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试验目的为培植大豆产业,鉴定一批优质大豆新品种的表现情况和利用价值,为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特安排本试验。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一)供试品种本次试验共安排优质大豆新品种10个:郑交107、郑92116、豫豆25、豫豆22、周豆1l、周豆12、濮豆12(CK)、商豆1099、农引1号、开豆4号。(二)试验方法试验地点设在荥阳市廿里铺村,前茬为小麦,肥力中等,土地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试验采用随机区级排列,2次重复。每品种小区长5米,宽2.5米,小区面积12.5平方米。行距50厘米,株距11厘米,三粒摆播,单株留苗,密度除农引1号4000株/667m2(50厘米×33厘…  相似文献   

2.
辛豆12是以高油大豆品种平豆1号为母本、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蛋脂双优大豆新品种。在2011—2012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3 350.18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25%(P0.01);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中辛豆12平均产量2 497.20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平均增产10.36%(P0.01)。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该品种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4.67%,脂肪(干基)含量为19.71%,蛋脂含量合计为64.38%,高于国家优质大豆标准(蛋脂总量63%)。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2014003)。  相似文献   

3.
乔锋  秦振栓 《农技服务》2007,24(10):17-17,28
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郑交107、濮豆6018、豫豆25、周豆12、许豆3号、郑92116等6个品种均较对照豫豆22增产,其中郑交107、濮豆6018、豫豆25等品种较对照增产达0.01极显著水平,属高蛋白品种,其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可在南阳市大力推广应用;周豆12、郑92116等品种产量表现一般,前者是高油品种,后者是高异黄酮品种,可根据需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驻豆1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室以驻豆502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选育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1.85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8.77%;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61.7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6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5.24%,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4001。  相似文献   

5.
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许豆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豆8号是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1001。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10d,株高81.2cm,有效分枝3.2个,紫花,灰毛,褐色荚,单株有效荚数40.7个,单株粒数75.4粒,百粒重22.3g,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褐色脐。紫斑率0.4%,褐斑率1.3%。蛋白质(干基)含量40.30%,脂肪(干基)含量19.72%。2010年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 084.0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1.29%,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科学、公正、客观地鉴定评价参试大豆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类型等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稳定性、适应性等,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保障大豆生产用种安全,加快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对参加河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区域试验的12个夏大豆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周豆24、洛豆1号、周豆25号和安豆5246等8个品种较对照豫豆22号增产4.29%~9.15%,增产极显著;秋乐1401和许豆601较对照增产0.95%~2.54%;长义豆3号和长义豆2号较对照减产0.34%~19.21%。[结论]洛豆1号、周豆25号、安豆5246、濮豆820、中黄301、科豆17和开豆46号这7个品种综合表现较优秀,可继续参加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在河南省夏大豆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一、夏大豆 1.品种中豆20、皖豆20、皖豆15、皖豆22,豫豆22、鲁豆2号,全生育期95~100天. 2.计划亩产190千克. 3.技术措施麦收后结合翻耕耙地,每亩施氯化钾1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瘠薄田块增施尿素3-4千克,或亩施45%三元复合肥25千克;呋喃丹1.5千克,然后开沟作畦.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6,(3):17-17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杂2002004品种名称:潍绿4号选育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型紧凑,有限结荚。幼茎绿色,花黄色,荚黑色。主茎高44厘米左右,主茎节数7.9个,主茎分枝2.6个,单株结荚数21个以上。荚长8.5厘米,单荚粒数10.3个,千粒重55.4克。籽粒绿色,有光泽。籽粒含粗蛋白22.40%,粗淀粉45.08%。较抗叶斑病和花叶病毒病。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国家第一轮绿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5.3千克,比对照中绿1号增产13.0%。2001年参加国家绿!!!!!!!!!!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3千克,比对照增产37.1%。栽培技术要点:春夏…  相似文献   

