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棘胸蛙(学名:Quasipaa spinosa),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石鳞、石蛙、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棘胸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野生棘胸蛙生活于中国南方的山溪水坑内或石洞岩隙中,习性昼伏夜出,每年11月~翌年4月冬眠,主要食物为昆虫及其幼体,随着树木人工不断砍伐,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加上人为滥捕,过渡的捕捉利用,野生棘胸蛙濒临灭绝,目前市场上野生棘胸蛙销售价格高达300元/kg~400元/kg。  相似文献   

2.
棘胸蛙,义名石鸡、棘蛙、百蛙、石蛤、坑蛤、石蛤蟆等,属两柄纲蛙科,喜穴居生活。外形特征棘胸蛀分布于我国南方省份,常柄息于海拔150-1000米的密林峡谷、溪流、石窟和岩沟内,砂质水域为仆;攀恺和弹跳力强,昼伏夜出,良烈日.喜“清、凉、静”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龙连玉 《淡水渔业》2002,32(1):41-43
1 人工生态养殖棘胸蛙的意义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棒、岩蛙、石鸡等 ,成蛙体重一般为 2 0 0~ 4 0 0g ,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 ,味道甘美 ,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由于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 ,棘胸蛙的市场价格也随之上升。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养殖 ,不但减省了大量的建池投资 ,而且生长迅速、少生疾病。所以人工仿自然生态养殖棘胸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前景。2 场地选择和建造因棘胸蛙具有怕高温干燥和…  相似文献   

4.
棘胸蛙(Paaspinosa)又名石拐、石鳞、石蛙、石蛤、岩蛙、山鸡等,在湖南多地俗称梆梆,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叉舌蛙亚科,棘胸蛙属,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和越南北部丘陵地区,栖息在草木茂盛,环境静谧,清水长流,饵料丰富的深山密林山涧小溪中,适宜温度为16~26℃(杨伟国等,1990)。棘胸蛙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大型蛙类,在中国红色物种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相似文献   

5.
刘杰 《中国水产》2021,(2):85-87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又名石鸡、石蛙、石蛤等,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溪流水域.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所亲睐.2020年,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棘胸蛙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可在确定...  相似文献   

6.
一、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的意义棘胸蛙 ( Rana spinosa)又称石蛙、石棒、岩蛙、山鸡等。成蛙体重一般在 2 0 0~ 40 0 g,是我国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 ,味道甘美 ,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随着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 ,近几年棘胸蛙的市场价格急剧上升。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养殖 ,不但可以省却大量的建池投资 ,而且可使棘胸蛙生长迅速、少生疾病。所以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前景。二、场地的选择和建造…  相似文献   

7.
正石蛙(Quasipaaspinosa)又名棘胸蛙、石鸡、棘蛙、石鳞、石蛤等,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近年来,石蛙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其人工养殖量日渐增加,但生长环境的改变,导致疾病发生。龙泉驿某石蛙养殖场2016年养殖的石蛙患红腿病并发烂皮病、腹水症,死亡率很高,经济损失上千  相似文献   

8.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称棘蛙,石鸡、石蛤蟆、石怪等,为棘蛙属动物,大型野生蛙类,是我国南方山区持有的名贵山珍,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少量石蚌基本靠上山捕捉,野生石蛙越来越少,笔者通过几年的反复试验,总结了提高石蛙产卵率、孵化率、变态率、成活率的一整套人工繁养技术,且拟每年提留约2万只幼蛙放归大自然,以此起到保护珍稀物种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颇具争议的棘胸蛙养殖政策终于明朗。5月28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棘胸蛙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棘胸蛙养殖历史较长,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日趋成熟,本文系统介绍了棘胸蛙工厂化养殖技术。开展棘胸蛙增养殖,可把蛙类保护与当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有机结合,对棘胸蛙栖息地及分布区域的监测和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棘胸蛙养殖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棘胸蛙(Rana spinosa)又名石鸡、石冻、石蛙、石坑蛙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食用蛙,具有药食同源的功能,是名贵的山珍之一。棘胸蛙养殖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棘胸蛙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域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常发生一些病害,给养殖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我国棘胸蛙仿生态养殖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由于棘胸蛙对繁殖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特别高,尤其是养殖水质须符合野生环境水质标准,导致棘胸蛙的养殖用水量大、设施成本高、疾病多、成活率低。国内现行的人工养殖棘胸蛙技术,其养殖水源需利用天然洞穴和山溪水且水温需另外热源加温控制,且每养殖10天须添加土霉素等消毒药物。养殖池需种蛙池、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等6种池型,棘胸蛙每次从一种池型转入到下一  相似文献   

