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菇多糖提纯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丹 《食用菌》2001,23(2):39-39
本文介绍一种香菇多糖提纯工艺,该工艺可得到纯度为90%以上的香菇多糖。1 工艺流程 香菇选备→温水浸泡→机械粉碎→加热水提→滤液浓缩→多糖醇沉→酶解→脱色→柱层析→醇沉→氧化铝过滤→滤液浓缩→醇沉→过滤→干燥→成品2 操作程序2.1 选菇浸泡 选取无病虫害、无霉变干香菇,洗净,温水泡发后去除硬蒂,用捣碎机制成米粒大小的碎块。2.2 水提、浓缩 将上述香菇粉碎后的碎块加水浸泡5小时,浸泡时保持恒温70℃,不断搅拌。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浓缩物为稀糖浆状为止。2.3 醇 沉 将95%的乙醇慢慢注入冷却后的浓…  相似文献   

2.
钟耀广  刘长江  林楠 《北方园艺》2007,(10):214-215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香菇粗多糖,Sevage法脱蛋白后,经DEAE柱层析、Sephdex G-200柱层析后得香菇多糖Le-Ⅱ-2组分.该组分经紫外和红外扫描证明其不含蛋白成分,并具有多糖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超临界CO2辅助提取法和传统热水提取法2种工艺对香菇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10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 h.超临界CO2萃取脱脂后,热水浸提时间为1 h.仅用了传统方法热水浸提时间的1/5,香菇多糖提取率为6.87%,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提高3.16%,所得产品紫外吸收光谱显示,产品杂质含量少,红外光谱显示结构与直接热水浸提法一致.采用超临界CO2辅助提取后,香菇多糖的提取率和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彭璐  杨健华  王巍  王琦 《食用菌》2017,(5):24-28
为提高柳生金针菇多糖产量,通过装液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箱转速单因素实验及正交优化试验,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选取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液料比3个因素,以菌丝体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适宜柳生金针菇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20 m L/250 m L、接种量10%、培养温度23℃、培养箱转速150 r/min。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 h,液料比50∶1,浸提温度90℃,最佳工艺路线为:热水浸提2 h,过滤,合并3次提取液,旋转蒸发仪浓缩发酵液至原体积的1/10,4倍体积无水乙醇4℃醇沉24 h,3500 r/min离心5 min,去上清,-80℃预冻过夜,真空冷冻干燥,称重,再次溶解多糖,离心去沉淀,上清液醇沉,再次干燥,得菌丝体多糖,多糖提取率为74.39%。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菇的营养成分研究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炎金  江枝和 《食用菌》1994,16(5):11-11
姬松茸菇(Agricusbiazei murivill)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具有杏仁香味;姬松茸菇还可作为提高免疫功能、抗癌、抗凝血、降血脂、安神等药用,是药食兼用的好菇种,因而价格昂贵。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姬松茸菇,我们对它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 姬松茸菇菌种从日本引进。 (二)分析方法 将菇在75℃下烘干、粉碎过一定的筛备用。粗蛋白、菇体含磷量、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等用常规的化学方法测定;钾含量用640火焰光度计测定;氨基酸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采用WFX-1F2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糖测定,采用加40倍重量的蒸馏水加热至沸后水浴浸提4小时,水浴蒸干,浓缩离心,取上清液加相当于清液3倍量的95%乙醇进行边加入乙醇边搅拌直至糊状,然后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多次洗涤沉降物,最后干燥称重并取一定量采用俬酮比色法测定多糖。  相似文献   

