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浙江省中华鳖养殖最普遍的养殖模式仍是工厂化温室养殖模式和"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模式。前者是指中华鳖在温室环境直接养成,后者是以温室作为中华鳖幼鳖培育的场所,而外塘作为养成的环境。试验单位是一家大型龟鳖养殖企业,多年来温室养殖和"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并重,随着浙江省消费者对中华鳖品质要求的提升,逐渐转为以"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模式为主。试验单位为探寻两种模式养殖效益,特进行了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以仿生态养殖和温室养殖的中华鳖为研究对象,探讨强制休眠和嗜水气单胞菌暴露对2种模式养成的中华鳖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仿生态养殖中华鳖血清T-AOC活性显著高于温室养殖中华鳖(P0.05),温室养殖中华鳖表现出较高的AKP、ACP活性;强制休眠后的仿生态养殖中华鳖血清SOD、LZM活性极显著高于温室养殖中华鳖(P0.01);水体中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胁迫下,两种模式养殖的中华鳖血清SOD、LZM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仿生态养殖中华鳖具有较温室养殖中华鳖更高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YLY是采用新型技术、依据日本品系中华鳖温室养殖环境,由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硝化菌等菌种联合组成,是针对日本品系中华鳖温室养殖所研发的新型制剂。随着我国中华鳖养殖生产的发展以及"六无"食品安全出口指标(即无抗生素、无重金属、无农药、无色素、无激素、无异腥味)的要求,微生  相似文献   

4.
<正>温室大棚养殖是中华鳖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可以打破鳖冬眠的习性,人为地给鳖创造一个最佳的生活和生长环境,使鳖始终处于快速生长状态。2013年我们利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并进行科学管理,从投饵、抗应激、水质管理等方面实行可控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对温室养殖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在多年养殖中华鳖的基础上,于2007年从广西陆续引进山瑞鳖商品鳖和稚鳖进行养殖与后续的繁育试验,其中2010-2011年进行了山瑞鳖与中华鳖"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对比试验。经过10个月的温室养殖与3个月的外塘养殖,山瑞鳖与中华  相似文献   

6.
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几种主要疾病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时由于养殖池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发生,因此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执行,提倡生态综合防控病害。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过程中,中华鳖会发生许多病害,现根据近几年在温室养鳖场的实践经验,对几种主要鳖疾病的控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能否获得更高的效益与养殖水质密不可分,而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养殖水质的好坏。现阶段在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集约化养殖中,上述养殖水体指标往往会过高,给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笔者探讨总结了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亚硝酸盐等的形成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李明 《内陆水产》2008,33(1):40-41
近年我市的中华鳖养殖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全市的养殖数量已超过1500万只,产量6000多t,产值达到3亿多元。中华鳖养殖已成为我市渔业的特色支柱产业。虽然温室养鳖因产品品质较低、用药较为频繁,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诟病,但温室养殖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市场销路广,故而还是有其很强的生命力。温室养鳖现已占到我市中华鳖养殖总量的80%以上,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华鳖养殖由北方地区以温室为主、高耗能的养殖转向南方地区以自然池塘为主、低耗能的养殖,尤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完全自然池塘的生态无公害养殖最有竞争力,其中,中华鳖苗种健康培育技术是南方地区进行中华鳖无公害生态养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本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中华鳖人工养殖,养殖模式从全外塘粗养、全温室养殖,发展到目前温室加外塘的两段法养殖,养殖单产不断提高,但在养殖过程中加温废气和养殖尾水直排,环境影响日趋严重。为保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课题组对中华鳖两段法养殖模式进行研究,在原有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就温室的加温方式、放养密度、尾水治理、外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甲鱼的养殖技术成熟,一万只苗温室养殖产量(台湾鳖、泰国鳖)基本可达到4000kg以上,高者甚至超过5000kg,外塘生态养殖也克服诸多技术难题,如温室转外塘、稚鳖培育以及冬眠管理等技术环节.但是温室和外塘养殖因过多的人工干预导致商品鳖口感、品质逐年下降.我场主要养殖日本系中华鳖,为提高养殖中华鳖的品质,我场采用了拟天然生态养殖,它是生产实践和消费市场所孕育的产物,使中华鳖养殖业走出困境的一条路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鳖养殖是怀远县渔业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形成温室大棚恒温养殖、池塘露天养殖、稻鳖生态养殖、鱼鳖混养等多种生产模式。生产实践证明,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养殖,中华鳖幼鳖以及成鳖雌雄个体的生长速度都存在明显差异。2019年笔者在白莲坡镇姚山村商品鳖养殖基地开展池塘养殖黄河品系中华鳖雌雄生长差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中华鳖养殖业发展概况宝应县发展中华鳖养殖是全国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华鳖养殖始于1973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初处于鼎盛时期,室外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温室大棚养殖面积5万多米~2,年产商品鳖3000多吨,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华鳖养殖基地之一。目前全县池塘等混套养鳖面积达10万亩,养殖面积占江苏省中华鳖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14.
2019年,我们在试验基地上开展中华鳖外塘养殖水质的原位处理试验,在5个月的外塘养殖过程中保持较好的水质条件下实现全程零排放,不仅杜绝养殖污水排放问题,而且养殖过程水质稳定,促进了中华鳖的生长,鳖成活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外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控温室内养殖的中华鳖失去了野生中华鳖原有的风味,营养价值也有所下降。很多人开始研究中华鳖的生态养殖,外塘养殖模式逐渐被许多行内人士认同,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实行外塘养殖模式,推广品牌甲鱼。主要介绍了外塘养殖中符合无公害养殖模式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温室甲鱼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浙江省正逐步采取措施,限制温室甲鱼养殖。如何引进或研发新的养殖方式以减少或杜绝甲鱼温室养殖造成的污染,是当前发展中华鳖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浙江某企业通过采光大棚和温室鳖种培育试验探索出一条新型养殖方式,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为解决鱼类养殖效益下滑、中华鳖温室养殖中商品鳖品质不高、养殖规模难于扩展的问题,2012—2013年,我们进行了"鱼—鳖"混养试验,探讨在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养殖与中华鳖养殖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提高产业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池塘选取基本条件相似的9个(共2.87 hm2)鱼池为试验池塘,配备增氧机、投饵机;将试验池分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养殖废水的生态处理方法,采用化学沉淀(聚丙烯酰胺)、物理过滤(多孔沸石)、生物吸附(美人蕉等)等方法对中华鳖养殖废水进行逐级综合处理,试验结果:养殖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86.34%、86.9%和82.17%,水体溶氧量(DO)上升到4.95 mg/L,多级综合废水处理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碳、氮、磷同步脱除性能。结果表明,多级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温室甲鱼养殖废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冬季开展仿生态培育中华鳖苗种是开展好中华鳖生态养殖生产,提高中华鳖养殖成活率的关键环节。本文所指的仿生态培育的含义就是在培育中华鳖苗的过程通过人工办法在池塘营造出与自然界中华鳖的生活环境相仿的培育环境,比如创造温室,人工种植水生植物,投为动物性饲料等,使鳖苗在其中能健康生长。笔者近几年来一直从事冬季温室大棚仿生态培育中华鳖苗种生产示范,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培育成活率平均达到90%以上。现将笔者采取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技术人员和养殖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5~2006年我们在吴江市虎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温室快速培育的河豚鱼、中华鳖一龄种苗,投放到30亩露天池塘进行生态养殖试验,成功地摸索出河豚鱼与中华鳖、青虾池塘生态混养技术,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