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京3号(2006H288F1)是以自选雄性不育系0609A为母本,高代自交系2006H088为父本,配制成产量、抗病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稳定的大葱一代杂交新品种。该品种整齐度高,抗风能力较强,田间表现较抗霜霉病和紫斑病,一般秋葱产量75 000kg/hm2,冬贮干葱可食用率较高,适合辽宁等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2.
根据漳浦县近年来农业劳动力流失、种地成本企高等现实问题,从影响大葱种植成本及产量的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的技术研究上,进行轻简化与实用化技术的提炼总结,通过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大葱出苗率、移栽成活率和抗逆能力,降低大葱生产中的环境及病虫害因素等风险,从而实现以葱富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莱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成的大葱新品冲,已经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正式定名为“掖选一号”。“掖选一号”大葱.是该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李延军以章丘五叶大葱为基础材料,采用钻60辐射处理后.又经连续6年三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该葱平均株高1.3米,最高可达1.6米,葱白高0.7米,直径4厘米多。有关部门鉴定平均亩产大葱7850公斤,创全国大葱亩产最高记录。“掖选一号”大葱.吃起来感觉质地细嫩脆甜,辣味适中可口。“掖选一号”大葱新品种@胡正隆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辽宁省出口加工型蔬菜企业发展迅速,大葱栽培面积随大葱出口量增加而持续增加,大葱生产需种量较大。利用大葱半成株繁种周期短.可比成株采种节省1~2个生长季,投入少,简便省工,而且种性符合生产需求。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从1998年开始进行大葱半成株采种技术研究,至2000年摸索出了一整套成熟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大葱品种为本所选育的阜葱一号和章丘大葱、天津五叶齐等,  相似文献   

5.
以3个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组合为材料,对自交主回交后代早期世代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力估算,世代间的相关分析,F3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后代以株系为单位的所有分枝性状世代间关系密切,且与目标性状产量相关值较大,表明了种组合后代分枝性状向正方向选择对产量的增效效果,因此从F2起以株系以上单位的平均表现进行选择是与常规组合不同的选择技术,3组合的单株粒数,主茎荚数,一级分枝荚数与单株生产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华巨葱     
山东曹县多种经营办和中国农业大学刘介卿教授合作.用他研制的良种大葱,在曹县经过5年的试验,终于繁育出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长快、产量高、口味香辣、营养丰富的中华巨葱。该葱春、夏、秋均可播种,6~14个月的生长期内均可收获。单株1.0~1.5公斤,亩产0.7万公斤以上。中华巨葱@陈萱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的稻瘿蚊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华南4种稻瘿蚊生物型显性抗性基因Gm6的籼稻材料KG18为供体,三系优质恢复系广恢998为受体,通过杂交、多次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Gm6基因导入广恢998中。综合目标基因的分子检测、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以及遗传背景的回复率,筛选获得6个株系。采用稻瘿蚊生物型1和生物型4对这些改良株系进行人工接虫鉴定,6个改良株系的标葱率为0,表现免疫,而对照标葱率均在98%以上,表现高感;由改良株系组配的杂种F1标葱率在10%~20%,表现中抗。农艺性状分析表明,除1个株系在千粒重方面与对照广恢998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改良株系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辽葱1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选育的大葱杂交新品种,具有直立性好、抗倒伏等优良性状.该文从品种的特征特性及育苗、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面做了总结,以期为生产及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生春秋播主要性状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昌 《花生学报》2009,38(2):39-43
用福建省目前种植的6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生春、秋播主要性状表现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季节花生主要性状表现不同,秋播随海拔升高,花生主要性状也发生明显变化。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春播宜选择有效分枝多,果大仁大的品种,如粤油7号和闽花6号等,秋播宜选择荚果大小适中、果饱、出仁率高的品种,如泉花7号和汕油21等,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玉米11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成  薛雁  何代元  刘强 《杂粮作物》2003,23(1):9-13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成35个组合,对玉米的生育期等11个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等7个性状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为显著正相关,穗位高和穗粗为正相关,但差异不显著,穗行数为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穗结实长度等7个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面千粒重等4个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在玉米高产育种中,要重视选择果穗结实长、籽粒行数多、果穗长和出籽率高的类型,适当注意穗位高等3个性状的选择,对千粒重等4个性状的选择可适当放宽。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把杂交种的各农艺性状协调到最佳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60个品种(系)24个性状的考察数据为材料,对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作了详尽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产油量及硫甙均与各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含油量、蛋白质及含油量 蛋白质3个性状与其余各性状的关系不大。因此建议:低硫高产育种宜采用多个性状综合选择的方法,而高含油量、高蛋白质育种宜以直接选择为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九个大豆品种配成六个杂交组合,对其F_2、F_3、F_4不同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与植株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各生育阶段的长短和脂肪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旨在为大豆高蛋白质育种杂交后代的间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六个组合的蛋白质含量与植株的形态性状和各生育阶段长短的相关数一般未达到显著水平,且相关性因组合和世代而异,不宜以这些性状作为蛋白质含量的间接选择性状。各组合于F_2、F_3和F_4三个世代,蛋白质含量与量及产量因素呈一致倾向的负相关,但相关程度不大。因此,高蛋白育种与高产育种有可能相结合,F_4代蛋白质含量与蛋白产量的正相关说明,在选择高蛋白质时并不总是伴随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的降低。由于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之间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可用低脂肪含量作为高蛋白育种中对蛋白质进行选择的间接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3.
辽葱1号     
1品种来源 辽葱1号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用冬灵为母本,三叶齐为父本,通过杂交,经混合选择和单株选择而育成的大葱新品系。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选用9个栽培红花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含油率选择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诸性状中,对含油率的影响以种壳率最大,其次是分枝高和株高。通过种壳率进行间接选择,可有效提高含油率。这3性状综合选择,对提高含油率的效果大于单性状相关选择的作用。采用分枝高、百粒体积、始花开花天数、种壳率4性状构成的选择指数对含油率进行选择时的效果最好。用该选择指数对9个参试品种评审结果表明,油酸李德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最佳油用型品种,夫里奥和AC—1次之。UC—26和张掖无刺是综合性状最差的低含油率品种。  相似文献   

