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九华佛茶是安徽池州市茶叶主要品牌之一,2003~2007年共生产740.2吨,产值1.2亿元.企业增效、茶农增收明显.但各企业生产的九华佛茶品质差异悬殊,其关键原阂之一是加工机械选型配套不够合理.九华佛茶加工机械的选择,要根据九华佛茶的品质特征、机械性能和不同初制厂的规模来确定.  相似文献   

2.
九华佛茶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华佛茶是池州市名优绿茶的公共品牌。为确保九华佛茶的品质与质量安全,促进茶业健康稳定发展,开展了九华佛茶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种类调查,总结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以期在促进九华佛茶产业增效的同时,保障九华佛茶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卢忠帅 《农业考古》2012,(5):223-226
九华佛茶是指产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区域,茶园土壤成母质,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序加工而成的芽叶扁直、并呈佛手状,色泽翠绿,内质高醇的一种优质绿茶。九华佛茶是池州整合多种茶叶品牌而形成的主打品牌,是对以往茶叶品牌的统称。九华佛茶肇始于唐、初兴于宋、彰显于明清,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九华佛茶无不与佛教相关联,"佛茶一体"、"禅茶一味"。以往学者对九华佛茶历史发展的研究,虽涉  相似文献   

4.
根据湖北省不同茶区生产扁形茶的不同工艺,对扁形茶炒干与烘干、加棒理条与不加棒理条加工处理的成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加工方法不同,成茶品质风格亦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夏秋茶原料制作红茶,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红茶消费需求,又能促进夏秋茶生产,提高茶叶生产整体效益。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利用茶叶加工技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方法提高夏秋红茶品质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提高夏秋红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现状,推进制茶工艺与机械设备融合技术发展,提高制茶工效和产品质量。对名优祁红核心产区5个乡镇的重点制茶企业及部分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记录名优祁红的产品类型、产量、机械配置、制茶工艺及作业技术参数情况,分别取样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名优祁红产品主要有卷曲型、针型和毛峰型三种,机械配置以通用小型名优茶机械为主,基础制茶工艺相近,手工与半机械化制茶方式并存,制茶工艺参数控制、产量和产品感官品质差异显著。明确名优祁红制作各道工序的目的,选配适宜的加工机械设备,优化制茶工艺及作业技术参数,研制应用清洁化与连续化的名优祁红加工机械,是进一步提升名优祁红机械化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制茶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几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扁形、卷形、条形三种不同形状的名优绿茶,经内含成分和综合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形状不同加工工艺的成品茶间品质有一定的差异.在扁形茶的组合工艺中,综合品质最好的是只经过一次微波杀青的工艺4.卷形茶的品质最好的工艺是工艺1.条形茶的品质最好的工艺是先提香后干燥的工艺5.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滋味成分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普洱茶滋味成分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普洱茶生产、收藏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信阳毛尖茶发展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对信阳毛尖茶的品质风格、传统手工炒制与机械化加工、无性系品种与有性系品种、品种优质与早生的关系、选育品种与引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含水量不同的原料加工普洱熟茶品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日光干燥至不同含水量的晒青茶为原料,按常规后发酵工艺加工普洱熟茶,并对其进行品质差异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含水量为26.9 %的原料加工成的普洱熟茶(处理2)与含水量为11.6 %的原料加工成的普洱熟茶(对照)品质相似,均优于含水量为43.5 %的原料加工成的普洱熟茶(处理1).理化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渥堆过程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水溶性糖茶多糖变化规律相似,在普洱茶成品中的含量相差不大.采用GC-MS色质联用归一化峰面积计算方法,对普洱茶成品进行香气成分比较检测,结果显示,处理1成品以醇类、碳氢化合物和酯类物质为主;处理2成品与对照成品在香气组分上相似,都是以醇类、酮类和醛类物质为主.结果证明日光晒干至含水量为26.9 %的晒青茶为原料加工普洱茶具有可行性,为企业改进工艺、稳定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机采鲜叶为原料,比较不同鲜叶分级机处理效果,进而比较鲜叶分级、加工过程分级(包括杀青分级、二青分级、三青分级)和精制分级对机采绿茶的机械组成、感官品质得分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湘丰滚筛机对鲜叶分级的效果相对较好,但鲜叶分级和加工过程分级对机采绿茶的感官品质得分并无明显改善作用;精制分级后,机采绿茶的品质获得了明显改善,精制分级得到的绿茶(一级茶和二级茶)的感官品质明显高于对照。比较三级茶到一级茶的内含成分变化趋势,发现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内含成分变化趋势与感官品质得分的趋势一致。说明精制分级处理对机采茶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为机采绿茶生产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日照绿茶被誉为“江北第一茶”,东港区把茶叶生产确立为农业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培植,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致力建设“江北绿茶第一基地”。但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表现在除其他生产资料成本增长较快之外,人工成本也逐年提高,特别是在采摘、加工环节中,浪费工时严重,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呈现继续上涨的趋势,影响了茶叶规模的扩大,对茶叶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另一方面,近年茶叶机械生产企业开发出了一些新型机械,个别茶叶生产企业进行了引进,但由于对新型茶叶机械的性能了解不够,致使加工流程中,上下游设备间的配备不合理,造成了茶叶的品质不稳定性加大。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企业生产的恩施硒茶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3种主要儿茶素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恩施硒茶中儿茶素含量为94.9~147.8 mg/g,平均含量为122.5 mg/g,儿茶素品质指数为539~1 234,平均值为856。不同企业生产的恩施硒茶中儿茶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儿茶素品质指数也高低不一,且儿茶素品质指数与儿茶素总含量不呈比例关系,需要根据恩施硒茶的开发目的选育实用的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4.
柿叶茶的传统加工工艺是采用绿茶方法加工柿叶茶的,但是汤色、香气均有粗老气味,消费者不易接受。新加工工艺添加采用乌龙茶的摇青和红茶的发酵工序。摇青是乌龙茶特有的加工工序,经过摇青的摇活-摇红-摇香,使茶叶的香气转换加速,形成怡人的花果香,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鲜甜爽口;经过发酵制成的柿叶茶有红碎茶的品质特征,汤色橙红,香气高锐,滋味甜醇爽口,品质较传统加工工艺优良,达到预期目的,改善了传统柿叶茶的风味。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不同地区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5家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到厂现场进行普洱饼茶随机取样,共取样6个;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感官审评,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进行内含成份分析,研究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的关系,为云南普洱茶的规范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并与普洱茶的汤色、浓度、滋味密切相关;荼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茶样其感官品质均高于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茶样;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时云南普洱荼的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但可以适度增进云南普洱茶的内质.  相似文献   