6.
为初步确定水仙鳞茎中的粗多糖含量,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水仙鳞茎中的粗多糖。同时以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温度(℃)、液固比(mL/g)、乙醇体积比(无水乙醇mL/提取液mL)、提取时间(h)为因素优化热水浸提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5h,提取温度100℃,液固比10mL/g,乙醇加量比5(醇沉时加入无水乙醇量mL/样品溶液量mL)。其中提取温度是影响水仙鳞茎粗多糖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最优条件下提取粗多糖得率6.51445%,水仙鳞茎粗多糖含量为3.8130%。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灵芝多糖提取的4个主要因素(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醇析浓度)进行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灵芝子实体粗多糖采用水提醇沉法,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50,提取温度90℃,提取2次,每次提取2h,90%乙醇醇析,3000r/min离心30 min取沉淀,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离心取上层液即为灵芝粗多糖溶液。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含量约为0.734%,这一含量在全国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中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茶树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对活性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水法浸提茶树菇多糖,筛选、优化多糖提取、醇析的最佳条件及脱蛋白工艺,并测定了茶树菇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条件下以1∶20的料液比加入茶树菇粉末,置90℃的热水中浸提4 h后以80 U/mL的胰蛋白酶进行脱蛋白处理,然后将多糖提取液浓缩5倍后添加浓缩液重4.5倍、浓度为95%的乙醇进行醇析,多糖的得率最高.茶树菇多糖对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清除能力,且随着样品浓度的增高而加强,呈现出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香菇(Lentinula edodes)、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杨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 6种食用菌进行中药渣固体发酵,采用热水浸提法取得不同食用菌菌质中的粗提物,比较不同部分提取物中多糖含量,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样品处理后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水提醇沉物中香菇多糖含量最高(25.56%),白灵菇多糖含量最低;水提醇溶物中花脸香蘑多糖含量最高(22.55%).各种食用菌的提取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小鼠NK细胞活性均有显著增强作用,其中香菇、杨树菇的水提醇沉物表现明显的剂量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黑木耳中醇溶性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黑木耳粉中醇提取总收率为指标,确定了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的最佳醇提取浓度,测定了三种不同醇提物中总黄酮、多酚和三萜类活性成分含量;分析了黑木耳提取多糖和黑色素后残渣中的醇提物三种成分含量。结果:采用90%乙醇提取,黑木耳醇提物得率10.7%,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5.68 mg/100 g,多酚含量0.43%,三萜类化合物含量0.55%;采用100%异丙醇提取,醇提物得率10.1%,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4.84 mg/100 g,多酚含量0.66%,三萜类化合物含量0.37%。采用70%正丁醇提取,醇提物得率5.4%,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4.07 mg/100 g,多酚含量1.68%,三萜类化合物含量0.30%。黑木耳多糖和黑色素提取后的残渣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醇提物收率分别为13.8%、14.3%和8.9%,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28 mg/100 g、11.99 mg/100 g和12.38 mg/100 g,多酚含量分别为0.14%、0.38%和0.75%,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25%、0.60%和0.58%。  相似文献   

11.
以龙芝2号和鹿角灵芝两种无孢灵芝(Ganoderma lingzhi)子实体为原料,95%乙醇超声提取,对醇提物中的三萜进行了分析和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样品的醇提物得率分别为1.8%和3.7%,醇提物中三萜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53%和1.16%;高效液相结果表明,鹿角灵芝中三萜的种类也多于龙芝2号。两种无孢灵芝的醇提物对肿瘤细胞K562和SW620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龙芝2号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优于鹿角灵芝。  相似文献   

12.
发酵生产香菇、金针菇菌丝体早已有报道,但培养基配方复杂,多用蚕蛹粉、麦芽汁、蛋白胨、酵母膏等一些特殊物质,取材不便,成本高。笔者采用以玉米浆、葡萄糖、土豆为主料,不但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工艺简便。目前,关于从菌丝提取的方法与子实体提取的方法基本相同,一般采用热水浸提醇析或离心等方法。在采用热水浸提前,笔者考虑到菌丝和发酵液两方面的充分利用,先将菌丝体连同发酵液一并进胶体磨研磨,目的是使其提取地更充分。  相似文献   