15.
将 2个珍珠豆型材料和 3个普通型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1 0个杂交组合 ,连同亲本一起进行试验 ,采用ADM模型估算 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主茎高、侧枝长、单株秕果数、单株生产力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 ,狭义遗传力较高 ,早代选择效果较好。结果枝数以显性效应为主 ,狭义遗传力为0 ,不宜在早代选择 ,试验还对亲本的加性效应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6.
实生苗苗圃鉴定与筛选是茶树育种程序中最早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程序。本研究以不同品种资源2398株一年生实生茶苗为对象,采用皮氏积矩相关系数法对株高、茎粗、分枝数、叶片数4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研究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笔者建议在实生苗苗圃鉴定与选择时用株高、茎粗、分枝数三个数量性状来选择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7.
甘蔗实生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上甘蔗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品质性状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株高对产量的遗传相关大于其他大产量性状,茎径与4个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标,丛重对丛含糖量的遗传正相关显著,直接效应大,而蔗汁蔗糖分对丛含糖为遗传负相关,直接效应也为负,说明在实生苗世代应采用以丛国主的选择高含糖量单株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用6个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分析了株高、总分枝数、总果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产量等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各性状对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和相关选择效果。多数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小,选择效果不大.各性状的单株遗传力普遍低,群体遗传力则相对较高。因此,以高产为目标的抗病育种应以集团选择为主。  相似文献   

19.
对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的44个性状进行连续3a的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相同数量性状的同一年度生长季节,还是相同数量性状的不同年度的生长季节,1~3 a的所有数量性状的变异度均在1.07 %~9.77%;21个质量性状连续3个生长季节的测试特征值均在同一代码内.说明“红研一号”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对加快这一香蕉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双低油菜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及基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个双低恢复系为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杂交组合,采用ADM模型估计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芥酸含量、株高、角果长度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效果较好。主花序角果数、硫甙含量、二次分枝角果数等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低,不宜早代选择。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性状由加性、显性和母体效应共同决定,遗传力中等,也不宜在早代而应在中世代以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