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为揭示冷季牧归后补饲精料对藏系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60只体况相近的3岁藏系绵羊(公母各半)随机分成单一放牧组和归牧补饲组,每组公、母羊各15只。单一放牧组羊只采用冷季单一放牧,牧归补饲组羊只采用与放牧组相同的放牧活动,并在牧归后按每只150g·d-1的饲喂量补饲某品牌精料补充料,为期70d。结果表明,牧归后补饲精料极显著提高藏系绵羊的前期增量、前期日均增量、后期增量、后期日均增量、全期增量、全期日均增量、增量比例和冷季养殖净收益。牧归补料组公羊的全期增量和增量比例优于母羊,但不同性别羊只对冷季养殖净收益差异不显著。因此,牧归后补饲精料可以提高高寒牧区藏系绵羊冷季增量和养殖收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城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并为江城牛进行遗传资源认证提供参考,选取30头江城牛,其中公牛9头、母牛15头、阉牛6头,根据性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8头(公牛3头、母牛5头、阉牛2头),第1、2组舍饲,在自由采食全株玉米青贮的基础上,每头牛每天分别补饲肉牛精料补充料2 kg(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1 kg(浓缩料组),第3组在人工草地上放牧饲养(放牧组),观测江城牛的育肥性能;90 d后从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组分别选4头,从放牧组选6头,公母各半,共14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饲养方式对江城牛的生长性能有不同影响,通过补饲浓缩料、精料补充料,日增质量较放牧组分别提高了0.54、0.64 kg;屠宰性能也发生了变化,江城牛的屠宰率、净肉率、产肉率等增加,且表现为精料补充料组浓缩料组放牧组。  相似文献   

3.
甘南草地型藏羊体质量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随机抽测的甘肃省甘南州草地型藏羊225只成年公羊和290只成年母羊的体质量和主要体尺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南草地型藏羊成年公羊体质量和主要体尺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118x1 +0.652x3+0.196x4 (R=0.901,0.01<P<0.05);成年母羊体质量和主要...  相似文献   

4.
1.空怀母羊饲养技术 加强母羊在配种前期及配种期的饲养,做到满膘配种,是提高母羊多胎性和受胎率的有效措施.对瘦弱母羊配种前要加强补饲,尤其是小尾寒羊,由于常年繁殖,大多数母羊体况不佳,更应加强补饲.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不同谷物日粮对断奶马驹体重、体尺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探究不同谷物对马驹生长发育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出生日期相近、5月龄断奶的健康哈萨克马公驹18匹,平均体重(112.39±7.50) kg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匹,分别为玉米组、燕麦组和大麦组。在相同的粗饲料条件下,按照公斤体重补喂淀粉2 g(干物质基础)确定精料补充料的补喂量。玉米组补喂含有蒸汽压片玉米的精料补充料,燕麦组补喂含有蒸汽压片燕麦的精料补充料,大麦组补喂含有蒸汽压片大麦的精料补充料。进行为期60 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0~30 d总增重及平均日增重,玉米组和大麦组均极显著高于燕麦组,分别提高了35.09%、56.36%、35.14%和54.05%(P<0.01);0~60 d总增重及平均日增重,玉米组和大麦组均显著高于燕麦组,分别提高了25.47%、35.09%、25.58%和34.88%(P<0.05)。体斜长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0~30 d及0~60 d体高总增高,玉米组和大麦组分别比燕麦组提高了49.26%、43.35%、27.90%和40.86%(...  相似文献   

6.