13.
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子实体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透析,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单一组分GL-LPP3;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相对分子量测定和单糖组成分析,ACCQ-TAG衍生法分析氨基酸组成,红外扫描分析多糖初级结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用60%的乙醇对7种不同来源的桑黄子实体进行提取,测定了醇提物中的黄酮含量并用HPLC分析其组份,同时采用Alamar Blue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对醇提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细胞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这7个样品的组成成分相似,但含量有差异.各醇提物对体外肿瘤细胞L1210都有抑制作用,对超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Sh2的抗肿瘤细胞和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高于人工火木桑黄Sh1,且优于或相当于野生桑黄.  相似文献   

15.
棘托竹荪子实体水溶性多糖DE2—2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Zang,Zheng et Hu)子实体干品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蛋白酶法和Sevag法去蛋白后得粗多糖DE。DE经乙酥分级沉淀得到三个级分DE1、DE2和DE3。DE2经DEAE-Sephadex A-25柱进一步纯化得到棘托竹荪多糖纯品DE2-2。DE2-2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为均一物质。红外扫描表明,其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DE2-2的单糖组成为: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和L-岩藻糖,其摩尔比为8.68:1.00:1.85:0.74,分子量约为84000。经测定,DE2-2具有一定的抑瘤活性,其抑瘤率为38.93%。  相似文献   

16.
一年生和两年生桑黄子实体的成分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一年生、两年生桑黄(Phellinus baumii)子实体水提物中的粗多糖、醇提物中的黄酮和三萜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生长年份子实体水提粗多糖和醇提物体外刺激淋巴细胞生长、抑制L1210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一年生桑黄子实体醇提物中黄酮、三萜和水提物中粗多糖的含量略高于两年生桑黄;当水提粗多糖浓度为10 μg/mL时,SH2-W对体外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高于SH1-W,当浓度为50和200 μg/mL时,两组样品间无显著差异;两种桑黄醇提物对体外肿瘤细胞L1210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相同剂量下,两组样品间无差异; 相同浓度下SH1-E对H2O2的清除率高于SH2-E,但两组样品DPPH·的清除率和还原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分析金耳(Tremella aurantia)子实体样品的预处理效果和多糖提取方法。确定样品经预处理即85%乙醇中超声(室温,30 min)洗涤2次,在料液比1∶500(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的优化提取条件下,测定多糖含量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结果可靠,适用于金耳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探究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瓦尼桑黄(Sanghuangporous vaninii)、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赤芝(Ganoderma lucidum)、香菇(Lentinula edodes)、蟹味菇[Hypsizygus marmoreus (brown cultivar)]、白玉菇[H. marmoreus (white cultivar)]的子实体和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丝体水提物及醇提物对乙醇、H2O2和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醇诱导的肝损伤中,相较于乙醇组,质量浓度为25、50、100μg·mL-1的灰树花和樟芝醇提物和质量浓度为25、100、400μg·mL-1的蟹味菇、刺芹侧耳、灰树花、香菇、白玉菇水提物均可显著提高肝细胞存活率。在H2O2诱导的肝损伤中,相较于H2O2组,质量浓度为25、50、...  相似文献   

19.
以醇提物的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鲍姆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米饭固体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用直径5.5cm,高10cm的培养瓶装50g大米,2.5%葡萄糖,0.3%KH2PO4,0.15%MgSO4·7H2O,按料液比1∶1.2(w/v)加蒸馏水,灭菌接种后26℃培养27d,发酵产物用乙醇提取得到醇提物的黄酮含量达39.8%。另外,比较了4种提取方法获得的醇提物的得率和对H2O2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烘干后乙醇冷浸提取法得到的醇提物得率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灵芝硒多糖的制备及其分离纯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丝体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富集无机硒,分别经水、碱水浸提,醇析,去蛋白,脱色后,得到灵芝硒多糖粗提物。再经DEAE—Cellulose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收集得到的各组分在高效液相色谱上进行进一步纯化,从而得到了10个不同的硒多糖组分。以K562细胞进行的抗癌试验结果显示,SeGLP-2B-1,SeGLP-2B-2和SeGLP-2B-3三种纯化硒多糖均有抗癌活性,其中SeGLP-2B-1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达6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