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固定化纤维素酶酶解夏季绿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作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纤维素酶,对夏季绿茶进行酶解。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优化工艺:在1.0g茶叶中,以茶水比1︰20,加入1.0g固定化纤维素酶,55℃下恒温浸提50min。与传统高温水提法所得茶汤相比,以此工艺条件浸提所得茶汤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有所提高,酚氨比有所下降,连续提取7批次茶叶,固定化纤维素酶的相对酶活力仍保持80%以上。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在速溶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梁靖  须海荣  蒋文莉  陈利燕 《茶叶》2002,28(1):25-26
通过对纤维素酶的应用研究,探讨出在速溶茶加工过程中,纤维素酶应用较合适的温度、时间及浓度。结果表明浸提温度为45℃、浸提时间为60min、添加量为0.15u/ml是本实验中纤维素酶发挥作用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菠萝的综合利用水平,以菠萝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法从菠萝皮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对正交试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菠萝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0.7%、料液比1 ∶ 30、酶解温度60 ℃、浸提4次、pH 5.6、酶解时间7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23.89%;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11.86 g/g,溶胀性为15.5 mL/g,持油力6.94 g/g。此结果表明菠萝皮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罗望子果肉浸提工艺,提供罗望子果肉加工与罗望子果肉活性物质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多糖提取率、原料利用率、总酚提取率和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以熵权法赋权,通过响应面法对罗望子果肉纤维素酶法浸提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浸提过程中浸提液的抗氧化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罗望子浸提液对于OH?清除能力极强,均大于190 mg/100 mL,OH?清除能力和ABTS +?清除能力对提取条件的变化敏感。考虑实际情况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的提取时间为51 min,料液比为1:10.9(g/mL),纤维素酶添加量为质量比1.5‰,在此条件下,罗望子果肉多糖提取率为12.66%,原料利用率为88.24%,总酚提取率为4.79‰,总黄酮提取率为4.38‰,与理论预测值接近。该模型能较好预测罗望子果肉的浸提工艺,可以用于保健饮料加工。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聚焦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其中产业兴旺是基础。大新县种植苦丁茶历史悠久,有“中国苦丁茶之乡”的称号,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当地特色产业。但大新县在苦丁茶的发展上却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大新县苦丁茶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大新县发展苦丁茶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建设优质苦丁茶基地、延伸苦丁茶产业链、发掘和利用大新县苦丁茶文化的资源优势等苦丁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大新县苦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的酶法降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陈合 《玉米科学》2007,15(5):148-152
玉米秸秆是一种廉价的可再生资源。简要地介绍了玉米秸秆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阐述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的酶系组成及产生菌株,酶法降解机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潘慧娟 《茶叶》2008,34(1):36-38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浙江苦丁茶中镉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海南、黄山和贵州苦丁茶样品,结果表明:浙江苦丁茶中大叶苦丁茶样品镉含量高于小叶苦丁茶,小叶苦丁茶的镉含量与茶叶差不多,相比较于海南、黄山和贵州苦丁茶样品,浙江苦丁茶并无特别。  相似文献   

8.
我国部分地区苦丁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绿茶为对照,对浙江及部分地区苦丁茶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苦丁茶中微量元素含量与茶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苦丁茶之间地域差异影响不明显,但在大叶苦丁茶和小叶苦丁茶之间差异显著,大叶苦丁茶中钾、钙、镁、镉元素含量要显著高于小叶苦丁茶,而铅、铜元素含量则小于小叶苦丁茶.  相似文献   

9.
研究苦丁茶的抗氧化性能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采用丙酮、甲醇和乙醇3种溶剂分别处理水提冬青属苦丁茶粉末,通过测定DPPH、ABTS+ 值,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分析;再将水提苦丁茶粉末按照0、0.5%、1%的比例添加进鲜肉末中,并在第0、5、10天测定DPPH、ABTS+、TBA值,对不同浓度水提物处理后的鲜肉进行简单的感官评定,综合上述两方面内容的评定分析,对苦丁茶水提物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苦丁茶水提物能明显提高鲜肉的抗氧化性,改善肉的品质。因此初步断定,苦丁茶水提物应用于肉中对保持肉的品质,延长肉  相似文献   

10.
香草兰是兰科多年生藤本攀缘植物,经过发酵后散发出多种芳香成分成为重要的风味原料。然而,传统发酵生香时间长,香气成分转化率低。本试验考察冷冻-溶解联合不同外源酶处理对香草兰鲜豆荚主要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酶不仅可以提高香兰素的含量,还可提高其前体物质-葡糖香草醛的转化率。在此基础上,对比空白样品,所有冷冻-溶解联合外源酶处理后的香草兰中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均显著增加,经过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处理后的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最高为5.660%、0.089%、0.069%和0.101%;相比于传统发酵和普通外源酶处理,所有冷冻-溶解联合外源酶处理香草兰鲜豆荚均显著增加香兰素含量(p<0.05),而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果胶酶显著增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1.
大叶冬青苦丁茶是一种用途较广的珍贵药用植物资源,近几年来市场对大叶冬青苦丁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本文综述大叶冬青苦丁茶化学成分、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GC法分析苦丁茶中可溶性单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恒温水浸泡,干燥后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溶剂,六甲基二硅胺烷(TMDS)和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硅烷化试剂,将单糖衍生化为三甲基硅醚衍生物,以肌醇为内标物,用SE-30毛细管色谱柱,测定了苦丁茶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同时对比了二甲基酰胺及吡啶的溶解能力和N,O-双三甲基硅烷基乙酰基(BSA)的衍生化效果。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测得的苦丁茶中单糖含量分别为:葡萄糖0.355%,果糖0.440%,半乳糖4.000%,核糖0.035%,木糖0.150%,阿拉伯糖0.006%。  相似文献   

13.
陈昌来  尹先足 《茶叶》2014,(1):41-42
为了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和市场发展变化,台州市桐坑茶业有限公司通过适度调整茶类结构,研制开发红茶及大叶苦丁茶,面向大众消费,拓展茶叶市场,使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外源 NO 对干旱胁迫生理生化反应。以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0.5 mmol·L-1的外源 NO 供体(SNP)处理对茶树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 SNP 缓解干旱胁迫伤害的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受干旱胁迫茶树幼苗叶片的保护酶(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 MDA 的含量。表明外源 NO 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降低 MDA 的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茶树幼苗的损伤,增强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陈香香味,其香气成分复杂,以醇类和杂氧化合物为主,还有碳氢化合物、醛类、酮类和酯类。本文综述了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及普洱茶原料、干燥方式、发酵程度、茶叶等级、外源氨基酸、外源酶、贮藏时间、茶树品种、臭氧和超高压处理、冲泡条件以及检测手段等因素对其香气质和量的影响,并对普洱茶香气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申璐  肖斌  周旋  赵九洲  金媛 《茶叶科学》2014,34(1):87-94
选取龙井43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施1.0 mmol·L-1的亚精胺(Spd)对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胁迫下茶树株高、地径和叶片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能够促进茶树生长,而高浓度铅胁迫影响了茶树正常生长;喷施外源亚精胺有效缓解了随着胁迫Pb2+浓度升高对茶树造成的伤害,提高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片脯氨酸(Pro)含量、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C),从而促进茶树生长。表明外源亚精胺对铅胁迫下茶树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LA)在茶树幼苗响应干旱胁迫时对茶树叶绿素合成和荧光特性的调控机理,以舒茶早为试验材料,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喷施5-ALA进行处理,检测茶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一步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外源5-ALA显著提高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