选取体质量年龄相近、同期妊娠的健康藏母羊520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选3组于母羊分娩后分别补饲等蛋白不同能量水平(Ⅰ组为13.00 MJ/kg、Ⅱ组为13.50 MJ/kg、Ⅲ组为14.00 MJ/kg)的母羊精料补充料,第Ⅳ组以传统放牧方式饲养作为对照,测定母羊断奶后的发情受胎情况,测定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表明:精料补饲组发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补饲组受胎率Ⅲ组Ⅱ组Ⅰ组,Ⅲ组比Ⅱ组和Ⅰ组分别高17.19%和26.74%;各补饲组FSH、L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SH含量依次为Ⅲ组Ⅱ组Ⅰ组(P0.05),LH含量Ⅲ组Ⅱ组Ⅰ组(P0.05)。在天然草场营养匮乏期,适度提高补饲料的能量水平,可以提高母羊的发情率、受胎率和FSH、LH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母羊产前产后不同补饲方式对羔羊生长和母羊体重的影响。选择怀孕母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栏,每栏5只。试验1组日补饲混合精料400 g,试验2组在1组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照组按常规方式饲养。结果表明,试验1组与试验2组羔羊初生体重、60日龄断奶重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哺乳60 d后,试验2组母羊失重和失重率低于对照组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湖羊母羊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补料有提高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的趋势;泌乳期母羊在补饲精料补充料的同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一定程度减少哺乳期失重率,加快泌乳母羊产后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5,(3):83-86
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活体测定技术测定了成年新疆褐牛的肉质性状(眼肌高度(x1)、背膘厚度(x2)、眼肌面积(x3))、体重(x4)、体尺(体高(x5)、体斜长(x6)、胸围(x7)、管围(x8))以及屠宰后各部位肉重,分析了肉质性状、体重、体尺与高档肉重(y1)、后部位肉重(y2)、优质肉重(y3)、全部切块重(y4)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最优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背膘厚度、眼肌面积、体重对胴体的高档肉重;体重、体高、胸围对胴体的后部位肉重;眼肌面积、体重、体高、胸围对胴体的优质肉重和全部肉块重影响较大。新疆褐牛高档肉重、后部位肉重、全部肉块重、优质肉重与肉质性状、体重、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1=6.34 x2+0.141 x3+0.061 x4;y2=0.064x4+1.071 x5-0.459 x7;y3=0.279 x3+0.110 x4+0.813 x5-0.313 x8;y4=0.558 x3+0.221 x4+1.625 x5-0.626 x8。超声波活体测定的肉质性状、体重、体尺可以作为选择产肉性能的直接或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不计饲养成本的条件下,研究了自由放牧、半舍饲、全舍饲3种饲养模式及半舍饲和舍饲的不同的精粗料对当阿旺母绵羊体重及初配年龄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期内,自由放牧的50只母羊,在6月龄、9月龄、周岁龄及1.5岁时体重较各实验组效果差,1.5岁时已体成熟但仍不发情;其它各实验组体成熟年龄为周岁龄,1.5岁时在营养水平较高时即可参与配种,参配母羊血清中E2、P4、FSH和LH的浓度接近发情成年母羊指标,且差异不显著;精料颗粒料补饲组的母羊6月龄、9月龄、周岁龄及1.5岁时体重较燕麦青干草补饲组增重慢,发情母羊较少,但受胎率较高;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舍饲组母羊不仅各年龄段体重增重较快,且发情率和受胎率也为最高;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舍饲组母羊1.5岁体重为成年体重的104.82%。结论:舍饲半、舍饲模式,不仅可提高羔羊的生长速度,实现阿旺绵羊羔羊当年出栏;同时可实现母羊1.5岁参与配种,缩短1年的饲养周期。在藏东阿旺绵羊产区,乃至整个有条件的藏区开展绵羊养殖的舍饲、半舍饲模式,对藏区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肉牛饲料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选择55头西门达尔杂交肉牛分5组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日粮组合对杂交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肉牛代谢体重干物质采食量与日粮粗蛋白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日增重随代谢体重采食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经济效益随肉牛日增重的增加呈直线增加。以秸秆+野草+0.7kg玉米面、秸秆+野草+0.5kg肉牛浓缩料、秸秆+牧草+0.5kg肉牛浓缩料、秸秆+野草+2kg肉牛精料补充料和秸秆+牧草+2kg肉牛精料补充料5种日粮组合分别饲喂西杂肉牛63~75d,日增重分别为0.14,0.32,0.63,0.90和1.08kg,体况评分分别增加0.10,0.17,0.33,0.48和0.77分,日盈利分别为-0.36,0.76,3.07,5.74和6.13元。结果表明,在传统饲养模式下,改善粗饲料品质、补充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精料可显著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添加不同构型肉碱对对虾生长和体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构型肉碱对斑节对虾和凡纳对虾生长、饲料利用以及虾体组成成分的影响。在斑节对虾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L 肉碱(100、200、300mg/kg),DL 肉碱(100、200、300mg/kg);在凡纳对虾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L 肉碱,添加量分别为50mg/kg、100mg/kg、200mg/kg和300mg/kg。