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喷施叶面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施叶面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叶面硅肥可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硅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施用硅肥能够增强水稻抗纹枯病能力,增加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协调穗粒重结构,获得高产;施用硅肥能够提高水稻对氮、磷、钾的利用率。667 m2硅肥施用量,土壤高肥力地区20 kg,中等肥力地区60 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硅元素是水稻生产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水稻种植区土壤有效含硅量不足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研究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对于水稻丰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沿黄灌区水稻种植区,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了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增强水稻分蘖和根系发育的活力,提高抗倒伏、抗病能力,增加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从而增加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硅肥可增产891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硅肥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施氮磷钾肥的条件下,水稻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以667 m2施尿素21.7 kg,普钙50 kg,氯化钾16.7 kg,速溶硅肥50 kg能促进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粒重的增加,产量达52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锌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品种淦鑫602为材料,进行锌、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施锌肥有利于水稻分蘖,基施硅肥对水稻分蘖数影响不明显,但基施锌、硅肥均能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增产64.0%、63.0%。  相似文献   

6.
生产实践证明,施用硅肥可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针对这一情况,共设6个处理研究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的穗粒数、千粒重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平方米穗数、结实率影响差异显著。适量硅肥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结实率。由产量可知,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公顷增施硅肥450kg能够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白浆土施硅肥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白浆土上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硅肥,可以显著地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以施硅量450~750 kg/hm2效果较明显。施肥量与穗数、千粒重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与穗粒数和空瘪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结实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而空瘪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小,这表明施用硅肥主要从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和结实率等方面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朱殿武 《农技服务》2009,26(8):51-51,161
通过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促进水稻二次枝梗的分化、减少颖花退化和促进灌浆,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单产。增施硅肥150 kg/hm~2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增施硅肥75 kg/hm~2和不施硅肥的增产301.95 kg/hm~2、636.75kg/hm~2。施用硅肥必须同增施氮肥,才能充分发挥硅肥的增产增效作用。硅肥可以作基肥或追肥施用,作为追肥最好在水稻拔节前(1个叶龄之前)施下,以增加抗倒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炉渣硅肥在水稻施用的效应。试验表明炉渣硅肥在水稻施用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炉渣硅肥对促进稻穗发育,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以及提高水稻抗性都有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进行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分蘖速度、叶色、灌浆、抗病性、抗虫性、植株、稻米质量、产量有明显影响,可促进分蘖,提高灌浆速度,提早成熟,抗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抗倒伏能力,防虫。施硅区实际平均产量达8 151.75 kg/hm2,较对照(7 659.00 kg/hm2)增产6.4%,且水稻产量、穗数和穗粒数随着施硅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硅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施硅量。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加比叶重和叶面积指数,能通过增加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施硅增产幅度为3.45%~15.69%。江汉平原地区水稻硅肥(Si O2)用量建议15~30 kg/hm2。  相似文献   

12.
硅、锌营养元素对水稻生长是必需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磷钾肥用量的基础上,硅锌肥的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的影响,水稻有效穗数提高6.4%,每穗实粒数增加7.3粒,增加产量,增产率达到12.54%,显著高于对照区和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正大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正大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正大硅肥能增加水稻穗长,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作基肥时,产量可增加199kg/hm2,增产率2.19%;作追肥时,产量可增加161kg/hm2,增产率1.79%,2种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经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施用正大硅肥对提高水稻抗病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海县常年种植水稻6.6万公顷,为了明确适宜本地区推广的水稻叶面喷施的硅肥,促进水稻高产及相关栽培技术的提升,该文以江苏植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粉剂硅肥作试验,开展了相关专题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在使用不同用量硅肥时,穗粒数表现为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实率表现为先增后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总体表现为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而增高。不同生育期使用硅肥,随着施肥次数增多和施肥时间越晚,每亩穗数、实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表现为增加趋势,而结实率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施用生物硅肥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水稻上施用生物硅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试验还表明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在大量元素化肥降低30%情况下,水稻产量不会降低,效益分析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要本试验选用三种生物硅肥进行对比研究,以筛选出最适宜建三江地区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及最佳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能使水稻平方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中八一农大生物硅肥的效果最好,最佳施用时期是随基肥施入,较对照增产6.6%。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用三种生物硅肥进行对比研究,以筛选出最适宜建三江地区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及最佳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能使水稻平方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生物有机硅肥产品中八一农大生物硅肥的效果最好,最佳施用时期是随基肥施入,较对照增产6.6%。  相似文献   

18.
施用硅肥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大田示范对比试验设计,研究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具有促进分蘖及提高成穗率、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提高对病害的抵抗力、提高群体质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穗数及穗粒数、提高千粒重等作用,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对奉节县新民乡和大寨乡的黄泥田、紫黄泥田每公顷增施硅肥200kg,并观察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 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水稻施用硅肥后,与对照相比(不施硅肥),茎叶清秀挺拔健壮,分蘖力提高10.03%,成穗率上升7.08%,有效穗增加6.6%。穗增长4.5%,下部枯叶减少2.4%,病株率下降11.3%,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3%,产量增加6.7%。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在延边地区施用硅肥对水稻生产的效果,从每公顷施硅肥一吨与 CK 进行比较,研究了硅肥对水稻品种京引127号抗倒及增产的效果。施硅区比对照区增强水稻对倒伏的抵抗能力。表现在增加了基部节间的折损重、N_3节间茎粗、N_3秆断面积、N_3节间秆壁及机械组织厚度和大小维管束数目。前者比后者由结实粒数的增加而提高稻谷产量,增产率为5.8%,对每平方米有效稳数及千粒重影响不大。结实粒数的增加幅度在二次枝梗上大于在一次枝梗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