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铁兰属植物Tillandsia stricta 2年生植株为试材,通过施加不同配比的N、P、K肥料,观察N、P、K对Tillandsia stricta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对Tillandsia stricta生物量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达到显著差异,其中200 mg/L N效果最优,达到18.87 g;P肥对Tillandsia stricta叶面积影响最大,F值为4.66,不同水平之间对叶面积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120 mg/L P效果最优,达到1.84 cm2。不同水平K之间对成花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以120 mg/L K效果最优,达到69.23%。适宜Tillandsia stricta营养生长的N、P、K用量配比组合为N2P3K1,即N:P2O5:K2O=1:3.1:1,而适宜其花芽分化和提高其开花品质的N、P、K用量配比组合为N2P1K2,即N:P2O5:K2O=1.4:1:2。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露地西兰花的NPK合理施用量,提出科学的施肥配比。在宁夏引黄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NPK供应水平对露地西兰花产量和地上部NPK吸收累积的影响,并评价了其肥料效率。结果表明:施用N、P肥对西兰花有显著增产作用,而施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相对于N0和P0处理,增施N、P肥可分别提高23.6%~36.2%和7.6%~11.5%的经济产量。适当增施NPK肥能显著提高西兰花的地上部NPK养分累积。西兰花的肥料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都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每施用1 kg N、1 kg P2O5、1 kg K2O分别可生产50.9~184.7、89.3~369.1、53.9~220.2 kg西兰花经济产量,其随施肥量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西兰花经济产量与施N量(R2=0.886)、施P量(R2=0.906)和施K量(R2=0.794)都呈二次曲线关系。综合考虑蔬菜产量、养分累积和肥料效率,建议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西兰花的施肥量分别为N 189.8~200.0 kg/hm2、P2O5 79.8~86.8 kg/hm2和K2O 80.2~112.5 kg/hm2 ,其施肥配比为1:0.42~0.43:0.42~0.56。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芝麻的生产提供施肥的理论依据,采用“3414”测土配方试验设计,通过不同的NPK配比了解群体的生育变化并进行群体的产量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佳产量和氮磷钾配比,从理论上阐述对芝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供氮磷钾量分别为N 82.95 kg/hm2、P2O5 30.75 kg/hm2、K2O 69.15 kg/hm2;肥料利用率分别为N 13.46%、P2O5 19.34%、K2O 23.56%。由此得出,氮磷钾配施为N 120 kg/hm2、P2O5 45 kg/hm2和K2O 120 kg/hm2能获得最高的经济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对钩藤进行不同N、P、K配比的"3414"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贵州钩藤不同施肥量与品质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养分配比试验的钩藤浸出物、灰分和水分与N呈正相关,与K呈负相关;随着P、K施肥量下降,N施用量相对较高情况下,可以提高钩藤品质,最佳施肥配比为N:P2 O5:K2 O=...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白杨人工林生长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寻求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人工林施肥的最佳效果,本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配比施肥和不同时期施肥对毛白杨人工林生长及营养状况的影响,通过测量分析其生长指标(胸径、树高、冠幅和一级分枝数)和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毛白杨人工林生长的主要肥料,其次是钾肥、磷肥,而最佳施肥配比是纯N 240g/株、P2O5 120g/株、K2O 80g/株,之比约为3:1.5:1;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主要集中在6月份占整个生长季的34.23%、31.74%和36.39%,而施肥处理加快胸径、树高、冠幅生长主要集中在7月份,分别比对照增加147.06%、23.26%、45.71%,施肥时期应选速生前期施肥即6月份之前,再次追肥时间应选择7月份期间;施肥影响叶片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其中,氮含量变化比磷、钾要明显,促进氮、磷、钾吸收最好的处理分别是处理7(N 240g/株、P2O5 0g/株、K2O 80g/株)、处理6(N 120g/株、P2O5 120g/株、K2O 0g/株)和处理5(N 120g/株、P2O5 60g/株、K2O 80g/株)。因此,选择合理的施肥配比和施肥时间能显著提高毛白杨人工林生长。  相似文献   

6.