实验用斑节对虾和凡纳对虾体重平均为0.85g,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养殖单元放养对虾40尾,实验为期1个月。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L 肉碱或DL 肉碱,对斑节对虾和凡纳对虾的生长以及饲料利用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斑节对虾的试验中添加300mg/kg的L 肉碱或DL 肉碱使虾体脂肪含量由4.69%(对照组)降低为3.47%和3.55%(P<0.05)。在凡纳对虾的试验中,添加L 肉碱200mg/kg、300mg/kg组,虾体脂肪含量由7.09%(对照组)降低到6.04%和5.72%(P<0.0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构型肉碱对斑节对虾和凡纳对虾生长、饲料利用以及虾体组成成分的影响。在斑节对虾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L 肉碱(100、200、300mg/kg),DL 肉碱(100、200、300mg/kg);在凡纳对虾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L 肉碱,添加量分别为50mg/kg、100mg/kg、200mg/kg和300mg/kg。实验用斑节对虾和凡纳对虾体重平均为0.85g,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养殖单元放养对虾40尾,实验为期1个月。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L 肉碱或DL 肉碱,对斑节对虾和凡纳对虾的生长以及饲料利用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斑节对虾的试验中添加300mg/kg的L 肉碱或DL 肉碱使虾体脂肪含量由4.69%(对照组)降低为3.47%和3.55%(P<0.05)。在凡纳对虾的试验中,添加L 肉碱200mg/kg、300mg/kg组,虾体脂肪含量由7.09%(对照组)降低到6.04%和5.72%(P<0.05)。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草粉对鲤鱼生长性能及鱼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750尾规格整齐、体格健壮的黄河鲤鱼,随机分为5组。各组饲粮的苜蓿草粉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0(试验Ⅰ组),100(试验Ⅱ组),150(试验Ⅲ组)和200 g/kg(试验Ⅳ组),研究鲤鱼全价配合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苜蓿草粉对鲤鱼生长性能、鱼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相对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均优于对照组,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也说明添加50 g/kg苜蓿草粉对鲤鱼生产性能有积极作用;试验Ⅱ组的各项指标稍低于对照组(P<0.05),但显著低于50 g/kg草粉组(P<0.05);试验Ⅲ组、Ⅳ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除试验Ⅳ组外,其余试验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Ⅰ组外,其余3组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添加苜蓿草粉有助于提高鱼肉品质。(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添加50 g/kg苜蓿草粉(试验Ⅰ组)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添加水平半胱胺盐酸盐(Cysteamine hydrochloride,CSH)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0头产奶量、泌乳日龄和胎次相近的奶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8头,每组日粮中CSH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15、30、75和150g/头。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9~10周时150g处理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15~75g处理组;5~8周15g处理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9~10周75和150g处理组产奶量显著低于0~30g处理组;5~10周15g处理组4%标准乳产量显著高于75~150g处理组(P0.05);5~8周150g处理组及9~10周75和150g处理组饲料转化率最低,且显著低于0~30g处理组(P0.05)。1~4周时75g处理组乳脂率及乳总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周时各试验组乳尿素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1~2周75g处理组白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3~4周30g处理组白蛋白浓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9~10周时75~150g处理组尿素氮浓度较高,且75g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中国荷斯坦奶牛日粮中CSH的适宜添加量以每天每头15~30g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团头鲂对饲料铁的需要量,以平均体重50g/尾的团头鲂为实验对象,采用半纯化饲料,以FeSO4·H2O为铁源,设置Fe添加量分别为0、120、240、360、480mg/kg(饲料Fe总量为391.40、492.29、585.98、681.85、776.46mg/kg)共5个Fe含量梯度,每个实验组4个平行,在池塘网箱中养殖43d。经过回归拟合分析饲料Fe添加量、饲料Fe总量与团头鲂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沉积率、脂肪沉积率的关系,得到团头鲂对饲料中无机Fe补充量为124.55~130.18mg/kg,饲料总Fe含量为493.26~497.76mg/kg;在日均摄食量为5.10g/100g体重下,团头鲂对饲料总Fe每日需要量为2.52~2.54mg/100g体重。饲料Fe含量对团头鲂的成活率、内脏指数、鳞片重/体重、体重/体长、脊椎骨重/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Fe含量对团头鲂的脊椎骨长/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Fe的补充,有利于团头鲂脊椎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西藏地区牦牛代乳粉哺育犊牛的适宜蛋白质水平,本试验以藏区高山牦牛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哺乳期牦犊牛的体重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出蛋白质水平最佳的代乳粉。