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黑果枸杞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经济价值也较高。黑果枸杞对于种植时的气候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该文主要就孪井滩地区种植黑果枸杞进行气候适宜性分析,以期为黑果枸杞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西北地区黑果枸杞有效成分与含量、抗逆性以及逆境下的栽培与种植前景进行了综述,初步了解了黑果枸杞的抗盐碱性机理,为我国西北地区黑果枸杞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和人工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施钼浓度对黑果枸杞幼苗生长及荧光参数的影响,初步确定促进黑果枸杞幼苗生长的最适施钼浓度,为黑果枸杞小浆果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参考。【方法】以黑果枸杞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种植试验,探究不同施钼浓度下黑果枸杞幼苗根长、株高、生物量、微量元素含量及荧光参数指标变化。【结果】(1)随钼处理浓度升高,黑果枸杞幼苗各部位生物量(鲜重和干重)、根长及株高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钼浓度为5、10、20μmol/L时对黑果枸杞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以10μmol/L综合促进效果最佳,钼浓度为40μmol/L时则产生抑制作用。(2)施钼对微量元素Mo、Zn、Fe的吸收具有明显影响,对Mo元素的吸收利用表现为协同关系,对Zn元素表现为拮抗关系,对Fe元素表现为拮抗和协同双重关系,施钼浓度在10μmol/L时黑果枸杞幼苗各部位对微量元素Mo、Zn、Fe吸收利用效率较为稳定。(3)黑果枸杞幼苗初始荧光(Fo)随施钼浓度升高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在钼处理浓度为10μmol/L时有最小值。最大荧光产量(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的变化趋势与Fo相反,在钼处理浓度为5μmol/L或10μmol/L时有最大值。【结论】黑果枸杞幼苗生长与施钼浓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适宜的施钼浓度能显著提高黑果枸杞幼苗的生长,浓度过高又会抑制其生长。适合黑果枸杞幼苗生长的钼浓度范围为5~20μmol/L,以10μmol/L最佳。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甘肃省永靖县的黑果枸杞栽培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其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全新途径。随着该地区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永靖县对优质黑果枸杞的苗木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黑果枸杞育苗技术的研究和分析,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产量潜能更加优越的苗木品种。本文主要结合我县黑果枸杞栽培的实际情况,就其育苗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黑果枸杞在永靖县地区的推广种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野生黑果枸杞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种质资源分布区域和生长情况,以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黑果枸杞资源,对青海省分布的野生黑果枸杞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的野生黑果枸杞自然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腹部,基本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半径200km的区域内,并且其浆果有2种形状,圆球型和蟠桃型。适宜野生黑果枸杞生长的土壤类型为固定或半固定风沙土、草甸盐土和偏碱性土壤,土壤含盐量高达301.6g/kg;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盐爪爪、柽柳和新疆枸杞;在表型和苗木的生长方面,诺木洪地区的黑果枸杞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地处高海拔冷凉地区,经多年引种栽培绿色大果枸杞,筛选出适宜本地区规模化种植的绿色大果枸杞品种6个。在综合考量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下各大果枸杞品种的区域适应性及其生长和发育特征,文章总结出高海拔冷凉地区绿色大果枸杞丰产园建立、苗木定植、中期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预防以及鲜果采收等方面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对普及绿色大果枸杞规模化生产管理技术,促进绿色大果枸杞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黑果枸杞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型植物资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适合在我国广泛种植,在不同的地区黑果枸杞的培育技术不同,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够确保其收获。基于此,结合工作实际,对黑果枸杞的平原培育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黑果枸杞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枸杞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减少果实的污染,实现产品等级质量的提高,增加种植黑果枸杞的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对黑果枸杞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希望能够为林农提供帮助,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低洼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式,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起垄(对照,H1)、起垄20 cm(H2)、起垄40 cm(H3)共3个栽培处理,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黑果枸杞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起垄处理的植株枝长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叶绿素含量除8月份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脯氨酸含量仅在后期大幅上升,其中H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在8月份时起垄处理的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H1处理,10月份时则呈相反趋势;Na+含量则一直呈现出起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的趋势。