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技创新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国高校通过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加大了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当前,影响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实践创新训练缺乏全面的认识、高校的课程设置对实践创新训练的实施形成一定的障碍、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单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的管理不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教学研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首先,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考核方式、整合课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等,完善教学体系。其次,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型学习思维、推动学习方法的改进等,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通过重视课程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本科毕业设计的作用、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强对学生科研过程的指导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开展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至今,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依然有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1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缺乏科研能力训练环节;2高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3社会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认同度较低;4本科生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正确认识;5教师对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的指导力度不够。提出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重视本科生科研实践活动、拓展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经费的来源渠道、实施本科生培养导师制4方面的建议。为解决当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施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涉足研究领域,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深化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人才选拔方式,矫正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片面性.但是,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选题方面选题过大、研究难以深入,片面追求专业化、脱离日常生活实际,专业跨度过大、不同专业的联合研究难以实现,选题重复较多、所关注的问题较为狭窄等;在研究方法方面忽视文献研究、缺乏对现有理论的总结与梳理,实证研究流于表象、难以深入,不注重方法论、忽视研究方法的使用与贯彻等;在研究内容方面过于注重立法研究、研究内容避重就轻,研究结论以点带面、挂一漏万,一味追求批判的新意、缺乏科学的基础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缺乏以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指导教师未充分发挥指导效能、传统的教育模式桎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科研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应予以不断改进:学生选题宜小、研究方法宜简、研究结论不宜夸大,要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未知,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锻炼组织与协调能力;指导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指导;学校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在教学制度的改革中融入科研需要,改革考试制度以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改革教师的评价体制以激励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科研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林学类大学生科研实践现状的分析,发现科研实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科研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科研训练中学生与教师互动少、理论课多,学生没有时间完成科研项目,同时学生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不计学分、科研训练管理与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真正认识科研实践的本质;强化大学生科研管理,提高科研训练实效性;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相融合;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面向就业,增加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类项目比例,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实践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科研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林学类大学生科研实践现状的分析,发现科研实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科研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科研训练中学生与教师互动少、理论课多,学生没有时间完成科研项目,同时学生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不计学分、科研训练管理与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真正认识科研实践的本质;强化大学生科研管理,提高科研训练实效性;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相融合;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面向就业,增加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类项目比例,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实践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SRTP即“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旨在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历年SRTP的申报情况,重点对园林学院SRTP项目申请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SRTP对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的意义,同时,就如何为大学生营造自主创新、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时原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制约因素、本专业创新教育改革的评价等.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大学生对原创能力培养的重视度较高,但实际参与程度较低;学校和学院、教师能力、学生素质等都对大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资源环境类专业下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4个专业,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中面临着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训练、学生前期缺乏系统的科学技能训练、对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训练的关系认识不足、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不高且个人“软实力”不强等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以加强资源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与综合能力训练的结合,为创新创业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编写科学研究方法指南,增加投入以完善辅助材料的配置,为加强科学技能训练提供保障;三是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毕业论文和创新创业训练的过程性指导;四是加强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科研的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五是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个人的“软实力”。通过上述举措,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取得了突出的课外学术成果,并在毕业后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同时,教师也取得了显著的教改成果,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双赢”。实践证明,资源环境类专业制定的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提高了创新创业训练...  相似文献   

9.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重要的基层单位,教研室建设的水平,关系着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加强高校教研室的建设和改革具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电气工程教研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6项改革措施,即要围绕本科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加强对本科生的服务管理,以此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效益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坚持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细节指导,努力促成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公开发表。同时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建议:应适当延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时间,提高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是近几年来高校为锻炼和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科研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本科教育阶段理论课程的学习任务过重,本科生综合评价体系中科研训练成绩所占比例不高;本科生对科研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缺乏兴趣;本科生缺乏系统的科研经验;指导教师不重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相应的师生评价机制不健全。针对面临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激发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积极性:指导本科生科学分配知识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时间,提高本科生综合评价体系中科研训练成绩所占比例;以人为本,引导本科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寻找乐趣;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系统培养;提高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重视程度,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因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因素主要来自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方面。在学生层面,正确树立科研创新的目的,处理好科研、学习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培养事业责任心和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是保证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的内在因素;在教师及学校层面,发扬教师的奉献精神,做好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启蒙者,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研创新的组织机构,加强资金和研究设施保障,是推动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申请并执行了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训练项目——重霾污染天气时大气PM2.5数浓度谱分布特征研究。该文阐述了大学生在创新科研训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提高本类项目实施效果的途径:首先应确立可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题;其次要多途径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第三,用学术论文巩固科研训练的成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本科生的科研素养,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将大学生科研训练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相结合,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锻炼了学生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关系着我国现在和未来的科技水平。创新思想是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的起跑线,是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基石,是申请科研项目的基础。引导研究生多途径获取创新思想,不仅有利于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基于获取创新思想的5大主要途径"灵感、生活、交流、阅读和实验",重视引导研究生多途径获取创新思想,包括通过因材施教引导研究生从文献中获取创新思想、通过博览群书引导研究生从书籍中获取创新思想、通过善于总结引导研究生从实验中获取创新思想、通过勇于实践引导研究生从生活中获取创新思想、通过从善如流引导研究生从交流中获取创新思想,以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培养本科生的知识创新能力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趋势,这对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新的挑战。通过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和具体实施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科研个性和科研能力为教学目标,以知识掌握、知识深化、知识创造为教学过程的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回忆、讨论、演讲、问题回答4个教学环节对本科生进行了知识创新活动的模拟训练。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为实施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行的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进行科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评价是对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科研评价的具体实施和有效进行常常备受争议。只有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与引导科研人员调整工作方向,从事有价值的科研活动。该文重点阐述了现行科研评价面临的问题、科研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有效实施科研评价的对策,为科研人才评价和科研机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双万计划"实施背景下,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课程积极面对课程内容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内容更新滞后于土壤学学科的发展、课程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期待存在差距等挑战,围绕"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一流课程与制度保障一体化建设",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内涵建设,在明确"建设一流的教学团队、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升级提质路径进行了探索。首先,从组织、目标、考核一体化入手,开展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其次,通过将最新研究成果编入教材、将科研成果或项目与实验项目相结合并引入实践基地、以科研项目支持本科生创新等,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最后,通过出台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的管理制度、科学研究与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的奖励制度等,开展一流课程与制度保障一体化建设。经过实践探索,"土壤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及时更新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了"土壤学"课程升级提质的路径,优化了课程推陈致新的立体多维模式,建立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以探究式教学法为基础,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既是对大学精神的回归,也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制定计划、指导阅读、专题讨论、总结交流等环节,完成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澄清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误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因材施教,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成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以北京林业大学及周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硕士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情况、态度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教育评价机制落后以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体系不完善、读研的目的不明确等问题,提出推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建议,包括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项目的实施、校企创办联合实验室、建立以创新与实践为核心的活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与非特色专业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特色专业在教学管理、导师制实施、评优办法、保研政策等方面制定的激励措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和创新动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目前森林生物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制定差别化的激励措施,保证人才培养的公平性;根据社会需求,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科学认定教师的工作量,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