选用东北草炭和蛭石4:1配制基质,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加入不同浓度的氮、磷、钾肥料,进行了万寿菊和矮牵牛穴盘育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配比氮、磷、钾肥料对两种草花种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氮中磷钾(0.1 Kg/m3 N、0.4 Kg/m3 P2O5、0.4 Kg/m3 K2O)和低氮高磷钾(0.1 Kg/m3 N、0.8 Kg/m3 P2O5、0.8Kg/m3 K2O)下,两种草花生长最快,接近或超过进口基质;万寿菊和矮牵牛种苗分别以低N中P高K(N 0.2 kg/m3、P2O5 0.4 kg/m3、K2O 0.8 kg/m3)和中N高P高K(N 0.4 kg/m3、P2O5 0.8 kg/m3、K2O 0.8 kg/m3)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进行玉米NPK3因素肥效试验,探索玉米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旨在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靖丰8号在中等黄泥土中的最佳施肥量为N15.43 kg/667 m2,P2O5 9.27 kg/667 m2,K2O14.92 kg/667m2,可获玉米产量525.12kg/667m2.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黄秋葵氮磷钾合理的施用量,采用3因素4个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分析N、P、K肥料不同配比对春植、秋植两季黄秋葵生长及结荚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植与秋植不同处理间株高存在极显著差异,春植30、60、90天时的最大株高分别为62.3、125.0、169.0 cm,秋植30、60、90天时的最大株高分别为36.14、107.8、118.9 cm。采用极差分析方法确定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表明影响春植生长的主要因子为磷肥,秋季则为氮肥;春季有助于黄秋葵生长最佳组合为N_P4K2(N 0.155 kg/小区、P_2O_50.159 kg/小区、K_2O 0.214 kg/小区),秋植黄秋葵最佳施肥组合为N4P4K3(N 0.104 kg/小区、P_2O_5 0.159 kg/小区、K_2O 0.178 kg/小区);春秋两季影响黄秋葵结荚的最大因子均为磷肥,其次为氮肥,提高黄秋葵结荚量的最佳施肥组合为N3P2K2(N 0.130 kg/小区、P_2O_50.238 kg/小区、K_2O 0.214 kg/小区),即适当提高磷肥和钾肥用量配合低浓度的氮可促进黄秋葵结荚。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优质酒用高粱产量及经济效益 ,开展了不同配方施肥试验 ,结果 ,施肥比为N∶P2 O5∶K2 O =12∶8∶1产量最高 ;肥料配比以N∶P2 O5∶K2 O =18∶8∶14经济效益和产量最好 ,配比为N∶P2 O5∶K2 O =12∶12∶14比例是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配方施肥对枸杞果实3种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NPK施肥量与枸杞果实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提高肥料效率,通过使用N、P、K对盛果期枸杞进行配方施肥试验,测定了枸杞的氨基酸、甜菜碱、黄酮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NPK对枸杞氨基酸、甜菜碱、黄酮类物质3种化学成分的差异显著,3种化学成分均随着NPK的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量时不再增加,NPK肥对3种化学成分达到较大值的组合配方分别为N2P4K3、N3P3K3、N3P4K2,综合分析得出NPK对3种化学成分影响加大的组合配方分别为N3P4K3,以期为配方施肥对枸杞氨基酸、甜菜碱、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黄瓜幼苗对氮素用量及氮素形态的响应特性以指导育苗期间合理施肥,以硝酸铵磷(NO3--N:NH4+-N为0.9:1.0)为供试肥料,研究同时提供NO3--N和NH4+-N的情况下,不同氮素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氮素施用可显著增加植株叶面积和株高,但各施氮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50~200 mg N/株);植株幼苗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氮素黄瓜幼苗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和干物质累积量降低(尤其氮用量100 mg/株),根系直径在0.5~1.3 mm和1.8~2.6 mm范围内的根长下降明显。氮素用量显著影响了地上部氮、磷、钾的浓度及吸收量,对根系的磷、钾浓度和氮、磷、钾的吸收量影响较小;综合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状况,氮素用量在50 mg/株及150 mg/株时,黄瓜幼苗的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施用有机肥对粉葛不同部位N、P、K的分配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桂粉葛1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置6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提高了粉葛块根、叶中的N、P含量和藤、叶的K含量,降低了藤的N含量和块根的K含量。有机肥的施用提高了粉葛块根的产量及商品率,除A2处理外,A1、A3、A4和A5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分别提高了10.46%、5.99%、14.98%和7.17%。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块根中的淀粉和葛根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葛根素含量对有机肥的施用量特别敏感。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成本等因素,实际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为6000 kg/hm2较合适。综上,施用有机肥可改变N、P、K在块根、藤和叶片中的分配,提高粉葛块根产量及商品率,促进有效成分的合成。研究结果为粉葛种植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供硫水平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硫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和水稻吸硫特性,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缺硫导致水稻生长明显受阻,生育推迟,抽穗结实不良,根量少,根细长。随着施硫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随着增加,当硫肥浓度超过0.180 mmol/L时,各处理的千粒重、结实率就不再增加,表明当培养液的硫浓度≥0.180 mmol/L时可满足水稻金优82正常生长的需要。无硫处理的水稻最终没有结实。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含硫量随着施硫量的增加而提高,它们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成熟收获后,植株和根系氮、磷、钾含量随着硫肥供应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随着供硫水平提高,谷粒的硫含量增加,当供硫浓度达0.18mmol/L时谷粒硫含量不再增加;而谷粒氮、磷、钾含量也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够促进丹参根系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其含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25,180,225 kg/hm2时,根的氮、磷、钾含量达到最高值;当施入N,P2O5和K2O分别为225,120,150 kg/hm2时,丹参根干质量、根长及根条数达到最高值,根的直径最适宜,此后随着磷钾肥施入量增加,根干质量及根长、根条数反而下降,根直径增加。所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能够提高丹参根的养分含量、根干质量、根长、根数及根直径。  相似文献   

15.