12.
<正>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在我国湖南、湖北、贵州、江苏、浙江、安微、江西、广东、福建等省长江以南地已均有分布,数量较多。棘胸蛙体大肉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丁汉波等在研究福建的两栖动物时,曾有过关于棘胸蛙的报道,但目前对福建棘胸蛙生态研究尚未很好的开展调查。2014年南平市蛙类养殖总产量为630t,养殖品种多为古巴牛蛙,而棘胸  相似文献   

13.
棘胸蛙(石蛤)抗病能力较强,一般不易患病。但是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放养密度大,投饲多,水质容易变坏,如管理不善,也会引起疾病发生。一旦引发疾病,治疗起来就很麻烦,不但需要花费  相似文献   

14.
棘胸蛙体大肉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倍受市场青睐的养殖品种,目前随着人工养殖的发展,以及养殖密度的提高,引发的棘胸蛙疾病也愈来愈多,危害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我县棘胸蛙仿生态养殖已遍布8个乡(镇)20个村80多户(场),养殖总面积达8561米2,年产商品蛙12.05吨的生产规模。针对这一状况,笔者于1998~1999年间,对我县棘胸蛙养殖的蛙病开展了大面积调查研究,并进行了棘胸蛙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害调查1.1调查范围及方法调查范围为全县7个重点养蛙乡镇、19个…  相似文献   

15.
棘胸蛙作为集药用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养殖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价值较高,参与企业日渐增多,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但传统繁养殖过程中,存在产卵量少,孵化率、变态率和成活率不高,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在棘胸蛙繁养殖过程中引入物联网技术,能大大降低棘胸蛙繁养殖人工成本,可使棘胸蛙产卵量、蛙卵孵化率、蝌蚪变态率和幼蛙成活率得...  相似文献   

16.
正棘胸蛙,俗称石蛙、石冻,仅栖居于深山野林的涧流之中,是珍稀动物,由于人们的大量捕捉,使既有的稀有野生数量骤减。为保护野生资源,并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十年来闽西各地努力探索研究人工养殖技术,建立了大小棘胸蛙养殖场50多家,其中达到2 000米~2以上规模化养殖的有26家,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对苗种的需求量很大,棘胸蛙繁育技术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疾病防治是棘胸蛙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棘胸蛙一旦发病,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养殖户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棘胸蛙疾病的防治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十分重要。该方法运用生态防控理念,在棘胸蛙整个养殖过程中主要靠用中草药做成的中草药包来防病,适时使用食盐、生石灰等消毒,养殖中蛙类病害少,存活率高,产品质量安全,效果良好。1棘胸蛙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病因与症状1.1水霉病  相似文献   

18.
陈新华 《中国水产》2016,(7):112-113
正近年来,安徽宁国市部分养殖户成功开展人工养殖繁育棘胸蛙,当地养殖户利用皖南山区有利的山溪自然资源条件,通过仿生态的方式发展棘胸蛙养殖,取得较好的成效。为此,本文从养殖条件、不同发育期的培育方法、病害防治、越冬管理等便面详述了棘胸蛙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棘胸蛙的人工养殖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棘胸蛙养殖历史短,其人工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仍处在摸索阶段。棘胸蛙病害已被诊断的有十多种,包括烂皮病、歪头病、白内障病等。笔者今年发现一例棘胸蛙蝌蚪胀肚死亡的病例,尚未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20.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亲蛙的培育与选择1.亲蛙池的场地选择与结构养殖棘胸蛙应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