选取40头新生当雄县牦犊牛,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犊牛随母牦牛哺乳(CON),试验组犊牛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1.95%低蛋白组(LP)、24.28%中蛋白组(MP)和26.11%高蛋白组(HP)3种牦牛代乳品。饲喂时间为犊牛30~90d日龄,期间跟踪测定犊牛体重,并分别在30、60和90d日龄采集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喂3种代乳粉的犊牛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120d日龄时HP组犊牛体重达到最高值;3种代乳粉对犊牛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HP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高于LP组的趋势(0.05P0.1),且HP组丙二醛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a较其他3组低,而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均较其他3组高。综合分析显示在西藏地区蛋白水平为26%的牦牛代乳粉饲喂哺乳期牦犊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酸酶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20羽艾维茵肉仔鸡初生母雏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3个重复),在低磷、低钙(非植酸磷0.28%、钙0.80%)的玉米-大豆粕-鱼粉型饲粮基础上,比较了4个植酸酶添加水平400、500、6007、50 FTU/kg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各组间0-3周、3-6周和0-6周的所有增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400 FTU/kg添加组0-3周的末重(P=0.352)、增重(P=0.356)和耗料量(P=0.089)均有小于其他各组的趋势;500 FTU/kg添加组全期增重呈现较好的趋势(P=0.361).750 FTU/kg添加组的死淘率最低(10%);500 FTU/kg组未发生腿病.各组间胫骨相对重和脱水脱脂胫骨灰分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400、600FTU/kg组腹脂率(P=0.216)和5007、50 FTU/kg组胸肌率(P=0.282)呈较高的趋势.各组间血浆Hy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00FTU/kg组(P<0.01)、500 FTU/kg和600 FTU/kg组(P<0.05)血浆Ca浓度均显著高于750 FTU/kg组;500 FTU/kg组血浆P含量显著高于750 FTU/kg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500 FTU/kg.  相似文献   

18.
选用体重相近(8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 头,随机分成5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日补饲CaCO37.5或15.0 g,连续补饲5或10 d即屠宰.通过对滴水损失、煮熟率的测定来评价补饲CaCO3对猪肉系水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补饲CaCO3不影响各部位猪肉的滴水损失和熟肉率(P>0.05),即不影响猪肉的系水力.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27±2.0℃的条件下,对体质量为0.199±0.089 g的日本沼虾进行了56 d的室内水循环系统饲养试验,探讨了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试验设7个组,其中试验组1-6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0、1 000、1 500和2 000 U/kg的植酸酶,试验组7不加植酸酶,加1.2%的磷酸二氢钙。每个试验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WGR和SGR以添加500 U/kg植酸酶的试验组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植酸酶添加各组与对照组虾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与正对照组相比,日本沼虾肝胰脏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提高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特定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的WGR、SGR有显著影响(P〈0.05),对日本沼虾体组成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体质量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牙鲆配合饲料中氮元素的利用和氮收支进行了研究。试验按沙蚕体湿重设置(0.40±0.19)、(1.00±0.22)、(2.00±0.50)g 3个组,分别记为S、M和L组,每组分别设16、20、24℃3个温度梯度。结果表明:1)20℃时各组双齿围沙蚕对氮的摄食率均达到最大值,平均为17.0 mg/(d.g),变幅为14.3~22.0 mg/(d.g);2)双齿围沙蚕于不同温度下对氮的摄食率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S组为10.5~22.0 mg/(d.g),M组和L组则分别为8.0~14.7、6.6~14.3 mg/(d.g),氮摄食率与体质量的关系可用幂函数式CN=aWb表示,其中a值在20℃时最高,为10.618,b值为-0.2076~-0.1911;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体质量对沙蚕的氮摄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F=79.125,P〈0.001;F=34.308,P〈0.001);4)在本试验条件下,双齿围沙蚕对饲料中氮的累积率平均为11.8 mg/(d.g),以摄食氮为100%计,累积氮所占的比例最大,平均为88.99%,排粪氮次之,为9.43%,而排泄氮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