总的来看,起垄种植黑果枸杞更有优势,起垄处理虽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较小,而相对降低的地下水位埋深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低洼盐碱地黑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低洼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式,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起垄(对照,H1)、起垄20 cm(H2)、起垄40 cm(H3)共3个栽培处理,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黑果枸杞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起垄处理的植株枝长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叶绿素含量除8月份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脯氨酸含量仅在后期大幅上升,其中H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在8月份时起垄处理的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H1处理,10月份时则呈相反趋势;Na+含量则一直呈现出起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的趋势。总的来看,起垄种植黑果枸杞更有优势,起垄处理虽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较小,而相对降低的地下水位埋深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低洼盐碱地黑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黑果枸杞幼苗根系构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为黑果枸杞的种植、种群恢复和合理利用及其他旱生植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黑果枸杞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控水法,设置正常供水(20.97%)(对照, CK)、轻度胁迫 (15.51%)、中度胁迫 (3.42%)、重度胁迫 (2.35%)和极重度胁迫 (1.45%)5个胁迫梯度,通过对比不同胁迫梯度对黑果枸杞幼苗根系拓扑指数、拓扑结构、生物量及相关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分析黑果枸杞幼苗根系构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根系构型趋向于叉状分支模型。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黑果枸杞幼苗根系由叉状分支向鱼尾形分支过渡;幼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与CK相比,轻度和中度胁迫下总生物量分别增加82.47%和41.09%。根冠比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胁迫分别降低7.73%、 10.25%、 60.62%和77.09%,比表面积分别减小17.59%、 30.04%、 80.15%和83.40%。不同径级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在轻度胁迫时达最大值,根长和根表面积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各径级排序依次为0~0.5 mm>0.5~1.0 mm>1.0~1.5 mm>1.5~2.0 mm>2.0~2.5mm。【结论】黑果枸杞的生长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其根系不同形态指标及根系构型存在差异。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黑果枸杞幼苗根系正常生长,但黑果枸杞的耐受程度存在阈值,土壤含水量为15.51%时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枸杞的生长因子与土壤盐分之间的关系,对三个盐碱化程度不同的枸杞种植样地的土壤盐分以及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的地径、树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等生长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盐分水平条件下,两种枸杞地径增长幅度最大,在不同盐分水平条件下,全盐、Na+、Cl-、SO42-是影响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生长因子的主导因子。因此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适合在全盐、Na+、Cl-、SO42-含量相对居中的中度盐化土中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扦插苗生长的影响,采用5种生长调节剂处理黑果枸杞插穗,调查黑果枸杞扦插苗生根、根长、地径、株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00 mg/L萘乙酸(NAA)对黑果枸杞生根影响最大,300 mg/L赤霉素(GA3)对地径影响最大,750 mg/LGGR生根粉对主根长影响最大,300 mg/L赤霉素(GA3)对株高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野生黑果枸杞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黑果枸杞天然分布于青海柴达木地区,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植被退化严重,部分野生分布地区出现长势不良甚至成片死亡的现象,为了有效地对该树种进行人工恢复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对其进行育苗技术研究意义重大。通过比较试验得到了关于不同种源、在不同基质上黑果枸杞的出苗、生长节律、病害发生情况、生长状况的规律及其他野生黑果枸杞育苗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钼营养缓解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钼营养缓解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生理特性。[方法]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Hongland营养液水培的方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研究不同浓度钼(0.5、1.0、2.0和4.0μmol/L)对黑果枸杞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施钼能显著提高黑果枸杞幼苗叶片中各项生长指标,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施钼能显著提高黑果枸杞幼苗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调节渗透压,保护膜的稳定性;施钼显著提高黑果枸杞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幼苗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了幼苗体内H_2O_2和丙二醛的含量,保护质膜免受氧化的损伤。[结论]适宜浓度钼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黑果枸杞幼苗的损伤,进一步增强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以2年生黑果枸杞苗为试验材料,设计氮、磷、钾3因素4水平施肥试验(“3414”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方案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及氮磷钾合理施肥配比,为黑果枸杞生产过程中的配方施肥提供参考依据。试验根据黑果枸杞栽培群体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确定施肥效果中各性状所占比重;根据确定的比重,计算施肥后某一施肥方案对植株整体生长的影响效果;进而确定施肥的最佳方案。试验筛选出大田黑果枸杞开花前营养施肥的最佳配比为尿素18 g/株、过磷酸钙56 g/株、硫酸钾33 g/株,3种肥料中尿素对黑果枸杞植株营养生长效果明显,过磷酸钙、硫酸钾施肥后短期效果不明显。本研究为施肥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并初步筛选出一种黑果枸杞生长期施肥的肥料配比和用量。  相似文献   

17.
