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近年来。新西兰奥克兰植物与食品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发掘基因选育新品种的措施,以便保留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利的作物基因性状。研究人员对多种水果进行了研究,包括猕猴桃、苹果、梨、核果类水果和莓类水果等。尤其在苹果育种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选育出了红肉、粉红色果肉的苹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医食同源,吃营养,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针对我国苹果产业品种单一、特色多样化品种严重不足、主栽品种’红富士'果实着色、风味品质及结果习性等性状需要进一步改良、苹果育种特别是红肉苹果育种周期长、缺乏优异种质等问题,系统介绍了以“高类黄酮(红皮与红肉)”为主线,以新疆红肉苹果挖掘与创新利用为研究重点,在品质形成与芽变机理、红肉苹果优异种质创制、高效育种技术创建、特色多样化新品种培育及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成果,旨在为其他野生果树资源的评价挖掘与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苹果品种缺乏和育种周期长等瓶颈问题,以高类黄酮为主线,以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评价挖掘与创新利用为研究重点,采用“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的科研思路,创建了苹果资源育种的理论体系及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自主育成了具有红肉和红皮苹果新品种10个,填补了中国红肉苹果品种空白。利用“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等苹果育种技术,以新疆库尔勒香梨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为重点,自主育成了优质、耐贮、极晚熟、抗氧化梨新品种山农酥,表明苹果相关育种技术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新疆红肉苹果杂种一代的遗传变异及功能型苹果优株评价》(作者陈学森等)报道,以新疆红肉苹果与“寒富”等苹果品种6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868株实生苗及从中选育出的4个优株为试材,以国外引进的红肉苹果“德红脆”及苹果栽培品种“金冠”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的Don Mc Kenzie博士从果农J.H.Kidd配置的杂交后代中选出了世界级的苹果品种‘嘎拉’。随后,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于80年代初期开始了持续专业的苹果育种研究,先后培育出了一系列优良的世界性品种。苹果育种技术也从常规育种进入了分子育种时代,一跃成为世界苹果育种强国,吸引了世界众多果树科研单位和育种者争相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苹果育种水平,缩小与苹果育种强国的差距,作者系统的介绍了新西兰的苹果品种和砧木选育的发展历程、选育方法,特别是生物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并对比分析目前中国苹果品种及砧木选育的方法,提出中国苹果育种方法的改进建议,希望对中国的苹果育种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北方果树》2005,(5):i0002-i0002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育种课题组,目前承担国家、部、省苹果新品种选育科技攻关项目。为使研究与辽宁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结合,配合辽宁省水果基地建设,优化我省苹果品种结构,更多更好地选育出自主产权的苹果新品种,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苹果变异优选工作。本着取之于民,服务于民的宗旨,特向广大同仁、果农、果树育种爱好者有偿征集辽宁省地方苹果良种(变异品系)。  相似文献   

7.
揭示了苹果红色芽变的表观遗传特性及其分子机制,发明了基于MYB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的苹果精准芽变选种技术,经过持续5代的芽变选种,先后选育出龙富、元富红等系列红色及红色短枝芽变品种,实现了国外品种的再创新和国产化,推动了中国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了以优质、耐贮、晚熟富士系芽变品种群为主的中国苹果产业品种结构,这也是符合中国国情、保障14亿中国人新鲜苹果周年供应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创建了苹果资源育种理论体系及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自主育成了易着色免套袋、酥脆多汁、酸甜可口的幸红、福红、美红等红肉苹果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红肉苹果品种的空白;利用“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等苹果育种技术,自主育成了中国第一个优质、耐贮、极晚熟、抗氧化梨新品种山农酥,解决了砀山酥梨等主栽品种晚熟而不优质的问题,已经成为更新换代品种,推动了中国梨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种质资源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新疆是苹果等多种落叶果树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笔者系统介绍了近几年来在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以及‘库尔勒香梨’资源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红肉和红皮苹果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发以及优质、耐贮、晚熟梨新品种创制,为苹果和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房锦川 《果农之友》2013,(10):22-23
蜜柚于1985年从福建省平和县引种.经该县选育定名为“大埔蜜柚”。至2012年底.该县蜜柚的种植面积有9000公顷.其中红肉蜜柚面积约4000公顷.蜜柚产量162000吨,产值5.2亿元,农民人均单项收入12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项目。  相似文献   