9.
正1.萧农秋艳(2018主导品种)作物名称:鲜食秋大豆审定编号:浙审豆2011002产量表现:2008—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亩产鲜荚598.5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8.1%。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43.4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神22”(原名豫泛964)是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被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地神22”。其突出特点是:丰产、优质、多抗、早熟。该品种克服了过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品种内在品质较差,达不到国家优质标准以及干旱年份易裂荚等造成高产不稳产、丰产不丰收的突出问题,且籽粒外观良好,抗逆性强,推广前景广阔。产量表现2001~2002年全省18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4.11千克,比对照“中豆20”增产12.75%。2002年9点次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8.28千克,比对照“中豆20”增产14.8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正常年景大田…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2005,(10):25-25
六、向日葵(油用型)36、品种审定编号:蒙审葵2004001号品种名称:S40引进单位:北京德农种业赤峰分公司特征特性:叶片:叶片平均39片。花盘:花盘直径22厘米左右。植株:株高230~240厘米。籽粒:千粒重50克左右,容重430克/升左右,出仁率73%~78%。品质:经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测定S40含油率46.3%。病虫发生情况:耐菌核病,抗霜霉病、黄萎病和向日葵螟虫。试验情况: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油葵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48.9千克,较对照G101增产17.3%,较对照S31增产4.9%;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油葵中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262.9千克,较对照S31增产7.3%,较…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许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许豆6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豆2009002。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13 d,株高92.9 cm,分枝数2~3个,主茎节数17~22个;紫花,灰毛,荚灰褐色,荚粒数2~3粒;籽粒圆形,黄色,脐浅黄色,种皮有光泽,百粒重16~19 g。2008年,许豆6号脂肪(干基)含量21.08%,蛋白质(干基)含量41.31%。2008年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许豆6号平均产量2 826.3 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0.61%,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1号,原代号:周8315—1—12,是周口地区农科所1983年用人工有性杂交的方法,经过混合系谱法多次选择和南繁加代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的母本为郑77249,父本为开80—7。于1992年4月被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豫豆11号。二、产量表现:该品种第6代品系,1986年参加本所内品系鉴定试验,间比法排列,折合亩产171.67kg,比该试验的平均对照种(豫豆2号)每亩增产58.9%。 1987年参加周口地区多点大豆品种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品种来源:豫豆14号原代号商丘225,是商丘地区农科所用76064—0—1—0-0—H作母本,辽宁大白眉作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并经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于1993年4月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命名为豫豆14号。二、产量表现:19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共63点次,平均亩产155.2kg,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2%。1992年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示范,11个点亩  相似文献   

15.
周豆12号     
品种来源:豫豆24号×豫豆12号(花粉管通道法杂交) 特征特性:生育期105天,属于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cm左右,主茎有效节数15节左右,有效分枝数2~3个.单株荚数43.8个,单株粒数78.8粒.  相似文献   

16.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年海教授选育的华夏2号大豆品种和华糯8号玉米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中,华夏2号夏大豆抗病力强,平均每667平方米产180.32千克,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3.19%。华糯8号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  相似文献   

17.
对2003-2014年陕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分析,发现区试参试品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不大,平均增加2.14%,每年递增不到0.2%,但最高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18%,每年递增1.5%。为了给今后陕西省大豆高产育种提供指导,对12年来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的高产品种的产量和9个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与对照对比,发现多节、多荚、多粒和高粒重性状的选择是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发现,大豆高产品种产量仅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显著正相关,在品种选育时可以选择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的品种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郑豆068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以豫豆29为父本、自主选育品系QTL069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夏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在2012—2013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264.1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5.47%;在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277.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15.96%,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2.16%,脂肪含量平均为20.0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该品种籽粒商品性好,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5004。  相似文献   

19.
以耐密植大豆品种铁豆119号和普通大豆品种辽豆11号为材料,设置8.0、14.0、20.0、26.0、32.0、38.0万株/hm2共6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个耐密性不同的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铁豆119号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粒茎比均多于普通品种辽豆11号。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减少,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耐密植品种铁豆119号的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辽豆11号,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铁豆119号和辽豆11号的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先增后减。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是如此,超过了一定种植密度,会因倒伏带来减产,特别是普通品种。铁豆119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2.0万株/hm2,辽豆11号为14.0万株/hm2,铁豆119号在种植密度变化时籽粒产量水平较辽豆11号稳定,说明适宜的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大豆的籽粒产量,铁豆119号更适于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20.
<正> 豫豆12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经化验,其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远高于一般大豆品种。四年的河南省区试及生产示范,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品种豫豆二号平均高21.8%,超过国家“八五”攻关指标5%以上。产量比对照豫豆二号高4.61—14.0%,属高蛋白、丰产型品种,最高亩产可达217.5公斤。生育期约104天。有限结荚,株高66厘米,多分枝。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