全。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是由白僵菌高孢粉与适宜的助剂和填料加工制成的一种新剂型,使用时可使用水稀释或直接使用原药。为了扩大白僵菌的应用范围,保证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的使用效  相似文献   

16.
白僵菌超低容量油剂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punctatus)是危害福建省松林最严重的食叶害虫 ,年均发生面积达 8万hm2 ,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森林害虫防治的生物杀虫剂 ,用于防治马尾松毛虫占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的 70 %以上 ,是一类倍受关注的昆虫病原真菌 ,尤其是白僵菌粉剂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白僵菌的菌粉体积大 ,运输、贮藏不方便 ,用菌量大 ,效果不稳定。为解决上述问题 ,Prior等 ( 1 988)通过对白僵菌的研究 ,首次提出了将昆虫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悬浮于油中增强其致病力并用于蝗虫防治的想法。与水剂相比 ,油剂在低的相对湿度下更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同时在高温下也更能延长孢子的寿命 ;油剂还有利于孢子在疏水基质上的吸附 ,如昆虫体壁或植物表面 ,可以说它是一种用于防治农林害虫的有效剂型。对白僵菌油剂的研制 ,安徽农业大学等在“八五”期间就开始了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未见在林间使用推广的报道 (李农昌等 ,1 996a ;1 996b)。如何使白僵菌油剂能在林间使用上行之有效 ,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年来我县生物防治松毛虫工作发展快、效果好,形成了一个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群众运动。在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中,生产白僵菌,如何获得优良的菌种是个关键,但是,社队林场生产白僵菌时,有的菌种缺乏,有的菌种退化、混杂,有的菌种点供应不足,有的为获取菌种需要长途往返。因此,能否培养自己的种源,以便能及时分离出优良的菌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防治农林害虫,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点,防治害虫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1973年,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达80%以上。1977年以来,我们在防治松毛虫的基础上,应用白僵菌对竹斑蛾进行了防治试验,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白僵菌在森林害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概况,主要包括: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主要种类,白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理,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白僵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和应用白僵菌以来,在防治农林害虫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马尾松毛虫防治上,不仅对马尾松毛虫致病性强,不杀伤天敌,能促使防治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而且可制成粉剂、粉炮等施放,林农使用十分方便,是林业防治马尾松毛虫应用面积最大、最为成功的事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