10.
7月28—30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资源研究室岗位专家马锋旺教授到伊犁综合试验站对苹果育种栽培情况进行指导调研。同时还对伊犁河谷现有红肉苹果种质资源分布保存现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
PRI抗苹果黑星病苹果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美国普读大学(Purdue)、罗格斯大学(Rutgers)和伊利诺斯大学(Illinois)组成了“PRI联合苹果育种计划”,主要选育抗黑星病品种。之后,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家也相继加入了“PRI联合苹果育种计划”。目前已正式命名发表了10余个抗苹果黑星病品种,现将部分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育种历史、育种目标、育种途径、杂种培育、致矮机理、砧木评价、知识产权等方面,介绍了苹果营养系砧木选育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合苹果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中国苹果营养系砧木的选育目标,倡议重视研究利用中国特色资源,做好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全国性的砧木长期评价体系,重视砧木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3.
综述美国苹果砧木的育种历史和现状,简介美国选育的苹果砧木特性,以期为我国苹果砧木的选育提供参考。美国从1968年开始苹果砧木育种,早期进行了资源的广泛评价和筛选,随后根据美国具体气候条件,将育种目标主要定为矮化和半矮化、抗火疫病、抗颈腐病、抗苹果绵蚜、抗重茬、早产丰产等,杂交后代进行深入、多层次的评价和筛选,最终成功选育出目前商业化和科研应用较广泛、已申请专利的14个苹果砧木品种,包括1个极矮化砧木、5个矮化砧木、8个半矮化砧木。主要特性:树体本身为小灌木,抗火疫病和苹果绵蚜,耐颈腐病和重茬,易繁殖;嫁接品种后致矮、早实丰产。可见,美国在矮化砧木选育之前的评价筛选及选育后的鉴定方面都具有系统的手段和方法,为苹果砧木选育的重要部分,可以作为我国苹果砧木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红肉猕猴桃果实着色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肉色泽是果实重要的品质特征,红肉猕猴桃因具有特殊的经济性状和商品价值受到育种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综述了红肉猕猴桃生产现状及种质资源类型,对其红色成分物质花青素种类、积累特征及加工特性以及利用野生种质资源进行红肉猕猴桃新品种培育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红肉猕猴桃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分子作用机制,以及环境、遗传因素和栽培管理条件对着色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国内外红肉猕猴桃着色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红肉猕猴桃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的研究方向,并进一步提出今后研究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1火箭苹果火箭苹果又叫樱桃苹果,来自新西兰。它本名"prema96",是位于新西兰霍克斯湾的新西兰植物和食品研究所的育种项目所培育。"prema96"为"皇家嘎啦"(美国植物专利4121号,专利过期)和作为花粉授粉品种的"GS2184"(非专利品种)的受控杂交实生后代。于1996年被选出,入选原因为其诱人的红色和独特的外观、优良的质地和风味以及较长的保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99-102
柑桔类果树品种·育种柑桔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3(19)………………………清见桔橙及其在柑桔育种中的利用 5 (8)…………转基因植物食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其在柑桔 育种中的应用 5 (32 )………………………………96 44大果型冰糖橙选育初报 5 (9)………………四个国外脐橙品种引种试栽报告 3(1)……………红肉脐橙引种观察初报 1(3)………………………红肉脐橙在福建沿海地区的引种表现 3(4)………红肉脐橙的主要特性和栽培管理要点 3(6 )………奥兰柚引种研究总结 5 (6 )…………………………山下红温州蜜柑在湘北的试种表现 2 (7)…………特早…  相似文献   

17.
‘黛红’是以‘贵妃’为母本、‘王林’为父本杂交选出的加工、生食兼用的红肉苹果新品种,2016年12月以‘红肉1号’名称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2017年5月申请更名为‘黛红’。2019年5月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相似文献   

18.
在苹果中,每年用于防治病虫害的费用约占生产成本的10%,且施用农药还污染环境。据此,一些国家都在致力于选育抗病苹果品种,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果树损失,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保护环境。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果树育种者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先后选育出了40多个苹果抗病品种(表1)。这些抗病品种的果实成熟期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75—180天不等,果实色泽和风味各异,为苹果生产和育种  相似文献   

19.
绝大多数苹果品种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性,生产中需要搭配授粉树完成异花授粉。在苹果中已经分离鉴定了50多个S-RNase基因,对于一些新选育品种的S基因型至今未得到鉴定。利用S-RNase基因特异性PCR分析的方法鉴定了60份苹果新种质资源的S基因型,在60份苹果种质资源中,有56份品种的S基因型是首次鉴定到,并首次鉴定到了一个红肉苹果品种‘红色之爱’的S基因型,其S基因型是S19S?。新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能够为苹果育种亲本的选择及授粉树的合理搭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其主持的重庆市“九五”六大作物联合攻关中的“春秋兼用型辣椒新品种选育”项目中,成功选育出春秋兼用型辣椒新品种“渝椒5号”。这是一个面对辣椒生产和市场的迫切需求,瞄准辣椒育种研究的前沿,在西南地区较早利用生态育种理论,采用自然逆境鉴定和人工胁迫鉴定结合、重庆鉴定与异地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由所选育的辣椒优良自交系而创造的新品种。渝椒5号的育成,实现了重庆辣椒育种由经验走向科学育种的突破。该品种丰产抗病、抗逆、商品性好,适宜春秋不同季节种植,可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重庆三峡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