为开展黑果枸杞不同种源在阿拉善左旗的区域优选和适宜灌溉量优化。选择甘肃民勤、新疆库尔勒、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青海诺木洪共4个种源区的黑果枸杞一年生幼苗,通过生长期不同灌溉水量的田间控制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验小区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生长季末幼苗存活率及株高、地径和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新疆库尔勒种源区的黑果枸杞在阿拉善左旗的表现优良,可作为大田栽培推广的种源;不同种源区的黑果枸杞,在生长最优目标下的适宜灌溉制度为生长季每隔20d灌溉1次,连续灌溉5次,每次灌水量为870m3·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该研究旨在建立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大果黑果枸杞嫩茎作为外植体,以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初代、继代以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适合大果黑果枸杞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 MS+ZT 0.2 mg/L+IBA 0.01 mg/L,在此培养基上,腋芽的生长状况良好,萌芽率高达88.73%,且玻璃化的情况很少;同样, ZT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效果要优于6-BA,适合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ZT 0.15 mg/L+ IBA 0.01 mg/L,在此培养基上,组培苗的生长速度快,其增殖倍数可达5.83倍,组培苗基本没有玻璃化现象,且苗生长健壮;适合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 MS+IBA1.0 mg/L,生根率可达100%。[结论]适合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炼苗移栽的基质配比为腐殖土∶珍珠岩=1∶1,在此基质中培养的苗木均长势良好,成活率高达92.37%。[结论]该研究为大果黑果枸杞的规模化生产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根部浇施(RF)和叶面喷施(FF)钼肥对黑果枸杞幼苗生长及荧光参数的影响,选出适合幼苗生长的施钼方式和施钼浓度,为黑果枸杞小浆果产业及荒漠化盐碱地治理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以黑果枸杞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设置钼浓度为0、5、10、20、30、40μmol/L,用RF和FF等2种施钼方式探究黑果枸杞幼苗根长、株高、生物量、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荧光特性指标变化.RF和FF适当浓度钼肥均能提高黑果枸杞幼苗根长、株高、生物量,RF的最适钼浓度范围低于FF;RF和FF适当浓度钼肥对叶片生长和叶绿素积累均有促进作用,FF的促进效果整体上强于RF;RF方式钼浓度在10~20μmol/L时光合作用潜力更佳,FF方式钼浓度范围在20~30μmol/L时光合作用潜力更佳,这与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结果一致.施钼浓度和施钼方式与黑果枸杞幼苗生长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种施钼方式下,适当浓度钼肥均能显著提高黑果枸杞幼苗的生长,浓度过高时又会抑制其生长;RF方式钼浓度在5~20μmol/L时效果更佳,FF方式钼浓度在20~30μmol/L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该研究旨在建立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大果黑果枸杞嫩茎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初代、继代以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适合大果黑果枸杞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ZT 0.2 mg/L+IBA0.01 mg/L,在此培养基上,腋芽的生长状况良好,萌芽率高达88.73%,且玻璃化的情况很少;同样,ZT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效果要优于6-BA,适合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ZT 0.15 mg/L+IBA 0.01 mg/L,在此培养基上,组培苗的生长速度快,其增殖倍数可达5.83倍,组培苗基本没有玻璃化现象,且苗生长健壮;适合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MS+IBA1.0 mg/L,生根率可达100%。[结论]适合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炼苗移栽的基质配比为腐殖土∶珍珠岩=1∶1,在此基质中培养的苗木均长势良好,成活率高达92.37%。[结论]该研究为大果黑果枸杞的规模化生产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