16.
林芳  潘玉华 《北京农业》2014,(30):250-251
通过对金观音、黄观音、坦洋菜茶所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的主要内含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和品质的感官审评,探讨金观音、黄观音、坦洋菜茶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金观音、黄观音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优于坦洋菜茶,这与不同茶树品种所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内含物的水浸出物、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机采和手采的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恩施玉露茶,比较2种鲜叶的机械组成、所制干茶的感官品质、内含成分、加工成本和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叶;机采毛茶外形和叶底的感官得分也低于手采毛茶;但精加工后的机采毛茶与手采毛茶品质趋于一致。机采比手采的采摘成本和精制率分别低96%和25%,机采的加工成本(含精制加工)比手采高出182%。综合分析发现,机采鲜叶的单位利润比手采高52%。由此得知,机采鲜叶加工恩施玉露茶不仅降低了采摘成本,保证了茶叶品质,也提高了鲜叶的单位效益。  相似文献   

18.
都匀毛尖清洁化生产线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清洁化生产工艺在都匀毛尖茶加工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茶品质,满足市场对都匀毛尖茶的需求,以现行的手工工艺作对照,采用对比试验方法对清洁化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工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洁化生产工艺人均可生产干茶0.526kg/h,而手工工艺人均生产干茶为0.257kg/h,清洁化生产工艺生产效能是手工工艺的2.05倍;清洁化生产工艺的断碎率为4.4%,手工工艺平均断碎率为15.5%,是清洁化生产工艺的3.52倍;清洁化生产工艺的产品品质得分为90.31分,手工工艺最高的为89.05分。  相似文献   

19.
粮食烘干机械技术是以机械为主要手段,采用相应的工艺和技术,人为地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在不损害粮食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粮食中的含水量的技术。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粮食企业和农村农副产品加工大户。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针对现有扁形茶炒制机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品质控制难等问题,下面推荐一款浙江上洋公司研制的连续化、程控化扁形茶加工机械——6CCB-784(984)型扁形茶炒制机。该设备能通过事先设定的控制程序,实现四个锅不同炒制工序,并自动转锅的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茶叶品质,适应于扁形茶加工产业化发展的需要。1.工作原理该设备为四锅分体自前至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