水肥耦合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面指数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水肥耦合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青农8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及其生物量。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很大,灌水是对其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其次是施氮肥和施钾肥。过高的水肥施用量都会引起夏玉米LAI的降低。氮钾施肥量均在2水平时,灌水使LAI最大提高47.46%;水钾均为2水平时,施氮肥使LAI提高的最大值达到37.75%;水氮均在2水平时,施钾使LAI最大提高9.62%。根干重、次生根条数、根平均直径、根系总体积、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长与地上部的籽粒重、苞叶及穗轴重、茎杆重、叶干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籽粒重和根干重的相关系数达0.97**。合理的水肥耦合对于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肥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花生高产适宜根系的大小,确定作物根系生长的合理空间范围,为花生高产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试材,设长×宽×深分别为40 cm×20 cm×20 cm、40 cm×20 cm×40 cm、40 cm×20 cm×60 cm、40 cm×20 cm×80 cm 4种大小不等的根土空间,采用网袋法,研究了根土空间对花生营养器官氮、磷、钾吸收积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土空间过小限制了花生根茎叶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的提高,当限根深度超过60 cm后,根土空间大小对花生根茎叶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变小。说明限根深度超过60 cm后,根土空间大小已不是限制花生吸收氮磷钾素的关键因素,限根深度不小于60 cm的根土空间是花生获得较高产量水平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肥料运筹对晚稻产量及根系和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施肥对水稻生长和衰老进程的影响,通过肥料运筹田间试验,研究晚稻产量及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及缺N处理在整个生育进程中根系伤流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且生育后期衰老速率快于其他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NPK+OM)处理在整个生育进程中根系伤流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保持最高水平,且后期衰老速率明显慢于其它处理;不施肥或偏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低于氮磷钾配施处理;NPK+OM处理产量最高为7.55 t/hm2,比不施肥(CK)处理增产35.51%;水稻叶绿素含量衰减率与根系伤流衰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稻产量与根系伤流量和叶绿素含量衰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尤其是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有助于延缓杂交水稻的衰老进程,对提高杂交水稻产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莴笋是中国南北地区广泛栽培和食用的叶类蔬菜之一, 其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中以钾最大,氮次之,磷最小。钾素作为作为“品质元素”,对莴笋品质形成至关重要。为寻求大田条件下合适的钾肥用量,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K1、K2、K3、K4)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提高莴笋产量2.0%~18.5%,增产幅度以K2>K1>K3>K4,增施钾肥处理的增产效率则以K1>K2>K3>K4。与CK1相比,不同施肥处理提高莴笋茎和叶片硝酸盐含量12.9%~140%;增施钾肥降低莴笋茎和叶片硝酸盐含量12.2%~43.8%和20.6%~35.0%,且茎、叶片硝酸盐含量与钾肥用量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与CK1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Vc和可溶性糖含量茎中以负效应为主,叶片中以正效应为主;低K 处理(K1和K2处理)对Vc和可溶性糖含量正效应较大。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茎和叶片氨基酸含量的效应以降低作用为主。综合莴笋产量和品质来看,以K2处理(即K2O 150kg/km2)为莴笋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营养元素配比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NC5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水肥一体条件下,比较分析了6种不同营养元素配比对烤烟株高、叶面积、光速率及叶绿素等的差异。结果表明,移栽后28天滴灌追施高N水溶肥(N:P:K=30:10:10),35天追施水溶肥(N:P:K=15:15:30),42天追施高K水溶肥(N:P:K=12:8:38)或栽后28、35、42天追肥硝酸钾烟田,有较大的叶面积和较好的株高,干物质积累多,旺长期净光合速率高,生育前期叶绿素总量和类似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后期降解明显,利于成熟收获采收。  相似文献   

20.
土壤渍水对孕穗期冬小麦氮磷钾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和池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不同小麦品种N、P、K素吸收、运输和分配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显著影响小麦根系对N、P、K素的吸收,降低根系、茎鞘、功能叶片和全株N、P、K素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而对N、P、K素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由于土壤渍水逆境影响了小麦根系正常吸收N、P、K素营养,严重影响小麦功能叶片正常光合性能,最终使小麦单穗结实粒数、粒重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